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反思的論文

論文5.26K

摘要】互動課堂教學是一個培養學生交流、表達、合作、思維等能力,具有創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它注重師生交流、合作,構建互動的師生關係、教學過程,是課堂教學改革的一首任務。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是互動交流。互動教學賦予新的意義:面向全體學生,實施素質教育;體現“以人爲本”的創新教學理念;以學生爲主的教學,如何處理師生關係等問題;如何創設各種活動,以活動爲主的教學模式,倡導全體學生參與;改變“填鴨式”、“滿堂灌”課堂教學,培養學生髮現學習、探究學習、互動學習。

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反思的論文

關鍵詞】互動式教學教學實踐教學反思

小學數學教學大綱中強調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思維能力和學習數學的興趣。創新成爲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發展方向,在數學教學過程必需體現創新,數學的學習不應成爲簡單的背概念、公式和熟練的過程,數學的學習更應該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使學生享受學習數學的過程,從生活中體會數學,在具體的情境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對一個問題的解答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問題和思考問題就是一種創新。所以,創新意識的培養並不是高深莫測的,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完全可以體現。實踐能力的培養是使學生認識數學與生活的聯繫,使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瞭解數學、認識數學,在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的真正價值和自我價值。思維能力的培養拓寬學生思維的空間,使學生在思考和解題的過程中富有聯想,好於假設、懷疑、判斷。而互動式教學就能爲學生提供創新意識的環境、實踐能力得以實現的空間以及爲學生思維能力提高打下基礎,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

一、改變“灌輸式”課堂教學環節

傳統的課堂教學環節爲複習——新授——練習——小結——作業,這是單一的教學過程。新的教學環節應是情境匯入——學生探索——學生思考——解決問題——鞏固——小結,使學生由學會變成會學。可採用以教師活動爲主的教學方法:講授——聽講、示範——模仿;師生共同活動爲主的教學方法:提問——回答、激發——思考;以學生活動爲主的互動教學方法:組織——討論、指導——練習,或是學生討論-----學生提問----教師回答。

二、課堂引進小組討論,擴大學生參與面,增加學生知識

小組討論學習是課堂教學中擴大學生參與面的一種有效方法和爲學生增加各方面的知識提供一個相當好的機會。小組討論學習前,教師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小組交流;小組討論學習時,教師作爲參與者深入各組交流,善於交流的小組及時作出表場,從而提高小組討論學習興趣;小組討論學習結束後,教師組織學生彙報結果和展示結果,組織評講。透過小組討論學習使每個學生都有自己明確的學習任務,將五花八門的想法進行相互交流,最大限度地擴大了學生的參與面,充分發揮了師生間、學生間的相互交流。促進師生間,學生間的感情,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回家作業引進“學已仿照,舉一反三”

讓他們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係,這樣至少可以激發他們用“數學眼光”看社會的問題,培養他們的數感和觀察能力,進而激發他們我學數學,學好數學,我快樂。下面是一些學生寫的幾道仿照題,可能有些幼稚,但我覺得這些學生已經在用數學了,我感到很欣慰。

1、我們有一個梯形花園,上底是5米,下底是7米,花園的面積是70平方米,現在我們想知道上底到下底的距離是多少米?

2、五(1)班有48位同學,按一、二、三、一、二、三、、、、、、報數,到陳小明應報多少?

3、今天,媽媽帶我去買菜。每千克青菜2.5元,買了3.5千克,我們付10元夠嗎?

學生透過觀察、收集資訊、記錄他們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和數學例子,並用“數學眼光”分析生活實例,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運用已學的知識解決它,就不死記硬背課本現有的概念、公式,而是實實在在的解決問題了,透過問題的解決,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以提高,並且提高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這難道不是一舉多得嗎?

生活實例很多,如果有效地選擇數學資訊,就培養了學生觀察、收集、分析和整理數學資訊的.能力。那麼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資訊交流能力呢?我們認爲,學已仿照就是一種較好地表達數學資訊的媒介,同時學生之間可以透過互相閱讀、相互討論甚至質疑爭辯學已仿照中的內容,從而更加舉一反三,明辨是非,融會貫通,數學作爲交流對象的教育目的自然得以實現。

透過學已仿照,學生還可以知道哪些內容是會,哪些內容還需要老師再講的,這樣可以及時的捕捉教學中學生的反饋資訊,提高教師自生的素質。其實我覺得這也是一種互動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交流、觀察等能力,也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在哪些課堂教學環節處理得不好,須及時改進。

※對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反思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我們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實行素質教育和促進學生髮展的需要,與傳統教學相比較有一個質的飛躍。傳統教學注重的是知識技能的傳授與掌握,而新課標註重的是人的智力、情感、態度、身體等方面的全面發展。尤其是新課標強調讓學生學會生活,關注現代社會,跟上科技發展的步伐,注得學習興趣的培養和經驗的積累,爲學生的終身學習提供必備的基礎知識與技能,從而使教學過程是個多目標的過程。“互動式教學”強調了教學過程既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充分體現學生認知主體作用的過程。它既強調學生認知主體的自我學習和潛能的發揮,同樣強調老師應對學生學習的指導、幫助和點撥的作用。尤其,重視在講授新知過程,教師側重於創設問題情景,讓學生自主去發現、探索學習,把教學過程變成是師生思維交替,情感交流和方法技能的學習過程。

新課標重視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觀察、收集、分析、整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探索、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重點強調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使教學過程變成是一個探索知識的過程。因此,教學方式應服從於學生的學習方式。新課標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流互動過程,教師要改變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透過討論、研究、實驗等多種教學形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使學習成爲教師引導下主動、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師的職能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服務者和參與者。互動式教學強調的以學生爲中心,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尤其是突出學生間互動學習的過程,以及重視學生各自經驗方法的個性化介入,允許學生自主學習和各抒已見,放開了學生思維的翅膀,使學生個性化的學習和創新意識有了發展的時空。

參考文獻:

1、《數學課程標準》[M],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小學教學新課程教學設計》[M],王祖琴主編,華中師範大學出版;

3、楊小微,課堂變革中教師智慧的成長[J],中國教育學刊;

4、明慶華,程思輝,論和諧課堂的構建[J],中國教育學刊;

5、週日南,有效的數學學習策略探索[J],小學數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