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關於小學音樂教學論文

論文2.82W

作爲小學音樂教師,怎麼去寫教學論文?小編給大家提供關於小學音樂教學論文,歡迎參考!

關於小學音樂教學論文

小學音樂教學論文(一)

小學生的身心發育還不完全,有些觀念需要教師的灌輸和引導。不同的音樂表達不同的情感,學生可以透過音樂來傳遞自己的情感,用音樂改變自己的心情,使自己始終處於興奮、快樂的環境中,對於學生的成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幸福的童年給學生一種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和誠懇的交友態度。對於學生日後的發展起着積極作用。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實施德育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用音樂感受生活的美好

優美的音樂能夠給學生帶來幸福的感覺,能夠愉悅學生的心情,使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不再變得枯燥。在音樂教學中,積極向上的音樂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生活態度,從而達到育人的目的。生活處處有音樂,教師在教學中播放讚美生活的歌曲,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二、透過音樂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

很多音樂都有一定的歷史背景和意義,教師可以在播放音樂的時候,先讓學生了解音樂的來源和意義。例如國歌,透過國歌可以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瞭解祖國的歷史,對祖國和民族英雄產生敬愛之情。學生在這樣的薰陶下,會樹立自己的目標和產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三、積極引導學生透過音樂學習提高自己的意志品質和合作意識

作爲一名小學音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在音樂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滲透持之以恆的思想,讓學生透過不斷的努力去收穫音樂的進步,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意志品質。與此同時,應該讓學生清楚地意識到音樂可以透過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不斷配合和共同探究激發自己的音樂靈感,對於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也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學生的意志品質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都能夠在音樂教學中得到很好的滲透和培養,可謂事半功倍。

音樂無處不在,好的音樂可以說是心靈的雞湯,滋養着我們的身心,爲我們的成長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教師要透過對音樂的理解,給學生聽適合的音樂,以達到教學的`目標和任務,育人爲本。

小學音樂教學論文(二)

摘要:中小學音樂課本所選的歌曲一部分可取近年優秀的流行歌曲,另一部分可保留現存音樂課本中的優秀的歌曲。當代優秀兒童歌曲的創作量不大,適合學生演唱曲目更是太少。現有音樂課本的理論等內容過於專業化,使學生不易接受。我們的教育應從單純的唱走向多元化,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帶給我們新的啓發。21世紀的多媒體課件的使用,爲現代音樂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一切都要以務實求真爲基礎,我們的音樂教育才能取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

前言:21世紀已經不再允許我們使用過時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了,爲了適應世界的變化,爲了適應當代學生的發展變化,我們的音樂教學是否也應該發生某些變化呢?當代中小學音樂教育存在哪些弊病?我們針對弊病作如何改進?音樂需要天地,天地需要音樂。課堂是傳授音樂的最佳的地方,我們戰鬥在第一線上的老師們讓孩子們乘着歌聲的翅膀飛翔、飛翔……

關鍵詞:當代中小學音樂教育思考

今年亮相春晚的一首網絡歌曲《老鼠愛大米》讓處在音樂乾涸期的流行樂壇爲之一震,成爲此次春晚的一個亮點。《老鼠愛大米》以其詼諧、風趣的歌詞和簡單明朗的旋律走進了萬戶千家。而我們的音樂課本呢?有多少歌曲是現在的學生所喜歡的呢?這也並不是說我們的課本過時了,也不是說讓我們的課本完全的改版成通俗歌曲曲譜。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流行歌曲因其大衆化正正被更多的非音樂專業的聽衆所接受。因此,選取近年優秀的流行歌曲到中小學音樂課本是完全有必要的。而對於現存音樂課本中的優秀的歌曲應予以保留,雖然這些歌曲離我們的生活漸漸變得遙遠。但是,其對中國乃至世界的音樂文化的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是人類精神的寶貴財富之一,我們有必要並且很有必要將傳成下去,這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和義務。

下面再來談談關於音樂創作的問題。衆所周知,兒童歌曲的創作後的利潤是非常的低,而創作一首流行音樂,再經過包裝,它的利潤將成倍增長。因此,當今樂壇總趨勢是創作兒童歌曲的作家越來越少,而創作流行音樂的作家卻是越來越多。這是一個可悲的局面,不知道那些整天高喊着“一切爲了孩子們”的專家作何感想,連讓孩子們唱的音樂都沒有,還談什麼素質教育?現在的中小學音樂教材中所選歌曲竟然還是那些70-90年代的兒童歌曲,而近年的雖爲數不多卻也不乏優秀的兒童歌曲卻沒有或幾乎沒有選入現在的教材,更別提音樂界的一些最新成果的展 示。一方面是優秀歌曲的數量無法保證,另一方面也是由於我們的教材更新時間根本無法保證,造成了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外部設施的缺乏,使我國的廣大地區的音樂教育形同虛設。這是我國的各級官員們特別是打着“孩子至高”應旗號的人們應該認真檢討反思的。我們中小學的音樂教學的目的到底是什麼?當今我國的中小學音樂教材總體數量較多,而幾乎每本教材都會談到音樂基本理論、視唱、練耳等音樂專業課程,不是中小學音樂課就不該介紹這些內容,是在是因爲其難度以靠近音樂專業本科教學難度。這一點似乎是受大浪潮(應試教育)的影響。

學生們被填塞滿了諸如音符、休止符、音階、音程、和絃、調、調式、曲式以及數十種音樂記號,並視唱帶有一個、二個、甚至三個升降號的曲調,聽辨音程、和絃、調式,聽寫旋律,分析曲式等等。這種狀況,使得我們的基礎音樂教育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由於無法逾越“雙基”高牆而面對音樂產生自卑與冷漠心態的失敗者。我們進行中小學的音樂教學的目的到底是什麼?這是一個很難回答卻也很好回答的問題。爲了孩子,爲了提高孩子們的藝術素養。但是,透過這種填鴨式的方式真能提高孩子的藝術素養?答案是否定的。孩子們愛音樂卻不愛音樂課,這恐怕是世界上最滑稽卻又最傷悲的事了。那種先練打節奏,接着唱音符,然後讀歌詞,最後填歌詞的老套教學法以不能再適應如今的音樂教學,老師一本正經的嚴肅認真的教學恐怕也是收效甚微,機械、呆板的訓練方式使如今的漸漸適應快餐文化的孩子們感到厭倦。因此,音樂教學改革迫在眉睫。我國的音樂教育是從學堂樂歌發展起來的,而當時的學歌的唯一形式就是口傳心授,這是由當時的教學環境所決定的,而如今,處於21世紀前沿的新一代的人民音樂教師還用這種老式的教學法那纔是貽笑大方。首先,我們的瞭解音樂是一種怎樣的藝術?音樂是一種聽覺藝術,是把音按一定的規律組織起來,使人聽之產生美感的藝術。既然它是聽覺藝術,聽也就是欣賞纔是真正的“主角”。因此,我們的課程教學方向應該逐漸轉向以欣賞爲主的教學模式,我們開設音樂課的目的也就是培養廣大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正如周大風同志在其《音樂教育改革芻議》中提到的那樣“當務之急首先要改變幼兒園、小學、中學、師範學校的音樂教育的結構。改革‘以歌唱爲中心,識譜爲輔’,而代以欣賞、器樂、歌唱三者並重的音樂教育結構。尊重音樂教育藝術是以感受爲特徵的規律,讓學生在課內課外多聽民族的樂曲,……從小培養他們對民族音樂的感情和愛好。特別要注意‘聽比唱更重要的規律’。”

認識到了現在所存在的問題後,我們的老師們應如何改良我們的音樂教學法呢?當代世界著名的德國作曲家,音樂教育家卡爾.奧爾(1895-1982)給出了明確的答案。這種用音樂和動作、舞蹈、語言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新的形式,是一種人們必需自己參與的音樂,即:人們不是作爲聽衆,而是作爲演奏者參與其間;它是先於智力的,它不用什麼大型的形式,不用結構;它帶來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迴旋曲形式。原本的音樂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機體的、能爲每個人學會和體驗的、適合於兒童的。

奧爾夫原本性音樂教育的原理具有以下幾點:

1、綜合性;

2、即興性;

3、親自參與、訴諸感性、迴歸人本;

4、從本土文化出發;

5、適於開端;

6、爲所有人。

其中即興是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構成部分。

在現代化的今天,錄音、錄像、廣播、電視、電影、幻燈、電腦多媒體等硬件,以及音像製品,載有各種教學資料的音像帶、視聽盤和各種電腦多媒體光盤、課件等軟件,已成爲教學媒體的主流,成爲極具特色的現代音樂教學設施與手段。在現代音樂教學活動中,這些手段與設施對於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教育與社會的融會貫通,都發揮了很大作用。其特點爲:普及性強,資訊量大,形象直觀,具有很深的感染力。因此,多媒體的普及帶給老師們的應該是教學上的多元化。在資訊量猛增的21世紀,老師們的知識和教學法的更新或許纔是培養下一代的至關重要的內在的條件。

改良當代中小學音樂教育之路任重道遠,希望我國全體國民都真真切切的關心我們的下一代,務實或許纔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好的途徑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