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實驗探究口語展示在大學英語教學實施中的困境分析論文

論文1.94W

現狀:隨着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要求,大學英語教學中口語展示的形式被越來越多的老師採用,這種以任務型教學爲基礎的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的教師“滿堂灌”的形式,更多的體現了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能更好的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但是,口語展示應該具體以怎樣的形式開展才能取得最優的效果,在口語展示之前、中間、之後三個環節中教師和學生又應該各自扮演怎樣的角色,這些問題至今未有定論。Swain的“輸出理論”(output hypothesis)中強調,語言的學習者必須透過語言的實際運用才能使自己所學的語言達到預期水平,而只有當語言學習者受到推動時,語言輸出纔有助於語言習得。本文旨在透過實驗探究出口語展示在大學英語教學實施中遇到的困境,並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以期讓大學英語課堂中的口語展示取得更佳的效果。

實驗探究口語展示在大學英語教學實施中的困境分析論文

一、實驗設計

1.實驗對象:廣州大學松田學院2014級學生。

2.實驗形式:小組合作形式的口語展示,每組10-15分鐘。

3.實驗時間:一學期(大一學年第一學期)。

4.實驗步驟:

(1)教師將班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人數6-8人(分組原則:每個小組應該包括各個層次英語水平的學生,各實驗小組的總體水平基本持平)。

(2)選擇口語展示的話題(教師準備若干話題,各實驗小組根據小組成員的興趣程度選擇合適的話題)。

(3)教師介紹口語展示要求及評分標準。

(4)各實驗小組課後收集資料,口語展示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5)口語展示。

(6)教師點評,學生反饋。

二、實驗分析

1.口語展示前準備環節的困境。

(1)學生因素。

由於實驗對象均爲廣州大學松田學院2014級新生,大多數學生在初中或高中的學習階段,從未接觸過口語展示,學生對於所面臨的任務顯得很迷惑,也不知道任務需要自己達到怎樣的要求。其次,大多數學生在此前的英語學習過程中,更多的注重在筆頭英語上,閱讀和寫作的能力基本達標,但是很少有學生在入校前具備了良好的英語口語能力,因此學生基本處於一種信心缺失的狀態,擔心自己無法在口語展示的環節中順利流暢的`表達出自己的思想。

(2)教師因素。

教師提供給小組成員選擇的話題是該實驗的第一個重要環節。如何選取適當的話題至關重要。話題太過深奧或是專業性太強都不利於學生展開討論,學生的思維深度無法在口語展示過程中得到良好的體現。話題太淺顯亦不可取,學生極有可能以及其普通或簡單的表達方式呈現小組討論成果,無法達到教師預期的提高學生口語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效果。

教師的任務絕不僅僅是向學生提供各種話題並且將小組任務分配完畢。在這部分的工作完成後,如果教師未能向學生詳細講解什麼是口語展示,口語展示可以用什麼樣的形式呈現,在班級裏開展小組口語展示的意義及預期學生取得的進步和達到的水平,口語展示的評判標準是什麼,那麼目的和方向不明確的活動設計一定會成爲教學活動設計中的敗筆。只有正確的指導和明確的方向性,實驗纔是有效的,纔有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不僅僅限於課堂中,在課堂以外也是教師發揮其指導作用的重要場合。鑑於學生是初次進行小組口語展示活動,如果教師不能在課堂外給予學生適當的幫助,學生極有可能出現思路不清晰,表達方式不地道甚至不正確,選擇的材料不能緊密的結合話題內容,意識到錯誤但無法有效改正等等一系列的問題。

2.口語展示成果展示期間的困境。

(1)口語展示者(Speaker)。

在口語展示的成果展示階段,由於是以小組爲單位展開活動,在準備期間極有可能出現以下兩種小組成員任務分工情況:①角色分工:同一小組中部分小組成員負責材料收集、思路梳理、製作音頻視頻等幕後工作,而另一部分臨場表現好的成員負責展示環節。那麼從事幕後工作的小組成員儘管也爲小組貢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但是沒有機會和途徑展現給聽衆們。②板塊分工:同一小組中所有成員均有意願以展示人的身份出現,但是由於時間限制10-15分鐘,每位同學只能負責其中一個簡單的板塊,因此平均算來每位學生的展示時間不到三分鐘,時間過短,不能很好的體現展示者的英語口語水平。

(2)聽衆(Listeners)。

聽衆是口語展示環節非常重要的參與者之一。但是在實際的實驗過程中,部分聽衆認爲口語展示只是展現說話人的英語口語水平,與自己關係並不大,因此出現了聽衆消極聽取報告結果的現象。而對於積極聽取報告結果的聽衆,由於展示人語音、語速、語調等問題,部分聽衆無法有效獲取關鍵資訊。

3.口語展示後評價階段的困境。

口語展示結束後,教師的評價階段是再次讓展示者有所提高的環節,但是這一環節主觀因素比重較大。教師個人偏愛的風格、教師所欣賞的臨場表現風格、教師對話題的個人觀點等等因素都直接影響着教師對口語展示的評分。再者,對口語展示的評分目前爲止並未有統一的、規範的體系標準,每一位教師所制定的評分體系都有各自的側重點及忽略的評分點,這些都對評分環節造成了一定的障礙。

三、實驗結論——困境的解決辦法

1.口語展示前準備環節。

教師首先需要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特別是口語練習的興趣,積極的學習動機能保證學生的學習更加高效。流利地道的英語口語不僅是學生英語學習課程要求的一部分,更是當代社會對每一位大學生的客觀要求。無論是在以後的學習深造環節還是在以後的求職工作階段,流利的英語表達都會成爲每位學生的閃光點。因此,教師可以從社會需求、求職需求、生活需求等各方面激發學生鍛鍊英語口語的積極性。

2.口語展示成果展示期間。

口語展示環節不應該硬性的規定每一位學生都上臺展示或平均分配每一位學生的上場時間。每一位學生的英語口語基礎不同,因此不能一概而論。此環節需特別注意因材施教,對於英語口語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負責該小組中較簡單的版塊,如introduction部分或是每個獨立版塊之間的銜接內容。

3.口語展示後評價階段。

評價階段需要避免教師“一言堂”的現象。教師的點評無疑會帶有個人主觀因素,因此教師一人打分不可取,應該按照教師打分和聽衆打分的比例得出綜和分數,如此才能得出更客觀的結果。打分環節結束後,更重要的是教師和聽衆都需要點評和解釋給分點或扣分點,讓口語展示者能更加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才能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不斷進步。

四、結語

在一學期的實驗後,大多數學生都反饋口語得到了較大進步,並且在言語表達和邏輯思維上有所感悟,但是該實驗依舊有其不足:實驗對象覆蓋面不夠廣泛、實驗時間稍短、負責教師人數較少、口語展示的時間限制、少數學生沒有上臺進行口語展示……針對該實驗中提出的口語展示在大學英語教學實施中的困境,對於其他年級段學生是否適用以及提出的解決辦法能否取得顯著的效果將會是本人今後的研究中繼續深度探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