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教育教學科研論文範文

論文1.23W

教師是教育教學的關鍵因素,教師教育質量直接決定着人才質量,而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水平又直接影響到教師的教育質量。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教育教學論文,供大家參考。

教育教學科研論文範文

關於教育教學論文範文一:傳統教育與網絡教育教學分析

摘要: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各有利弊,本文首先分析傳統教育教學與網絡教育教學之間的差異,然後探討兩者的發展趨勢,得出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有機融合才能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的結論。

關鍵詞:傳統教育教學;網絡教育教學;差異;發展

1.傳統教育教學與網絡教育教學的差異

傳統教學是我國長久以來一直採取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方式一般以班級爲單位,有固定的時間、固定的空間,以教師講、學生聽爲主要教學方法。傳統教學有一定的優勢,一是教師經過專業培訓,專業素養較高,有豐富的教學經驗。組織教學活動能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實現教學目標;二是傳統教學模式按照教科書的教學順序,注重知識的系統性,使學生系統掌握知識;三是教師與學生可以近距離接觸,教師的語言、行爲和教態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即所謂的言傳身教;四是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反應,隨時調整課堂進度,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隨時改變教學方法,便於學生理解。當然傳統教學由於時間、空間的限制,存在一定的劣勢。一是傳統教學以教師爲中心,教師處於主體地位,採用填灌式教學;二是教學內容主要是課本,知識侷限性較大,甚至有些知識已經與科技進步脫節,對學生的吸引力不大;三是傳統教學方式較爲單一,以黑板和教室爲活動中心,教學活動較爲枯燥,容易引起學習疲勞。網絡教學是隨着計算機網絡和技術發展新興起來的一種教學模式,以網絡技術爲依託,爲學習者提供教育資訊和教學資源。網絡教學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只要學習者有學習願望,就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接受網絡教育。網絡教學相比傳統教學有一定的優勢,一是教學方式非常多樣,多媒體豐富的教學資源,如圖片、視頻、音頻的應用,使網絡教學手段非常靈活,能大大激發學習者的學習熱情;二是網絡教學做到以學生爲中心,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層次選擇不同課程,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檢測方式;三是網絡教學地點和時間非常靈活,學習者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安排學習內容和學習進度;四是網絡教學內容體系較爲豐富,不侷限於課本,網絡上有非常豐富的教學資源,而且更新非常迅速,學習者可以透過網絡學習最快地獲取更多資訊,極大地拓展學習內容,激發學生的興趣,選取學習內容,滿足學習需求。正由於網絡教學極大的自由性和不固定性,既有優勢又有弊端。特別對於年紀較小的學生來說,自律性較差,在沒有教師的約束下,難以做到自主學習。而且他們缺少辨別能力,不知道哪些是有用的知識,哪些是沒必要了解的,如果缺乏教師的引導,一味按照自己的喜好,很難真正學到知識。

2.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的發展趨勢

由於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各有利弊、優勢互補,因此現在網絡教學應用雖然越來越廣泛,但網絡教學未必可以淘汰傳統教學而獨立存在,最好的結果是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相互融合。

2.1讓網絡教學爲傳統教學服務

網絡教學的課程內容設定更多地考慮傳統課堂的需要,讓網絡教學成爲傳統教學的一部分。課堂中引入優秀網絡教學資源,拓展傳統課堂的深度,加入與時俱進的流行元素,加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另外,加入網絡課堂的多媒體手段,在課堂中更多地運用圖片、視頻、音樂代替傳統說教。在課堂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具體學情和客觀條件,採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達到教學目的。

2.2網絡教學作爲傳統教學的補充

網絡上的教學資源非常豐富,但正因爲網絡便利,很多網絡資源魚龍混雜。爲了實現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的有機融合,首先必須提高網絡教學質量。教師設計網絡教學時要更用心,網絡教學目標要清晰,教學內容要有所選擇,難度設定要合理,並根據學生興趣選取適當的拓展內容,開闊學生的視野。爲了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教師要在網絡教學中設定明確的學習指導。網絡教學資源非常多,學生在衆多資訊中很可能迷失,此時教師的引導作用就顯得尤爲重要。學習指導可以明確地告訴學生本節課所分的板塊,每一個板塊需要掌握的內容,以及重點內容和基本瞭解內容之間的劃分,讓學生有針對性地學習。網絡教學是傳統課堂教學的延伸,爲了督促學生進行網絡學習,必須實施一些檢測手段。可以利用虛擬學習社區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相督促,還可以利用電子郵件和在線完成作業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

3.結語

傳統教學是我國長久以來一直採取的教學模式,網絡教學是隨着計算機網絡和技術發展新興起來的一種教學模式,這兩種教學方式各有利弊。最好的結果是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相互融合,讓網絡教學爲傳統教學服務,使網絡教學成爲傳統課堂教學的延伸,從而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裴亮.淺析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的關係[J].品牌(下半月),2014,11:26.

[2]張小巧,郭根生.淺析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的優勢互補關係[J].電化教育研究,2008,02:89-91.

[3]李家安.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的差異與融合[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8,06:57.

關於教育教學論文範文二:計算機基礎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

摘要: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使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在當前環境下,各行各業對計算機技術的應用也越來越多,這也就需要更多的計算機專業的人才。所以在當今時期,爲了迎合時下的環境和社會發展現狀,如何做好計算機基礎教育的教學改革和創新工作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本文將主要針對此問題進行簡要探究,希望所得結果能夠引起大家的關注和重視,並未相關領域提供可行的參考。

關鍵詞:新時期;計算機;基礎教育

一、引言

當今時代,我國的`計算機基礎教育又一次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而對於計算機基礎教育,需要注重素質培養,能力培養和全面應用的原則,全方面培養出具有實踐經驗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只有這樣才能夠爲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培養人才,促進我國社會科技和經濟的發展。所以針對當下的計算機基礎教學進行有效合理的改革和創新是一項勢在必行的任務。

 二、新時期計算機基礎教育改革與創新的必要性

從全世界角度來看,對於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教學主要劃分爲兩個時期。首先一個時期是在計算機發明的初期,這一階段重視對計算機的程序設定,而且那時候計算機是一種專業性很強的學科,所以也只有一些重點的院校纔會開設。所涉及到的語言也只是LOGO語言、Basic語言和FORTRAN語言[1]。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人類對計算機的教學開始進行了一個新的時期。這時候的計算機已經成爲一個基本技能,而高校內所涉及到的計算機課程也多了起來。對計算機基礎教育進行培訓教學需要從實踐方面出發對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行總結,目前從宏觀的角度來對計算機進行基礎教育尚且很難達到既定效果。在創新理念下,計算機基礎教育體系也沒有被充分的發展和發揮出來,所以在教學觀念上仍然維持着傳統的教學思維,那麼怎樣透過計算機的基礎課程來對學生更好的培養呢,這就需要對計算機的基礎教學狀態進行轉變,從這裏也能夠看出在當今時期進行計算機的基礎改革和創新是十分必要的。

三、新時期計算機基礎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策略

(一)瞭解學生的認知結構

因爲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和先天結構與後天教學模式的不同,導致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知識結構存在必要差異。相對於其他學科而言,計算機基礎知識的邏輯性和層次性非常強,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各個進制之間的相互轉換,這隻有將二進制和十進制的轉換桂策充分掌握才能夠更好的掌握和理解八進制和十六進制與十進制的轉換規則。這樣才進行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時候,可以在學生現有的認知基礎上進行教學設計,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因爲傳授知識的時候跨度太大、難度太高而導致的學習效果受到影響。

(二)採用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授課方式

對於計算機基礎這一門課程而言,其課程複雜且繁瑣,只有採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才能夠更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這一門課程充滿興趣。所以教師在教課過程中應該扮演起引路人的角色,使學生充分的學習相關知識,開拓視野[2]。傳統的講課方式基本上是教師在上面拼命地講,而學生卻並不一定好好聽,這主要是因爲師生之間缺乏必要的互動,很多學生大都是被動的在接受相關知識的學習,所以在學習過程中缺乏主動性,也不能夠創造性的對各種知識進行創新。計算機基礎教學有很高的實踐性,理論知識只有經過實踐的檢校和鞏固才能夠更好的熟記於心,從而利用到相關的行業當中。多以在講課的時候可以採用多種教學方法,比如任務驅動型的教學方法,爲學生安排一些實際任務,像是完成某種財務報表或者指定簡單的軟件等等,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三)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工具

計算機教學本身就需要利用計算機時間操作來完成先關的教學任務,最簡單的例子,比如在電腦資源管理器當中實現檔案或檔案夾的移動,這就需要藉助計算機來完成。比如編程設計一個計算器,這需要藉助計算機編輯代碼來實現,同時還需要配合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主觀練習,才能夠促使學生更快的對這一知識點詳細的掌握。很多院校並不重視對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在講課的時候基本上很少用到現代化教學媒介[3],這樣的缺失會對教學質量產生極大的影響,嚴重的阻礙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所以爲了更好的做好新時期的計算機基礎教學工作,需要充分利用當前的各種現代化教學工具,除了計算機本身以外,新的教學組織性質也比較多,比如現代化實驗室教學、圖書館教學、專用教室教學等。只有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不斷採用新的教學方式,纔能有效避免因爲單一性教學所導致的效果不佳和學生學習積極性差等問題。

(四)及時進行教學反饋工作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能會因爲認知不足等問題所導致的學習效果出現偏離,所以教師應該做好反饋工作安排。這樣能夠根據學生對相關資訊的反饋來調整教學,這樣的反饋調節對於學生的學習來說效果非常顯著,而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側重對學生認知技能的缺點進行分析統計,並及時有效的對相關資訊做出反饋。要不斷的促使學生對現有的知識技能進行調節和完善。比如說在學習代碼編程之時,學生可以將自己設計的作品交給老師,進行課堂彙報,這樣學生作業的完成情況便一目瞭然,同時教師還能夠對其進行評價,指導學生在編程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樣也能夠使其他學生對觀看的過程中對相關知識有所瞭解。

四、結語

本研究主要就新時期計算機基礎教育教學的改革和創新進行分析,文中筆者涉及到了一些自己的主觀看法。筆者認爲計算機基礎教學是學生掌握計算機知識的基礎工作,能夠爲學生以後掌握更深層次的計算機學習任務打好基礎,因此做好該門學科的教學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李向東,孫莉娟.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面臨的挑戰及對策[J].焦作大學學報,2013,24(04):162-164.

[2]魏平,熊偉清.計算機學科教育若干問題思考[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24(06):234-326.

[3]楊晉峯,楊校輝.我校計算機基礎教育改革方向的探討[J].新疆職業大學學報,2011,11(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