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科技類論文範文

論文1.04W

科技創新是原創性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總稱,是指創造和應用新知識和新技術、新工藝,採用新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質量,提供新服務的過程。科技創新可以被分成三種類型: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現代科技引領科技創新的管理創新。下面是一篇科技創新論文,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科技類論文範文

摘要:對尤溪縣科技創新工作現狀進行分析,指出尤溪縣科技創新工作存在的問題並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縣域;科技創新;現狀;對策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科技創新能力是體現國家實力最關鍵的因素。一個國家要想在世界產業分工鏈條中處於高端位置,要想具有重要的自主知識產權引領社會的發展,就必須具有較強的科技創新能力。總之,科技創新能力爲當今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的提供重要的支援和保障,是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的必由之路。爲此,加快科技進步與創新,是提升區域自主創新能力,推進增長方式轉變,是增強尤溪縣經濟綜合競爭力,實現尤溪縣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迫切要求和必然選擇。

1.尤溪縣科技創新能力現狀

1.1強化政策保障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先後制定出臺了《關於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科技進步的意見》《關於進一步扶持工業企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尤溪縣科技發展資金管理辦法》《尤溪縣推進品牌發展戰略實施意見》等一系列科技經濟政策。同時,在推廣和應用質量標準,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技術創新項目與新水平、專利申報、引進專業人才等方面,也制訂一系列獎勵激勵措施,積極鼓勵扶持企業自主創新。對經國家批准建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企事業單位獎勵5萬元,鼓勵企業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一步探索、完善、推動重大科技成果和成果應用與轉化等科技創新的有效機制。

1.2創新工作機制

建立以首席專家爲領頭人的技術團隊,承擔重點技術研發項目,併爲重要工程項目提供技術支撐,充分發揮首席專家在技術引領、研發人才培養、技術開發方面的重要作用。

1.3搭建科研平臺

鼓勵有實力、有條件的企業建立自己的研發中心,組建研發隊伍,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專利技術的新產品。目前,尤溪縣已有2家院士工作站,2家博士後工作站,1家省級科技研發技術中心。尤溪縣的林產加工企業透過與中國林業科學院、南京林業科技研究院、福建省農林大學等高校合作,自主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並透過國家產權局登記註冊的共有147項。20xx年,全社會研究與發展經費投入達5000多萬元,其中規模以上企業研發投入2435萬元,佔48.7%。有效促進了企業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在創新能力的提高。

1.4發展高新企業集羣

一方面,積極引進高新企業。在自主創新能力和資金相對薄落的情況下,充分利用“618”“728”等平臺,注重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七大新興產業作爲招商引資重點產業。另一方面,重點培育高新企業分期、分批對自主研發、基礎條件好的創新型企業、知識產權試點企業培育成高新技術企業,如柏毅竹業技術開發公司;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鼓勵企業建立適合其發展需要的研發體系,特別扶持有條件承擔國家重點研發任務的企業,加強內部研發機構建設和科研基礎條件建設,如百營木業有限公司。

1.5加強知識產權工作

一方面,鼓勵幫助企業創造知識產權,20xx年以來尤溪縣共申請專利203件,其中發明45件;獲得國家授權專利123件,其中發明7件。另一方面,加快培育產品。重點扶持、發展、保護一批掌握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名牌產品,逐步形成一批在國內外市場上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名牌產品羣體,把品牌優勢轉化爲競爭優勢和發展優勢。

1.6開展科技創新活動

一是實施項目帶動策略。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以項目爲載體,依託“618”平臺,先後與復旦大學、同濟大學、南京林業大學、福建農曆大學等科研院校,圍繞食品加工、化工、礦業、竹木深加工等開展科技合作,形成了科研項目從立項申請,立項評審、科研過程管理、成果驗收等完整規範的科研管理程序。二是積極引導企業參與。引導鼓勵企業根據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積極承擔國家重大研發任務,三明市柏毅竹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承擔國家創新項目“旋切竹薄片生產工藝關鍵技術設備”研究,福建光華百斯特生態農牧發展有限公司承擔省域重大項目“抗腹瀉大約克新品系種豬選育與開發應用”研究,這些項目突破制約行業發展技術瓶頸,引領行業技術進步。

2.尤溪縣科技創新工作存在的問題

2.1創新意識氛圍有待增強

有相當部分企業法人對科技創新認識不到位,思想不夠重視,小富即安,維持現有產品、工藝、裝備多年不變,沒有建立有效的科技創新機制。部分企業生產所需的技術仍偏重以吸收、引進和模仿爲主,從而忽視了自主創新。企業的創新意識淡薄,科技興企的文化理念不強,缺乏對科技創新工作的積極性和熱情,使得尤溪縣的整體科技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不強,嚴重阻礙了尤溪縣的經濟發展。

2.2科技創新投入有待提高

由於企業主體意識不強,科技創新理念淡薄,企業的融資渠道相對單一,風險投資的渠道也很不暢通,導致尤溪縣大多數企業的科技投入和研發經費嚴重不足,與全縣總體的經濟發展水平不相協調。另外當地政府雖然已出臺一系列緩解企業(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政策措施,但由於種種原因,效果不大明顯。資金的缺乏導致企業沒有能力進行核心技術或前瞻性技術的研究,只能停留在一些低端技術的研發和試生產階段,一些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因得不到及時的投資而難以形成產業化,一些原來屬於高新技術的產品由於資金問題而無法緊跟升級的步伐,正逐步喪失其原有優勢。

2.3科技創新人才有待加強

科技人力資源配置分佈不平衡、結構不合理,高層次專業技術人員很大一部分集中在教育、衛生系統等,工業企業中部分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與技能不匹配,中進階技術人員不多,更缺乏高素質的技術帶頭人、學術帶頭人和創新型企業家隊伍,國內技術領軍人物更是少之又少。目前,全縣專業技術人員7000多人,中級職稱2800多人,進階近600人,僅相當於一所大學的擁有量,企業中的人才尤爲缺乏,如我縣100多家紡織企業,沒有一名進階紡織專業人才。

2.4科技創新環境有待完善

一是由於尤溪縣企業用地緊張的局面沒能得到及時有效解決,大大制約了尤溪縣註冊型高新技術企業的落戶發展;二是國家、省、市、縣出臺的支援企業自主創新政策的落實力度有待提高;三是在政策指導、資訊諮詢、人員培訓、企業診斷、融資中介、人才引進,以及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協作共用等科技綜合服務方面有待進一步做深、做細、做透;四是自主創新的氛圍還不夠濃厚,在專利保護、品牌建設等方面的政策傾斜、宣傳力度等有待加強。目前,全縣市級研發中心僅1家,縣級研發中心有4家。

3.尤溪縣科技創新的對策與措施

3.1強化產學研結合

一是加快科研體制改革,建立以市場爲導向的科研執行機制。透過科研體制改革,促使在科研的各個環節引入市場機制,促進科技與經濟的結合;二是支援產學研各方建立更爲緊密合作。鼓勵產學研各方聯辦企業,共建研究開發機構,以扭轉企業無適用的成果,科研成果無法轉化的局面。

3.2引導企業自主創新

一是引導企業引進吸收消化先進技術。加快引進吸收和消化世界一流的高新技術,形成自己的品牌,尤其要加強對中小科技企業的`引導和扶持,支援科技企業增強技術創新和資源整合能力,不斷開發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競爭力強的新產品,培育一批上規模的民營科技企業。二是引導企業發揮創新主體作用。強化企業創新能力建設,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支援企業建設技術研發機構,幫助企業落實國家、省、市科技扶持政策,激發企業創新活力,進一步推進企業真正成爲技術創新主體。

3.3培育高新技術產業

一方面狠抓招商引資。堅持不懈地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依靠引進國內外先進的理念、產品、技術、管理和設備,走出一條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捷徑。另一方面主攻項目建設。透過引進和建設高新技術項目,提升我縣高新技術產業水平。尤其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新醫藥、生物育種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強國際技術交流合作,加快項目建設進程,放大新興產業發展優勢。

3.4強化人才隊伍建設

首先,要加強複合型人才的培養,可以透過定期或不定期對中小企業經營者和科研人員開展專項培訓,使其成爲既懂得技術又懂得經營和管理的複合型人才;其次,政府要制定政策創造良好的環境鼓勵人才脫穎而出,發揮院士及專家團隊的高端智腦作用,做好各個院士工作站開展課題研究、項目實施等各項服務工作,積極促進新的科研成果直接轉化爲生產力。

3.5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鼓勵企業進行科技投入,要促使企業按現代企業制度運作,激勵企業積極增加科技投入。運用市場經濟手段,採取入股、合作、引資等多種方式廣闢資金渠道,大力吸收民間資金支援企業發展。

3.6注重科技載體建設

一是建設覆蓋面廣,資訊量大的科技創新網絡;二是發揮特色基地集聚作用,以竹業、油茶等特色產業基地爲依託,集聚優勢資源,依靠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升級;三是加強服務平臺建設,做好紡織服務平臺,加快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步伐。

3.7大力改造傳統產業

一是引導企業加快新產品開發,尤其要開發節能降耗、升級換代、市場覆蓋面廣的新產品;二是引導企業才用新技術、新工藝,儘快提高產品質量和檔次;三是引導企業改裝設備,用一流的設備生產一流的產品。

結論

總之,在我國經濟發展處於健康平穩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形式下,尤溪縣應當充分利用當前的市場空缺和空間,創新資源的重新配置,透過環境營造和政策激勵,激發科技企業尋求機遇,趁勢而爲,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實現產品升級換代,奪取創新“話語權”。

參考文獻:

[1]陳強,霍丹.德國創新驅動發展的路徑及特徵分析[J].德國研究,2013(04)86-104.

[2]朱深,曲紹衛.我國科技創新主體創新行爲差異研究[F].新疆財經,2012(03):38-43.

[3]萬鋼.發展實體經濟推動經濟復甦必須要以科技創新作爲強大動力[F].中國科技產業,2012(06):20-21.

[4]劉玉棟.淄博市促進中小企業技術轉移和科技創新能力的探討[F].科技成果管理與研究,2012(06):27-31.

[5]劉海鳳.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增強自主創新對新興戰略性產業發展的支撐[F].經濟視角,2012(02):10-11.

[6]王志強.以科技創新鑄造項目管理核心競爭力[F].上海城市發展,2012(03):44-47.

[7]嶽順之.科技創新推動傳統工業轉型升級研究[J].科學與管理,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