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情景化教學對提高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研究論文

論文2.04W

摘要:

情景化教學對提高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研究論文

職業學校的英語教學以滿足崗位需求爲主要目的,英語口語是工作中需求最大的一個方面。然而,學生在學校學到的英語與實際工作需求相去甚遠。筆者在多個教學理論的基礎上,引入“情景化”教學法。即教師在課堂上創設與實際生活、工作相似的情景,爲學生提供在這些情景中學習和練習英語的機會,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與同伴、老師的實際交流中學會使用學到的英語知識,從而提高他們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關鍵詞:英語口語。情景教學。交際能力

職業院校的教學重點應以滿足學生的工作需求爲中心。筆者作爲一名在職業院校工作多年的英語教師,積極思索職業院校英語教學的方向,努力探索適合職業院校學生學習特點的教學方法,力爭使英語教學達到實用的目的。筆者經過大量的調查、分析與實驗,對職業院校的英語口語教學進行了系統的研究,願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與各位同行分享。

一、職業學校英語教學的現狀分析。

職業學校的教學有別於普教系統的教學,它主要以滿足就業(或崗位)需求爲目的。現實的職業學校的英語教學現狀是在課堂教學中儘可能覆蓋聽、說、讀、寫和譯等英語能力的全方面。但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感到困難重重,因屢次受挫而逐漸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在教學中因課容量有限,學生學習能力較弱等原因,很難達到教學大綱中要求的對聽、說、讀、寫和譯五種能力的訓練,常常顧此失彼,難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爲了使職業學校的英語教學真正滿足崗位所需,筆者就“學生亟待提高的英語能力”和“工作崗位對英語能力的要求”兩個問題,對在校生(兩個班共76人)和畢業生(涉及2002級到2004級學生共84人)以調查問卷的形式作了隨機調查。

對在校生的調查結果顯示,82%的在校生學習英語的目的是滿足工作的需要,而且他們認爲自己亟待提高英語聽、說和閱讀方面的能力。對畢業生所作調查的結果:84%的畢業生參加過或想參加英語培訓班,希望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並且他們在工作中使用最多的是英語的聽、說和讀三方面。這個結果和在校生認爲自己英語能力亟待提高的三個方面正好吻合。因此,筆者可以確定職業院校英語教學的重點應該是提高學生的聽、說和閱讀能力。本研究主要針對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

筆者從多個教學法或教學流派中(情景教學法、交際法和情景學習)得到啓發,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引入了“情景化”的教學模式進行英語口語教學。筆者認爲,教師在課堂上創設生活中的情景,爲學生提供在該情景中學習和練習英語的機會,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與同伴、老師的實際交流中學會使用學到的英語知識,從而提高他們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因此,本研究要回答三個方面的問題。

(1)情景化教學方法能否使課堂的學習更接近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是否可以刺激英語學習的輸入?

(2)情景化教學方法能否激勵學生更大程度地參與課堂活動,是否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3)情景化教學方法能否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

二、情景化英語口語教學法的理論依據。

在語言教學流派中,“情景化英語教學方法”並不是一種具體的教學方法,而是綜合了幾種教學方法和流派的特點。爲了能更好地解釋“情景化英語教學方法”,筆者闡述了與之相關的三種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法、交際法和情景學習,並在此理論基礎上對“情景化教學方法”進行了詳細的陳述。

1、情景教學法。

情景教學法可以看作是以情景爲基礎的最早的教學流派。它是20世紀30到60年代由英國應用語言學家提出的,最初用於英語作爲外語或第二語言的教學,曾對中國的英語教學產生過很大的影響。情景教學法主要的特點有:語言教學從口語教學開始,教學材料首先以口語的形式呈現,其次才以書面形式給出。課堂使用的語言爲目標語(英語)。新的語言點在情景中引入和練習。

其中第三點是情景教學法最主要的特點,它強調語言的引入和學習應與它使用的情景相聯。情景教學法有三個步驟:輸入知識和材料,透過重複加強記憶,在實際中使用直到成爲個人能力。情景教學法希望學習者能夠將課堂情景中學到的知識應用到課堂以外的情境中去。這一點對解決本研究的第一個問題有很大幫助。

2、交際法。

經過約30年的發展,情景教學法遇到了自身無法解決的問題,英國應用語言學家又提出了“交際法”來取而代之。交際法旨在:

(1)語言教學的目標是訓練學習者的交際能力。

(2)教學過程的設計爲語言教學和提高交際能力服務。

交際法主要的特點有:對話爲交際功能服務,而不是用於背誦。語境化爲基本原則。語言學習是學習如何進行交際。努力達到有效的交際。從一開始就應鼓勵學習者進行交際。可以有限使用母語和翻譯。交際能力是最終目標。流利和能夠接受的語言是基本目標。透過對交際語言的興趣激發學習者的內在動機。

交際法採用了“做中學”和“經驗法”爲主的教學方法,在課堂設計中採用了“及時”而不是“延時”的交際活動練習,在本研究中用來回答第二個問題。

3、情景學習。

情景學習是最具“情境”特點的一種學習方法。它最早出現於20世紀80年代,是一種普通的學習理論。在語言學習方面,它強調“語境”中的學習,“情境學習應該在一個虛擬的、有語境的環境中進行。比如,要想學好一門語言,學生必須練習說該語言。課堂活動應該爲學生提供練習使用新語言的充分機會。”因此,在“虛擬”的.環境中練習使用新學的語言成爲情景學習中語言學習的最核心部分。

以上述三種教學法爲理論基礎,筆者提出了本研究的教學方法——情景化英語口語教學方法。該教學方法綜合上述三種教學方法的特點,在教學實驗和教學設計中,創設具體的學習情景。新語言點透過情景來匯入。語言和結構的分析以情景需要爲基礎。在虛擬的環境中練習英語口語。

三、以“情景”爲基礎的教學實驗設計。

情景化英語口語教學方法,就是教師在課堂上創設一定的情景(該情景與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的情景相似),爲學生提供在該情景中學習和練習英語的機會,透過使用與學生的生活相近的語言材料,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透過設計現實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事例,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透過設計的課堂活動,鼓勵學生儘可能地用英語與同伴或老師進行交流,練習在課堂上學到的英語,從而提高他們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在具體的教學實驗中,筆者將所教的兩個班作爲試驗班和對照班,對兩個班的入學成績(該成績作爲前測)和對兩個班學生所作的“英語使用情況的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兩個班學生的英語水平相當,並且兩個班的學生人數和男女生比例幾乎一樣(實驗班38人,29男9女,對照班38人,28男10女)。根據現用的教材和實際的教學計劃,在爲期16周的實驗中設計了6個情景:Meeting on Campus,Meeting My Family,Going Shopping,Asking and Following the Way,Offering and Ordering,and Making a Trip。在實驗班採用情景化教學法授課,並且使用除課本和練習冊外一切可用於創設情景的手段和教學材料。在對照班採用傳統的英語口語教學法授課,使用課本和練習冊作爲教學依據,經過16周的教學實驗,將兩個班學生的成績進行對照,從而判斷該項研究設想的真實與否。

對照班的教學設計:對照班採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生座位固定,課堂學習以課本爲依據,透過反覆朗讀對話、課文來獲得英語知識,透過句型操練來鞏固所學的語言知識。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起主導作用,老師決定教材內容的取捨,控制課堂進度,是口語練習的引導者、操縱者和顧問,同時還是課堂的評價者。學生在傳統的課堂上是被引導者和被組織者,接受老師發出的教學指令,參與老師組織的課堂活動,按老師的期望完成對話練習或背誦任務。

實驗班的實驗設計:實驗班的教學設計以爲學生創設一定的情景爲中心,學生的座位不固定,根據不同的教學活動進行不同的調整,便於進行授課,兩人一組或四人一組活動。

在實驗班,所使用的教學材料有兩類:

(1)和對照班一樣的課本和根據課本內容所設計的一些表格,用於課堂活動的各個環節。

(2)還採用了實物、圖片、多媒體(電影片段、幻燈片)等手段來烘托創設的情景,使虛擬的情景更加真實。實驗班的課堂活動是以“學習者”爲中心來設計的。老師是課堂的組織者、顧問和研究者。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參與課堂學習的全過程:教學進程和評價環節、內容和任務的選定等等。

四、數據收集與分析。

在16周的教學實驗中,筆者採用了一系列的手段來採集和分析數據,主要有:

(1)前測和後測。

學生的入學考試作爲前測,後測包括紙筆形式的試卷和口語形式的考試,在16週末兩個班統一進行考試。採用SPSS對前、後測的結果進行分析,分析結果用於對比兩個班的學生在實驗前後成績的變化,從而判斷實驗是否有效。

(2)調查問卷。

用於調查學生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語的情況和畢業生日常使用英語的情況。

(3)課堂觀察。

採用弗蘭德互動分析系統(FIAS)收集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參與課堂的數據,用於量化分析學生在實驗班和對照班上的表現。

(4)座談。

從實驗班和對照班各抽出12名學生(照顧優、中、差生和男女生比例),在期末考試結束後進行。爲保證所得資訊的真實,座談由其他老師代做,對談話錄音,根據談話所獲得的資訊分析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對“情景化教學方法”的反饋。

五、結論。

經過16周的教學實踐,筆者提出的觀點“透過創設情景的英語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得到了驗證。在創設的一系列情景中,學生得到了更多的語言輸入(掌握了更多的語言輸入,接觸更多的語言素材),在參與課堂活動中,學生可以與同伴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交流上,而不是放在對語言本身的注意上。由於創設的情景非常接近學生的日常生活或是學生日常生活的再現,這就有助於學生將課堂中的情景直接“移植”到課堂之外,將課堂上學到的英語知識直接“移植”到現實生活中,使困擾老師和學生多年的問題——所學非所用,課堂教學與實際生活脫節的難題得到解決。

筆者認爲本研究有重大的理論意義與現實意義。從理論上看,“情景化教學方法”以“情景教學法”、“交際法”和“情景學習”爲理論依據,但它吸取了三種教學理論所長,並且取長補短,避免了三種教學理論自身的缺陷,可以說是對教學理論的一種補充。從現實情況來看,本實驗對職業學校如何搞好大班口語教學做了一個很好的例證。它將傳統的口語教學模式進行了創新和突破,強調和證明了“情景”在英語口語教學中的重要性,爲其他教師提供了一個可模仿的例子,也使筆者對自己的教學進行了反思

當然,本研究還有不盡完善的地方。比如,參與實驗的職業院校的學生英語水平較低,對於較高水平的學生還缺乏進一步的驗證。由於時間與教材所限,只有6個情景被應用到課堂上來,要想真正使學生自如地運用英語進行日常交際,還需創設更多的情景和長時間的練習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