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管理科學與工程論文

論文2.25W

管理科學是對管理現象的科學解釋,或者說,管理科學的目的是在求真的過程中獲得“管理之知”。以下是小編精心準備的管理科學與工程論文,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哦!

管理科學與工程論文

摘 要:專業設定和發展關係着高校的生存和命運,也關係着人才素質和能力,決定着他們對社會的貢獻。管理科學專業的建設與發展直接關係着人才培養的質量。目前由於專業定位不太清晰,辦學思路不太明確,制約了專業的長遠規劃和發展。如何依託部隊需求,結合目標院校實際,制定科學合理的專業結構,爲部隊培養出高素質人才成爲當前迫切解決的問題之一。

 關鍵詞:管理科學專業 定位分析 構建研究

高等教育的發展和改革,是伴隨着中國改革時代的步伐與時俱進的,雖然經歷過多年的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但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還有很多。現實中,高等院校的專業定位和同質化的現實問題突出,各種矛盾交織,自身建設和體制都急需完善。教育目的是促進人才的全面發展,這值得我們在專業建設中,強調科學定位,準確把握實質,立足人才培養質量,把管理科學專業辦好,辦出特色。

1 目前管理科學專業定位存在的問題分析

1.1 專業歸屬模糊

從本科專業申報上可以體現,後勤專業申本論證前後進行過數次,從最初的法學,到軍事學及管理學,在論證時就出現專業取向不統一,在爭議與分歧中不斷地調整,最後定爲管理學門類下的管理科學專業。海警脫離現役管理後,管理科學專業(海警後勤管理)又成爲專業發展的障礙和瓶頸,是微調還是轉型,是壓縮還是擴容,沒有明晰的思路。

1.2 專業發展受限

爲邊防部隊及海警部隊培養的人才與傳統意義的後勤專業人才有明顯區別,所用專業選擇性強、門類雜,掌握實踐技能多,造成專業和課程系統性不強。作爲一種打破後勤專業規律和體系的不規則專業,導致專業發展沒有前瞻性和規範性,外部的理論發展和科學研究可借鑑性少,解放軍後勤的一些發展性成果難以爲我所用,海警後勤的研究和發展脫離了軍事後勤體系,不軍不民,兩個專業方向都靠不上,又沒有自己的專業發展規劃,何去何從,發展的空間和前景不明。

1.3 目標指向不清

如果只培養面向海警後勤的本科生,相對容易,但如果爲整個公安現役部隊加上海警統一培養後勤人才,難度太大。公安現役部隊後勤不同於解放軍後勤,沒有相對嚴格和統一的後勤編制體制,後勤崗位設定隨意性大,沒有較好的定崗定編,各個警種都不同。雖然經過調研,都提出了急需後勤人才的意向,但需要的人才素質都不盡相同,後勤專業不可能辦成一個“大雜燴”專業,衆口難調,培養目標應該定位哪裏,以誰爲主,都有待系統論證和推敲。

2 管理科學專業及特色定位的主要依據

專業的定位和特色研究一方面要根據時代發展變化進行適時調整,使其具有動態性;另一方面,專業定位要有前瞻性。專業定位的動態調整週期應與技術發展和部隊現代化建設和調整週期相對一致。

2.1 以面向部隊人才需求爲導向

不僅部隊專業,所有專業的定位首先應考慮服務主體,因爲絕大部分學員畢業後要在部隊工作。部隊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後勤就應培養怎麼樣的人才。所以,專業定位不能照搬照抄,要切合現役部隊實際需求。從某種意義上講,只要專業定位有利於服務部隊現實和長遠需求,就是科學的、合理的。

2.2 以適應學科專業發展爲基礎

每個學科類別和專業都有自身的發展規律,既有學科間的統一性,又有個自的差異性。如果專業定位不能體現內在的發展規律和時代的發展趨勢,就會自我束縛,空間越來越狹窄,直至被淘汰。後勤管理專業本身應從屬於軍事類軍事後勤範疇,現歸屬於管理類,勢必會剝奪其軍事屬性,從這點上講,後勤管理專業必須在定位上給予一些有效的彌補。

2.3 以學院學科整體佈局爲依託

每個學院的學科建設都有側重、有梯次,該學院的學科建設也應有一個科學合理的佈局及發展規劃。管理學在該學院的學科建設中應該如何定位,如何和其他學科進行有機融合,這也直接影響着後勤管理專業的科學定位。因爲,我院各個專業都擔負着爲現役部隊和海警部隊培養人才,從宏觀和微觀上看是“大同小異”。

2.4 以學員自身綜合素質爲考量

專業定位不能過低和過高,脫離學員實際能力。重點本科院校、普通本科院校的學員肯定有能力差別,要結合學員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因材施教。從理論上講,定位目標過高,學員能力也就越高,越符合現代化部隊建設需要,但實際上是無法實現的。

3 管理科學專業的定位與設想

3.1 專業名稱與培養目標的調整

後勤管理系現有本科專業1個,管理學門類、管理科學專業(海警後勤管理),擬把海警後勤管理方向調整爲後勤管理方向。主要考慮:申辦本科專業時學院處於原有領導體制模式,爲了有效體現海警特色,融入學院發展大環境,將專業定爲海警後勤管理方向,該學院專業屬於教育部學科專業目錄體系,不能納入軍事學門類,因此,定爲管理學門類。學院的人才培養任務面向公安現役部隊和海警部隊,海警後勤管理方向過於單一和侷限,如果再申報面向公安現役部隊的後勤專業又面臨重複建設的問題。因此,在原有本科專業方向的基礎上進行調整,重新修改專業名稱、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建設體系,使之適應公安現役部隊和海警部隊的雙重需求。培養目標擬定爲:培養德、智、軍、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紮實的基礎知識,較強的專業技術和公安及海警業務能力,良好的部隊管理和軍事指揮素質以及一定的創新能力,適應公安現役部隊和海警部隊後勤建設及執法工作需要,精通財務、軍需、營房、物資、裝備、交通運輸等業務知識和軟件操作,能夠勝任大隊(邊檢站)及支隊級後勤部門工作的中進階複合型、應用性人才。

3.2 專業特色的凝練

專業特色是一個專業在長期辦學過程中積澱形成的,反映在人才培養方面的獨特個性和明顯優勢,具體體現在專業的辦學定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和實踐環節等諸多方面,是專業辦學水平和競爭能力的綜合反映。因此,管理科學專業(後勤管理)的特色應歸結爲:專業設計的功能性、專業結構的濃縮性與服務對象的特殊性。管理科學專業(後勤管理)不是解放軍傳統的大後勤專業,沒有嚴密的專業體系和系統的專業結構,只是按照公安現役部隊和海警部隊的後勤崗位及需求,進行功能化的篩選和優化組合,是結構濃縮性的專業,而且培養目標指向性強,羣體特殊。   3.3 課程體系的構建

課程選擇與搭配決定着學員知識、能力結構的培養,也是影響人才培養質量的先決條件。目前的課程選擇與搭配,過多的是解放軍及地方現有專業課程的“拼盤”式組合,實施“拿來主義”,缺乏公安現役部隊及海警部隊本身的專業特色。課程體系的'構建必須在保證學科基本理論和專業技能培養要求的同時,注重體現跨學科、跨專業的複合型人才培養特色,強調培養學員的動手與實踐能力。因此,在課程體系的構建上,要突出對公安現役部隊和海警部隊後勤崗位技術技能和指導能力的培養,重視專項技能的培訓。在課程體系上注重共同科目與專業課程相結合,既體現邊、消、警及海警部隊的通用技能知識,又體現後勤崗位上紮實的業務能力,充實教學內容、建立現代教育教學課程體系,多層次或多維繫統的互動過程、整合實驗教學資源、重視對教學實踐基地的投資或建設等。

3.4 培養模式的打造

管理科學專業(後勤管理)所培養的人才素質、知識、技能和能力決定了他們對部隊的貢獻程度,而人才培養的模式又直接決定了學員的素質和技能。要解決人才供需結構配置的錯位現象,必須調整人才培養模式,應主動適應高等教育大發展、大改革的形勢,探索“3+1”或“2+1+X”等應用性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方法,在教學思想觀念更新、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課程研究性教學改革實施、實踐教學新體系建立、課程考試改革探索、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構建、教學質量評估體系建設、校園文化活動實踐和師資隊伍與教學團隊建設等方面進行卓有成效的探索。

3.5 知識能力的提升

知識、能力、素質三者之間的關係是高等教育教學改革中人才培養目標中的一個基本問題,它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研究與改革起着先決和導向作用。

爲適應部隊現代化發展的需求,需要建立“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的階梯型培養模式,讓學員在不同學習階段有所側重,做到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成爲部隊後勤管理領域所需求的高素質應用性專門人才。因爲,“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的階梯型培養模式是適應現代教育、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培養全面人才的一種新型模式,突出培養的階段性,注重本科生知識、能力、素質三者協調發展,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那麼,管理科學專業(後勤管理)的本科人才培養應該構建怎樣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成爲擺在該專業建設和發展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具體的知識結構如下:一是科學文化知識。科學文化知識是大學生必備的基礎知識,大部分體現在大一及大二的課程之中。包括語文、外語、數學、計算機技術、哲學、文學藝術及思想品德等,是大學通識教育的基本知識。二是軍事基礎知識。作爲公安現役部隊的軍事院校,軍事基礎知識必不可少。如,軍事戰略思想、軍事歷史、武器裝備、軍事組織指揮、警務實戰技能等,都必須有一定地瞭解和掌握,這是區別於地方院校的知識種類。三是專業理論知識。專業理論知識是知識結構中的主幹,主要體現在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之中,是學員4年學習中的核心課程,管理科學專業(後勤管理)的主要專業理論知識包括:管理基本原理、後勤業務知識、財政金融、會計、被裝管理、營房管理、建築構造、裝備管理等專業知識。專業理論知識的深淺直接體現了培養人才的專業技能的高低。四是法律法規知識。管理科學專業(後勤管理)培養的人才面向公安現役部隊,公安又是具有執法職能的部門。因此,管理科學專業(後勤管理)人才的知識結構中,必須體現出與公安執法相適應的的法律法規知識。對刑事訴訟、社區警務、訊問學、治安羣衆工作、安全防範、治安案件查處及國際法、海洋法等知識,都應有初步的瞭解的基本認知。

人才培養主要包括“培養什麼人”和“怎樣培養人”兩大基本問題,這都是圍繞能力講的,具體包括4層涵義:(1)培養目標和規格;(2)爲實現這一培養目標和規格的整個教育過程;(3)爲實現這一過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評估制度;(4)與之相匹配的科學的教學方式、方法和手段。在這個基礎上,要堅持“以能力爲本位”的管理科學專業(後勤管理)人才培養思路。就是在現代教育理論指導下,院校和部隊後勤用人單位共同確定的後勤專業培養目標、教學內容、培養方式和保障機制。管理科學專業(後勤管理)人才應具備的能力有:一是學習能力。本科學習不同於以往的學習方式,不能把學習僅僅停留在以前的靠教學傳授,課後的輔導,要加強學習力的培養,要會學習、善學習,提高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善於挖掘新知識,發現新問題,把自學作爲吸取知識的重要途徑。二是科研能力。科研不僅僅是教師的工作,對於學員同樣重要。運用科學的方法,以探索活動規律爲目的的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增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能力的能力。學員不能淪爲純粹的“存儲器”對象,在教學活動中,要多互動多交流,與教師一道進行合作式探索,利用論文寫作、實踐研究增強科研能力。

4 結語

在管理科學專業的構建上,不僅要注重體系建設,還要關心怎樣培養人才的創新精神,不能簡單的成爲知識吸收器。要在綜合已有的知識、資訊和經驗的基礎上,產生於有別於他人獨特的、新穎的新技能和新成果能力。不論是社會還是部隊,都需要創新型人才,因爲從本質上講,沒有創新性,就談不上是人才,無論是專業技術人才,還是普通勞動者,都必須在工作中表現出創造性,從而取得突出的成績。這也是該專業建設和科學辦學必須關注的重點之一。

參考文獻

[1]葉懷凡.地方高校學科建設的現狀與途徑研究[J].西華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6):75-78.

[2]閆麗霞,王振華.論區域資源與地方高校的特色文化[J].當代教育論壇(宏觀教育研究),2007(3):118-119.

[3]陳嘉.高校發展中的科學定位與同質化[J].國內高等教育教學研究動態,201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