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微觀視角下如何培養大學生創業基礎的研究論文

論文2.18W

高校中關於創業教育的探索也在不斷推進,在開設創業基礎課程的同時,學校越來越注重整合社會資源,鼓勵學生深入實踐,培養學生的創業素質和能力。本篇是講創業基礎的論文,筆者建議大學生創業能從轉換思維角度去汲取營養,努力得到成長。

微觀視角下如何培養大學生創業基礎的研究論文

一、轉變思維模式,樹立創業意識

高校應該倡導大學生淡化學科界限。拓寬自己課程的選擇面增加選修課比重。鼓勵在校學生進行跨專業。跨院系的多樣化學習,使學生具備綜合的知識結構和水平大學生應該積極參加高校或者社會舉行的各種實踐性活動,增強對創業的理解,積累創業經驗和能力,並且不斷鍛鍊人際交往和領導溝通能力、增強吃苦耐勞精神和善於思考及發現問題的能力。

要提升大學生創業能力,需要從領導溝通能力、情緒控制能力、挫折抗壓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決策影響能力五個方面入手,而根據每種能力對創業能力影響力度大小的不同,在塑造的過程中側重點應該有所不同。首先創業活動是一項面臨嚴峻挑戰和壓力的創造性事業,一個合格的創業人員必須具有較強的領導能力說服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團隊合作精神,這樣纔有比較大的機率獲得創業成功。其次要培養創業所必需的綜合素質一個成功的創業者需要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抗擊挫折的能力一定的管理知識和專業知識、清醒認識事物的能力等。

創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大學生具備自主、自信、勤奮、堅毅、果敢、誠信等品格與創新精神,要求大學培養未來創業者的創業意識、開拓精神、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創業教育的宗旨在於培養學生的創業技能與開拓創新精神,以適應全球化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並將主動創業作爲未來職業生涯的一種選擇,轉變傳統的'就業觀念和行爲選擇。因此,創業教育不應該滿足於僅僅傳授關於創業方面的知識與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學會像企業家一樣去思考,並努力具備企業家的綜合素質。

二、優化課程設定,打牢基礎知識

對於大學生而言,創業能力是以知識、學識或智識爲基底,以綜合的學術素養爲依託,發揮學術資源優勢,將學術資源轉化爲創新創業資本,自主開拓創新、自主創業立業的一種綜合能力或本領。學校是站在課程總體高度爲學生知識結構設計者,因此,將學生的大學三年或四年的時間作爲一個整體進行規劃。大學創業教育應當作爲一個系統整體考慮,即在所有年級分階段實施創業教育,每個階段都設定不同的教育目標:大一可要求學生選修一定科目的課程,學習和掌握簡單的創業知識理論;大二可邀請國內外著名企業家到學校講學,發放各類講座卡、開展創業計劃設計大賽等;大三學生可結合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找到自己專業的切入點,正確分析一些創業項目,認清該項目的發展趨勢,組織學生參觀考察成功企業科技園孵化器等;大四可安排學生到與未來創業方向一致的國內外優秀企業去取得一定學分的見習,爲將來開展創業做準備。

在學校教育中滲透創業教育。高校學科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完整體系,門類衆多,領域廣泛。每門學科都蘊含着豐富的創業教育內容,因此在學科教育中滲透創業教育,是培養大學生創業素質,提高大學生創業能力的有效途徑。它一方面有效地利用了課堂資源,拓展了科教育的應用領域,另一方面又節約了教育時間,優化教育內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加強創業課程與專業課程的交叉融合。首先,培養學生系統掌握本學科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開放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等,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加強大學生的文化底蘊。其次,將原來在畢業前進行的就業指導課貫穿爲大學期間全過程的就業指導與創業指導課,以必修或限制選修課的形式進行,側重創業綜合知識的傳授,使大學生獲得創業所需的知識。再次,加大選修課程比例,推行輔修制,增強課程的選擇與彈性,拓寬學生自主選擇空間,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喚醒、啓發、誘導、挖掘大學生創業潛能,培養大學生的主動精神與創業意識。

已經將創業教育課程納入學生培養計劃,不僅僅單純關注具體的技能層面。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全面修訂培養計劃,逐步構建起一套從理論與實踐並舉,課堂與課外聯動的完整創業教育培養體系。還有很多高校如山東輕工業學院,大量壓縮那些落後的不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課程及課時,主要課程原則上在第二和第三學年完成,把第一和第四學年騰出來,進行創業教育方面學習技能和應用技能的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