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學導式教學模式的設計與實施模式論文

論文1.95W

1.課堂教學結構模式

學導式教學模式的設計與實施模式論文

教學改革,特別是課堂教學的改革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目前,目標教學的研究已全面展開並取得可喜的成果,在此基礎上,山東省肥城市教委教研室董家新等教師積極探索思想政治教學的新路子。設計並實施“學導式”課堂教學結構,有利於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學導式”是建立在目標教學與自學輔導基礎上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其課堂教學結構可表述如下:

(1)設計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本節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要依據本節課教學內容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設計。教學目標要突出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提出對知識識記、理解、應用的不同要求,體現知識、能力、覺悟三個層次,點明本節課所要掌握的概念、原理、觀點等。

(2)出示閱讀提綱。閱讀提綱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依據教學內容而定。閱讀提綱是學生自己讀書的指揮棒,它的設計要具體、清楚,不宜太籠統,要能使學生在自讀課文的過程中找到答案。本課堂教學過程中,對閱讀提綱可視具體情況一次性或分階段使用。

(3)學生自學討論。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藉助導讀提綱領悟教材的重點、難點等知識點;然後,對於存在的疑難問題可組織小範圍討論。

(4)教師精講點撥。即根據學生自學和討論情況進行重點提示。教師在講授過程中,要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注意板書的條理性、系統性,加強對教材中具體事例的分析及對學生的規範性訓練,這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

(5)課堂小節。教師要充分利用板書,結合教學目標系統知識,給學生一個整體印象,並且指出本節課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點,進一步共同落實知識、能力、覺悟三個目標。

(6)學生依據教師的小結回扣課本,重點閱讀、記憶、理解。這實質上是對課文的“精讀”,體現課本由厚變薄的思想,切不可在講授完之後讓學生無目的(或目的不明確)地看書,以增加課堂的有效時間,防止造成時間及學生精力的浪費。

(7)課堂練習(達標訓練)。當堂達標訓練題的設計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形式要多樣化,諸如提問、搶答、學生自擬題目互相測試、黑板板書等形式,以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愉快的教學情景中掌握知識。練習題的設計要有一定的深廣度,以增加課堂實效。

(8)課後作業。教師可視當堂的達標程度,圍繞重點、難點佈置適量的課後作業,對某些知識點進行強化,使學生牢固、準確、熟練地掌握知識和運用知識。

總之,“學導式”這種課堂教學結構適應了當前的教改形勢,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能力,開發學生的智力,有利於思想政治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素質,是一種比較實用的課堂教學結構模式。

2.教學目標的設計與實施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所要實現的結果。思想政治課作爲一門學科,是知識、能力、覺悟的統一體,所以,教學目標的設計,在認知領域應體現爲記、理解、運用三個層次,在情感領域應達到對某種觀點或規範的愛好、贊同、信服三個梯度,進而在行爲領域能達到仿效、主動、自覺的結果。這既是設計教學目標的原則和要求,也是我們思想政治課教學的落腳點。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指揮棒,課堂上的一切教學活動都必須緊緊圍繞目標而進行。作爲教學目標的實施,從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看,可分爲密切關聯的四個環節。即:

目標設計、目標達成、目標測量和目標資訊反饋。

這四個環節聯接起來便構成一個先後相繼、環環緊扣的教學過程。該過程同時也是定標、達標、測標、再達標的過程和資訊的收集、輸出、獲取、反饋的過程。

教學目標的設計,是指在某一具體的課堂教學中確定具體的教學目標,它是整個課堂教學活動的開端。這個環節要求教師課前在認真研究大綱、教材及學情的基礎上提出對知識、能力、覺悟、行爲狀態等不同層次的要求,以便使課堂教學有的放矢。教學目標的表述,既可以透過提綱的形式來表現,也可以透過“教學目標雙向細目表”的形式來體現。所謂“雙向”:

一是指教學內容(原理、概念、觀點、規範等);

二是指要求學生所要達到的水平(識記、理解、運用、覺悟、行爲等)。

目標達成(達標)是課堂教學的關鍵一環,它是在提高教書育人效益的前提下爲了達到預先設計的教學目標所採取的具體方法。那麼,如何達標呢?

(1)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列出教材內容的導讀提綱。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依據導讀提綱閱讀教材,找出知識點,初步領悟教學目標,對難度稍大的問題,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小範圍的討論,加深對目標的理解。

(2)師生共學,雙方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展開教學活動。教師透過基礎知識的傳授,在科學性的前提下,注意針對性和啓發性,達到教育性的目的;透過情境設定,以境育情,在對立感情的比較、正確感情的流露以及對具體事例的分析中,讓學生明白道理,理解觀點、規範並形成正確的信念,進而透過教師的“表率”和“榜樣”作用的引導以及對學生的行爲訓練,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行爲動機,獲得有效的行爲方法,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目標測量就是依據正確的知識,對學生的認識、情感、行爲水平用數據加以描述,以反映學生經過教學後所發生的認識水平的變化。

其方法是:

依據教學目標,擬定一定量的達標測量題,對照評分標準,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進行量化;也可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對某一問題作出分析、表明態度或提高解決方法。

這樣,透過情境狀態的測試,對學生的能力、覺悟和行爲狀態進行綜合評判。

目標的資訊的反饋,就是根據教學目標,透過以上測量手段的實施,系統地收集資訊;然後透過對反饋資訊的簡單分析,及時矯正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彌補在目標達成度上的不足或偏差;並輔以適量的鞏固強化練習,真正將知識、能力、覺悟落到實處。

總之,加強政治課課堂教學的目標意識,在“學導式”課堂教學結構具有重大意義。它可以糾正政治課教學中目標不明確的盲目性,目標不全面的片面性,目標不具體的籠統性。老師的課堂教學只有有了明確、全面、具體的教學目標,纔能有的放矢,增強針對性及課堂實效,從而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可見,加強教學目標的研究,既有利於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也有利於強化思想政治課的德育功能,真正發揮思想政治課的德育主渠道作用。

3.“學導式”模式在初中政治課中的運用

“學導式”教學形式是在自學輔導和啓發式教學基礎上建立的一種教學模式,它是指學生必須在教師的指導下,從學生自學入手,以開發學生的智力和能力爲目的的教學形式。

浙江蒼南縣金鄉鎮第二中學王大裕老師總結了該教學模式在初中教學特點:

(1)必須以學生自學爲主,把學習和質疑主動權讓給學生。教師在授課前必須認真研究教材,掌握教材的重點、難點,並把重點、難點設計成幾個思考題,上課之始佈置給學生,要求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完成,讓學生有目的地閱讀教材,從而藉助思考題領悟教材知識的重點、難點,掌握教材內容。

如在講授原始社會生產關係時,打破教材內容順序佈置以下思考題:

①什麼是生產關係?它包括哪些內容?

②根據生產關係的內容去分析原始社會生產關係的特點,且舉事例說明。

讓學生一邊看書,一邊在課文中找出答案。

又如講授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的歷史進步性,打破內容順序設計幾個思考題:

①判斷一個社會是否進步的.標準是什麼?

②奴隸社會促進生產力發展的表現是什麼?它爲什麼會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這些思考題既抓住了課文內容的重點、難點,也能給學生造成懸念,增強他們的求知慾,培養學生閱讀思考能力。同時,這些思考題之間邏輯嚴密,便於層層誘導。

(2)教師的“教”集中在“導”上,因材施教,因勢利導,爲學生理解問題創造條件。如講授原始社會的生產關係是由當時極低的生產力水平決定的,對學生來說,這是一個比較抽象的理論。爲了便於學生掌握,這樣誘導。

師問:在原始社會生產資料爲什麼必須公有?

生答:由於當時生產力水平極低,生產工具落後,個人力量非常渺小,必須依靠集體力量,共同勞動,才能生存;而生產資料是勞動不可缺少的物質條件,有些生產資料是他們共同的勞動成果,因此,生產資料必須公有。

師問:在勞動中他們怎麼會形成平等互助合作的關係呢?

生答:由於生產力水平低下,生產工具落後,他們必須協同勞動,才能獲得勞動成果,並且在勞動中實行自然分工,所以形成平等互助合作關係。

師問:勞動成果爲什麼平均分配?

生答:由於生產力水平低下,勞動成果很少,原始人常常處於半飢餓狀態,只能實行平均分配,誰佔多一些,另外的人就要餓死。

師問:決定這三方面生產關係內容的是什麼因素?

生答:極低的生產力水平。

師歸納:原始社會的生產關係是由當時極低的生產力水平決定的。

學生聽了以後豁然開朗。因此,教師的“導”時要注意導向,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的答案。

(3)學導結合。教學相長,學在導前,學導結合。教師在上課前設計思考題時,對學生可能出現的答案要心中有數,並考慮到採取什麼措施進行誘導,採取什麼教學方法做到教法學法同步、學導統一。

例如,講授社會主義終將代替資本主義社會時,學生可能會反問:

社會主義終究替代資本主義,爲什麼現在的資本主義國家比較發達?

針對這一反問教師應作出回答並進行引導。

這樣“導”:“由於資本主義社會建立的時間比社會主義早,起點高,發展時間長,約比社會主義國家早二三百年時間,這猶如早出發的汽車。而社會主義好比火車,遲出發,但發展速度比資本主義快(這可從近幾年經濟發展速度比較中得出)。社會主義終究會趕上資本主義社會,且替代它。當前由於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早而暫時領先於社會主義,這只是暫時現象。”

這樣,學生就好理解了,既掌握了課文的理論知識,又解決了現實問題。

王大裕老師還運用“學導式”教學形成的課結構主要有四個環節,即設疑——自學——精講——演練。其中演練是“學導式”綜合開發智力與能力的主要環節。如讓學生自己設計板書,解答題目,教師能在學生的演練中及時獲得反饋資訊,進行教學調整。

“學導式”教學形式有以下幾方面優點:

第一,“學導式”是學在導前,把政治教師從重複敘述的繁重勞動中解脫出來,改變“滿堂灌”局面,改變以前枯燥的理論講解,形成生動活潑的課堂局面。

第二,在導的效能下,學生能主動地開發自己的智力、能力,讓差生跟得上,好學生吃得飽,獲得大面積提高。

第三,“學導式”教學能使學生獲得較強的自學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順利地實現初中階段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