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小學班級管理中情感教育探討論文

論文1.64W

摘要:當前,在班級日常管理中,素質教育觀念早已深入人心,但還是有些教師對於學生情感方面關注較少,對學生的態度、情緒、情感及信念沒有給予充分的重視。本文研究國內外班級管理中情感教育的優秀做法,對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情感教育進行深入研究,從而爲教師提供提高情感教育能力的方法與借鑑。

小學班級管理中情感教育探討論文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情感教育;情感教學

當前,素質教育深入人心,小學都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爲教學目標,更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形成健全個性的教育。但在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對學生的態度、情緒、情感及信念很少給予關注,更談不上促進學生的個體發展。因此,在日常班級管理中,教師要更關注學生的情感發展,加強對學生情感的教育和疏導,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小學班級管理中情感教育的內容

情感教育以促進學生的個體發展爲目標,主要關注教育過程中小學生的情緒、態度、情感及信念,使學生身心感到愉快。西方學者很注重情感教育,在教育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情感調控能力,尊重學生的社會性情感,促使他們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形成獨立的個性。當前,我國很多小學並沒有將情感教育列入教育目標系列,還是過於注重學生知識的獲得,在教育過程中阻礙學生的情感發展,師生之間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不把學生當成是有感情的人。因此,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要更關注學生的情感發展,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小學低年級情感教育內容

小學一年級,新生的學習生活與幼兒園相比發生質的變化,這一階段要更關注孩子們情感上的過渡,讓每一個學生都覺得學校裏的學習有趣、學校裏的生活快樂、學校裏的老師親切。教師可以利用晨會培養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在班會上介紹紅領巾,鼓勵學生以少先隊員爲榜樣,爭取不斷進步,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新生活[1]。到了二年級,可以慢慢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的情感。教師可以利用晨會和隊課,教會學生維護集體榮譽,關心集體,認真做好值日生工作,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引導學生尊敬長輩,從小養成愛惜勞動果實,自己的事自己做,不挑吃穿,不浪費糧食,不偏食,節約用水用電的習慣。

2.小學中年級情感教育內容

中年級的小學生自我意識開始發展,評價能力開始發展,道德感、正義感開始萌芽,但辨別是非的能力不強,道德認識水平仍然較低,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所以,教師應利用品社課,增強小學生的是非辨別能力。這時的小學生看問題仍然比較幼稚,自控能力較弱,教師應引導他們明辨是非,引導他們做文明的學生,關心班集體、主動幫助同學、珍惜集體榮譽、多爲集體做好事。

3.小學高年級情感教育內容

高年級的小學生的行爲很容易受情緒的影響,他們有強烈的情緒,對事比較敏感。同學間偏重於情感而分不清是非。教師引導他們明辨是非,讓學生分辨清楚什麼纔是真正的友誼。學生的自我意識有所發展,自尊心進一步增強,但仍然缺乏自我約束的能力[2]。教師在班級管理中要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性格,注重對學生思想情感的自我分析,使小學生自理、自護、自強、自律,在困難面前不灰心。

二、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情感教育

透過上文我們可以看出,小學班級管理貫穿小學教育的各個階段,在不同的教育階段,針對不同的年齡的學生,情感教育都是不可缺失的。同時,情感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的具體活動中都要有所體現。

1.小學班集體活動中的`情感教育

班級組織開展相關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豐富自己的情感,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對一些性格比較內向的學生,他們希望得到老師更多的關愛,透過班集體的活動,給予他們充分發揮的機會,鍛鍊他們的能力。日常性活動如晨會與班會上,老師可以安排一些固定的教育內容,形式可以多樣化,透過活動幫助解決學生精神上的迷惑,給他們力量,促進他們奮發向上。同時,要在活動中激發集體主義情感。激發和培養學生對集體的情感,讓學生感受集體的溫馨,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2.小學班集體建設中的情感教育

整個小學階段是青少年發展的最寶貴色的時期,學生從懵懂走向獨立,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不斷增強,但是畢竟心智還不成熟,需要成人的關心。所以,對學生在人格、心理等的關懷是十分重要的。教師要讓學生在不同階段感到並且接受老師的愛,給新生燦爛的微笑,讓孩子的生活充滿陽光。教師還要爲學生布置整潔、美觀的教室,鼓勵學生在活動中爭取不斷進步,使學生朝着更高的目標前進,體會成功的喜悅。教師要讓學生相信自己“我能行”,鼓勵學生學會管理,鍛鍊自己、展示自我,時刻提醒自己“我能行”。教師應傾聽學生的心聲,瞭解他們的煩惱,在傾訴中引導學生的情感,培養學生開朗的性格,形成良好的情感。

3.在課堂教學活動組織中的情感教育

對於小學生而言,課堂教學是其在小學階段的主要時間,佔據學生學校生活的大部分內容。從教學的本質而言,“教”與“學”是一個互動的過程,二者良性互動才能達到教育的最終目的。在課堂教學上應充分利用好課堂,做到“潤物細無聲”,在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質。情感是學生智力及非智力發展的原動力。學生只有對所學知識產生情感,纔會以極大的熱情投身學習。教師要用真摯的感情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情感、態度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發展。綜上所述,情感教育作爲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對班級進行有效管理的一種重要形式和手段。小學教師應該在自己的教學生活中與班級管理過程中,充分重視小學生的情感訴求,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關注學生,傾聽學生,爲了學生,加強對學生情感的教育和疏導,更好地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

參考文獻:

[1]金河巖,孫偉.情感教育在小學高年級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13(10).

[2]鄭萍.情感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的運用[J].鹽城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