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物流管理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模式改革的研究論文

論文2.65W

近年來,隨着經濟的發展,物流行業越來越受國家和地方重視。據國家相關部門統計,物流專業人才已經被列入12大緊缺人才,於是各大高校相繼開辦了物流管理專業,也愈加重視物流人才的培養。從目前情況來看,很多高校在物流專業教學計劃中,理論課程比例超過70%,實踐教學課時數不足30%,然而物流管理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這種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與社會脫節,影響未來就業和企業的實際需求。實踐表明,實踐教學將理論與操作相結合,更容易被學生接受,不僅能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提高教學效果。爲了與企業物流結合更緊密,走一條校企合作的實踐教學模式之路十分必要。而如何建立以物流企業爲主體,以學校爲基礎的校企合作模式,是當前物流教育改革的重點與難點。

物流管理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模式改革的研究論文

1物流管理專業現狀分析

1.1學生對物流發展充滿信心

自2009年物流業被國務院確定爲十大振興產業之一,帶來了對物流人才的大量需求,也給物流教育帶來新的發展空間。透過對蘇州科技大學物流管理專業學生近幾年招生報考情況進行調查,有60%以上的學生以第一志願報考物流專業,30%左右的學生以第二志願報考本專業,其他志願或調劑到物流專業的學生不足10%,由此可見多數學生對物流管理專業的報考熱情和認可很高,對物流行業未來的發展也充滿了期盼。

1.2學生對未來職業定位不明

儘管多數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對自己專業的未來發展充滿期望和信心,但在校學生對未來職業定位不明的現象也不可小覷。以學校近期組織的“職場巔峯”求職模擬活動爲例,很多低年級的同學在求職模擬中對未來的職業規劃有些模糊或定位過高:1/2的同學應聘崗位爲倉庫主管,其他同學有的應聘物流經理,有的應聘採購管理,多數同學對自己的定位是管理者,但當評委問到關於物流管理者需具備的素質時,學生又略顯迷茫。可見在校學生對社會物流人才的真正需求瞭解不多,多數侷限在倉儲領域,甚至認爲自己一畢業就可勝任管理者職位,這種對未來過高的期許和侷限的認識顯然違背了社會對物流人才需求的事實,這就需要老師提供更多的渠道讓學生去真正體驗物流工作,瞭解企業對物流工作者的具體需求,以更好的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

1.3校企合作教學模式嶄露頭角

目前已有一些地方政府、企業、學校對校企合作模式進行了嘗試和探索,如天津市推出的“校企一體,產學相容”的校企合作模式,蘇州科技大學也啓動了爲期兩週的暑期短學期社會實踐,透過“引進來走出去”的模式,即聘請物流企業的專業人員到學校做講座和帶領學生到企業參觀相結合,以直觀和新穎的形式,幫助同學認識物流,瞭解物流,掌握當前社會物流發展態勢,瞭解虛擬海關,倉庫堆垛,港口裝卸貨,運輸配送等理論知識在企業中的實際應用。

2校企合作教學模式面臨的問題

目前校企合作的模式種類比較多,如引企入校講座形式,以企業命名的訂單培養模式,學生社會實踐和頂崗實習模式等,但在實際執行中仍然存在如下一些問題。

2.1校企合作缺乏統一規範的政策導向

目前的校企合作,多建立在學校與企業雙方自願結合的層面,其特點在於自發、短期、規範度不足,甚至部分僅靠私人關係維繫合作,沒有形成協調統一的整體行爲,更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政策導向。合作企業不會因爲參與校企合作而獲得相關政策優惠,學校也不會因爲參與校企合作而獲得政府各項支援。在進行校企合作過程中,學校需要支付企業一定的報酬,還要支付學生的實習費用,在高校財力和經費有限的情況下,高校的實習經費支出捉襟見肘。因缺乏統一規範的政策導向,使得目前出現了校企合作過程中,高校一頭熱的現象,企業參與合作的吸引力不大,積極性也不高,進而限制了校企雙方的深度合作。

2.2校企合作實踐教學資源配置不理想

目前在校企合作中,實踐教學主要來源於學校內部的模擬實驗室和學校外部的合作企業基地兩部分。學校內部實驗室多以物流系統軟件作爲模擬核心,如Logist軟件模擬系統,內部包含了倉儲、運輸、配送、加工、揀選等多個第三方物流模組,學生透過對這些模組的上機或實驗操作,可以對物流作業的各個環節和流程進行梳理和熟悉;另一種校內實驗室是以自動化設備爲核心的物流實驗室,如立體庫設備,包括托盤、叉車、AGV、傳送帶、貨架等,讓學生透過觀摩現代物流自動化技術掌握現代物流發展趨勢。然而因學校資金有限,物流設備昂貴,導致實驗室建設的`配置相對簡單滯後,物流軟件與企業實際應用軟件差別較大;而校外的實訓基地因時間、地點、學生規模等因素,導致組織工作相對麻煩,進而不能真正有效進行利用。

2.3校企合作中企業的重視程度不夠

在校企合作中對物流學生的培養方面,高校與企業的態度不同,高校希望透過校企合作的模式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操作技能,注重的是學生能力的培養;而企業在進行合作的過程中,更注重經濟利益,沒有把培養物流人才納入到企業基本經營理念中,缺乏一定的責任意識。有的企業爲了減少成本和避免麻煩,往往安排企業人員在實習基地進行簡單的說明介紹,使學生對操作的理解流於表面;或者安排學生在低層次崗位上跟崗實習,做一些簡單的體力搬運或裝卸貨工作,進一步的調度資訊和系統層面難以接觸,使學生得不到真正有效的實踐鍛鍊,這些都與企業對該模式的學生培養重視程度不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