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關於提高話題式複習課教學有效性的探索論文

論文1.13W

當前許多教師在九年級英語總複習課教學中通常採用三輪複習法:第一輪按教材進行分冊複習,第二輪進行語法專項複習,第三輪進行適應性訓練,集中訓練中考題型,培養學生的答題能力和應試技巧。此方法的弊端是:在語法、詞彙的掌握以及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上缺乏系統性,是零散的;在基礎知識的落實與語用能力的培養上缺乏融合性,是割裂的。此複習方法不但教學效果不甚理想,而且與現行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不符。《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彙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培養的傾向,強調課程要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根據這一標準,現行初中英語教材的編寫思路是:以話題爲主線,採用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兼顧交際功能和語言知識結構的學習,以一種循序漸進的生活化的學習程序,引導學生學會運用英語有目的地做事情。爲更好地落實新課程改革要求,筆者在複習課教學中以每個單元的話題爲依託,融入七、八年級教材的相關話題,適時適度地妥善安排相關的複習內容,廣泛地進行聽說讀寫訓練,最大限度地夯實學生的基礎,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關於提高話題式複習課教學有效性的探索論文

一、正確把握話題式複習課教學的涵義

所謂話題式複習模式,就是選擇一個合適的話題,將本課要複習的語法內容有機地融入其中,進行聽說讀寫各項語言技能的訓練。在課堂教學中,話題詞彙和句型貫穿整個課堂,並且以技能訓練爲主,適量進行有關的語法項目的歸納和點撥,再配合少而精的訓練題,取得良好的複習效果。它有別於傳統的複習課,傳統的複習課以複習語法知識爲主線,以講授——操練——反饋爲主要的教學模式,再加上大量的中考適應性練習。教師大量地闡述和分析語法知識,這種方法能讓學生在頭腦裏有一個清晰的語法知識結構,取得較好的學習成績。但是它忽略了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策略的培養,不利於學生真正掌握語言的運用,題海戰術更使學生感到單調,毫無學習興趣和熱情。這也就是話題式複習課之所以更適應新課標環境下的英語課堂的原因。

二、充分理清話題式複習課教學的特徵

1.真實性

任務型的語言教學途徑要求創設真實情境,讓學生進行真實的交際活動。話題式複習模式中所運用的話題源自現實生活,源自學生實際的生活體驗,所以學生在交際的時候不會言之無物。教師在有條件的時候可以將學生帶出教室,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中運用所學的知識來做事情。如“Foodanddrink”這一話題,教材中涉及到不同國家的食品及飲食習慣:中國不同風味的飲食,日本的uncookedfish,意大利的Pizza,美國的fastfood,英國的fishandchips等,學生學到很多他們不瞭解的知識。此外,教材還涉及到不同國家的餐桌禮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課後去西餐館用餐,親身體驗westernfood以及使用餐具的規矩,這將會成爲學生終身難忘的一課。

2.實用性

語言是交際的工具,我們學習語言的目的就是應用語言。話題式複習模式讓學生在交際中感知語言,在合作中應用語言。如複習情態動詞的用法時,我們可以確定用“Rule”這一話題來複習,讓學生就“trafficrules,schoolrules,houserules”這幾個方面進行復習,進行實用性的語言操練。也可以讓學生制定班規,創造性地用上這些情態動詞。

3.生成性

傳統的複習方法是有預設的,學生的一切活動都掌握在老師的手中,時間的把握、知識的歸納和訓練題的設定,都是在老師的預設下一步一步地進行的。這就扼制了學生的創造靈感,不利於師生情感交流。開放的教學設計應在課前有足夠的預備資源,要預設於課前,生成於課中,並在課後得到完善,教師要注意分析課堂的發展態勢,在原有的教學構想基礎上及時對課堂上師生互動的資訊進行分析重組,調整教學,促使新教學資源的生成。“話題式”複習也是有預設性的,但是更多的是生成性。如學生圍繞着話題在進行說和寫的訓練時,得到的答案是豐富多彩的。

三、有效運用話題式複習課教學的方法策略

1.研讀文字,整理話題,打破“冊”與“冊”之間的界限

以課程標準的話題項目表爲依據,對初中階段的所有內容進行重新組合,確定出16個話題項目,每一話題爲一章,每章中的內容可能分佈在不同年級的教材中,所涉及的話題內容是基本相同的。如有關“旅遊計劃及地點”,它的內容分佈在九年級第7單元(Wherewouldyouliketovisit?)、八上第3單元(Whatareyoudoingforvacation?)、八下第9單元(Haveyoueverbeentoanamusementpark?)。

2.依託話題,聚合詞塊,彙集“詞”與“詞”之間的類同

教師要注意宏觀備課,根據話題尋找有用的相關單詞、詞組和表達。

根據語言學家MichaelLewis的詞塊分類法,將詞塊進行梳理、聚合,把同一話題下的語塊組合成話題“詞典”。這樣,原本孤立的詞語統攝在話題語義場中,詞與詞之間有了意義聯繫,構成語義網絡系統。在語言運用中,無論是聽說還是讀寫,一旦話題被激活,話題詞塊的意義聯繫隨即接通,詞語的檢索和提取將非常迅速。

例如:教學第二單元時,我們的話題是“介紹自己、他人(相貌、性格)”。筆者呈現各種人物圖片,提問:Whatdoeshe/shelooklike?與學生一起歸納出描述相貌的有:smart,beautiful,cute,tall,mediumheight,short,heavy,mediumbuild,thin(long,short,straight,curly,blonde,brown)等等。提問:What’she/shelike?歸納出描述性格的有:out-going,quiet,funny,serious,wild,friendly,shy,noisy,lazy,hard-working,creative,athletic,confident,energetic等。

3.談論話題,鞏固語法,貫通“學”與“練”之間的環節

以話題爲載體,創設和利用交際或篇章情景,爲學生提供運用語言的真實環境,將語法複習與聽說讀寫技能融爲一體,以改變傳統語法教學“只重視語言形式,而忽視語言意義”的做法,既有利於學生梳理所學的語法知識,又有利於提高學生運用語法的能力,真正學會“運用語言”。比如,在學習第一單元時,教材中出現了大量的帶有動名詞、不定式的句子,如:on’tyoujoinanEnglishclubtopracticespeakingEnglish?等等,這些句子又在話題裏被經常使用,教師適時地複習歸納非謂語的用法,有助於學生正確表達。這種依託話題的`語法訓練,一方面,學生容易理解,能把已學的東西留在記憶中,並把所學知識反映出來;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使記憶處於一種自然常態之中。 4.結合話題,培養能力,強化“讀”與“寫”技能的訓練

結合話題進行寫作訓練,將學生的口頭訓練落實到寫,能切實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首先,教師有目的地將話題的框架寫在黑板上,針對話題要點的每一點進行提問,引導學生說出與話題相關的表達,多問幾個學生,鼓勵他們說出不一樣的答案(由於課前學生已總結知識,所以課堂上學生都會積極地發言)。然後,讓學生根據以上表格,口頭表達一遍,以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像複述、故事更改、就課文內容表達自己的看法等等都可以落實到筆頭,逐一突破學生寫作中的問題,如書寫規範、乾淨整潔、用詞妥當、使用連詞、句式多變和語言流暢,從而真正提高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

四、合理解決話題式複習課教學中的難題

話題式複習模式雖然效果好,但是畢竟它對於大部分老師來說是比較新的一種嘗試,在複習的過程中難免會碰見一些問題。有了問題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慢慢摸索,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下面筆者簡單列舉一下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對策。

1.學生詞彙量缺乏

在話題中我們常常需要很多相應的詞彙,詞彙的貧乏會阻礙學生交談的順利進行,使得任務的完成受到挫折。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授課的時候要經常拓展學生的詞彙量,並使他們養成積累詞彙的良好習慣。同時,教師要注意宏觀備課,根據話題尋找有用的相關單詞、詞組和表達。對於基礎較弱的班級,可將這些表達整理出來,讓學生課前背誦;對於能力較強的班級,教師可給學生一個範圍,讓學生自行總結,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最後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進行對話操練、寫作拓展等,讓學生把學到的語言點和現實生活相結合,做到學以致用,真正實現知識的活用。

2.班級學生人數多,兩極分化嚴重

由於班級學生人數多,教師很難兼顧到每個人,使得有的同學在討論時不能積極參加,也無法得到教師的及時糾正。爲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在選擇話題時應選擇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話題,讓他們都有話可說。同時在小組裏面要搭配好優秀生和後進生的數量,讓優秀生帶動後進生,使得每個同學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收穫和進步。

3.話題的拓展步子和範疇直接影響小組活動的可操作性

由於在中考中閱讀佔較大比例,所以教師應以學生需求特點爲基礎,以所複習的話題爲基點,爲學生選擇適當的閱讀材料,將話題與閱讀相結合,從而促進學生聽、說、讀、寫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如複習到名勝古蹟這一話題時,教師可提供諸多關於旅遊的短文,以話題爲線索,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讓他們走出去,進入更寬的天地。如果設計的活動沒有銜接好,就會出現課堂的冷場,讓學生難以開口表達。教師可多利用多媒體教學,開發網絡資源,讓學生從主動學習中感受到快樂。因此,教師在複習課教學中要恰當運用相關的教學策略,以提高複習課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話題式複習模式是一種適應新課程要求的複習方法,它可以減少複習課的單調重複和低效,實現針對性強的良好複習效果;幫助學生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使他們的聽說讀寫各個方面都得到進步,同時也能提高他們合作學習的能力,使他們感受到學習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