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醉翁亭記

《醉翁亭記》複習導學案

《岳陽樓記,醉翁亭記》複習課導學案

博羅縣三鄉中學 陳雪霞

《醉翁亭記》複習導學案

學習目標:

1、文學常識、主題。

2、詞語解釋和詞義辨析:通假字、多義詞、其他重點實詞。

3、重點句的默寫、翻譯和理解:主旨句、關鍵句、名句、特殊句式。

4、拓展遷移,比較、聯繫實際。

複習範圍:《岳陽樓記》《醉翁亭記》

教學過程:

一、 匯入複習課

透過兩幅圖片和兩副對聯匯入複習課

二、 文學常識

1、 范仲淹,字希文,,我們曾學過他

的《漁家傲》。

2、 著有《 》。

三、寫作背景

1、本文寫於慶曆六年。當時作者改革失敗貶居鄧州(現河南鄧州)。文章以作“記”爲名,借題發揮,表達了作者“ , ”的曠達胸襟和“ , ”的政治抱負,也表達了對滕子京的慰勉和規勸之意。

2、本文也寫於慶曆六年,作者因支援范仲淹政治改革,改革失敗受牽連而被貶滁州。他一方面勵精圖治使“政通人和”,一方面寄情山水,以詩酒自娛,排遣遭貶謫的抑鬱。文中主要表現了他 , 的曠達情懷。

四、重點字詞解釋。

1、成語:心曠神怡

氣象萬千 水落石出

觥籌交錯 醉翁之意不在酒

2、通假字:屬予作文以記之 百廢具興

3、同義詞:朝暉夕陰——春和景明——不見曦月

薄暮冥冥——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

4、 其他字詞

勝狀—大觀 舊制 薄暮 沙鷗翔集

去國懷鄉 前人之述備矣 頹然乎其間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傴僂提攜 山餚野蔌

5、一詞多義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而或長煙一空

予觀夫巴陵勝狀 或異二者之爲

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雲歸而巖穴暝

感極而悲者矣 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此樂何極 吾誰與歸

佳木秀而繁陰 日出而林霏開

蔚然而深秀者 若夫霪雨霏霏

而樂意無窮也 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

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臨溪而魚

陰風怒號

故自號曰醉翁也

6、特殊句式

判 斷 句:1)環滁皆山也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3)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倒 裝 句:1)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2)微斯人,吾誰與歸?

固定句式:1)然則何時而樂耶?

2)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7、其他重點句

1)、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曠達胸襟。

3)、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政治抱負

4)、醉翁之意不在酒。

5)、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五、寫作思路對比

《岳陽樓記》寫作思路

“ ”(記敘)(作記緣由)——“巴陵勝狀”(描寫)(總寫) —— “覽物之情”(描寫、抒情)(霪雨霏霏—悲: , ) (春和景明—喜: , ) —— “古仁人之心”(議論)(曠達胸襟: , )(政治抱負: , )

由事入景,由景生情,由情而生髮議論,融記敘、描 寫、抒情、議論爲一爐,情景交融,渾然天成。

綜合運用對比、對偶、比喻、借代等多種修辭手法,駢散結合,琅琅上口。

(透過圖片展示“巴陵勝狀”的詩句加深對描寫理解)

《醉翁亭記》寫作思路

醉翁亭的 、命名由來( —琅琊山—釀泉— , )(“ , ”破題)——“山水之樂”(一日之景、四時之景)——遊山情形(—太守宴———太守醉)——宴罷醉歸(“揭示主旨)

“醉”與“樂”是統一的:“醉”是貫穿全文的線索。敘事、寫景、抒情自然融合,駢句和散句巧妙運用,讀來膾炙人口。 (透過圖片展示“一日之景、四時之景”的詩句加深對描寫理解)

六、比較對聯

聯一:岳陽樓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聯二:琅琊山幽深秀麗

聯三:范仲淹爲天下先憂後樂

七、拓展遷移:默寫

面對煙波浩淼、氣象萬千的洞庭湖水,唐代詩人杜甫吟誦着“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孟浩然慨嘆“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范仲淹身在河南,僅憑一幅《洞庭晚秋圖》,結合故鄉太湖的風光,就寫出了與之氣勢相近的文句: ,由此也可見詩人的曠達胸襟。

真誠就要把心胸擴展,把虛僞斬斷,讓非分的慾望、灰色的思想一起付之東流,從而爲國爲民,多一點善心美意,多一些熱情奉獻。就像杜甫,身處陋室,喊出的卻是“ , ”;

就像范仲淹,被貶鄧州,胸懷的卻是“ , ”之心; 就像龔自珍,辭官歸隱,雖載“浩蕩離愁”,吟誦的卻是“ , ”。

八、拓展遷移

1、文中“遷客”指。這兩文的作者,幾乎在同一時期,因爲同一政治事件,一貶鄧州,一貶滁州,可說都是“遷客騷人”,但他們有沒有“以物喜,以己悲”呢?從他們的身上,你能吸取一些怎樣的精神力量?

2、你知道我國古代文學史上還有哪些“遷客騷人” ?你能舉例談談他們各自的人生態度嗎?

3、古人早有“達則兼濟天下,窮則 獨善其身”之說,“兼濟天下”者,以天下爲己任,關心人民疾苦,愛國愛民;“獨善其身”者,注重個人道德修養,或安貧樂道、隨緣自適,或潔身自好,不慕榮利,請結合已學過的課文,談談你的理解。

九、相關連結

《宋史》記:范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爲己任。發憤苦讀,憊甚,輒以涼水沃面;食不給,啖粥而讀,人不堪其憂,仲淹不堪其樂也。既仕,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讒受貶,慶曆五年由參知政事謫守鄧州。勤愛民,有政聲,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

十、作業

1、完成南方新中考相關的練習題。

2、完成印發的複習試卷。

十一、課堂練習:

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1)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2)雲歸而巖穴暝。

2.甲段中“前人之述備矣”其中“前人之述”是指上一節的__________句。(用課文中原話回答)

3.選出乙段中“野芳發而幽香”所描寫的季節景色不同的一項是( )

A.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B.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C.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D.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4.甲段中“覽物之情,得無異乎?”聯繫下文,這個“異”字具體表現在哪兩個方面: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一個成語出自乙段,請用這個成語造句:

成語:

6.甲、乙兩段均爲寫景語段,甲描寫了________________景,乙描寫了____________景,兩者寫景的角度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

7.乙段中“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中的“樂”與甲段作者的“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樂”,內涵有什麼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岳陽樓記原文: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

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爲。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醉翁亭記原文: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裏,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者,釀泉也。峯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爲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衆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醉翁亭記》複習教學案

【複習目標】

1. 學會自主整理文中重點文言詞句的基本方法並正確識記其意義。

2. 學會按照知識點或考點梳理課文內容,並注意回答類題的方法整合。

3. 培養自己善於發現、認真總結的良好習慣及能力。

【複習導學】

一、文學常識填空

《醉翁亭記》的作者是 字 ,號 、 , (朝代)文學家。被後世尊爲 之一,散文、詩詞、史傳等都有相當成就。散文明暢簡潔,豐滿生動,說理透徹,抒情委婉。

二、自主檢測背誦

複習指導:1、自由背誦課文及課下注釋

2、齊背課文,抽查默寫。

三、重點詞句的整理(學會整理文中重點的文言詞彙)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1)傴僂提( ) (2)雜然而前陳( ) ....

(3)遊人去而禽鳥樂也( ) (4)太守謂誰 ( ) ..

⑤翼然臨於泉山者 ( ) ⑹雲歸而巖穴暝( ) ..

2一詞多義:

①而

臨溪而漁(到)

泉香而酒洌(順接連詞)

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轉折連詞)

朝而往,暮而歸(連詞,連接狀語和中心詞,不必譯出)

②樂

山水之樂(樂趣,名詞)

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以??爲樂趣,動詞)

遊人去而禽鳥樂也(歡樂,形容詞)

③也

環滁皆山也(表陳述)

山之僧智仙也(表肯定)

在乎山水之間也(表感嘆)

3語段翻譯:

句子翻譯時要注意的問題:

①、注意重點詞和關鍵詞翻譯準確

②理解句式的變化

③翻譯流暢、完整

④多關注名句的翻譯

(1)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⑶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四、重溫文字

1、課文內容理解

(1)主題:本文描寫醉翁亭的秀麗環境和自然風光,勾勒出一幅太守與民同樂的圖畫,抒發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娛情山水以排遣抑鬱的複雜感情。

(2)層次清晰,井然有序。

先寫醉翁亭四周的環境(第一段),繼寫山間朝暮、四時不同的景色,遊人之樂無窮(第二段);再寫百姓遊玩、衆賓宴飲、太守醉倒的場面(第三段);最後寫宴飲人歸,點明寫作主旨。其中寫醉翁亭四周的環境,是按由遠及近的順序寫的;寫山間朝暮的不同景色,是按從早到晚的順序寫的;寫四時的不同景色,是按春、夏、秋、冬的順序寫的;寫宴飲歡樂的場面,是按由外到內的順序寫的。

(3)由景生情,情景交融。

如:寫醉翁亭的環境,用“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着力表現醉翁亭周圍的秀美環境,用“水聲潺潺”、“峯迴路轉”着力表現醉翁亭周圍清幽的環境;用“翼然臨於泉上”着力表現醉翁亭外觀特點。而寫這些都是爲後面借解釋亭名引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從而奠定全文寫景抒情基調服務的。寫醉翁亭四周朝暮、四時的不同景色,則是爲了襯托“樂亦無窮”,藉以表達縱情山水的意趣。寫滁州官吏與民同樂的圖景,則着力描繪滁州人民怡然自樂和衆賓盡歡的情態,描繪太守醉酒的形象,勾勒出一幅生動的風俗人情畫,從側面反映了滁州政治清明的情景,從而表達了作者“與民同樂”的社會理想和政治理想。

(4)本文的“醉翁之意”在何處?

這是一篇文辭優美的山水遊記,但讀罷卻又讓人覺得不僅僅是記山、記水,而是融入了作者許多感情。作者自己坦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那麼怎樣理解“醉翁之意”呢?它是一種消極的情緒,還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只有結合本文的創作背景,才能準確把握“醉翁之意”。如前所述,“慶曆新政”的失敗,是北宋喪失了一次變法圖強的機會。范仲淹向宋仁宗所陳“十事”,包括改革官制、選擇賢能、嚴肅法紀、強兵富民等都無法實現。對此,范仲淹以耿介拔俗之質“進亦憂,退亦憂”,而歐陽修以寬和仁愛之心“與民同樂”,二人行爲模式不同,其精神實質是一樣的,相比之下,歐陽修的表現更體現了儒家的傳統思想,如《尚書》所言:“德惟其政,政在養民”。所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更在乎“樂民之樂”。這樣理解纔算把握了本文的主旨。

五、複習研討

1作者用樂貫穿全篇,請問總計寫了哪幾種樂?從文中看,太守因何而醉 ?

答:作者寫了五種樂:山水之樂;宴酣之樂;禽鳥之樂;遊人之樂;太守之樂。

太守因山水而醉,因喝酒而醉,因與民同樂而醉,也因治理好滁州讓百姓生活快樂而自我陶醉而醉。(不勝酒力;與民同樂;陶醉山水;自得之意。)

2. 怎樣理解《醉翁亭記》一文中所表達的作者複雜的思想感情?

答:作者既有與民同樂的思想,又有治理好滁州的得意,還有寄情山水排遣貶謫後的心中的鬱悶的感情。

3“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描寫的是滁人出遊的場面。透過這個場面,你能感受到什麼?(2分)

圍繞“滁州百姓生活安樂,太平,富足;太守治理有方”回答即可。

4.歐陽修儘管被貶滁州,仍能有所作爲。請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你從中得到的啓示。

圍繞“在逆境中仍保持曠達的胸襟,不計較得失,積極樂觀”回答即可。

答:太守的生活態度是積極樂觀的。在實際生活中,我們遇到一點困難就怨天尤人,不去尋找解決困難的辦法,而作者在仕途受挫的情況下,沒有抱怨,而是心繫百姓,與民同樂。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要學習他這種樂觀向上的精神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

六、中考連接

《醉翁亭記》中考習題

一.益陽市(09湖南省)

1.選出下列句子的朗讀停頓不正確的一項。(2分)

A.環滁/皆山也 B.而樂/亦無窮也C.負者/歌於途 D.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1)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名: (2)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晦:

(3)行者休於樹 於: (4)臨溪而漁 漁:

11.用現代漢浯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2)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3.作者被貶滁州知州,自號“醉翁”。細讀文章,說說作者寫作本文的真實意圖是什麼?(2分)

二. 燕山區(09北京市)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1分)

A.臨溪而漁 身臨其境 B.山間之朝暮 暮色蒼茫

C.雜然而前陳 推陳出新D.觥籌交錯 一籌莫展

2.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字的意思。(1分)

(1)雲歸而巖穴暝 暝: (2)佳木秀而繁陰 秀: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翻譯:

4.用簡潔的語言歸納第②段的段意。(2分)

答:

三. 溫州市(09浙江省)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1)名之者誰 (2)野芳發而幽香 (3)朝而往,暮而歸 (4)弈者勝

2、下列加點詞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A、作亭者誰(的人) B、山間之四時也(的)

C、行者休於樹(從) D、頹然乎其間者(他們,他們的)

3、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醉翁之意僅在於山水之間嗎?結合全文說說你的理解。(3分)

1.益陽市(09湖南省)

9.(2分)D10.(4分)(1)命名 (2)暗 (3)在 (4)捕魚 11.(4分)(1)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於山水之間啊。(2分,準確譯出“意”的含義記1分,語句通順記1分。) (2)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遊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遊人的快樂爲快樂。(2分,準確譯出“樂其樂”

的含義記1分,語句通順記1分。) 12.(2分)表達作者寄情山水,與民同樂的曠達情懷。(“寄情山水”“與民同樂”各1 分。)

2. 燕山區(09北京市)

9.B ; 1分 10.①暝:昏暗;②秀:滋長。(共1分,每空0.5分)

11.譯文:早晨到這裏遊玩,傍晚回去,欣賞四季不同的景色,樂趣是無窮盡的啊。(2分)

12.滁人遊,太守宴,衆賓歡,太守醉。(2分)

5. 溫州市(09浙江省)

17、(1)取名(命名、題名、起名)(2)香花(花)(3)傍晚(黃昏、晚上)(4)下棋

18、C 19、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在心裏,寄託在喝酒上。 20、醉翁之意不僅在於山水之間,還在於宴酣之樂、樂人之樂。或:醉翁之意不僅在於山水之間,還在於與民同樂。

《醉翁亭記》複習導學案

一、預習檢測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林壑( )尤美 傴( )僂( )提攜 ...樹林陰翳( ) .

山餚( )野蔌( ) ..觥( )籌( )交錯 宴酣( )之樂 ...

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醉翁亭記》作者,自號,又號代文學家。

(2)貫穿全文的主線是“

(3)

二、課堂導學

1.背誦全文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翼然 .

(3)林霏開(5)野芳發而幽香 、 ..

(2)名.之者 (4)雲歸而巖穴暝 .(6)佳木秀而繁陰 .(8)提攜 (10)陰翳 (12)臨溪而漁 .(14)雜然而前陳者 .(7)傴僂(9)頹然 (11)交錯 (13)四時

(15)太守之樂其樂也 (16)野蔌 .3.譯句

⑴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

⑵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⑶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⑷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⑸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⑹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⑺宴酣之樂,非絲非竹

⑻醉能同其樂,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

⑼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⑽蒼然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4.問題研討

(1)本文以字貫穿全篇,文中描繪了、、

4個場面,表達了作者

文中有一句話奠定了全文的抒情基調,後成爲千古名句,這句話是示 。

(2)你如何理解本文中作者的“醉”與“樂”?

(3)你認爲文中太守的生活態度是什麼?聯繫實際,談談你的.看法。

三、當堂反饋

豐樂亭記(節選) 歐陽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飲滁水而甘。問諸滁人,得於州南百步之近。其上則豐山①,聳然而特立;下則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②而仰出。俯仰左右,顧而樂之。於是,疏泉鑿石,闢地以爲亭,而與滁人往遊其間。

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閒。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掇③幽芳而蔭喬木,風霜冰雪,刻露④清秀,四時之景無不可愛。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遊也。因爲本⑤其山川,道其風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⑥此豐年之樂者,幸⑦生無事之時也。

夫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之事也。遂書以名其亭焉。

【註釋】①豐山:在滁州西南。②滃( wěng)然:向上涌起的樣子。③掇:採摘。④刻露:刻削裸露。⑤本:描繪。⑥安:安享。⑦幸:有幸。

1.下列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滃然而仰出 ..

B.修之來此 .

C.醒能述以文者 .四時之景不同 .遂書以名其亭焉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 . D.得於州南百步之近 .

2.翻譯下面的句子。

(1)其上則豐山,聳然而特立。

(2)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遊也。3.此文是作者來滁州後的哪一年寫的?

4.文段中的哪幾句與《醉翁亭記》中描寫四時之景有相通之處?

5.民“喜與予遊”的原因是什麼?

6.作者認爲“刺史之事”指的是什麼?文段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醉翁亭記》複習導學案

【複習目標】:

1、背誦並默寫課文

2、積累文言詞彙;正確翻譯重點句子;整理並掌握各類文言現象。

環滁( )皆山也。其西南諸峯,林壑( )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 )也。山行六七裏,漸聞水聲潺( )潺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者,釀泉也。峯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 )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 )日出而林霏( )開,雲歸而巖穴( )暝( ),晦( )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 )( )提攜( ),往來而不絕者,滁( )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爲酒,泉香而酒洌( ),山餚( )野蔌( ),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 )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 )者勝,觥( )籌( )交錯,起坐而喧譁者,衆賓歡也。蒼顏白髮,頹( )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 ),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複習過程】:

一、在文中括號內給加點字注音。

二、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課文,用原文填空。

1、

2、描寫山間四季景色變化的句子是: , ,

, 。

3、美國在聯合國大唱人權高調,真是“_________”,意在藉此干涉別國內政。

4、奠定全文抒情基調的千古名句(破題句),是: , 。 這也是貫穿全文主線的句子。

5、點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三、解釋文中畫線詞語的意思。

第二課時

一、 翻譯重點句子:

1、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2、 山行六七裏,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者,釀泉也。 3、 峯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4、 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6、 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7、 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

8、 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9、 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

10、

11、 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二、 掌握各類文言現象:

1、詞類活用:

(1)山行六七裏

(2) 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

(3)名之者誰?

(4)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5)雜然而前陳者

2、一詞多義:

(1)謂: 太守謂誰?

秦王謂唐雎曰

謂爲信然

太守自謂也

(2)秀: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佳木秀而繁陰

(3)歸:雲歸而巖穴暝

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吾誰與歸

(4)而:而年又最高

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

溪深而魚肥

雜然而前陳者

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

3、文言句式: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者,釀泉也。

太守與客來飲於此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

醒能述以文者

三、 研討:作者到底都在“樂”些什麼呢?請仔細找一找,畫出有關的語句,

說說自己的理解。

參考譯文:環繞滁州城的都是山。城西南面的各個山峯,樹林、山谷格外秀美,遠遠望過去那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行走六七里路,漸漸聽到潺潺的水聲,從兩峯之間飛瀉而出的,是釀泉。山勢迴環,路也跟着拐彎,有個亭子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在泉水之上,是醉翁亭。建造亭子的人是誰?是山中的一個叫智仙的和尚。給亭子取名的人是誰?是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的。太守和客人到這裏飲酒,喝不了多少就醉了,而且年齡又是席間最大的,所以自己取名號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於喝酒,而在於山水之間。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在心裏,寄託在喝酒上。

像那太陽出來,樹林裏的霧氣散了,煙雲聚攏來,山谷就顯得昏暗了,朝則自暗而明,暮則自明而暗,或暗或明,變化不一的,是山間的早晨和傍晚。(春天)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夏天)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一片濃郁的綠蔭,(秋天)風高霜潔,(冬天)水流減少,石頭露出水面的,是山裏四季的不同景色。早晨出去遊玩,傍晚回來,四季的景緻不同,樂趣也就無窮無盡呀。

至於揹着東西的人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喚,後面的人答應,老老少少的行人,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的,是滁州人在遊玩。來到溪水邊捕魚,溪水深,魚兒肥,用釀泉的水釀酒,泉水香甜,酒色清澈而透亮,山中野味野菜,雜亂的樣子擺開在面前的是太守的宴會。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於音樂,(而在於)投壺的人投中了,下棋的人得勝了,(只見)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賓客們)有時站立,有時坐着,大聲喧鬧的場景,那是賓客們在(盡情)歡樂。容顏蒼老,頭髮花白,醉醺醺地身處賓客們中間的,那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陽快落山了,人影疏疏落落,太守下山回家,賓客們也跟着回去了。樹林枝葉茂密成陰,樹的上上下下都有鳥兒的鳴叫聲,這是遊人離去時禽鳥在歡唱的聲音。但是鳥兒只懂得山林的快樂,卻不懂得遊人的快樂;賓客們懂得跟隨太守出遊的快樂,卻不懂得太守是以遊人的快樂爲快樂。醉了能夠同大家一

起歡樂,醒來能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誰?就是廬陵人歐陽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