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培養學生閱讀探究能力的教學模式論文

論文3.06W

摘要: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資訊的主渠道。只有培養學生的閱讀探究能力,才能使學生“學會學習”,探究式教學模式具有現代教育的探究性、自主性和獨立性的特點,對學生閱讀探究能力的培養及其知識的自主建構有極大的意義。

培養學生閱讀探究能力的教學模式論文

關鍵詞:教學模式;閱讀,探究

閱讀是人們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質之一。對學生來說,獲取資訊的主渠道是閱讀,因而,在語文教育中,閱讀教學是重點之一。只有在閱讀教學中訓練好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培養起學生的閱讀探究能力,才能使學生學會學習。具備終身學習、自我教育的能力。

1 問題的提出及教育理念

在目前的閱讀教學中,不少教師在備課時,對學生將如何學習這節課的內容預定了一個思路,期望學生沿着教師預設好的思路一步一步學習。如果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偏離這條預定思路。甚至與之相反,教師就要設法去“啓發”、“誘導”學生回到預定的思路上,而不是靈活的採取相應的措施,把握契機,重組教學資源,以獲取更好的教學效果。這些教師忽視了課堂活動的複雜性。殊不知像這樣的課備課愈是嚴密,就愈束縛學生的思維,遏制了學生髮展的可能性。我們教學任務的基本之一,就在於培養學生的能力,而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自學能力又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從這個意義上說,爲了讓學生在離開學校後能繼續獨立地學習不斷涌現的新知識,適應社會發展。就要使他們在有限學校學習時間內學會學習。

學生是知識的構建者,學習效果不僅依賴於自己的主觀努力。還與一個人已有的知識水平、認知結構、非認知因素等密切關聯。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不是學習知識的消極接受器,他們有主動學習與自學、獨立學習、自我調控學習的能力。爲此,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重視學生學習動機的培養和激發。透過合理教學活動組織,把學生引進積極的學習活動中,另一方面要重視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注意合理組織現有的學科知識結構,注意建立起學生當前所學習的知識與其頭腦中已有認知結構的聯繫。

總之,學生學習的過程實質上就是學生在已有相關經驗的基礎上。透過新舊知識、經驗的相互作用,對將要習得的知識進行意義建構的過程。

2 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內涵和特點

探究式教學模式是在教師的導引下,學生自主閱讀課文。主動深入探究以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假設各種解疑釋疑的方法,嘗試着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的學習變被動爲主動。同時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交往,發展合作精神的課堂教學活動過程。這個模式的主要特點是:

2。1探究性

強調探究性閱讀是本教學模式的一個重要特點。給學生適度學習內容探究和學習方式探究的`空間。教師在學生中的主導作用就是使學生大膽嘗試探索,從而掌握現代的學習方式。學會探究科學知識的方法。

2。2自主性

學生自主學習的特徵體現在預期性和參與性上。本模式要求學生對自己所要完成的閱讀任務、所要達到的要求及社會價值有所認識,並能主動計劃和調整自己的學習,有效地選擇自己的學習方式,能根據需要對學習內容進行分類、整理;對所學的內容能獨立思考,多向思維,運用所學的知識適應新的情況,探究新的問題;對自己的學習策略、學習結果有自我認識和調控能力。這是學習的預期性。本模式更強調參與性,要求學生具有人際交往內的意願和能力,能和小組成員協作、互相尊重,主動參與集體的探究學習活動。

2。3獨立性

從模式看,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既是自主的、合作的,又有獨立性。在各個步驟中都體現出學生自我發動、自我選擇、自我組織、自我調控、獨立思考、自我評價等一系列自我教育的意識和特點。這是相對於教師而言學生學習的獨立性。教師對自己要教什麼可以有很大的控制,但對學生要學什麼的控制就小得多。因而本模式設定一個獨立探究的步驟,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發展潛能,發展個性。

3 操作步驟

第一步:獨立探究。獨立性是現代學習方式的核心特徵。每個學生都有較強的內隱的和外顯的獨立學習能力,也同時都有一種獨立的要求。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立性,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這個層次的5個探究性環節是:

①自讀感知。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爲,閱讀教學的關鍵在於讓學生自己閱讀,感知課文,思考作者是怎樣構思、怎樣立意的,而自己應怎樣理解,應得到什麼知識,解決哪些問題。

②提出問題。由學生自主定向,尋找探究點,提出實現閱讀目標所必須理解的問題。

③假設策略。鼓勵學生獨立探究,大膽提出自己的假設解答這些問題。

④嘗試解答。鼓勵學生不要怕犯錯誤,大膽嘗試解答所出現的問題。

⑤整理答案及問題。學生獨立探究時,教師巡迴指導,適時提示學生從課文的題目處,從非常規用法的標點、語句處,從語言、語法,從結構謀篇上,從內容上,從新舊知識的連結點上等去發現問題,或引導學生把大問題化小,使所探究的問題變得更具指向性。

第二步:小組合作探究。在完成了第一層次的閱讀探究後。就要把學生的探究興趣提高一個層次,甚至讓他們帶着更感興趣的問題,透過各種途徑從課堂外收集相關後的資訊,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究性學習。小組合作探究使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產生教學的交往。這個層次的5個環節是:

①組內交流體驗;

②呈現問題;

③選擇策略;

④嘗試解答;

⑤整理答案歸納問題。

最後。小組集體進行探究的反思、整理,以備全班交流。

第三步:全班合作探究。這是主要發生在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往學習活動。這種方式不僅能有效激發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人人蔘與,而且能相互激勵,共享資訊。在全班合作探究中,教師要注意組織好小組之間的交流,即使學生最初的解答是正確的,教師也要對其思考提出挑戰,以引導其餘學生質疑,以便深入地探究問題;要處理好小組之間合作與競爭的關係;要鼓勵學生自由準確地運用語言表達自己在閱讀探究中的思維流程和感受;要善於發現學生帶有獨特性和新穎的思想,及時給予以鼓勵。

總之,這個模式突出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特點。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是一個以學生豐富的情意體驗和深入認知參與爲核心的探究學習過程。這也是一個開放的、動態的、循環發展的教學生態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各局部能同步發展、循環相長;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相生共長,合乎教育生態學的整生、共生規律;系統中的教師與學生——教與學、學生與學生是整生的,是共生共存、相互制約、共同發展的;它充分體現了教學生態的交際情境、問題情境、遷移情境、愉悅情境等等,使學生在這個相對、相竟、相勝的動態共生系統中得到自主、自足、自律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