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學生體育能力培養研究論文

論文3.31W

摘要:本文透過文獻資料法等研究方法,從體育能力的內涵展開,深入分析體育能力的特徵及現階段高職體育教學的現狀,並對以培養學生體育能力爲本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提出幾點建議。

學生體育能力培養研究論文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體育能力;教學改革

1體育能力概述

1.1體育能力概念。一提起體育能力很多人都會認爲是運動能力,這是很狹隘的,往往大家認爲體育成績好的人,運動能力越強,體育能力也就越強。這樣的理解是不全面的,體育能力不僅僅指運動能力,還包括接受、掌握體育知識的能力以及體育運動的創造性。所以,體育能力的概念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體育能力就是指身體鍛鍊的能力,廣義的概念則是指運動能力、運動知識的掌握能力、組織能力、創新能力、接受能力、協調配合能力的總和。

1.2體育能力的內涵。體育能力作爲一種特殊的能力,它既是基本身體機能的反應,也是與體育相關的各種能力的綜合體現。體育能力大致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人類生存所必需的基本活動能力,包括走、跑、跳躍、爬行、投擲等;

(2)是在掌握了一定的體育知識以及技戰術的前提下,從事不同體育運動的能力;

(3)在熟練掌握體育知識後,可以根據已有的知識及自身的身體特點,自發的進行體育鍛煉的能力;

(4)是指自己所作出的體育動作、身體姿態、身體健康狀況等做出正確的評價並能及時透過正確的方法進行改正的能力;

(5)是指包括對環境改變、身體狀態變化甚至是社交關係的變化及時做出調整的適應能力。

2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現狀

受應試教育影響,現階段我國高職院校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還以應付考試及競技體育爲主,尤其是重視競技體育的現象特別嚴重,傳統意義上的體育強調的評判依據就是競技體育的成績,如在各級運動會上取得優異的名次等,都可以被稱爲體育強校。但是這些競賽成績僅僅代表幾個人具有很強的體育素質,無法代表全體或者大部分人都有較高的體育能力。而在教師的評價體系中,競賽成績幾乎成爲唯一的考覈標準,對羣體體育的發展及考覈沒能給予足夠的重視。

此外,體育教學形式單一、枯燥,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很少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及特長,甚至有些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已經簡化到連教師教的環節都捨去了,一上體育課就給學生幾個籃球自由活動,沒能有效地組織好課堂的教學活動,一來學生沒有獲得相關體育知識的途徑,二來嚴重打擊了學生學習及體育鍛煉的積極性。目前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尚存很大的問題,這些問題將直接影響學生體育能力及終身體育思想的養成。爲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培養出一批能夠勝任祖國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模式必須進行深入的改革。

3高職院校培養學生體育能力的意義

學校體育教學的目的有2個:一是增強學生身體素質,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二是教會學生體育鍛煉的正確方法及培養學生自主進行體育鍛煉的意識與能力。體育可以強國興邦,強國興邦的根本在於新一代知識分子的崛起。因此,高職院校的學生本身就承載着建設社會主義以及興國安邦的重任,這就要強求其具備強健的體魄,以保證其未來事業發展的身體基礎。體育能力的培養不僅在於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更在於教會學生如何鍛鍊身體並養成鍛鍊身體的習慣與意識,體育習慣的養成有助於培養學生堅韌的意志品質。高職院校是學生接受學校體育教育的重要一站,如果在這個階段還不能幫助學生培養起體育能力,那很難想象學生能夠在步入社會後靠自身的努力而培養起體育能力來,因此這一環節的體育教學是至關重要的,要確保每一個學生體育能力的培養,要使得學生日後的工作學習生活中能夠自覺的進行體育鍛煉。

4以培養學生體育能力爲本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策略

4.1加強體育基礎知識教育。目前部分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忽視理論知識的講解,直接給予相應的體育器材,讓學生自由活動,這樣不僅有礙於學生體育能力的培養,還容易造成身體損傷。體育基礎知識是構建體育學科的基礎,基礎知識的學習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的瞭解體育的內涵、體會體育文化與體育精神,只有這樣纔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體育實踐活動。高職院校的學生的理解能力及自主性更強,判斷力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這個時候正是培養學生體育能力的黃金時期,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可以依據體育理論知識的傳授,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認知,從而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興趣與熱情,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體育行爲與體育習慣。

4.2改進體育教學方法。體育教學的改革勢必離不開教學方法的改革,現階段的體育教學方法存在很大的弊端,想要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勢必完善體育教學方法。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簡單、粗暴、單一,從教師教授理論知識到教師示範動作再到學生實踐,單一的流程很難提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掌握起來效果也不盡如人意。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勇於創新,打破常規,設計出符合學生學習特點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說的就是當學生對體育學習產生興趣後就能自主、自發的去挖掘探索體育的奧祕與魅力,體育能力的養成也就自然水到渠成。現代社會科學技術快速發展,我們廣大的教育工作者要緊跟時代潮流,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結構,利用科學技術帶來的便利條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也可以採取分組教學,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總之體育興趣是體育能力培養的重要保障。

4.3完善體育考覈評價制度。高職院校的體育評價分爲2部分:一是對學生的考覈,一是對教師的考覈。學生體育成績的考覈主要以體育考試成績爲主,而現行的體育考試以運動能力爲主,這樣會導致部分自身身體素質不夠優秀的學生成績偏低,久而久之對體育失去興趣,畢竟學生要更容易對自己擅長的領域產生興趣。要完善學生體育考覈的評價體系,以體育能力爲出發點,不僅考覈學生的運動能力還要在考覈中融入體育創新能力、協調能力以及體育鍛煉的自主性等體育能力相關的其他因素。第二點對於高職院校體育教師的考覈也不能單純看競賽成績,畢竟能夠在體育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只是極少數,學校對體育教師的考量也要參照多方面的因素,如學生整體體育水平的提升、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程度的變化、教師教學特色的評估等,透過全面的評價手段弱化競賽成績在考覈中所佔的比例,讓教師逐漸轉變思想,由以往只關注個別運動員的教學方式轉變至關注整體水平提高的教學重點上來。

4.4豐富課外活動,提升學生體育參與程度。培養體育能力,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僅僅靠每週兩次的體育課還遠遠達不到要求,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增加課外活動的種類與頻次,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隨着生活節奏的加快與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現在學生的業餘時間已經不僅僅是透過體育活動來度過了,更多的學生是在宿舍或者網吧打遊戲,不僅逃避了體育鍛煉還給自己的身體造成了不可逆的損害。學校與教師要將課上的內容與學生今後的人生髮展結合起來,將課外活動變成課上的延伸,鼓勵、督促學生積極參與課外活動,引導其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4.5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是新時代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爲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健康的身體基礎。快節奏的社會生活要求我們必須增強學生的體育意識、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養成終身體育的習慣,保證學生有一個健康的體魄來應對未來社會的種種困難。培養學生體育能力不僅僅是一種口號,更要將其付諸於行動。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不間斷的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工作,理清體育能力的培養與其未來的發展的重要關係,使學生從思想上發生轉變,從意識上加強對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並在實踐中認真落實。

4.6推進體育教材改革,完善教材的合理性。爲保證學生體育能力培養的機制可持續的發展,需要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工作者對現有教材進行深入的探討與研究,針對當前形勢進行鍼對性的修訂。在教材設定上要打破傳統體力的束縛,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內容的豐富,加入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以及能夠引導學生自主培養體育習慣的內容。高職院校體育教材要明確培養學生體育能力的最終目標,要做到強身健體、強化體育素質、培養體育目標三位一體。根據現階段學生的體育素養情況,高職院校的體育教材可以適當的降低難度,方便體育課堂的展開,另外對於傳統項目可以適當進行刪減,增加一些趣味項目,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利於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與發展,使學生逐漸養成終身體育的意識,比如可以在教材中適當加入中國武術、拳擊、花樣游泳等學生普遍比較感興趣的項目,將運動與娛樂相結合,增加教學的趣味性。

5結語

隨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壓力越來越大,這不僅對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技能提出新的要求,對其身體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院校作爲學生接受學校體育教育的最後一站,要不斷的尋求符合學生體育能力培養的教學模式,打破傳統教育思想的束縛,全心全意爲學生將來的發展保駕護航。隨着全民體育、終身體育思想的深入人心,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體育發展的需求,這就需要我們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把握體育能力的內涵,瞭解培養學生體育能力的重要意義,認真研討有益於學生體育能力長遠發展的具體措施。本文從加強體育理論知識教育、完善體育教學方法、完善體育考覈評價體制、豐富校園課外活動、完善體育教材的合理性5個方面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進行探討,但由於筆者個人水平有限,本文僅爲拋磚引玉,望廣大體育工作者能夠參與到此課題的研討中來,共同努力,促進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與壯大。

參考文獻:

[1]葉佳春.高校體育教學應重視對學生體育能力的培養[J].嘉應大學學報,2011(6):113-115.

[2]陳新生.普通高校大學生體育能力現狀及其培養對策的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2(2):16-19.

[3]鍾振新,陳中林,塗偉仕.大學生體育能力及培養對策[J].體育學刊,2002(6):80-82.

[4]史立峯.從五位一體的目標體系談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策略[J].山東體育科技,2016,38(3):79-82.

[5]任欣.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湖北體育科技,2016(1):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