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淺談對晨昏線的幾點理解論文

論文7.8K

摘 要:在高中地理學習中,晨昏線的重要地位非常突出,但同時也是難點,所以正確地理解晨昏線的概念、特點、判斷及應用就顯得尤爲重要。爲了便於教師對這部分的教學及學生對這部分的學習,談了對這部分的理解,希望對教師和學生都能有所幫助。

淺談對晨昏線的幾點理解論文

關鍵詞:晨昏線;概念;特點;判斷;應用

一、晨昏線的概念

由於地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所以在同一時間裏,太陽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陽的半球是白天(晝半球),揹着太陽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線(圈)叫晨昏線(圈),它是由晨線和昏線組成,晨線和昏線分別爲一個半圓。

二、晨昏線的特點

1.晨昏圈是一個過球心的大圓,且平分地球

2.晨昏線平面與太陽光線垂直。晨昏線上太陽高度=0°,晝半球太陽高度>0°,夜半球太陽高度<0°

3.晨昏線永遠平分赤道

4.晨昏線自東向西移動,速度爲15°/小時

5.晨昏線只有在春、秋分時才與經線圈重合

6.晨昏線在夏至、冬至時與極圈相切

三、晨昏線的判斷

1.晨昏線的判斷原理

隨地球自轉的方向(自西向東),由夜到晝爲晨線,由晝到夜爲昏線。

2.理解

晨線即早晨之意,由夜晚過渡到白天;昏線即黃昏之意,由白天過渡到夜晚。晨線和昏線分別是個半圓,晨線和昏線的分界點爲切點(切點即晨昏線與某緯線相切的點,它是在晨昏線上並且與極點的距離最短的那個點,在同一時刻有兩個切點,一個在北半球,一個在南半球。在春秋分時,晨昏線與經線重合則無切點,晨線和昏線的分界點則爲兩個極點)。

3.判斷方法之關鍵

繪製出地球的自轉方向,在繪製自轉方向時必須與緯線平行,()特別在太陽光照斜視圖中就顯得尤爲重要。

四、晨昏線的應用

1.透過晨昏線計算地方時和區時

在太陽光照圖中,通常會涉及計算地方時和區時的題目,那麼要計算地方時和區時首先就要先找到一個已知的時間,這個已知的時間就可以根據晨昏線進行確定。具體如下:

(1)過晨線與赤道的交點的經線(連接南北極點的才爲經線,在這裏很多學生容易把晨線當作經線),地方時爲6:00。

(2)過昏線與赤道的交點的經線(連接南北極點的才爲經線,在這裏很多學生容易把晨線當作經線),地方時爲18:00。

(3)過切點的經線地方時爲12:00(過切點的整條經線晝多餘夜),或者0:00、24:00(過切點的整條經線夜多餘晝)。

2.透過晨昏線確定球面上兩點間的最短距離

球面上兩點間的最短距離是過兩點間大圓的劣弧,而晨昏圈剛好是一個特殊的大圓。當然,特殊的.大圓除了晨昏圈還有赤道和經線圈。

3.透過晨昏線找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和經度

(1)太陽直射點(太陽直射的緯度、地方時爲12:00的經線)。

(2)太陽直射的緯線:A.晨昏線與經線的夾角等於太陽直射的緯度,如北半球晝長於夜、北半球出現極晝或越往北走晝越長,則說明太陽直射北半球,相反則太陽直射南半球。B.過切點的緯線與太陽直射的緯度互餘,即太陽直射的緯度=90°-過切點的緯線,如北半球晝長於夜、北半球出現極晝或越往北走晝越長,則說明太陽直射北半球,相反則太陽直射南半球。當然,明確了太陽直射的緯度就能夠判斷季節和日期。

(3)地方時爲12:00的經線,即過切點的經線(整天經線晝多餘夜)。

4.透過晨昏線確定極晝極夜的範圍

(1)極晝極夜的範圍=(90°-晨昏線與經線的夾角)至90°N/S。

(2)極晝極夜的範圍=過切點的緯線至90°N/S。

5.透過晨昏線計算晝長和夜長

在這裏首先要讓學生明確,同一緯線上各點在同一天的晝長、夜長、日出時刻(地方時)、日落時刻(地方時)都應相等。

(1)晝長=晝弧度/15°,夜長=夜弧度/15°。這裏的關鍵在於要能夠準確地找到晝弧和夜弧,具體的方法爲:如找A點的晝弧和夜弧,那麼首先要畫出過A點的緯線,然後在該緯線上找晝弧(在該緯線上並且位於晝半球的一段弧)和夜弧(在該緯線上並且位於夜半球的一段弧),最後讀出弧度數。

(2)晝長=2×(12-日出時刻),夜長=2×(日落時刻-12),其中的日出時刻和日落時刻都爲地方時,那麼要求出晝長和夜長關鍵就要找出日出和日落時刻。具體的方法:如求A點的晝長或夜長,第一步:過A點作該點的緯線;第二步:找到該點與晨線的交點B和昏線的交點C;第三步:求出B點的地方時,即爲A點的日出時刻,求出C點的地方時,即爲A點的日落時刻。綜上所述其實就是利用了一個原理,即如一個點在晨線上,那麼該點的地方時就爲該點的日出時間;如一個點在昏線上,那麼該點的地方時就爲該點的日落時間。

綜上所述就是我對晨昏線的理解,特別是有關晨昏線的疑點和難點談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見解,希望能夠對正奮戰在高中地理教學一線的老師和學生起到一定的作用。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學效率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方法的創新構建和諧社會與高中地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