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人物作文 > 動作作文

描寫人物動作作文三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可分爲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描寫人物動作作文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寫人物動作作文三篇

描寫人物動作作文 篇1

今天鍾老師又和我們見面了。

鍾老師先問我們:“從我進來到現在我做了幾個動作?請你們寫下來。”有人寫了1個;有人寫了3個;有人寫了7個;而我呢,寫了5個。我寫了:開門、進、站、說話和眨眼。最後我數了一下,同學們一共說了22個!

做完這個遊戲後,老師又讓我們玩一個遊戲叫“你說我做”。遊戲規則是:一個同學當表演者,另一個當指揮。指揮可以看大屏幕上的人,並且告訴表演者要做什麼,但是不可以做動作。表演者呢,他不能看屏幕只可以做動作。

好了下面我們開始吧。

第一個被叫上來的表演者是:林子爲,而第一個指揮是:江一揚。哦,已經開始了,第一張圖是:一個男孩子坐在牀上,雙手交叉表情非常傷心。江一揚終於開始了“林子爲,你坐在講臺上.”林子爲坐下後,江一揚立刻發出下一步的指令“你裝出一副傷心的樣子,把右手放在頭上。”林子爲做了後,江一揚大聲說:“好了”。可林子爲轉身一看大屏幕,發現江一揚說錯了。

最後鍾老師說:“以前你們都說大家不聽你的指揮,不是因爲別人調皮,而是因爲自己語言表達的不清楚。”

今天我要感謝鍾老師給我們上的課,教會了我們平時話的時候一定要表達清楚,這樣別人纔不會誤解。

描寫人物動作作文 篇2

男孩吃飯

中午十二點,王小明的肚子已經飢腸轆轆了。他悄悄的拿起勺子,緊緊地捏在手心裏,怎麼也不放開。他的屁股慢慢浮上來,沉下去,身體半蹲着,眼睛四處張望,豎耳傾聽着下課的鈴聲。終於“叮鈴鈴”下課鈴響了,他伸好長腳,準備衝刺,老師終於說了一聲下課,他焦急萬分,一個箭步衝出教室,快速跑向食堂,大地被他那腳步聲蹬得好像山崩地裂一樣。他跑到食堂,食堂已經有許多人在吃飯了,那排隊拿飯的人就像一條長龍,他不顧一切地衝到第一,搶到飯,找了個位子坐了下來開始吃飯。他把臉埋進碗裏,狼吞虎嚥地吃着,嘴巴旁邊全沾上了米飯。接着,他抓起一隻雞腿,塞近嘴巴里開始啃起來,他就像一匹餓狼一樣貪婪地吃着,雞腿進嘴裏時還是一隻完好無損的雞腿,可被他取出來時,已經是一根乾淨的骨頭了。他又把頭埋進飯裏,端起湯開始喝。吃完後,他響亮的'打了一個飽嗝,可他還沒吃飽,他的眼睛盯住了旁邊同學碗裏的雞腿,目不轉睛的盯着,忽然,一把搶住那同學碗裏的雞腿,塞進嘴裏,開始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女孩吃飯

中午十二點該吃飯了,可李小紅因爲十一點半時,剛剛吃過兩個麪包,所以她不想吃飯,可是爲了避免老師的催促,只好慢悠悠地拿起勺子走進食堂。她瞥了一下菜,說:“哎,怎麼又是雞腿啊!都吃膩了。”說完他盛了一點青菜和湯,找了一個位子坐下來。她左手託着腮幫子,右手拿着勺子,舀了半勺湯,放進嘴裏,細嚼慢嚥地吃,又過了好一會兒,她吃了兩口飯,實在吃不下去了,只好推掉盤子,走出食堂。

老人吃飯

一個八十歲的老人生病了,躺在病牀上,聽到粥煮熟的聲音,慢悠悠地爬起來,拄着柺杖,顫悠悠地走到廚房,掀開鍋蓋,吹了吹,用勺子一勺一勺地盛起來,她的手顫抖着,忽然半勺粥掉到衣服上去了,他喝完碗裏的粥,伸長脖子舔了舔衣服上的粥,舔得一滴都不剩。

指導老師 吳老師

評語:文章透過人物的動作描寫,分別從男孩,女孩和老人吃飯三個方面進行刻畫,透過一系列的動作將人物的形象克刻畫的十分傳神。

描寫人物動作作文 篇3

今天,我和雨軒、夢潔兩個小夥伴來到公園裏玩“猜動作”遊戲。

這個遊戲的規則是:三個人首先來黑白配,出法不一樣的人排第一位,後兩人經過猜拳決出第二、三位。首先由第一人小聲告訴第二人一個成語或詞語,由第二人作出相應的動作,第三人來猜出這個詞語(成語)。如果猜對了,就換成第二人猜,猜錯了,就要給予第三人相應的懲罰。

遊戲開始了。我們三人進行黑白配時,“倒黴”的我和前不久鬧彆扭的雨軒分配到了一組。我只好硬着頭皮和她配合。雨軒告訴我一個好笑的詞語——“蹲馬桶”。我又氣又好笑,這個詞語該怎麼做呢?這下把我難住了。蹲馬桶好做,可馬桶該怎麼表現呢?我想了想,把空地當成馬桶“坐”在上面,手還作出拿手紙的樣子給夢潔看。本以爲夢潔會說出正確答案,誰知她卻說:“寫作業!”逗得我們捧腹大笑。於是我又做了一遍。她又猜:“縫衣服!”我們笑得蹲到了地上。夢潔見我們笑成這樣,不知所措。當我們告訴她正確答案後,她也忍不住大笑起來。微風吹過,旁邊的小樹苗似乎也被我們的歡笑聲感染,不時擺動着身子,發出“呵呵”的“笑聲”。我和雨軒也在歡笑聲中不知不覺地拉起了手,蹦啊,跳啊,整個公園彷彿都變成了歡樂的海洋。

同學們,你們覺得“猜動作”遊戲有意思嗎?我覺得這個遊戲不僅能鍛鍊我們的思維能力和反應能力,還能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你們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