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校園文化建設下的高職院校的論文

論文3.11W

一、工學結合背景下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SWOT分析

校園文化建設下的高職院校的論文

“SWOT分析是哈佛商學院K.J.安德魯斯於1971年在其《公司戰略概念》一書中首次提出的”。SWOT分析法是運用系統的思想將原本獨立的因素透過相互匹配、綜合分析進而找到應對策略,爲企業制定出科學、規範的戰略計劃。高職院校的特殊性,與工業文明、企業發展有着天然的聯繫,將其文化建設中考慮到工業文化、企業文化融入的優勢、劣勢、機遇、挑戰,同時運用SWOT矩陣分析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優化路徑。

二、工學結合背景下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策略

(一)以教師爲媒介,促進產業文化、企業文化進課堂

高職院校推進校園文化建設中,離不開產業文化和企業文化,其文化建設成效要透過學生來實現,促進文化進課堂成爲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一環。文化進課堂的關鍵點又落到教師上,“雙師型”結構教師隊伍建設是職業院校提升學生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主要方式。因此,要注重“雙師型”結構師資隊伍的建設,在師資培養中融入產業文化和企業文化,使教師具備較好的企業文化素養,主要措施包括:鼓勵專業課教師利用課餘時間下廠實踐;聘請企業或行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充實“雙師型”教師隊伍等方式。

(二)以校本課程、校本教材爲載體,促進產業文化、企業文化融入專業教學

校企共同開發具有優秀企業文化理念的校本課程是高職院校進行課程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職業院校與企業共同開發校本課程,把企業生產所需的先進技術、專業技能以及企業執行管理的理念等融入到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中。借鑑“雙元制”課程、能力本位課程等課程的開發理念,將企業相關人員真實的參與到校本課程開發中,促進優秀的產業文化、企業文化內涵進課程。校本教材是學校進行校本課程開發的具體表現形式。校、企共同開發校本教材,把企業先進管理理念作爲典型案例引入教材,把企業生產真實情景作爲典型案例引入教材,讓學生在比較枯燥的專業技能學習中瞭解企業的生產實際情景和文化氛圍,在潛移默化的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促進學校校園文化的建設。

(三)調整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情境,融入企業生產和管理情景

傳統的教學方式很難符合企業發展的需要,高職院校要不斷調整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情境,引入企業生產或管理的真實情景,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不僅能夠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在校期間感受到企業的優秀文化和真實的情景,給學生創造一種真實的教學氛圍。如教師在進行專業教學中採用情景教學,先讓學生感受企業真實生產的氛圍,讓學生觀察在實際生產應注意的要點;教師在進行通識課程教育中採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自主創設企業生產或管理情景,自主解決相關問題等。這樣不僅能夠促進學校整體文化的建設,還會爲學生營造較好的學習氛圍,讓他們在這種氛圍中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

(四)結合職業院校專業特點,開展專業文化建設

高職院校開展多種形式的企業文化教育活動,在企業文化和高職教育相融合的過程中按學院開設專業的具體情況進行引進,要有針對性,所引進的企業文化要與本專業具有契合度、親和性和貫通性,同時還應該具有合理性、適用性和典型性。所謂“走出去”,就是學院教師和學生走出校園,進入企業:一是學院教師走出校園,進入企業,在企業成立“教師工作室”,教師走進工作室,納入企業管理爲企業進行技術服務和培訓,進一步提升了專業教師的職業能力和自身素質,以及對企業文化和職業道德的理解,爲企業文化和高職教育相融合的教學提供了平臺。二是學生走出去,要讓學生走進企業,對所學的企業文化知識有進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對企業文化作用、意義的認識進一步提高。所謂“請進來”,就是請企業的專家和技術人員到學校,聘任企業文化專家來校開展企業文化的各種專業和學術方面的講座或報告,聘任企業工程師結合企業文化內容開展教學。

(五)營造校內實訓基地的企業文化氛圍

學院實訓基地的建築和佈局應以現代先進技術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相結合爲原則,緊跟時代步伐,並增添企業元素與色彩。實訓室在建築、佈局和標語牌方面應呈現出明顯的'企業文化色彩。學校的宣傳櫥窗定期展示企業文化的相關知識或優秀企業文化的案例;圖書館要增加企業和企業文化的相關書籍。

(六)與企業聯合開展多樣化的素質拓展活動,營造良好的校企業文化融合的氛圍

豐富的素質拓展活動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素養的養成是學生課外素質拓展活動的重要載體,高職院校應將企業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中。從學校層面,學校相關部門與企業聯合開展素質拓展訓練,促進學生與企業人員的溝通與交流,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企業的文化氛圍,同時,校企還可以聯合組織技能大賽,讓學生與企業技術人員同臺競技,讓企業對學生加深瞭解;從學生層面,學生可以利用學校的社團,以學生社團名義和企業員工開展體育運動,感受企業員工合作的態度及精神,同時,學生還可以以志願服務的形式爲企業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讓企業感受學生的熱情和服務精神。透過以上形式可以加強學校與企業的溝通與交流,爲深化校企合作,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