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淺談構建有效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體系論文

論文2.01W

論文關鍵詞:中國特色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體系

淺談構建有效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體系論文

論文摘要:隨着高等教育大衆化時期的到來,高校畢業生數量迅速增加,人才市場競爭日趨加劇,就業指導在大學生就業過程中的作用越發重要。文章透過分析目前我國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現狀,提出了構建有中國特色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體系的必要性。在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下,高校必須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努力探索構建有中國特色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體系。

大學生就業是世界各國高等教育的共同話題,由於各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社會就業環境不同,而呈現出各自的特色。從總體素質上來說,大學畢業生應該是就業市場的優勢羣體,但隨着高校從1999年之後的連續擴招,我國高等教育實現了從精英教育向大衆教育的轉變,越來越多的青年人獲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大學畢業生的供給與社會需求之間的“供求天平”發生了傾斜。而過去長期實行計劃經濟,畢業生就業是國家包下來的,大學畢業生一直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根本不用爲就業發愁,所以我國高校長期存在着“重招生,輕就業”的現象。面對新的形勢,國家確立了“市場導向,政府宏觀調控,學校推薦,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大學畢業生就業制度,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高校陸續成立了就業指導機構,機構的名稱雖不同,但都在加強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提高畢業生就業意識和能力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由於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配套的就業指導工作起步較晚,大學生就業指導作爲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無論理論研究,還是政策研究和實踐探索,都有待拓展、深化和提高。如何進一步提升就業指導的效能,依然是當前大學生就業指導面臨的重大問題。如何建構中國特色的大學生就業指導理論與操作體系,是擺在理論工作者和實踐工作者面前的緊迫任務。

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現狀分析

我國大學生就業指導教育開展較晚。由於我國就業指導工作起步不久,大學生就業指導仍處於摸索時期,就業指導教育與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才市場的建立、經濟的全球化、資訊的現代化及學生自身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縱觀我國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存在着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就業指導工作模式單一。大部分高校的就業指導形式爲講座和就業指導課。就業指導講座一般安排在畢業生求職前的一段時間,即每年的11月份左右,場數不多,其中內容精彩、指導意義大、影響力強的講座較少。至於就業指導課的開設,也有純課程化的傾向,不少學生反映就業指導課很悶,缺少互動性,聯繫實際少,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

(二)就業指導工作內容簡單。當前許多高校的就業指導內容多爲就業形勢的介紹、就業政策及規定的解釋、就業資訊服務、就業方法指導及求職技巧培訓等,即使這些內容也多處於一般理論的、表面和膚淺的介紹和說明,對大學生就業思想教育與心理教育,如怎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擇業觀,如何轉變就業觀念、調整就業期望值等則或爲隔靴搔癢,或爲缺乏,甚至沒有進行教育。

(三)就業指導工作觀念缺失。目前我國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招生、輕就業”的現象,甚至認爲就業是學生和學生家長的事,與學校關係不大。就業指導部門專門人才缺乏、經費不足、場地緊張,很多工作開展不起來。課程設定上忽視大學生專業技能和有效適應勞動力市場需求變化的綜合技能的培養,在創業教育上明顯落後於一些歐美國家。我國許多高校是在大學四年級纔開展就業指導工作的,沒有將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上升到職業生涯設汁的高度來重視,沒有樹立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前移並貫穿大學四年教育的始終。一些政府部門對大學畢業生就業工作的認識也不夠充分。

(四)就業指導工作隊伍非專業。我國高校從事就業指導工作的主要是院系黨政幹部,更多的是輔導員在從事學生工作的同時兼做畢業生就業工作,沒有一支專門的、穩定的就業指導隊伍。他們對就業指導212作缺乏應有的研究和把握,只是憑經驗工作,憑熱情辦事。同時,就業指導工作往往是他們較有彈性的工作,其他事務性工作則更具鋼性。他們不能抽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專門從事就業指導的調查研究和理論研究,很難將就業指導作爲一個專業去發展。

(五)就業指導工作對象太窄。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就業指導的對象只侷限於大四學生,全程化的就業指導格局尚未形成。對於大四學生而言,大學階段的學習已近結束,但社會給學生提供的就業機會、上崗條件及要求已明確擺在眼前,他們已沒有在較大範圍內自由選擇的可能。許多畢業生在這種情況下只能後悔自己在過去三年多的大學生活裏沒有樹立明確的職業理想和目標,併爲之奮鬥。應該讓非大四的學生儘早瞭解就業市場、走進就業市場,儘早知道畢業後的競爭環境和社會需要他們掌握什麼樣的技能,具備什麼樣的素質,儘早明白爲了將來就業應該如何安排大學學習和生活。

(六)就業指導工作研究滯後。我國大學生就業指導已有十多年發展歷程,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特別是最近幾年,我國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獲得了快速發展,各高校編印了一些教材,也有一些研究論文發表,但相關的研究仍明顯滯後於實際的需求。主要表現在:對高校就業指導的現狀缺乏應有的調查研究,就業指導政策的預見性和針對性不強;對當代大學生職業意識和能力缺乏深人系統的研究,就業指導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強;對勞動力市場及新時期我國人才就業的特點缺乏理論研究,就業指導212作得不到系統的理論指導。

構建有中國特色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體系的必要性

(一)構建有中國特色的大學生就業指導體系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隨着高校的不斷擴招,畢業生人數的不斷增加,畢業生就業市場已經呈現買方市場的態勢。勞動社會保障部對全國114個城市勞動力市場供求狀況調查顯示,對高校畢業生的需求僅佔新增崗位總量的22%。2007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495萬人,比2006年增加82萬,同比增幅達19.9%。2008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達到559萬人,比2007年增加64萬,同比增幅爲12.9%,要求就業的大學畢業生越來越多。從整個國家來看,正在調整經濟結構,優化資源配置,許多國有企業的大量職工下崗待就業。農村富餘勞動力正在向非農領域轉移,向城市流動的規模不斷擴大。這些勞動力的低512資和吃苦耐勞等品質成爲許多企業願意接受他們的重要原因。有了這些低門檻邁入的競爭者,大學生就業壓力越發的巨大。這就要求大學生必須樹立普通勞動者的意識,就業不能一個模式,就業需要多元化。

(二)構建有中國特色的大學生就業指導體系是大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許多大學畢業生缺乏對自我客觀、系統、科學的認識和評價,高估自己能力的現象比較普遍。大學生職業規劃能力還比較欠缺,很少有人對自己做出詳細的探查,明白自己的素質、特點、能力、興趣和愛好,對工作方式以及工作環境的適應性,並依此做出對職業的選擇和規劃。有些大學生甚至還存在一些不健全的人格特徵,如就業挫折承受力較差、競爭與進取精神不夠、合作性和團隊精神較差、獨立性不高等問題。大學畢業生身上凝聚着巨大的人力資本,他們是國家和社會的寶貴財富。但如果較大規模的大學畢業生不能實現高質量就業,甚至不能就業,不僅是對人力資源的巨大浪費,而且也將打擊社會和家庭的人力資本熱情,降低人們參加教育與培訓的積極性,對勞動力市場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

(三)構建有中國特色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體系是用人單位的需要。應屆畢業生就業難已成爲我國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條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學畢業生的就業觀念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變化。有相當部分的畢業生仍然停留在過去傳統的就業觀念上,仍然留戀大城市,追求鐵飯碗,非國有單位不去,非國家幹部不可,找不到合適的單位也不肯降低就業期望值;有些畢業生重個人利益輕國家利益,擇業時只盯着“大機關、大城市和富裕地區”,不願到基層單位、艱苦地區、艱苦行業工作,過分計較眼前的得失和待遇。許多用人單位認爲現在的畢業生要求工作條件舒適,稍艱苦的工作不願意做,只要出現條件更好的單位就立刻跳槽,缺少起碼的工作責任感和社會公德,使單位受到較大的損失,以至不敢錄用應屆畢業生。許多用人單位呼籲學校進一步加強就業指導工作,積極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和就業觀,引導學生合理定位,強化普通勞動者意識。

構建有中國特色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體系

(一)建立全過程的就業指導工作體系。就業指導必須要重視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設計,把就業指導貫穿於大學生的學習生涯和人生規劃之中。大學生擇業觀的形成是一個連續、漸進的過程,需要較長時間的教育、培養和積累,必須轉變就業指導只是畢業年級事情的觀念,把就業指導貫穿於大學生培養的全過程。例如,在大一新生入學時,爲大學生進行測評,開設職業生涯輔導課;二年級,幫助大學生認識職業,瞭解職業的要求,明確以後的求職方向;三年級,提供實習、社會實踐和培訓機會,並開設一些綜合素質訓練課程;四年級,開展求職擇業技巧、技能指導,擇業心理輔導等。當然,這僅僅是大學四年在內容上一個總體的大略的劃分和各階段的側重。各階段內容上的聯繫和交叉是肯定的。讓學生一入學就在正確思想的引導下,樹立自己遠大的理想和人生追求,進行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經過四年的學習和指導,使學生能夠以較高的綜合素質、紮實的專業功底、廣博的知識技能走向各自的工作崗位。

(二)建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就業指導工作體系。由於主客觀因素的制約,大學生對就業政策的瞭解有限,理解也不盡全面,在走向社會之際,極易出現諸如心理失衡、定位失當、期望值不切實際等情況。這就要求高校就業指導機構必須給予充分關注,及時進行有計劃、分層次和有針對性的指導幫助,並且在指導的內容上力求做到完備周到。就業指導模式的改革要堅持就業導向,從“以教師爲中心”轉到“以學生爲中心”。要採取靈活多樣、富有吸引力的指導形式,除了高校常用的講座、授課等形式外,小組指導和個別指導非常重要。特別是改革就業指導課的教學模式,加強:在校期問社會實踐的力度,抓住透過就業心理輔導培養大學生健康心態這一關鍵,重視就業意識和能力的培養。要充分發揮專業教師和輔導員在大學生就業指導過程中的不同作用,把專業教育、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就業指導有機地結合起來,從不同側面共同推進畢業生就業工作。

(三)建立隊伍專業化的就業指導工作體系。隨着我國高校就業制度的改革,就業指導工作機構及其職能已從單純地管理控制型向指導服務型轉變,就業指導工作的內容不斷拓展深化,這就對就業指導工作人員的知識結構、專業理念、文化素質、工作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地要求。沒有專門的就業指導工作隊伍是很難適應指導大學生就業需要的。同時這支專門隊伍要深入社會,深入用人單位,加強調查研究,保持與用人單位、人才市場的密切聯繫,使就業指導工作更切合實際需要,針對性、前瞻性更強,不斷提高就業工作的效果,提高就業率。現代高校就業指導必須做到就業指導機構專門化、指導人員職業化、指導工作社會化。成立以黨政一把手任組長,主管學生和教學工作的黨政副職領導任副組長的就業工作領導小組是必需的,同時也是不夠的;還必須成立專門的大學生就業指導機構,把分散的、零碎的指導和服務,提升爲完整的系統指導和服務;還必須有一支職業化、專家化的就業指導隊伍,只有這樣就業指導才能科學地、規範地發展。

(四)建立網絡資訊化的就業指導工作體系。運用計算機、網絡等現代化管理手段,加強市際、省(自治區、直轄市)際,乃至國家間的畢業生資訊系統建設,儘快建成全國性的人才資訊網絡體系以及用人單位需求資訊資料庫;以統一網站作爲媒介,爲僱傭雙方提供資訊服務,讓畢業生透過網絡,便利地查詢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就業需求資訊,提高資訊獲取效率與流通速度,使畢業生與用人單位能高度“透明”地交流。同時,國家和省級政府部門應加強人才預測,委派專業人員在全國各地採集數據,分析各行各業的需求形勢,定期發佈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和對就業環境的預測。爲高校教育教學、專業設定、招生及畢業生就業提供資訊服務,及時對就業政策加以調整,更好地適應不斷變化發展的實際情況,爲畢業生創造公平、合理、鼓勵競爭的就業環境。

結語

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是一項專業化的工作,它既是一門學問,又是在一定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活動,而該活動又不斷地推動着理論的反思和提升。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是社會關注的熱點,要從長遠發展地高度整體規劃,統籌安排,密切配合。近幾年來,經教育部門、人事部門的推動和高校的努力,我國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在理論研究、經驗總結、方法探索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在大學生就業形勢的發展變化和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深入的同時,對就業指導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而就業指導的理論研究和方法論之不足,則嚴重的制約着其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和水平的提高,這就迫切要求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體系,積極探索符合我國社會發展和市場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市場競爭能力,從而實現我國高等教育的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