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機械基礎教學的論文

論文5.14K

機械基礎教學之我見

機械基礎教學的論文

王麗琴

摘 要:機械基礎是專業基礎課,它實用性強,涉及面廣,但內容零散,系統性較差,概念多抽象,原理枯燥,而我們技校類學生文化基礎差,學習難度大,本文主要探討如何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機械基礎 現場參觀教學 多媒體輔助教學 機構模型演示 靈活的教學方法

機械基礎是一門專業基礎課,能爲學習專業課和培養專業崗位能力服務。這門課程實用性強,涉及面廣,它是數控、模具鉗工、機械類學生的主修課,又是焊接、機電、電工、製冷、汽修類等專業的必修課,是比較重要的課程。但由於這門課程綜合了機械原理和機械零件兩門課程的基本知識,內容零散,系統性較差,概念抽象,原理枯燥,且要求學生有很強的形象思維能力,再加上操作性強等特點,對文化基礎較差,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學生而言,學習難度大。而且大多數學校用於教學的教具和設備又很缺乏,導致有些學生產生懼學和棄學的情緒。教師講課難度較大,因此,如何改進教法,提高課堂效率是教師所關注的難題。下面就如何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談談筆者的淺見。

 一、讓學生從思想上重視課程學習,樹立專業意識,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只有在興趣的驅動下,才能發揮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技校類學生沒有升學壓力,學習沒有動力,基礎又比較薄弱,對專業性較強的課程基本上沒有學習興趣。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爲該課程教學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課程教學,首先要重視第一節課,“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應先向學生介紹此課程的主要內容及教學計劃、重難點、新知識、新技術以及發展前景,使學生認識到所學課程的重要性及其在未來崗位和社會中的作用。比如針對汽修專業的學生,教師可以從老式汽車介紹到現在的新型車、概念車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教師例舉的汽車中的內燃機、變速箱、差速器、聯軸器、離合器、軸承等內容,學生都將在這門課程中學到。告訴學生汽修專業與這門課程的緊密聯繫,讓學生從思想上重視此課程,從而做到願學、想學、認真學。另外,教師必須在第一節課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在快樂中學習。教師例舉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機器,比如洗衣機、汽車發動機是如何工作的,有什麼機構零件,先讓學生髮言討論。對積極發言回答問題的學生都應該給予真誠的讚美與鼓勵。要讓學生有成功感,增強學生的興趣及自信心。

 二、經常進行工廠現場參觀教學

技校類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從沒看見過機牀,所以上這門課之前先要去工廠參觀,帶學生參觀生產裝配車間,瞭解各類機牀和生產機器設備。在講授理論知識的同時,教師也應經常帶學生到工廠參觀,使學生對它們的結構及生產過程都有所瞭解,把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更好地結合起來。比如在學曲柄搖桿機構時,組織學生到實習工廠參觀,認真觀察牛頭刨牀、往復式運輸機和插牀等設備的工作原理。讓學生觀察牛頭刨牀的進給動作,使學生髮現進刀時慢,退刀時快的運動形式,更進一步瞭解曲柄搖桿機構的急回特性。再如,在講授完凸輪機構、間歇運動機構、離合器、聯軸器和制動器之後,請工人師傅作現場操作演示。任課教師邊參觀邊講解,這樣就會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深刻的印象。同時,這種參觀教學法還能使學生受到愛崗敬業、吃苦耐勞等良好的職業道德教育,可謂一舉多得。

三、充分應用多媒體視頻、動畫

機械基礎教學有很多內容,利用模型、實物、掛圖等傳統教學方法靈活性差,使用不方便,只有靠教師的語言描述仔細地講解、比劃講授機械零件的結構、作用和傳動機構的原理,儘管教師講得很賣力,學生卻聽得雲裏霧裏,與教師的期望值有很大的距離。所以教師要採用動態演示的多媒體輔助教學。(教學論文 )當學習一個“新機構”時,教師就引用該機構的模型匯入,聲、像、文、圖並茂的教學資訊,可以增強教學的效果,增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認識和理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在學習鉸鏈四杆機構、凸輪機構、間歇運動機構時,採用CAI課件,把曲柄搖桿機構的急回特性、死點位置,凸輪機構的從動件運動規律,以及間歇運動機構的特點生動形象地進行演示。

四、建立一間完整的機構模型演示裝拆實驗室

在工廠參觀和多媒體動畫教學,學生都只是看,不能直接動手操作。我們可以利用學校的機械裝拆車間,裝拆一些由企業淘汰的生產設備及一些常用的零部件,如減速器、離合器、聯軸器等,建立一間完整的機構模型演示實驗室。教師在對這些部件做基本的講解後,安排學生對實際部件進行裝拆操作,學生會在裝拆過程中加深對這些部件的結構特點、工作原理及使用與維護等知識的理解。

五、靈活的創新教學方法以及嚴謹的態度

靈活的創新教學方法以及嚴謹的態度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師在備課中要有嚴謹認真的態度,貫徹夠用原則,突出重點在具體講授過程中,打破原有的編排順序,將常用的機械和常用零件的有關內容結合起來講授,加強知識的連貫性,有利於學生的理解、接受和記憶。在一堂課中,教師先講什麼,後講什麼,如何開頭,如何結尾,哪些內容採取什麼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具模型如何配合演示,課後如何總結,如何使學生在學習中能抓住哪些重點和難點等問題,是教師在教學中經常要思考的問題。在教學中,要儘量做到“奇”“疑”“趣”,要不斷更新調整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良好的教學方法,不僅能使學生牢固地掌握知識,而且還能使學生學會自己去鑽研知識。教學方法不能墨守成規,必須根據教學的目的、任務、對象、條件而確定,大膽嘗試創新教學方法。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提高教學效果。

六、培養學生自制各種機構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在學習各種機構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巧用身邊資源,製作一些簡易模型,以便於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同時讓學生動手製作,激發他們的興趣。例如,學習輪系傳動中齒輪傳動方向的判別內容後,可以讓學生運用小時候玩的玩具車、四驅車零件,配上硬紙板(用來固定軸),製作簡易輪系傳動模型,這樣學生對輪系傳動中齒輪方向的判別就一目瞭然了。又如在學習鉸鏈四杆機構時,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自制鉸鏈四杆機構小製作比賽,請學生拿出自己的作品進行演示評比。透過小製作比賽,既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鞏固和加深了學生的理論知識。

另外,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也是技工教育的主要任務之一,如何把學校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產實踐中去,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如果沒有一定的自學能力,不能對現有的知識進行更新,就無法適應改革的需要,就會被社會所淘汰。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想方設法讓學生從被動“學”轉變爲主動“學”,應指導學生養成看書的習慣,從書本上獲取知識,並能追本溯源,找出規律,真正做到掌握知識。例如在教學變速機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閱讀教材,理解各類變速機構的變速原理,再讓學生探討爲什麼有些機構只能做到有級變速,而有些機構卻能做到無級變速。這樣,學生提高了看書的興趣,也慢慢學會了如何去看書。

總之,機械基礎課程的教學,需要有科學的教學方法。教師應該提高自身教學的有效性,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提倡實踐教學與研究性教學的結合,爲學生學習機械類知識提供更大的空間,從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吳亞君等編著。教育學簡編.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3.

李文靜。機械基礎課直觀教學的新嘗試.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1(1)。

標籤:教學 論文 機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