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有效教學:小學語文論文

論文2.75W

以生爲本,就教育而言,就是以人的發展爲根本,關愛人,關愛人的生命,關愛人的生存環境。現代認知心理學認爲,有效學習最重要的內部條件:一是學習者的原有知識基礎,二是學習者的主動加工活動。學生是語文課堂的主體,我們的教學應始終以學生爲主體,以學生爲中心,追求以生爲本的課堂就是追求有效且高效的語文教學。

有效教學:小學語文論文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對話。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啓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而生本化閱讀就是一種關注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閱讀,是一種建構性的學習,是主動的,個性化的,是融合作與探究於一體的閱讀,是旨在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尊重學生個性的閱讀方法。而這種方法的習得,必須依靠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滲透生本化理念,在課堂上進行生本化閱讀教學。

那麼該怎樣進行語文生本化閱讀教學呢?在實踐中,我試圖從以下幾方面去關注:

一、生本課堂開始於備課環節

備課是教師教學的關鍵一環,無論在什麼時代都顯得至關重要。於永正老師強調隱性備課,注重備學生、備學法。是的,追求生本課堂在教師備課之始就應該做到心中有學生,備課過程中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心中對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都是以學生的原有水平、年齡特點爲出發點。

葉瀾教授在《新基礎教育探索性研究報告集》中提出了生命體的概念,它針對的是現實教育中對人的忽視。如果教育忽略了具有世界上最大豐富性和主動性的生命,教育的本質便被可悲地異化了。在備課中,我們應當透過學情分析,去幫助教師瞭解班級的整體情況,瞭解學生的學習需求,瞭解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瞭解學生的興趣愛好,瞭解學生的學習難點,把握學生的最近發展區

在備課環節,我比原有的單純備教案多了一項對學生預習單的瞭解。我們班有實行預習單的操作,而我在上課之前必定會去看學生的預習單,預習單包括難寫的字詞,讀懂的地方以及不懂的問題。正如《墨子·大取》中所云:子深其深,淺其淺,益其益,尊其尊。 對學生了解得越透徹,對我們的教學就越有利。

二、生本課堂優化了教學效率

追求生本課堂,教師必須時時關注每一個學生,老師需要有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能力,以親切的教態,巧妙的方法落實既定的目標,但要注意的是,課堂教學中,可能我們的預設和學生的學習成果有一定出入,這就需要教師及時調整教學進度。

(一)關注學生的興趣特點

有效的課堂教學需要尋找和文字基調一致的興趣點,營造兒童感興趣的課堂教學氣氛,尋找能調動學習興趣的方式進行有趣味地教學。正如美國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布盧姆所說的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

如我在教學人教版第四冊教材《三個兒子》時,在識字學習環節,我事先準備了一桶水,在體會拎着、沉甸甸、晃盪三個詞語時,我即興請學生上去做動作,其餘學生仔細觀察其動作和表情,並建議大家選用生字詞語把所觀察到的情景說一說。/soft/被抽到做動作的孩子興致勃勃地上臺,臺下的孩子們興奮得姿態各異。動作完畢後,我隨即問上臺的學生:你能說說自己的感受嗎?學生說:剛纔我拎着一桶水覺得沉甸甸的。我又追問:你走了幾步後,又發現了什麼?該學生說:我發現桶裏的水在晃盪,都快流出來了。之後,我讓臺下的同學也說一說剛纔的所見,要求說一段話,儘量能用上表情。有位學生說:剛纔某某同學提着滿滿的一桶水,沉甸甸的,他覺得很吃力,臉都(憋)紅了。他搖搖晃晃地走了幾步,桶裏的水直晃盪,他好像快要摔倒了呢!事實告訴我們:關注兒童的興趣點,效果很好;當學生有興趣時,他們學得最好。確實,那爭先恐後的場面既滿足了學生追求新奇、好動的興趣特點,也在玩玩說說中突破了生字詞的難點教學,甚至拓寬了教學內容,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關注學生的心智水平

兒童的心智發展水平、認識規律和成人的不一樣。課堂上,我們不能以爲自己感動,學生就一定會感動。我們的審美情趣、能力和學生有重大差異。蹲下來看學生,就是認真地觀察瞭解兒童的世界,努力在打通兒童的生活世界和書本世界上動腦筋。要仔細琢磨學生,換位思考。要想想兒童會怎樣讀這個文字。我們面對的是6--12歲的兒童,我們不能把自己的感受強加給孩子或牽引着他們向前。沈大安老師指出:好的教學貴在深入淺出,要符合兒童的認知水平。

如一位教師在教學人教版第八冊教材《尊嚴》時,她創設了圖片加音樂的情境引領學生感受逃難時的悽苦,並且在圖片的展示中,讓學生去體會面呈菜色、疲憊不堪、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等重點詞語的意境,從中感受哈默的與衆不同之處和那可貴的尊嚴。在多種感官的調動下,三維目標得到了有效的落實。的確,給學生一架梯子,他們摘到了最甜的`葡萄。我想:這就是教學的精彩,更是生本課堂的成功。

又如一位教師教學人教版第九冊教材《長征》,在引導學生體會五嶺逶迤騰細浪的境界時,教師沒有過多的敘述,而是用板畫突出了五嶺的巍峨和細浪的渺小,在直觀對比中讓學生體會紅軍蔑視困難、披荊斬棘的氣魄。化難爲易,深入淺出的教學方式創造了接納、寬容、有效的課堂氛圍。

(三)關注學生的知識能力

教學的對象是學生,學生的真實狀態是決定課堂教學一切活動的出發點。布魯納在《關於學習的學習:一份會議報告》中指出:世上不存在惟一的最優化教學程序,只能從學習者的具體情況出發,設計與之相稱的理想化程序。

如浙教版語文第十冊教材《曉出淨慈寺》,杭州市江乾區教師進修學校的費蔚老師在教學匯入環節時是這樣預設的:孩子們,今天我們要學習《曉出淨慈寺》這首古詩,你們熟悉這首詩嗎?有多少同學以前讀過?結合學生已有的閱讀經驗,簡單瞭解詩人及詩歌大意。之後,費老師又問:既然這首詩你們都會讀、會背了,那咱們這節課還要學什麼呢?順藤摸瓜,教師隨即提醒學生關注本課學習目標,就此來開展教學。課堂上的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學會了有滋有味地誦讀古詩,而且感受到了詩歌內蘊深厚的大意境。

實錄告訴我們:只有瞭解學情,纔能有的放矢地實施我們的教學;只有瞭解學情,才能成功駕馭我們的課堂;只有瞭解學情,才能使我們的課堂放射出燦爛的光芒;只有瞭解學情,才能使我們的學生在課堂上更快樂地學習,更健康地成長!正如於漪老師所說:學生的羣體有時代的特徵,他們對語文的認識、要求、愛好、追求有共同的一面語文教師要堅持從他們的實際出發,不迷信本本,因材施教,道而弗牽,這樣,學生在學習中才能真正發揮主人翁的作用,個性和特長才能得到充分地發展。這就是以生爲本的課堂所創造的美麗。

三、生本課堂致力於學生髮展

每一個學生都是與衆不同的,都有自己的特點和長處。花有花的香,樹有樹的美,晴有晴的麗,雨有雨的趣。學生作爲被教育的對象,更是如此。課堂上要正視學生的個性差異,把它當作一種資源去開發和利用,充分發揮每位學生的潛能,既要考慮多數學生的接受能力,又要兼顧兩頭冒尖的學生和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使前者能吃飽,後者能吃好。/sjbwz/

(一)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

針對不同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練習,能讓後進生掌握基礎知識,又能讓優生優生有更好發展。但這種練習需要家長的配合,如按圖編故事之類的練習,就需要家長配合。但家長文化素養的低下,對孩子關注不夠,使我們的分層作業流於形式。在課堂教學時,教師要預設分層教學方案,讓學生在學習時都有自己的位置,有不同的發展,各得其所,體驗成功的喜悅。如課堂中分層作業的設計,預設中根據問題的難易進行指向性的備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時的個別輔導等等。

記得在教學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教材《畫家與牧童》時,在佈置作業這一環節我進行了星級作業分層設計:讀讀背背描寫戴嵩畫技高超的詞語或句子。用積累到的詞語寫一句或幾句話。蒐集齊白石、徐悲鴻、李苦禪等畫家的資料。如此種種關注個體,實行彈性處理的舉措,正是學生差異性特點的具體表現。

允許落後,鼓勵冒尖,實施分層教學,我覺得是生本課堂中應該予以密切關注的問題,因爲對學生差異性的尊重不僅體現了學生的自身價值,而且也產生了良性的循環趨勢。我們同時要注意的是,由於學生接受能力的不同,爲了照顧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有時候需要慢慢走,停下腳步等等他們。

(二)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

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爲本是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是素質教育的目標,是生本課堂的精神追求。

在教學人教版第九冊教材《慈母情深》時,我圍繞慈母情、兒女心這一明一暗的線索展開教學,透過與文字的對話,品析人物的言行,引導學生體會母親的辛勞、善良、慈祥及對兒女希望的堅守,同時也感受我對母親的感激、尊敬之情。在解讀母愛的過程中,我不僅引領學生去關注語言文字的精妙之處,增強相關的語文意識,而且我還預設了多處精彩得當的語言,透過評價、過渡、小結等渠道,在潛移默化中美化、淨化學生的心靈。最後在歌曲《燭光裏的媽媽》和詩歌《偉大的母愛》中向天下所有的母親傾訴了一份愛的情懷!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得到的是一份深深的感動和厚厚的財富;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獲得的是自己精神生活的完滿和幸福。我想: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孩子們記住和回味的肯定是一幅無限美麗和深沉的畫卷。正如王崧舟老師在《細讀文字》中告訴我們的那樣要細讀文字,傾聽文字所發出的細微的聲響,要有一種基於作者崇拜、文字崇拜、讀者崇拜的文字細讀姿態,最後在發現文字的時候發現自己,發展學生!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充滿智慧的學科。課堂更是充滿智慧挑戰的地方。語文教學作爲一種藝術的存在,有其獨特的令人驚歎的神奇魔力。面對語文課堂中多面的 學生,作爲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該以生爲本,給學生騰出時間和空間,爲有效閱讀教學創造條件。讓課堂教學成爲對生長、成長中的人的整個生命的成全;讓語文真正成爲師生精神享受的,跳躍着靈動旋律的和諧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