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高中資訊技術有效教學與評價方法初探論文

論文2.2W

摘要:隨着素質教育的發展和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進,面對全國普廈中小學資訊技術教育和我省資訊技術課納八高考的嚴峻形勢,搞好資訊技術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已成爲我們資訊技術教師刻不容緩的任務。本文結合學科特點和教學實踐,探討了在新課程標準下如何採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進行有效教學,並建立一種以學生髮展爲中心、對學生起激勵作用的教學評價體系,以達到全面提升學生資訊素養的教學目標。

高中資訊技術有效教學與評價方法初探論文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資訊技術;教學方法;教學評價

一 資訊技術教學的學科特點

資訊技術作爲一門新興學科,與其他課程相比具有如下特點:首先,教學內容具有綜合性,它除了涉及計算機技術外,還與衆多邊緣和基礎學科有關聯,因而涵蓋的知識面與領域很廣,要想上好資訊技術課,作爲教師必須博覽羣書豐富自己的知識;其次,教學內容具有發展性,現代資訊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領域新知識、新技術層出不窮,僅僅依靠教材是遠不夠的,作爲教師必須不斷獲取新知識,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以適應不斷髮展的教學需要;再者,教學內容中大部分知識具有實踐性、可操作性。充分、有效的上機實踐是學好這一學科前提,如何科學合理的組織好課程、管理好學生成爲教師面臨的問題。

二、應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實施有效課堂教學

任務驅動教學法。建構主義教學設計原理強調,學生的學習活動必須與大的任務或問題相結合,讓學生在真實的教學情境中帶着任務學習,以探索問題的解決方法來驅動和維持學習者學習的興趣和動機。因此,採用以學生髮展爲本,以“問題一一探究”爲中心的“任務驅動教學法”,目的是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增強學生的求知慾和自信心。培養學生的參與協作意識和探索創新精神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資訊能力。該教學法的應用,重點是要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和目標,而“任務”的好壞能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因此設計任務應遵循以下六點原則:

趣味性原則。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要使兒童對學習產生濃厚興趣,必須使他有豐富多彩的,引人人勝的精神生活。”因而設計的任務具有趣味性,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探究的主觀慾望,以達到教學目標。

實踐性原則。針對資訊技術課程實踐性,操作性強的特點,讓學生以“任務”爲主線,上機大膽動手實踐,教師適當引導提示。對培養學生主動獲取、加工資訊,掌握專業技能有顯著的效果。

合作性原則。設計的.任務具有合作性,能充分調動小組內每個成員的積極性,讓學生體驗到與人分享自己學習成果的喜悅,有利於促進學生間的情感交流以及合作能力的提高。

層次性原則。將同一教學目標設定成多個不同難度層次的任務,有利於尊重學生的起點和個體差異,從而實施分層次教學,真正體現“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目標分層、差異指導、自主學習、各有所得”的教學思想。

生活性原則。“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設計任務時注重貼近真實生活,給學生創設“爲用而學、在用中學、學以致用”的學習情境,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整合性原則。設計任務時注意與其他學科的整合性,把資訊技術和相關學科知識看作一個整體有機結合,引導學生把資訊技術作爲獲取資訊、探索問題、協作解決問題的學習工具,培養學生綜合處理問題的能力。

基於網絡資源教學法

本教學法基於“主導——主體”教學理論的原則,以課本知識爲依託,以教師製作的動態站爲課程載體,利用網絡這種互動媒體來開發學生的智能,營造一種自主、創新的學習氛圍,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並構建了基於網絡資源的“以學生爲中心、教師爲主導”的學習環境,指導學生利用專題站自主學習、利用互聯網進行問題的解答,利用網站動態提交後臺,使教師能夠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過程,同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能夠進行互評、交流,從而使資訊技術成爲輔助學生學習的認知工具,很好地體現了資訊技術與教學實踐的有機整合。

三、以學生髮展爲中心.進行多樣、靈活的教學評價

單元測試+期末考覈。我們爲每個學習單元出一套測試題,在單元最後一節課上,讓學生透過網站做在線檢測題的形式來考查,在線檢測有以下優點:①依據提交答案計算並統計學生的成績,使學生及時瞭解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便於老師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⑦在線統計學生測試的正答率,教師選擇正答率低的題目進行講解,便於爲學生查缺補漏;最後,將每個同學的單元測試成績算出平均分,並結合期末統一考覈成績,共同記人過程性評價所得分數。

自我評價+組內、組間互評。此方法用於對課堂上的動手能力、學習態度、小組協作和創新能力、以及綜合作品製作情況進行自評和組內、組間互評。如果在教室上課,評價結果透過填寫每堂課制定的學習評價表來完成,如果在機房上課,透過填寫我校製作的教學評價平臺上的電子評價表和展示提交到專題站上的作品來交流、完成。

教師評價+監控軟件。教師將針對學生課堂上的學習態度、參與活動表現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在此,着重談一下在機房上課,即使我們在教學中分層設定任務,讓不同起點的學生都能結合自身能力參與探究實踐,但調控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因此,我們利用電子控制系統,可以實時監看每個同學的計算機操作情況,對操作不認真的同學,遠程控制其機器的使用或進行屏幕切換提醒,這樣不僅利於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過程還能對學生進行約束。

鼓勵機制+尊重差異。教師在評價時多鼓勵、表揚,少責備、懲罰,即使學生不認真,犯了錯,最好也是先認真瞭解情況,究其原因,然後再結合具體問題,悄悄提醒並幫助他予以改正,從而保護好他的自尊心;再者,由於學生在興趣愛好、操作技能方面可能差異很大,爲此.我們會透過問卷調查、摸底測驗等方式,先了解學生間差異,並允許他們存在差異,然後透過個別輔導或分層教學使學生分學習階段提高,只要他們學有進步、學有所長,我們就給予他良好的評價。

以上是我們在教學評價過程中好的方面,當然還有一些不足,像小組成員中出現的亂評現象,再就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評價,我們採取的方法是透過寫心得體會來完成,評價方法過於單一,這些都需要我們在以後的教學中,進一步研究、探索更好的評價標準。

四、小結

綜上所述,在高中資訊技術教學中,教師應正確理解新課標內涵,深入進行教研教改,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專業技能,做到教學相長,這樣才能滿足學生壘面而有個性發展的需要;教師還應以學生爲中心,創造性地組織教學內容,優化設計教學結構,靈活實施教學評價,從而創設一個自主、合作、創新、積極、和諧的新課堂,來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努力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和綜合能力。總之,教學是一門藝術,特別是該學科的教學剛剮起步,還需要我們廣大教師的共同努力,共同探討和共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