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有關情感課堂的語文教學論文

論文9.91K

摘要:每篇文章都有打動心靈的力量,都充滿着豐富的情感,情感是語文教學的靈魂,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傳授語文知識,還要進行情感傳遞和情感教育。在教學中我們要發掘文章中的情感,努力做到以情動人。我們的課堂需要情感,特別是語文課堂。有情感有溫度的課堂才更生動,纔是真正有魅力有希望的語文課堂!

有關情感課堂的語文教學論文

關鍵詞:語文 魅力 情感課堂

如果把世界上所有的文學作品比作海洋的話,那麼選入教科書的文章就是大海中最美麗的浪花。每篇文章都有打動心靈的力量,都充滿着豐富的情感,在欣賞和品味中,每個人都會得到成長和進步。當學生時,我曾癡迷於蘊含在字裏行間的無窮魅力,盡情體驗着書中的豐富多彩;做老師時,我渴求着把學生領進這片廣闊的海洋,讓他們盡情地品讀經典、感悟人生、增長知識、豐富情感。語文課堂的魅力就在於它包含的豐富的情感,在教學中我努力發掘文章中的情感,努力做到以情動人,着力打造獨具特色的“情感課堂”.

情感是語文教學的靈魂,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傳授語文知識,還要進行情感傳遞和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採取多種方式動之以情,實現師生之間思想的交流和情感的共鳴,從而取得語文課堂教學的優質和高效。新版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資訊、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教學應該引導學生鑽研文字,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 那麼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有效的情感教育,打造別具一格的有溫度的“情感課堂”呢?

首先,老師要藉助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發學生的情感。語文教材本身蘊涵着豐富的情感教育內容,充滿着各具特色的“美”.例如寫景的文章包含的是自然風光的美,寫人的文章包含的是情感道德的美,在此不一一列舉。作者的情感、意願,乃至整個心靈都寄託在他們所描寫的形象之中,如《豐碑》《橋》《誠實的孩子》等課文蘊涵着道德的美感,《草原》《桂林山水》等課文包含着自然風光的美感。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教材特點挖掘情感因素,採用適當方法撥動學生的情感之弦,讓學生捕捉到作者熔鑄在作品中的情和意,使他們如臨其境,如聽其聲,如見其人,從而透過形象思維來感知、感悟文章的內涵和作者的情感。當作者刻畫的形象展現在學生面前時,情感也就隨之而產生了,他們的情感伴隨着教學活動,與作者同喜同悲,並感受到作者筆下人物的美好品質,在腦海中再現文章所描述的意境。

例如,在學習《窮人》一課時,在我的引導下,同學們步步深入地理解了課文內 容:在一個寒風呼嘯的夜晚,大海上波浪滔天。都快半夜了,打漁的丈夫還沒有回來,爲了孩子們能吃上飯,丈夫簡直拼上了命。聽着波濤的轟鳴和狂風的怒吼,桑娜感到心驚肉跳。但她還牽掛着生病的鄰居——西蒙。去看望西蒙時,發現她已經死了,兩個可憐的孩子在睡夢中成了孤兒。桑娜把兩個孩子抱到了自己家……這節課我飽含深情引領學生走進了桑娜的內心世界,同學們無不被桑娜善良美好的心靈打動了。這時,我放慢了節奏,讓同學們閉上眼靜靜地體會那樣一個狂風呼嘯的夜晚,桑娜淳樸善良的舉動和激烈而又矛盾的心理活動。再睜開眼時,我發現許多同學的眼裏滿含着淚珠。此時已無需多言,從淚光中我看到了同學們的成長,從淚光中我看到了情感的力量。還有很多的例子,在語文課堂上我們曾爲中國申奧成功歡欣鼓舞,曾爲中國人實現航天夢讚歎不已,也曾爲賣火柴的小女孩留下過傷心的淚水……我認爲,在語文教學中如果能讓學生走進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和主人公一起喜怒哀樂,實現情感的共鳴,那就是一種教學的成功。

其次,老師要積極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波瀾。兒童的情感很豐富,就像一個靜靜的湖面,只須一顆小小的石子,就會使它泛起粼粼波紋。在學習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二組“濃濃的鄉情”這組課文時,我先讓學生回憶了童年時代的快樂生活,找回了漸漸遠去的記憶,喚起了濃濃的的思鄉之情,許多學生的眼裏竟涌出了晶瑩的淚花。在充分激發了學生的情感波瀾之後進入了本單元的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抓住感人情節,透過多媒體課件、錄音、幻燈、掛圖等靈活地創設情境激活學生的情感。例如在教學《桂林山水》一課時,教師可以創設這樣的情境——觀看多媒體課件:先欣賞屏幕上波浪翻滾、氣勢雄偉的遼闊大海,水平如鏡、和風拂柳的美麗西湖,峯巒雄偉的泰山,紅葉似火的香山,感受自然之美。然後教師激情告白:“同學們,大海、西湖水美,泰山、香山山美,但都無法與桂林山水相比,桂林山水不但山美、水美,而且奇山圍繞碧水,碧水倒映奇山,山水交融充滿詩情畫意,再加上空中雲霧迷濛,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把桂林山水這幅畫點綴得更美,這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在這樣一個特定的教學情境中,讓學生用眼睛去凝望,用耳朵去聆聽,用心靈去體驗,激活了同學們的情感。又如在教學《草原》時,教師可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現文中優美的草原風光圖:蔚藍的天空,茫茫的綠色草原,潔白的羊羣,柔和的色彩,栩栩如生的場面,充滿着詩情畫意,深深地吸引着學生。再配上課文的朗讀錄音,學生一邊看一邊聽,學生入景、人情,彷彿身臨其境。情景交融之中,學生馳騁想象,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求知慾望被調動起來了,情感的波瀾也被掀起了,由此學生充分感受到了大自然風光的無限美麗,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

還有,老師還要努力發掘文章的語言魅力,讓學生充分體驗文章的情感。《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可見培養語感能力之重要。對於學生來說,悟性是一種潛在的智慧。因此,在教學活動中要注重運用語言,培養語感,讓學生真正體驗到情感。那麼如何發掘文章的語言魅力,讓學生充分體驗文章的情感呢?

1、讓學生在反覆閱讀中感受人物形象體會情感。

情感的激活需要感受,沒有感受就沒有情感。作者的情感寄寓於所描繪的形象中,只有引導學生去認識形象,感悟形象,在感悟形象中動情,在動情中抓住課文重點句子進行朗讀,學生的情感才能與作者相通,學生才能體會到真正的情感。在教學課文《將相和》時,我讓學生反覆閱讀課文,再讓學生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然後根據學生的回答,指導學生準確把握人物的內心世界。在讀中學生逐步瞭解了藺相如機智勇敢、以國家利益爲重和廉頗居功自傲但最終勇於認錯、知錯就改的性格特徵,豐富了學生的情感世界。

2、教師聲情並茂的範讀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

加裏寧曾經說過:“沒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樣能捕捉住一切細微的事情。”在教學中,教師那悅耳動聽的嗓音、抑揚頓挫的語調、繪聲繪色的話語、逼真傳神的動作,都能激起學生求知的情感。如果教師能按文章不同的基調,採用不同的朗讀風格,或高亢或沉緩或激越或悲傷,把作者創作時的全部激情重新釋放出來,引領學生走進作品的意境之中,與作品中人物一起喜怒哀樂,在意境中體驗到真正的情感。例如在教學《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時,在範讀“人們常常幸福地看到周總理,看到他的矯健身軀,慈祥的面龐。然而今天……”一句時,教師應用哀婉低沉的語調、緩慢的語速去讀,因爲周總理矯健的身軀、慈祥的面龐,從此再也看不見了,從悲哀中回憶失去的歡樂,使人更加悲哀。讓學生明白這樣讀的理由,進一步引導學生去投入地朗讀,從而讓學生在聽教師範讀和自己的朗讀中激發藏在內心深處的情感。又如《桂林山水》是一篇優美抒情的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這樣的山圍繞着這樣的水……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教師應該高亢激越地抒情,這樣才能夠讀出韻味來,才能讓學生猶如身臨其境,深入體會文中的自然風光之美和中國語言文化之美。

3、引導學生在朗讀中展開聯想,昇華情感

學生在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主要表現在對語言文字的直覺感悟能力上,他們在看、聽、讀之中,就能憑藉直覺和聯想去體會,使抽象的文字化爲真切的具體的畫面,從而領悟語言文字的精妙。例如在講《觀潮》一課時,讓學生邊聽邊看配樂多媒體課件,伴隨着優美的音樂,深情地朗讀課文優美的詞句,從而激起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再讓學生閉着眼睛展開想象的翅膀,進行豐富多彩的想象,然後引導學生把這些美好的感受表達出來。這樣既使教學情景交融,學生的感情產生共鳴,得到昇華,又鍛鍊了學生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培養了學生的語感。

在一節節的語文課中,根據課文的思想內容,我或者用充滿深情的語言感染着他們,讓他們深刻領悟了語文的魅力;或者用幽默的語調讓他們在輕鬆快樂中學到了知識;或者用詩意的語言把他們帶到如詩如畫的自然風光中去。親其師,信其道。漸漸地許多學生喜歡上了語文,喜歡上了我的課。有一位同學在給我的信中寫到:“老師,我忘不了您對我們的無微不至;忘不了您課堂上的幽默風趣;忘不了您的善解人意;忘不了您的和藹可親;忘不了那一節節有情有義的語文課;永遠忘不了您對我們的愛。”

總之,情感讓語文充滿活力,是語文教學的生命。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是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加強情操教育的重要內容。在教學中,語文教師應挖掘課文中的情感內涵,打動學生的心絃,點燃學生的激情,激發學生情感的共鳴,讓“情感”在教學中起到培養人、教育人的作用。每篇文章都充滿了豐富的情感和無盡的美感,我們要準確而深刻地把握這一點,讓我們的語文課堂變得有有聲有色、有情有義。其實孩子們的心是很容易被打動的,只要你用心去做。我們的課堂需要情感,特別是語文課堂。有情感有溫度的課堂才更生動,纔是真正有魅力有希望的語文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