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合理運用電教媒體發揮最佳教學效應論文

論文1.7W

美國教育家羅伯特·加涅把各種教學媒體的應用看成是學習情景中刺激學習者的組成部分。對於低年級小朋友來說,他們好奇、好動、形象思維佔優勢,因此,在教學中,如果教師能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徵、認知規律,合理運用電教媒體,化抽象爲具體,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這樣不僅能讓學生愉快地學到知識,並且還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發展學生思維,培養他們學習數學興趣。我的體會有:

合理運用電教媒體發揮最佳教學效應論文

一、運用電教媒體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興趣是對客觀事物特別愛好的情感狀態,是一種個性心理特徵,當學生對某項知識真正發生興趣時,他將會千方百計調動自己的潛在智能,積極主動地去獲取。“良好的開頭等於成功的一半”,在匯入新課時,電教媒體的合理運用就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的興趣和期待的火苗燒旺,使之轉化爲學習的激情。

如《同樣多、多些、少些》匯入時,我用小朋友喜聞樂見的奧特曼和大家一起學習,首先讓奧特曼出謎語考小朋友來引出小白兔,隨之民腦“切入”4只小白兔的集合圖,然後隨着奧特曼的講解“兔子媽媽想給它的4個兔寶寶每人一個紅蘿蔔”又“飛入”紅蘿蔔的集合圖。這樣,積極調動了學生的耳、眼、腦等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從而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

針對一年級小朋友的無意注意勝於有意注意這一特點,在鞏固練習階段,有趣的練習形式將再度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以達到強化知識、培養能力的目的。如《6的認識》的鞏固階段,我讓學生拿出6根小棒,讓學生擺出各種各樣的圖形(如房子、金魚、松樹、電視機等),然後將他們的作品在投影機上展示出來,同時讓他們說說所擺圖形的名稱及每部分所用小棒的根數。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在玩樂之中鞏固知識,還有利於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及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從而優化課堂教學。

二、運用電教媒體突破重點、難點。

電教媒體能打破時空限制,將事物的發展變化由複雜變爲簡單,由抽象變爲具體,能有效地提示客觀事物本質的內在聯繫,從而有利於學生的理解,有利於重點、難點的'突破。

如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時,透過對實物的觀察、接觸等途徑,學生會很容易地辨別這兩種實物的形狀,但要他們辯別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幾何圖形會有一定的難度。教學中,我們可以先將幾種大小各異的長方體或正方體的實物圖像演示給學生畫,再透過點擊某一實物,便出現該實物各條棱閃爍的情景,然後再隱去其他部分,抽出長方體或正方體的幾何圖形,這樣,有利於學生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難點得以突破。

又如《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的應用題》的教學,在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係時,先找出條件或問題,根據學生回答,電腦出示12只白兔、7只黑兔,再透過分析得出白兔多,要把12只白兔分成兩部分,在學生指出白兔和黑兔同樣多的部分時,7只黑兔消失,出現“白兔和黑兔同樣多”,然後得出剩下的就是比黑兔多的部分,電腦演示5只白兔消失,出現“多幾隻”,這樣就幫助學生理解了此類應用題的結構,掌握瞭解題的方法。

三、運用電教媒體,擴大課堂容量。

電教媒體具有十分豐富的表現力,能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感知對象。在教學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組織材料,精心設計好課件,投影片等,擴大課堂容量,提高教學效果。

如《用圖畫表示的應用題》,對剛入學不久的小朋友來說,是比較難理解的,單憑書上那幾幅圖的講解,練習,讓小朋友們做能熟能生巧,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又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的教學中,老師們通常會碰到這樣一個問題:小朋友一眼就能看出橫放的、豎放的長方形,但往往找不出斜放的長方形(正方形),這就需要用電腦來幫助:首先透過一個長方形(正方形)的變寬、變窄、變長、變短來認識大小不一的長方形(正方形)旋轉來認識位置不一的長方形(正方形),然後,讓學生從各種漂亮的組織圖形中找出長方形(正方形),這樣,難點得以突破,知識得以鞏固。

四、發展電教媒體,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從發展的求異思維入手,培養和訓練學生敏銳的洞察力和迅捷的判定力,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標新立異,具有多向展示的思維方式,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以求獲得儘可能多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如在《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的教學中,新課一開始,我便讓學生自己根據已有的經驗思考23-7等於幾?同時課件出示兩捆零三根顏色各異的小棒,小朋友們可拿小棒動手操作,亦可看着電視屏幕上的小棒進行思考,小朋友們每說出一種方法,我都是非常高興地對他們的想法予以肯定,同時讓他們把各自的方法透過投影演示給大家看。這樣,他們獲得了成功的喜悅,思維也變得更加活躍起來,結果得出了以下幾種解題途徑:⑴3減7不夠減,從20裏拿出10,13減7得6,剩下的10再加6得16;⑵先從20裏拿出10,13減7得6,剩下的13加上3得16;⑶先用23減3得20,再用10減4得6,剩下的10加6得16;⑷因爲7加16得23,所以23減7得16。

總而言之,電教媒體生動形象,圖形兼備,富有感染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活躍學生的思維。只要我們在教學中會合理運用電教媒體,就能發揮它的最佳效應,讓學生主動學習,不斷提高“學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