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淺談地方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創新論文

論文3.39W

論文關鍵詞:地方高校;就業指導;創新

淺談地方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創新論文

 論文摘要:地方高校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日益突出。要解決這一難題就必須先挖掘出當前地方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中存在的弊端,並且從就業工作理念、就業工作體制、就業工作內容與方法等方面進行創新,建立一種以合理的知識和能力架構爲基礎,以市場需求爲導向,以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爲中心、以綜合素質發展爲突破的新的就業指導工作體制,這樣才能逐步有效地解決當前地方院校就業難的局面。

相對於重點大學而言,地方本科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出路更爲艱難。如何正確認識和解決這一問題,直接關係到地方本科院校教育的健康和全面發展,關係到地方區域經濟的穩定和持續發展,同時也關係到構建和諧社會的大局。新形勢下,地方高校就業指導工作進行改革與創新迫在眉睫,並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1當前地方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中

存在的主要弊端我國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發展,是在教育主管部門的不斷推動下進行的,是直線性思維、行政性實踐,而目前大多僅停留在畢業環節的擇業指導上。主要表現爲政策解說、資訊發佈、技巧指導三個方面,在時間的安排上也僅停留在雙向選擇時期的擇業指導,這僅僅是解決學生雙向選擇時的一時問題而已,而沒有把它看成是一個貫穿大學教育的整個過程。這說明就業指導還處於安置就業階段,對學生的潛能開發、職業發展規劃與決策能力都無法涉及,與社會發展,教育發展的要求相對比,問題十分明顯。

第一,就業資訊意識不強,資訊收集能力不足,容易“錯失良機”。在當今資訊化社會中,隨着計算機網絡、通訊工具等各種交流媒介的發展,資訊傳遞出現了廣泛、敏捷、虛實難辨等特點。而作爲地方高校就業指導部門,由於地理位置、交通、院校知名度等不利因素的制約,大多都處於被動狀態。據某地方院校“畢業生就業意向與就業行爲”課題組調查發現,有52.3%的大學生對學校以及社會提供給他們的就業資訊不滿意或不清楚。同時,大部分地方院校的畢業生對近年來的就業形勢,出臺的一系列推動和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方針政策並不怎麼了解,知之甚少。

第二,就業指導工作方法不當,既“勞民”又“耗時、傷財”。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許多地方高校就業指導部門不得不利用各種渠道,各種方式舉行各類大型招聘會,但他們大多實行“全面撒網”,只求用人單位數量,不求質量及用人崗位的真實性,結果這種急於求成的做法效果並不令人滿意,致使一些畢業生反而因這些就業資訊的虛假難辨、資訊重複,遭受到各種“就業陷阱”。而對於地方院校畢業生而言,他們大多都來自農村,家庭經濟貧困,如果在就業方面費用數額較大的話,幾乎都難以接受。

第三,就業指導工作體制不夠完善,道德規範缺乏自我約束,就業環境進一步惡化。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作爲市場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樣存在着誠信危機的衝擊。主要體現在就業過程中就業資訊不對稱,工作崗位單一,用人單位提供的用人資訊不誠實,如虛假的招聘資訊,隨意更變用人要求、待遇條件等,致使畢業生增加了就業成本。

2當前地力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理念的創新

第一,責任意識。大學生就業過程一般要涉及到五個行爲主體,即政府、社會、用人單位、高校與畢業生,所以學校應成立以主要領導爲首的畢業生就業工作機構,負責就業政策的制定和落實,統籌協調各個就業環節,理順各種就業關係,着實以學生的根本利益爲出發點。相關職能部門要爲就業工作提供儘可能的幫助,創造必要的就業條件,各院系也要相應建立畢業生就業工作機構,切實加強對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指導,實行責任追究制度。

第二,質量意識。地方院校要從自身的實際出發,一是要堅持走市場化辦學之路,要使學生在校期間不僅能取得學歷證書,還能獲得各種職業能力等級證書和各項專項證書,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完全勝任國內各種人才市場的要求,要儘量把畢業生就業空間擴張到更高層次,要積極與港資臺資企業建立就業——實習“雙向”聯繫,建立穩定的就業實習基地,不斷提高畢業生的實踐能力水平.二是建立與地方人才市場相適應的獨具特色的人才培養機制,充分發揮地方區域優勢,建立地方高校與中小企業人才培養互動機制,使畢業生能實踐性地、高質量地適應自己適宜的工作崗位,確保畢業生生源質量。

第三,市場意識。高校就業指導工作部門,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應及時瞭解市場人才需求情況,遵循人才市場規律,要積極與用人單位進行聯繫、溝通,在原有就業市場的基礎上,積極開闢新的就業市場,擴大市場就業份額,鼓勵畢業生多渠道多方式就業。還可建立校方就業網站,透過網絡建立無形的就業市場,給予畢業生更多的擇業機會。這樣不僅爲畢業生開拓了就業市場,同時也擴大了學校的影響,可謂一舉兩得。

3 就業指導工作體制的創新

體制創新應是“以線帶面”,即建立“以係爲主體,實施個性化就業指導”的就業工作體制,其核心是建立“就業指導、就業市場、就業資訊、就業管理和就業隊伍”五維一體的就業工作執行機制。一是高校應建立校、系兩級管理模式,從學業、擇業、創業和待業四個就業類別出發,強化“剛性基礎,柔性方向”本科教育理念和“剛性基礎,定向培養”的專科教育理念,根據不同層次、不同就業類別的學生,傳授不同的知識技能,使就業工作的重心完成由“畢業生”到“全體在校生”的.重大轉變;二是各系創建精品就業模式,如靠學生創新能力在經濟發達地區參加競爭的“能力——區域模式”,鼓勵本科考取研究生“考研——深造模式”,建立專業實習期與就業試用期相統一的“實習——就業模式”等;三是各專業打造學生意向品牌,贏得求職的主動權,如透過理工科學生堅實的實踐能力和較強的市場應變能力爲突破口,打造學生就業品牌,就業風格等。大學生步入社會後,往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摸索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因此,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要及早進行,使學生充分了解社會用人需求,尋找適合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制定出個人職業發展規劃。這項工作應從學生進人大學開始抓起,分階段、分重點地爲學生提供包括職業生涯規劃、就業資訊指導、求職技巧訓練等服務,將職業生涯規劃作爲就業指導的重要內容納入就業輔導必修課程體系,實施職業生涯個性化設計,培養不同類型的人才。

4 就業指導工作創新的原則

第一,全程性、全方位的整體性原則。要有所創薪首先就要突破地方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暫時性、侷限性、片面性,而要切實將其看作一個整體性的過程。全程性就是要確立貫穿學生教育和管理全過程的指導,它不僅僅是在畢業生面臨緊迫的求職時纔有的單一事件,而且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工作,它要求有組織地從四個階段開展,包括成才教育指導、素質教育指導、擇業理念指導以及進行就業政策和擇業技能、資訊諮詢、心理輔導。四者相互貫通,有機連接。形成較完善的體系。全方位就是指就業指導工作不僅涉及學生的專業知識,還要涉及其心理素質、氣質修養、人文知識等方面。這就要求指導工作超越以往,將學生的人格形成、專業引導等融入其中,同時改變過去的單純的灌輸式教育模式,代之以形式多樣的引導方式,如諮詢、講座、社會實踐等,以期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的就業指導系統。 第二,與時俱進的原則。大學畢業生就業機制已由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統包統分”逐漸過渡到了當前以“市場爲導向、政府調控、學校推薦、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就業機制。由於不能及時把握好勞動力市場職業需求,就業指導內容逐漸與時代脫節,呈現不平衡現象,存在着如就業資訊提供的多,就業觀念指導的少;爲完成就業率而爲學生找工作出路的多,發現和認真改革教學內容和專業設定的少等情況。且當前處於高度資訊化的時代,指導工作同樣要與高科技接上軌,在傳統形式指導的同時將衛星專網課程講座,網絡“人才—資訊一市場”多維一體機制突顯,使科技與就業指導課程、日常就業指導工作、職業測評等結合,增強學生的就業意識,營造良好的就業氛圍。

第三,科學發展的原則。隨着市場經濟的建設進程,就業指導工作要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完善思想認識的創新、工作機制的創新、工作方法的創新、工作手段的創新、工作內容的創新。要抓住科學發展觀的實質、要義、核心,創建集指導、教學、研究、諮詢、服務、管理等爲一體的工作機制,就是要以學生爲本,堅持以滿足學生多方面的要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實現畢業生與職業與社會的協調發展。

5就業指導工作內容與方法的創新

地方高校的就業工作內容基本上可以歸納爲以下幾個內容,即“四個指導、三個諮詢、一個服務”。四個指導就是觀念指導、學業指導、擇業指導和創業指導;三個諮詢就是職業規劃諮詢、就業政策諮詢和心理諮詢;一個服務就是指就業資訊服務。地方高校首先應該正確引導學生改善擇業觀念,要敢於尋找新時期就業選擇的理性時機,如可以學會先就業後擇業然後再創業。二是學業指導,地方高校要善於引導學生改變以往以學歷爲重點提升就業空間的就業思路,應積極引導學生就業觀念要以能力的創新和內部知識結構的完善爲就業重點。三就是擇業指導,擇業指導就是指各高校要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就業指導諮詢,幫助大學生了解就業形勢和就業資訊,幫助學生掌握求職的技能和方法等。創業指導,就是要多加引導學生進行創業解說分析,選擇就業方向,爲他們自主創業提供資訊諮詢和跟蹤服務。職業規劃主要是指學生對人生的職業發展進行系統的合理安排合理計劃。地方高校就業指導部門要積極引導學生了解適應自身特點的職業類別方向,從而恰當地進行職業學習、職業選擇和個人職業目標的調整,併力爭使其在校期間的學業爲未來的就業打好基礎,爲創業做準備。就業政策諮詢就是各就業指導部門應創造條件幫助學生了解就業政策法規,以及政府機構、各省級政府機構關於就業方面的積極政策,要讓學生明知政策的實際作用,並落到實處。心理諮詢指有針對性地對大學生進行心理諮詢和輔導,幫助大學生在遇到挫折和衝突時能客觀地分析自我與現實,從而使自己能保持一種穩定而積極的心態,達到如願擇業的目的。現在隨着大學生的增多,大學生面臨的就業難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很多的大學生因爲某些外在的和內在的原因而失去就業的機會。面對當前大學生的這種現狀,各高校就業指導工作部門要積極採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在學校開辦心理諮詢活動,透過輔導老師和前來參加諮詢的學生之間的互動,幫助他們克服自卑等心理,樹立自信心,以達到學生在面對就業時能充分地表現自己的目的。

就是關於就業工作方法的創新。高等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繼續以提高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爲目標的綜合素質教育和指導。要適應高等教育大衆化的要求和適應畢業生就業社會化的要求。就業工作方式方法的創新,主要應該表現在多樣性和開放性,可以開有關就業指導的必修課,選修課,各種講座,請校友回校做報告,社會人士講企業文化、對畢業生的要求等,設專門的教研室,開設諮詢室,諮詢日進行個體諮詢輔導,組織各種活動,羣體諮詢,模擬招聘等。不僅要以佔領用人單位市場爲目標走出去,請進來,而且要與社會力量有機結合,以多種形式共同進行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工作。比如有的學校聘請一些社會人士爲就業指導兼職輔導員等等,還要動員學生的力量,如有的學校成立了就業社團,在老師的輔導下開展活動,自我教育。

新形勢下地方高校就業工作的成敗與否,直接影響到地方區域經濟的穩定和持續發展,同時也影響到構建和諧社會的大局。地方高校畢業生能否順利就業,不但關係到畢業生個人的前途命運,而且關係到的人才培養規劃、人才資源配置和人才使用方向等,是對高校的教育教學水平、人才培養質量、辦學能力和效益的綜合檢驗。針對目前嚴峻的就業形勢,各地方高校就業指導工作部門應將畢業生的就業列爲“一把手”工程,在拓寬就業渠道、加強就業指導等環節重點推進。對於如何指導學生從專業特點出發強化市場意識,培養職業競爭能力,做好職業心理準備等方面,地方院校就業指導工作部門有着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新時期高等教育發展的新要求。建議地方高校就業指導工作部門從實際出發,從就業工作理念、就業工作體制、就業工作內容與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與創新,建立一種以合理的知識和能力架構爲基礎,以市場需求爲導向,以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爲中心、以綜合素質發展爲突破的新的就業指導工作體制,逐步有效解決當前地方院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