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二年級語文上冊《霧在哪裏》教學反思(通用10篇)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今天,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反思過去,是爲了以後。那麼什麼樣的反思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年級語文上冊《霧在哪裏》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二年級語文上冊《霧在哪裏》教學反思(通用10篇)

二年級語文上冊《霧在哪裏》教學反思 1

《霧在哪裏》是一則有趣的科普童話故事,作者運用擬人化的手法,將“霧”這一人們熟悉的自然現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形象地展現在孩子們的眼前。把霧比作一個淘氣的孩子在捉迷藏,它把大海、天空連同太陽、海岸和城市、自己藏了起來,呈現出大霧籠罩下世界一片朦朧的奇妙景象。作者賦予霧以孩子的語言,把大霧籠罩稱作“霧藏起了世界”,把雲開霧散稱作“霧藏起了自己”,因此整篇課文顯得生動有趣。本文讓孩子們透過一個有趣的故事情境,感受霧的聚散變化的特點,符合低年段孩子的認知特徵。

一、教學效果

在教學本課中,我主要圍繞霧“淘氣”“藏”來設計。抓住霧“淘氣”,霧把什麼“藏”了起來等問題,引導學生採用不同的形式來進行朗讀。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在讀中悟,在讀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作者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霧”這一人們熟悉的自然現象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形象地展現在孩子們的眼前。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養成良好的閱讀和思考習慣是至關重要的。所以本課的教學我着眼於讓學生自主學習,讀通課文,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並讀給同學聽,提高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主要是讓學生透過想象並結合實際生活中的切身體會來理解文章中霧把東西藏起來時的情景,以及霧散後的情景。在此基礎上配合幻燈片圖片展示,更加清晰直觀。這樣學生還是比較感興趣的,因此,效果不錯。

二、成功之處:

1、在激趣匯入的環節,我透過一個小謎語“像雲不是雲,像煙不是煙,風吹輕飄飄,日出慢慢散”,讓同學們猜一猜,從而引出“霧”,讓孩子們感知霧的特點。然後趁熱打鐵,播放一些霧的圖片,帶孩子們進入霧的情境當中。

2、在指導閱讀時,我充分利用課上的師生互動多層次進行閱讀的指導。對於低年段學生來說,讀對於理解語言和體會文章情感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採用了範讀、指生讀、師生合作配樂朗讀等多種形式,讓孩子們在讀中體會霧的淘氣。這樣不僅讓孩子們在讀中認識生字、理解課文,還培養了孩子們閱讀的興趣和習慣。

3、課上,我根據本課內容,鼓勵學生開口說話,自由選擇內容練習說話,將學習的主動權給了學生,並將課文語言內化爲學生自己的`語言,培養了學生語感。

三、不足之處:

1、在讀書環節時,個別學生沒有端起書本,姿勢不端,沒有及時進行糾正。對於寫字的指導,還有部分同學沒有按照正確的握筆姿勢和寫字姿勢進行書寫,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

2、課上,講到“岸”和“暗”這兩個同音字時,雖說清楚了讀音的相同之處,但對於形旁邊表義這個特點卻沒有深入講解。

四、改進措施: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發揮創造性,設計活潑多樣的教學方法,在遊戲中、在活動中、在語言環境中鞏固識字。注意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注意每組教材在內容上的聯繫,從整體上把握教材內容,設計教學方案,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力求使自己的語文課堂更具活力。

二年級語文上冊《霧在哪裏》教學反思 2

優點之處:

1、本課的教學我着眼於讓學生自主學習,讀通課文,根據要求畫出重點句子,透過想象結合實際生活中的切身體會來理解文章中霧把東西藏起來時的情景,以及霧散後的情景。

2、在朗讀文字的'過程中,在學生自主感悟的基礎上加以點撥,引導學生初步體會一些詞語的用法,比如“連同”“甚至”。

不足之處:

這是同學們第一次接觸諸如寓言故事之類的文體,可能有點陌生,在理解寓意上有一定的難度,在整個授課中我雖然是以讀爲主,在讀中領悟課文的思想內涵,但始終還是牽着學生走,沒有真正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這也是今後課堂需要注意的地方。

改進措施:

放手於學生,讓學生正常的去融入課堂。關注老師自己的嘴,不要過多引導。

二年級語文上冊《霧在哪裏》教學反思 3

今天上午,我在卅鋪中心小學陳昕校長的帶領下,來到黃荊小學進行送教活動。這是一所山村小學,二年級只有十來個學生,面對我,他們開始有些羞澀,但隨着課堂教學的步驟,他們很快就進入狀態,熱情高漲,他們的眼睛裏閃爍的是智慧的.光芒。

《霧在哪裏》是一個童話故事。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將“霧”這一人們熟悉的自然現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霧把大海、天空、城市等景物依次藏起,呈現出大霧籠罩下世界一片朦朧的奇妙景象。作者賦予霧以孩子的語言,把大霧籠罩稱作“霧藏起了世界”,把雲開霧散稱作“霧藏起了自己”,因此整篇課文顯得生動有趣。

教學《霧在哪裏》一課時,我注重基礎知識的訓練,因此,匯入時沒有太多花哨的東西,簡單地認讀字詞,並練習用詞語說句子,既鞏固了舊知,又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課文教學時,我以讀爲主,在讀中感悟理解。如體會霧的淘氣時,我先讓學生理清層次知道霧去了哪些地方,做了哪些事,再畫出霧的語言仔細品讀,讀出語氣,讀出感情。我還讓孩子們演一演,如小貓”悠閒地散步”,讓學生用自己的動作來解釋其意思。透過讀一讀,演一演的方法讓學生理解怎樣纔是“悠閒地散步”,體會作者表達的妙處,並透過想象說話來學習作者的寫法,讀說結合,強調了想象的重要性,意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當然,課堂上還有一些細節不夠完美,課件在呈現霧的形成以及消失的過程時,我用的是圖片,如果能用視頻來展現,會更直觀,更清晰,效果自然會更好。

二年級語文上冊《霧在哪裏》教學反思 4

本文作者運用擬人化手法,將“霧”這一人們熟悉的自然現象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形象地展現在讀者面前。我設計的時候圍繞中心詞“淘氣”和“頑皮”來設計,他這麼淘氣頑皮做了什麼事,引出“藏”的問題。運用朗讀法順利地完成了教學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

回顧整個教學過程,層層深入的朗讀教學環節是不可忽視的。因爲已經預習過課文,所以開始便是放手學生自讀,目的是整體感知霧的淘氣和頑皮,接着藉助霧說的四句話找到霧做的.事情,也是學生自己朗讀找到答案的。初步瞭解課文內容了,就要讀出霧的語氣了,我先示範着讀了第三自然段,重點突出“我要把大海藏起來”的頑皮淘氣,接下來拋出的問題:霧是怎麼說的?學生自然學着剛纔老師的讀法,師相機評價,孩子們越來越敢讀,越來越想讀,越讀越有趣。在讀霧第二次說的話時,不用老師多說,孩子們自然就能有感情地讀,加上適時激勵性的評價,孩子還能個性化地讀,有的讀得淘氣頑皮,有的讀得驕傲自豪,有的讀得威風凜凜……不知不覺,霧那淘氣頑皮的形象在孩子們心裏形成了。

以讀代講,化難爲易。本課裏有許多詞語,比如“於是”、“連同”、“甚至”學生第一次見,但是學生反覆讀了也能說出他們的意思;還有一個長長的複句:“無論……還是……都……”,學生也是透過讀明白了這組複句的妙處,明白不只是書中提到的景物看不見了,所有海上、天空中的事物都會被霧藏住,不見了影蹤,進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透過朗讀,孩子們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體會到自然景物蘊含的生活情趣。

光是體會還不夠,學以致用纔是學習的最高境界。能仿照課文段落說話,纔算真正完成了教學目標。怎樣才能搭建起學生生活經驗與文字的橋樑呢?我透過師生合作朗讀引導學生髮現表達規律,化難爲易,學生思維被開啟了,說出了精彩彩紛呈的答案。

總之,一節語文課應當是書聲琅琅,教師如果能夠重視引導孩子走朗讀這條捷徑,巧妙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學生朗讀積極性,那麼孩子將學得有趣,老師教得輕鬆!

二年級語文上冊《霧在哪裏》教學反思 5

《霧在哪裏》這篇課文是一則有趣的科普童話故事,它把霧比作一個淘氣的孩子在捉迷藏,它把大海、天空連同太陽、海岸和城市、自己藏了起來。本文讓孩子們透過一個有趣的故事情境,感受霧的聚散變化的特點,符合低年段孩子的認知特徵。

在此次教學中,我主要圍繞“藏”這個字來進行設計,輔助“霧把什麼藏起來”這個問題讓學生深入文字,朗讀課文。學生在邊讀邊思考中,加深對文字的理解。本文非常具有典型童話特色——反覆結構。第二至第九自然段結構相同,表達相似,“霧來到哪裏,把什麼藏起來,結果是怎麼樣的景象”。這樣反覆了三次,結構清晰,富有節奏感,是朗讀和語言學習運用,模仿習作的好材料。因此,我設計了這樣的學習活動:

在圈劃中學生對每個段落的.段意有了基本的瞭解。在將第二、四、五自然段組合出示,讓學生去尋找每個段落的共同點,發現每段結構相似,都是:

提煉出這個模板之後,在讓學生想象,霧還會來到什麼地方,會把什麼藏起來,又會是什麼樣的景象。有了支架,學生樂於去表達,分享自己的想法,進而將學生引入習作中。在最後的設想中,是想將學生的習作串聯成散文詩,但是由於時間把控不準導致這個環節的缺失。

在這個環節我花費了許多時間,讓學生去圈劃去發現,目的是認識到童話的反覆結構,爲之後第八單元的童話學習打下一定基礎。但是在教學中過於強調這點,反而缺失了原本課文朗讀的趣味,有失偏差。特別是朗讀霧說的話時候,沒有讓學生去揣摩霧說話時的語氣,朗讀時間比較少。

本課出現13個生字需要識記,難度較大,所以在課堂上我以隨文識字爲主,集中識字爲輔,分散識字,降低難度。識字教學環節中,學生基本能認讀生字,但是大多停留在淺層的拼讀上,沒有引導學生如何識記生字,生字教學飄浮雲端,不夠紮實。同時本課書寫生字容易出現錯誤,特別是“切”與“步”。所以我將教學重點放在這兩個生字上面,多讓學生練寫這兩個生字。在書寫教學我認爲我還是有所欠缺,特別是生字展評,再次書寫環節,常常沒有做足功夫,讓學生去評。希望在接下來的教學中能真正落實書寫,讓展評爲書寫服務。

二年級語文上冊《霧在哪裏》教學反思 6

《霧在哪裏》這篇課文把霧描繪成一個淘氣的孩子在捉迷藏,他把大海、天空、太陽、海岸、城市等等藏起來,最後沒有什麼可藏的了,又頑皮地把自己藏起來。此文旨在引導學生感受大霧天氣,對霧這一自然現象產生興趣,理解霧的聚散變化的特點。在教學第一課時的.過程中,我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1、以讀爲本,讀中理解。

對於低年級的學生而言,“讀”對理解語言,感受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採用不同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體會霧的淘氣、感受霧的頑皮。這樣不但讓學生在讀中理解了課文,還培養了學生讀的興趣和習慣。

2、隨文識字,積累鞏固。

教學中不再單獨教學生字,而是在教學段落時隨文識字,利用上下文理解字詞,幫助積累。同時採用不同的識字方法,幫助學生識字。

3、合理想象,聯繫說話。

“霧還藏起了什麼呢?”設定這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展開想象,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既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又能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了學生的語感,爲以後的習作打下基礎。

本節課也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對學生關注度不夠廣,對生字的教學還不夠紮實,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以期收穫更好地效果。

二年級語文上冊《霧在哪裏》教學反思 7

《霧在哪裏》這篇課文作者運用擬人化的手法,將“霧”這一人們熟悉的自然現象,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形象地展現在孩子們的眼前。因此,在教學中我主要圍繞霧“淘氣”“藏”來設計。抓住霧“淘氣”,霧把什麼“藏”了起來等問題,引導學生採用不同的形式來進行朗讀。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在讀中悟,在讀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一、朗讀訓練力求紮紮實實

語文學習“以讀爲本”,“讀中體會”。對於低年級的學生而言,“讀”更是重要,這對於理解語言、感受人物情感的能力培養,逐漸掌握朗讀的技巧有“推波助瀾”的作用。課中,我把“霧”說的五句話作爲朗讀的重點,透過多形式的朗讀來體會“霧”的淘氣,充分利用個別學生示範讀來感染其他學生,再讀時自然而然地表現出“淘氣”的特點。另外,很多時間都花在朗讀課文上,培養學生讀的興趣和習慣,在熟讀基礎上理解,與文字間的'交流更爲密切。

二、語言訓練力求紮紮實實

引導學生找課文中語言來說,自由選擇內容練習說話,將學習的主動權給了學生,並將課文語言內化爲學生自己的語言,培養了語感。而根據圖片仿照課文,展開想像練習說話,也是語言訓練的重要環節,因爲有圖片,學生有話可說,因爲前面有句式訓練的鋪墊,學生語言表達也很流暢,連能力較弱的學生也有了說的積極性。課堂不再是少數學生的課堂,學生們學得更積極、主動了。

二年級語文上冊《霧在哪裏》教學反思 8

但是這《霧在哪裏》這一節課也有許多的不足,在全體語文老師的指導下,我覺得有以下幾點是可以再改進的:

一、各個環節分配的時間不均勻,小組合作朗讀的時間過長

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考慮每個環節所佔的時間,充分備課。在教學的過程中還要有所取捨,該放手時就放手,尊重孩子的主體地位。

二、課堂的指令語不明確。

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我讓孩子們透過同桌合作朗讀的方式朗讀第三、第四自然段,孩子們不知如何去讀、怎樣讀,導致課堂在應該讀書的時候非常安靜。結合其他語文老師給出的建議,我也做了認真的思考:一是要熟悉自己的學生並與之形成一定的默契,一個特定的指令與發出後,學生應該採用哪種學習形式。應該相對固定,這樣可以減少教學指令與佔據過多過多的課堂時間。把課堂時間儘可能的還給學生。二是教學指令語的形式應該多樣化。語言,文字形式,肢體動作,面部表情都可以充分利用,避免教學過程枯燥,有效減少學生的適應性疲勞。第三個是教學質量的重複,讓學生明白教學指令與發出後自己應該做什麼,對指定語進行適當的重複無疑是需要的,但是簡單的重複會造成教學過程的單調,甚至是學生的厭煩,因此,對教學指令語的重複應該是另外一種意義。

三、評價語缺乏,沒有針對性與時效性

對於孩子們來說,及時且有針對性的評價可以更好地促進孩子們去思考。在課堂教學中,巧妙的評價能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吸引和組織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其他學生明確努力的方向,這是我今後需要特別去努力的地方。

二年級語文上冊《霧在哪裏》教學反思 9

課文透過不同地方的霧景,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自然現象的奇妙。作者將"霧"化身爲淘氣的孩子,賦予它語言,讀來有趣,覺得霧的變幻多端與神祕。透過製作課件,合理設計教學思路,讓學生在讀與說的教學環境中瞭解霧的這一自然現象,感受大霧籠罩的大地是怎樣一種景象,從而培養學生注意留心周圍的一切,熱愛自然,用語言來表達自然界中的奧祕。

首先,透過用霧的圖片來匯入新課。雖然在導課的技巧中經常用到圖片,不屬別出心裁,但在效果上確實能引發孩子朗讀課文興趣的作用,爲更好地閱讀課文做好鋪墊。讓孩子看着老師板書課題,並指導學生寫字的機會,復“雨”這個部首,強調“霧”和“哪”是形聲字。

其次,課文的學習透過以下幾個環節展開。

第一、整體感知課文,並用多種形式認讀生字、詞,讓學生掌握基礎字詞更紮實、更牢固。保護好學生主動識字的熱情,鼓勵學生以主人翁的態度學習,積累一些好的識字方法,從而增大學生的識字量。

第二、品讀理解課文,在前一基礎上讓學生劃出霧說的話,用正確的.語氣來朗讀,作者寫霧淘氣可以從霧說的話中體會出來。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說一說,霧都把什麼藏了起來?藏起來之後的景色是什麼樣子的?

這是個教學的重點,讀的形式可以多樣化,培養學生掌握朗讀的技巧。在學習"景物變化"的語句時,打破逐節分析朗讀的常規,用句式來指導學生運用課文語言來練說的形式,旨在將課文語言內化爲學生自己的語言,是一個理解記憶並背誦的過程。在這一環節學習中,透過多種形式朗讀,讓學生自主找到霧把(大海、天空連同太陽、海岸和城市、自己)藏起來後分別出現了什麼樣的景色,這樣更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第三、在學完課文後,文章中說霧“是個淘氣的孩子”,在你眼裏,霧又是什麼呢?目的是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提高表達能力。

最後,在學生還感到學得意猶未盡之際,給學生布置跟生活密切相關的任務,找一找霧還對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影響?將學生的學習熱情推向高潮,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感,同時,也對"學語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二年級語文上冊《霧在哪裏》教學反思 10

《霧在哪裏》這是部編版二年級上冊第19課,該課文作者運用擬人化的手法,將“霧”這一人們熟悉的自然現象,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形象地展現給孩子們。教學中我主要圍繞霧“淘氣”“藏”來設計。抓住霧“淘氣”,霧把什麼“藏”了起來系列問題,引導學生採用不同的朗讀形式,學生邊讀邊批註邊思考,在讀中領悟,在讀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課標反覆強調要學生充分地讀,培養孩子良好的語感和收到情感的薰陶。“讀”是培養孩子語感形成的重要基石,而低年級的學生注重形象思維,理解能力有待加強。因此這對於培養二年級學生理解語言、感受人物情感的能力,逐漸掌握朗讀的技巧有“推波助瀾”的作用。在這節課中,我把“霧”來到海上、岸邊時說的三句話作爲朗讀的重點,霧怎麼樣做了結果又怎樣了來引導學生朗讀,多種形式的朗讀並結合媒體動畫演示引導學生體會霧的“淘氣”,利用個別學生示範讀,老師的範讀來感染學生,再讀時大多數學生能表現出“淘氣”的特點,對“霧”的淘氣有初步的情感昇華。

課標指出,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和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教學時,我抓住文字訓練點“無論是xx、xx,還是xxx,都xxx。”的句子進行說話訓練,課堂上學生能圍繞這個句式進行說話訓練,但內容僅僅侷限在“霧”中,思維不夠擴散。其次,在教授第4自然段結束時,我引導學生模仿課文、想象說話。首先先根據圖片仿照課文,展開想像練習說話,也是語言訓練的重要環節,因爲有圖片,學生有話可說,因爲前面有句式訓練的鋪墊,學生語言表達也很流暢,連能力較弱的學生也有了說的積極性。課堂不再是少數學生的課堂,學生們學得更積極、主動了。其次,再引導學生在“學習單”上根據生活經驗進行書寫“霧來到哪裏變得怎麼樣了”透過語言訓練既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還加深了他們對文字的理解。

但在這節課中,反思自己有很多地方做得仍然不足:

1、學生習慣還需加強培養。如,在讀書環節時,個別學生沒有做好讀書的姿勢,老師卻沒有及時糾正。

2、課文容量大,雖然課標中強調要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教學中我也有體現,但對於語言訓練點卻過餘重複、囉嗦。

3、寫字教學至今爲止仍是很多老師比較難攻破的難點。我們應該根據課標要求注重培養學生寫字姿勢和掌握基本的技能,從而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這節課中對於寫字的指導不到位,部分同學還是沒有按照正確的握筆姿勢和寫字姿勢,養成好習慣,還需繼續努力。如:把“折”和“抓”對比起來寫,讓學生明白同是提手旁,在不同的漢字中所佔的比例不同,寫法也略有不同。

4、對於低年級的學生而言,“讀”是重點,教學中,我只關顧到學生的整體朗讀,而對於個別學生的朗讀指導不夠到位,沒有充分利用個別學生示範讀來感染其他學生,再讀時學生也沒有很自然而然地表現出“淘氣”的特點。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應該花更多時間在指導學生個別朗讀課文上,培養學生讀的興趣和習慣,在熟讀基礎上理解課文,與文字間的交流更爲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