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論文2.55W

摘 要:隨着學前教育改革的發展和和諧社會的背景下,教育公平問題越來越受到家長和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幼兒教育也不例外。但大多數幼兒教育公平問題的認識都侷限在“中國學前教育資源是否實現平均分配”、“課程公平”的實質內容較少關注。其實平等的教育機會是實現教育公平的一種形式,還是一種形式,是教育實現教育公平的起點,是關鍵實際上是課程。這是因爲公平在教育過程中對幼兒的影響是最深刻的。在一個被廣泛承認的城市和農村,分別代表了先進性和落後性,農村幼兒教育的內容、方法和評價方法都是城市學前教育的一種被模仿的方法。有人甚至認爲只有在農村的一切學前教育中,才能真正實現幼兒教育公平,實現農民子女享受城市“先進、高質量的幼兒教育,保持自己的身份,從而實現兩種教育的公平性。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關鍵詞: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範本

1.幼兒園教學課程不公平的具體表現

1.1 課程內容的不公平

我國由於不同地區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差異,造成我國城市和農村幼兒的生活背景相差很大,農村或是不發達地區的幼兒園對城市幼兒園的教材進行盲目的.搬用,這一行爲導致了不公平現象發生。農村幼兒對城市教材中使用的語言符號十分陌生,和幼兒自身的語言符號發生衝突,使得農村幼兒學習比較困難,農村和城市幼兒在發展中出現差異,造成不公平現象。

1.2 課程實施的不公平

在如今的幼兒園中,教師在心中有意或是無意的都會將學生分爲“好學生”和“淘氣搗亂”、“安靜的學生”等幾種不同類型。教師在面對不同類型的學生時,在互動數量和方式以及內容上都存在着差異,這種方式的課程的實施在某種程度上是不公平的。

大量的現象表明,教師和好學生互動比較頻繁,教師使用的方式和態度是積極的,與調皮的學生互動的數量少,對學習消極的態度,用批判的眼光看學生;中性學生互動的數量很少,內容和態度都比較中性。教師在不同的個人標籤上,在實施具體課程的過程中出現了不公平的交流與互動。

1.3 課程評價的不公平

評價的不公平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評價內容、評價方式、評價標準。首先在評價內容上,教師通常只注重評價幼兒的學習成果和發展狀況,主要針對的是幼兒的認知,對語言的智能和數理邏輯的智能等方面過於重視,評價內容單一。

在評價方式上,幼兒園比較重視認知結果的量化評價,較爲關注靜態的學習成果,忽視了幼兒的經驗背景和動態的發展,忽視幼兒園的課程內容同實施間的具體差異,對幼兒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造成了傷害,這是不公平的。

在評價標準上,我國幼兒園多數實施一種標準或是共同標準評價,似乎是爲了實現公平性,但其實對幼兒的差異和智能發展特點的評價十分不公平,違背了兒童的發展特點的評價標準是不公平的。

2.實現幼兒園教育公平的策略

2.1 教育公平的實現需要課程的差別化

在對幼兒園課程的“同一化”和“差異化”的對比中我們要考慮到,城鄉中幼兒的生活背景是不同的,教育需求也是不同的,因此他們需要的課程也是不同的。要想實現幼兒教育的公平,要對弱勢和優勢羣體之間的差異進行正視,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來處理教育的公平性問題。

正如著名教育學家萊伊關於教育公平問題的處理中“差別對待”原則和“切合實際”原則,用適當的方式對存在差別的個體進行差別對待。這就是說在保證兒童都獲得均等的教育機會後根據兒童的差異實施同幼兒向匹配的教育和課程,對相同的情況進行相同對待,對不同的情況實施不同的對待,這樣的教育才能真正體現教育的公平性。在教育內容和課程方面,要結合其自身的特點和差異制定存在一定差別的課程。

2.2 對課程的話語權進行釋放

對早期兒童教育的分化,實現教育公平,不推“一刀切”,準確的宏觀理論對教育背景和教育條件的忽視,不能將城市兒童的特點、價值取向和教育背景作爲基礎,只有制定學前課程質量,我們應着眼於不同的生態環境、不同地區和人羣的幼兒課程鼓勵,而不是一種正確的、先進的教育理念得到廣泛的倡導和實踐。

研究和開發農村和弱勢兒童的幼兒園課程,更多的研究對弱勢幼兒教育工作者的權利的釋放。爲了保證對農村幼兒教育的深入瞭解,可以從中借鑑和借鑑。雖然城市研究農村兒童在幼兒園課程的研究,但在城市的研究人員作爲一個局外人,對農村兒童的教育需求並沒有實現真正的瞭解,對於農村兒童的成長環境的特點也沒有實現真正的理解。

3.總結

綜上所述,幼兒園課程設定應做到差異化課程的公平性。根據這一要求,農村地區的教師和研究人員要研究自己所在地區的幼兒園課程,承擔起農村幼兒教育的責任,不能一味地模仿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