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體困生體育鍛煉習慣培養研究論文

論文2.72W

一、前言

體困生體育鍛煉習慣培養研究論文

如今部分學生身體素質差,怕苦怕累,不願參加體育鍛煉,要麼長成豆芽菜,要麼長成小胖墩。爲了解決這些問題,就要讓學生加強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研究假設:透過本課題的研究,摸索出一套培養體困生體育鍛煉習慣的方法,從而使體困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讓學生受益終身。研究方法主要運用行動研究法進行研究,以一個班的體困生爲研究對象。

二、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措施

(1)大力宣傳,使學生認識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體育鍛煉可以增強體質。具體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A.身體形態發育水平。B.生理機能水平。C.身體素質和人體基本活動能力水平。D.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對疾病的抵抗能力。E.心理狀態。體質是人類生命活動和勞動工作能力的物質基礎,也是身體好壞強弱的標誌,一個人的體質好壞並不完全取決於先天遺傳,也不是固定不變的。體質強弱的現實性更多是依賴於生活環境,營養衛生,特別是身體鍛鍊等因素。其次,體育的功能。體育能促進智育的發展,智力的發展。知識的獲得所依靠的是人的大腦,腦是人體的一部分。體質的好壞與腦的發育關係十分密切,因此,進行體育鍛煉強化了體質,實際上也就增強和提高了腦的功能。體育活動要充分利用人的視覺、聽覺、觸覺和運動感知覺,而這些感知活動都要透過腦中樞,腦中樞又指揮跑、跳、投擲、攀爬等活動。體育的這些活動訓練了大腦的靈活性,從而促進智力的發展。在體育鍛煉過程中,經常發生人與物體的移動,空間和時間的變動,學生需要觀察和高度注意,才能夠對方向、各種形狀、硬度、時間和距離加深認識。體育具有知識性和科學性,是學生應具有的文化素養,是現代化生活的一部分。體育中蘊含思想品德教育,能夠培養刻苦鍛鍊、頑強勇敢、團結合作、遵守紀律等優良品質。體育中的美育,還能培養端莊的體態,達到形體美、動作美,充分展現人體美。(2)透過競技比賽,增強學生的鍛鍊意識。競技比賽是文化的一部分。學生爭強好勝,在比賽中獲勝的學生會越來越愛好體育,更喜歡鍛鍊,失敗的同學會更加努力鍛鍊,爭取下次比賽取得好名次。春季召開運動會,冬季開展越野比賽,每月組織一次小型單項比賽,如:跳繩比賽、踢毽比賽、拔河比賽等。在各種比賽活動期間,同學們都能自覺堅持鍛鍊,以求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爲集體爭光。(3)透過各種遊戲,增強體育鍛煉的趣味性。有相當一部分體育遊戲就是田徑運動的'基本活動形式。針對學生年齡特徵及其相應的身體素質,有計劃地開展體育遊戲,既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也增強了趣味性。靈敏素質:發展靈敏素質,主要是透過聽節拍加速跑,根據教師的手勢變速跑,“8”字跑接力,“叫號賽跑”“障礙賽跑”等遊戲來進行。柔韌素質:柔韌性是許多運動項目必備的身體素質,學生要充分利用做準備活動的時間,進行柔韌性練習,如“甩腰”“劈叉”,雙人的“翻餅”“烙餅”,三人的“套花籃”等遊戲。速度素質:很多遊戲項目都可以發展學生速度素質,如“足球遊戲”“籃球遊戲”等。力量素質訓練:有很多遊戲可以發展學生力量素質,如“蛙跳接力”“青蛙過河”等,這些遊戲的開展,使學生在練習中不覺得枯燥,而是在興致盎然中發展了四肢肌肉力量。耐久力素質:對於學生來說,耐力是薄弱環節,有些學生身體素質很好,卻不能吃苦耐勞,表現在運動中便是耐力差。學生要透過遊戲提高耐力,較爲簡便的遊戲有“跳繩”“爬樓梯”等。(4)透過球類增強體育鍛煉的娛樂性。球類是學生十分喜愛的體育活動,其活動特點是合作性強、競爭激烈、鍛鍊身體綜合效果好,已成爲娛樂性項目。(5)養成做準備活動和整理活動的習慣。每次運動前先要做準備活動,運動結束後要做放鬆活動和整理活動。

三、衡量是否形成體育鍛煉習慣

第一,向學生做調查:你每天能進行多長時間的體育鍛煉?你的體育鍛煉是自覺的還是被強迫的,你在體育鍛煉時感到快樂嗎?第二,向家長做調查:你發現自己的孩子愛鍛鍊嗎?你支援孩子鍛鍊嗎?第三,向班主任做調查:你班學生每天課間都做些什麼活動?第四,根據學生的體育達標成績測定:養成體育鍛煉習慣的學生,體育達標成績要好。第五,收集一些資料:體困學生身高體重的資料和體困學生肺活量的資料。

四、結束語

體育教學是一門科學和藝術。關注學生在學習中的情感表現可有效提高教學質量,體育教師要在體育教學改革中,重視學生情感上的需要,服務於學生,服務於教學,使師生關係更融洽,教學活動更富有創造力,更富有藝術感。要讓體困生真正喜歡體育課,在體育鍛煉活動中體驗更多的快樂,獲得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的技能,形成良好的鍛鍊習慣。

參考文獻:

[1]楊獻南,鹿志海,張傳昌,張盼.習慣教育視野下小學生體育鍛煉習慣養成機制與策略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1).

[2]陳英.小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形成因素的分析[J].福建體育科技,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