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科學教學中探究式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論文

論文3.35W

一、合理分組,奠定小組合作學習的良好基礎

科學教學中探究式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論文

雖然在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下,許多教師的教學理念發生了相應的轉變,對於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有了日益充分的認識,然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小學科學課堂上的小組合作學習並沒有得到科學的開展,其中不合理分組的問題表現得尤爲突出。在傳統的小學科學課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常常出於便利,直接將學生按照就近原則進行分組,這種方法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具體情況,非常不科學。因此,需要按照異質搭配和男女搭配的原則來進行分組。異質搭配指的是考慮到學生態度、知識、能力和情感等方面存在差異,按照取長補短、相互幫助和共同成長的方法進行分組;男女搭配,指的是使小組成員的男女比例保持相同,從而在優勢互補的基礎上促進組內的合作與組外的競爭。在分組時,首先,教師必須做好對學生基本情況的充分了解。其次,合理地把學生分到各個小組當中,可按照學習成績、性格特徵、男女比例和知識技能等因素,將學生進行分組,一般每組保持4~5人。而後透過教師委派或學生選舉的方法確定各組的組長、組織員、協調員和督察員等,採取輪流擔任制來調動每個小組成員的積極性,在角色互換中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最後,應當定期地召開小組長、協調員、組織員和督察員會議,教師透過對反饋資訊的收集和整理及時地發現問題,並進行解決與改進。

二、制定規則,保障小組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

保證小組合作學習規範化而制定的規則,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正確學習習慣,從而實現小組合作學習優勢的充分發揮。

1.合理做好組員分工,明確組員職責

確保每一個小組中都有一名組長、一名彙報員和一名記錄員。其中組長主要負責組員的分工和組員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組織與開展,通常都會讓組織能力、合作意識相對較強的學生來擔任;彙報員主要是將組內的合作學習情況進行歸納總結,並在班級的交流活動當中做好彙報;記錄員主要是對合作學習過程中的重要內容進行記錄。一般彙報員和記錄員都是由組員共同推選的。

2.建立合作規則

小學科學教師需要發揮好引導作用,對各組成員進行合理的調整與分配、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各項任務做好及時的指導,保證各個組員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實現與他人的良好合作,使每個學生的自我價值都得到充分的發揮。透過師生的共同討論來制定相應的合作規則,並鼓勵學生自覺遵守、樂於執行。3.建立交流規則由於每個小學生的性格特徵都不相同,在小組當中難免會有一些學生不善言談或羞於表達,因此,小學科學教學要在合作學習中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交流習慣,讓學生學會自我表達。教師可以先對學生不善言談的具體原因進行了解,而後綜合採取多種有效措施來消除學生的種種顧慮,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從而幫助其克服心理障礙。在學生養成良好的表達習慣後,教師還需建立起相應的交流規則,保證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順利進行。

三、科學評價,提升小組合作學習的最終效果

目前的小學科學課的小組合作學習評價中,普遍存在着評價過於關注學生個體而忽略小組集體與學習過程、過多關注科學知識而忽略學生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的問題。評價的不全面,使得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大大降低。新課程標準指出,評價已經不再將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的情況作爲主要依據,而應當對學生的科學知識、探索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給予重視,確保評價涵蓋科學素養的各個方面的內容。因此,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小組合作學習的整個過程不只是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的過程,更包含了學生的情感體驗與價值觀樹立等內容,從而對學生進行綜合、全面的考評,並根據各項內容有針對性地制定出評價的側重點,在評價中使得學生的學習、發展得到促進。

四、結束語

作爲新課程標準中所大力倡導的一種新型學習方法,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有效地促進小學生直接的情感交流、互相幫助、共同成長,並且可以保證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真正發揮。因此,小學科學教師必須科學地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爲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合作學習環境,在提升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的同時,實現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