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知識經濟時代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利弊分析及改革建議論文

論文1.88W

摘要:知識經濟是伴隨着全球化的出現而發展起來的,它的到來實際是對傳統教育的嚴峻挑戰。我國的高等教育正是要擔負起這個任務,迎接利弊共存的挑戰。本文將對知識經濟時代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利與弊進行詳細分析,並對我國高教的改革提出相關的建議。

知識經濟時代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利弊分析及改革建議論文

關鍵詞:知識經濟;高等教育;利弊

“全球化”是當前社會中各個領域出現非常頻繁的字眼,它已經成爲21世紀人類關注的焦點。知識經濟是伴隨着全球化的出現而發展起來的,它的到來實際是對傳統教育的嚴峻挑戰。當前世界經濟在全球聯動中。教育的重點不再是傳承現有知識,而是創造開發出符合現代社會的新的知識。而現代大學正是要擔負起這個任務。知識經濟的出現使得高等教育從20世紀末開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高等教育已經被看作是實現國家經濟不斷增長的關鍵因素。一個國家如果不對知識經濟給予充分的重視那麼它在全球市場中就會落後,而對於處於知識經濟最前沿的商等教育,就必須給予更多的重視。

知識經濟爲我國高等教育迎來了改革的機遇,對我國高教發展是極爲有利的。但與此同時也會有許多不利因素,如果不很好的處理將會影響並阻礙我國高教的順利發展。在筆者看來,知識經濟時代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利是遠大於弊的,因而我們要充分發揮這些利,採取有效的辦法進行改革,興利除弊,使我國高教發展更加融入知識經濟時代。

一、知識經濟時代我國高教發展之利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定義我國高等教育的功能爲培養進階專門人才、發展科學技術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隨着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現代大學的功能也發生了歷史演變與拓展,高等教育的國際文化交往的功能逐漸顯露。可以說交往是知識經濟時代的高等教育所必須具備的功能,在這種良性的交往中,不僅爲我國帶來了國際先進的教育思想,也引進了大量國際資金,推動我國高教由封閉走向開放,促進本土與國際文化的融合。我國高等教育迎來了改革的機遇,對我國高教發展是極爲有利的。

(一)學習和引進國際先進教育思想與科學技術,推動我國高教由封閉走向開放。促進本土與國際文化的融合

知識經濟首先就是要求知識的傳播與創新,透過知識創造財富。在知識經濟時代大到國家小到一個企業甚至個人都認同了先進科學技術知識的重要性。知識的國際傳播已成爲必然趨勢,而高等教育作爲知識傳播與創新的搖籃,也擔負起國際文化交流的重任。高等教育不斷參與到知識經濟中,更加有利於我國高校學習國際先進的教育理念,提高辦學水平;借鑑外國先進的教育經驗,避免走國外大學曾經走過的彎路;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使我們的智力資源得到有力的補充;在傳承我國傳統民族文化的同時,也融入國際各種不同文化。使我國高等教育的視野更加廣闊,融合東西文化於一體。培養出更適合國際經濟交流的國際性人才。

(二)給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帶來良好的機遇,促使我國高教提高辦學質量。由刻板的繼承走向創新改革

知識經濟時代對人才的要求,使得學生對於高等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學生在選擇大學時更加的自由,我國高等教育正在逐漸步入一個開放的國際性的教育大市場,必須同時滿足社會的需要和個人發展的需要。知識經濟給我國高教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人才的需求使得高等教育重新回到社會的中心,高校也開始吸納先進的教育理念。重視改變辦學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知識經濟需要的人才不能是千人一面的,而必須注重特色的培養。學生是學校生存與發展的決定性力量,我國高等教育在從精英教育走向大衆化的同時,更要重視創新,知識的傳承不能滿足社會飛速發展的需求,只有不斷創新的知識、思想和科學技術,才能滿足知識經濟對於高等教育的要求。

二、知識經濟時代我國高教發展之弊

作爲社會主義發展中國家的中國,必須在積極發展經濟建設的同時清晰的認清我們的國情。我們現在面對的是一個充滿挑戰的現實,那就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現狀是不符合知識經濟時代要求的,在我國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本土高教與國際接軌中,存在很多問題,尤其是現有的教育體制與人才培養模式受到各方面的衝擊;同時由於在國際間經濟交往中國際型新型人才需求增加,並且人才素質要求提高,從而造成了我國人才需求的結構性失衡,人力資源的競爭壓力更加增大;處在知識經濟時代的市場經濟,忽視了社會效益,也忽視了教育的本性,從而造成了高教資源的巨大浪費。

(一)只注重經濟效益而忽視社會效益和教育本性,並且造成高教資源巨大浪費

在知識經濟發展中能最快獲得利潤的專業成爲了高校發展的興趣,這是高校追求經濟效益的突出表現。一些高等院校把專注於目前適應市場需要並且能獲得更大物質利益的專業,追求暫時的市場效益;忽視了一些暫時不符合市場經濟需要的專業,而這些專業往往是基礎性專業,冷落這些與人類社會發展息息相關的基礎學科的研究必將造成高等教育發展的失衡。我們必須認清的一點是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平衡不能打破,否則就會違背教育規律,如果高等教育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將必然會破壞我國教育的總體發展,埋下深重的隱患。

知識經濟對高等教育的影響越來越深,然而如果只把“知識”與“經濟”劃上等號,我們的高等教育將會失去它最根本的本性,失去大學的理想。只重視“經濟”而忽視精神的後果是隱蔽的,但這卻是給我們高等教育的發展埋下了一顆不定時炸彈,學生將在重技能輕理論的教育下造成知識的懸空,並且更甚至在缺乏人文知識、精神關懷的影響下造成人格的不健全,這對我們社會的`發展將是一大隱患。

(二)人才培養模式受衝擊,人才需求的結構性失衡

知識經濟需要的是掌握國際經濟交往技能的人才以及具備最新科學技術創新能力的人才,因而造成了與此相關的高等教育專業盛況空前的火熱。而人文專業或基礎性專業的就業情況則冷淡的多。這就造成了人才需求的結構性失衡,人才培養模式也受到很大沖擊。

除了這種集中性的人才需求過熱外,筆者認爲各國對人才的搶奪主要分爲兩個方面,一種是發達國家從發展中國家搶奪人才。一種是企業與大學之間搶奪人才。經濟全球化使各國人才的全球流動性增強,不少外國的留學生來到中國,但更多的是我國人才的外流。發達國家在吸引人才方面佔有明顯的優勢。它們以提供更好的科研條件和生活條件,爭奪到發展中國家的大量高層次人才。另外企業爲了適應知識經濟發展,以高新科技創新爲目標,加劇了同高等院校人才的搶奪。許多國際企業紛紛在我國設立了研究機構,吸引我國的高層次人才開展科研。同一課題在企業與高校同時進行,往往企業更能夠吸引到高層次人才爲其服務,因而大量具有高新科研能力的人才離開了高校,流入了社會企業。這種激烈的人才爭奪戰對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是極爲不利的。

三、知識經濟時代我國高教發展之改革建議

任何事物的前進都要考慮內部和外部因素,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

內部因素是其自身的制度,外部因素是市場的影響。

(一)內部:樹立國際意識,實施高教改革

知識經濟時代高等教育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如何培養具有科技創新能力的人才,也就是運用知識創造財富。同時經濟全球化也要求高等教育培養出在國際貿易往來中熟練應對的人才。進階專業人才的要求但我國當前的高等教育並不能適應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多元化要求,教育思想、教育體制都較落後。要適應全球化發展就必須實現辦學主體的多元化和教育結構的多樣化,高等院校在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可以吸收國際先進的教育經驗與成果,包括引進國外先進的教育體制,學習先進的教育內容與方法等目。

我們不能一味迎合知識經濟的需求,把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爲培養符合社會當前要求。急功近利必然是會得到較快的回報,但當前的目標在將來的社會卻未必成立,學生在這種片面的教學思想下也會造成人格、能力的部分缺失。這對我們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極爲不利的。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也指出了我們的高等教育一定要是綜合素質教育,“牢固確立人才培養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養信念執著、品德優良、知識豐富、本領過硬的高素質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在培養學生實用性的專業知識以及創新能力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生的人文修養和精神關懷,將知識、能力、素質的培養相結合,在增強競爭力的同時也實現人才可持續發展。

(二)外部:加強國際合作,減少人才外流

我國始終在爲融入國際化作各種努力,許多國際經濟組織我國都有積極的參與,這些國際經濟組織爲經濟全球化提供了交流的平臺,也使我國更加融入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進程。我們可以透過與國外大學聯合辦學、共同實施科研項目等途徑,不斷擴展與別國的交流與合作,也同時迎接國際間激烈的高等教育競爭,給我國高等教育理念、人才培養模式和教育資源配置等方面都帶來深刻的影響。

進階人才外流是我國高等教育面臨的最顯著的問題,提高高校教育質量對抑制人才外流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也指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國際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學校,若干所大學達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學水平,高等教育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當中國擁有能力培養出世界頂尖人才時,我國的優秀學子就不必到外國深造,就會大大降低人才外流的機率。

高等院校的研究機構加強同企業間的合作,變“搶奪資源”爲“資源共享”,創造一個產學研結合的平臺,主動推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將高端人才留在高校,在進行科學研究的同時把成果投向企業和社會,達到高等教育同社會經濟的雙贏。

參考文獻:

[1][8][9]《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2]曾永平,李雪平,論知識經濟與高等教育創新[J],經濟師,2010(04):146—147

[3]區向麗,高等教育國際化對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啓示[J]經濟師12007(03):9—10

[4]尤德林,高等教育改革在知識經濟層面上的七個誤區[J],教書育人,2003(05):6—7

[5]慄獻忠,張才彬,知識經濟與高等教育創新[J],魯行經院學報,2003(03):92—93

[6]閆雅都,入世後我國高等教育服務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陝西經貿學院學報,2002(05):83—85

[7]王德林,高等教育市場化的利弊分析與對策[J],中國電力教育,2003(01):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