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題西林壁

三年級《題西林壁》教學設計

《題西林壁》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分享了《題西林壁》教案。歡迎參考!

三年級《題西林壁》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誦古詩,會默寫古詩。

2、正確理解詩句的意思,聯繫生活體會詩中所蘊涵的哲理。

3、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鑑賞能力,練習仿寫。

教學重點

藉助以前學過的讀詩方法,理解詩句的意思,感悟詩境。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哲理思想。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背誦古詩,認識詩人

1、誰瞭解蘇軾呢?誰會揹他的詩?

2、引入題壁詩,簡要介紹題壁詩形成原因。還可出示最有名的題壁詩《黃鶴樓》讀一讀。

3、解讀課題,問:西林在什麼地方?生指出在江西廬山後,引導背誦《望廬山瀑布》側面瞭解廬山。師介紹:廬山不僅水美,而且山也美。自古享有“匡廬奇秀甲天下”的盛譽。朗讀課題,匯入詩文教學。

二、精讀古詩,理解詩意

1、教師引導學生回憶學詩的方法。

2、學生結合註釋,自由閱讀,自主思考。教師巡視指導。

3、指名讀詩,正音。

4、集體交流:能讀懂哪些?還有哪些不懂?教師相機進行以下指導:

(1)當學生感知到廬山之美時,引導學生品讀、想象第一、二句,讓學生簡單畫一畫他讀出的“嶺”和“峯”,補充描述一下“遠近高低”所見的不同形態。引導學生讀中發現一個問題:觀察角度不同,結果也不同。最後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可回憶課文《畫楊桃》。

(2)教師重點引導學生品讀第三、四句。相機理解“緣”的意思,並注意強調其寫法:右上部分好似兩手做取景框狀。師生採用問答等形式反覆朗讀該句。深層思考:爲何身在廬山,卻不識廬山真面目呢?引導學生討論後歸納: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討論探究:那麼,怎樣纔看得清廬山真面目?集體交流。相機引讀名詩佳句:比如,王之渙《登鸛鵲樓》: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杜甫《望嶽》:“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

三、吟誦古詩,品悟詩境

1、出示並比較兩首寫廬山的名詩:《望廬山瀑布》和《題西林壁》。引導發現這兩首詩不同的構思:前者在於景,後者在於理。強調在吟誦《題西林壁》中要注意體會其中的理趣。

2、教師提示讀詩方法,並進行朗讀示範,指名說說準備怎樣把握詩歌節奏(重音與停頓)?

3、學生自由練習朗讀,引導學生在聯想中品味:你在朗讀中聯想到了什麼類似的生活現象?一邊感受一邊朗讀。也可以引導學生說說生活中類似的“身在廬山”現象,再反覆吟誦後兩句。

4、指名展示,引導學生聽,評。

5、配上樂曲,開展背誦比賽:看誰先把這首詩背下來?

四、揣摩古詩,觸摸詩情

1、教師提示:學習古詩,還應瞭解詩的寫作背景,才能觸摸到詩人的心靈。

2、投影出示:蘇軾,學富五車,才氣橫溢,詩、詞、文都有極高造詣,被譽爲“奇才”。因爲不受當朝新黨的籠絡而受到迫害,遂引發了“烏臺詩案”。1080年,死裏逃生的蘇軾被貶官至黃州,在黃州城東開荒種地,自食其力,號東坡居士。自貶謫黃州以後,他只好把政治上遭到壓抑的苦悶消解于山光水色之中,出現了蕭疏沖淡的格調。1084年,48歲的蘇軾被改貶到了汝州,在他走馬上任之前,他來到了江西,遊覽了聞名遐邇的廬山,詩興萌動,揮筆書寫了《題西林壁》。

3、學生了解寫作背景後,教師引導學生在讀詩中推測作者的詩情:蘇軾這樣一個非常有學問的文人,卻被以莫須有的罪名兩度貶謫,他的命運似乎並不由自己掌握,所謂人在官場,身不由己,他像繡球一樣被人拋來拋去。那麼,《題西林壁》有沒有可能隱含他對這樣的人生的一種頓悟呢?再讀古詩。引導發現:“廬山”也許並不單指眼中的“這座廬山”,或許還暗指心中的“那座廬山”呢。學生討論交流,引導將“廬山”這一環境改爲其它環境,例如:“官場”。換詞朗讀:不識x x真面目,只緣身在x x中。再引導迴歸原句,反覆品讀。

4、教師引讀第三、四句:蘇軾觸景生情,脫口而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引領反覆吟唱。

五、比較閱讀,點燃詩心

1、教師出示自己所作《象棋》:孤相單士護王宮,炮馬車卒狹路逢。不識棋局真面目,只緣身在棋局中。引導對比閱讀,找出異同。

2、鼓勵把生活中的類似感悟也用詩歌形式表現出來。嘗試寫一寫。

3、集體交流。

六、產生共鳴,領悟道理。

1、同是廬山,我們卻能看到那麼多千姿百態的景象,是因爲我們“移步”,讓廬山“換形”。我們以前也學過一篇有“移步換形”效果的文章,是——《畫楊桃》。背誦“提起楊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有時候看起來真像個五角星。因此,當我們看見別的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着發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看的。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我們這首《題西林壁》,也是要告訴大家——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也就不同。但是,我們只看到片面的時候,不要忙着下結論,而是要客觀、全面地去觀察、去發現,才能真正地認識到事物的全面和根本。這也是詩人在遊廬山後的心得,也是他想告訴世人的道理。所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也成了世人傳誦的千古名句。我們平時說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也正是此理。

2、那如果我們要看清廬山的真面目,你們覺得要如何去看,才能完整地看清它的樣子呢?

3、其實在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不識廬山真面目”的時候,不管是看景,還是看物,或是看人,都有自己片面的一面。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帶領學生在校園內以不同的角度觀察校園,再站到樓頂看全貌,感知“不識學校真面目,只緣身在校園中”。然後再讓學生舉例,也可老師舉例引導。

七、課後拓展。

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遊覽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遊詩。《題西林壁》是遊觀廬山後的總結,另外還有四首,同學們可以在課後繼續瞭解學習,相信大家在不同的詩裏,還可以看到更多的'廬山的美和詩人豐富的感情。

八、課後反思

單元的主題是觀察和發現方面的趣事,兩首古詩都蘊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讓學生理解起來似乎總有一些差距,特別是第一首古詩中的前兩句和後兩句,都是講明從不同的角度看事物會有不同的結果,但在具體運用到作業的填空題時,似乎就有些含糊,連我自己都會判斷不清。第二首詩歌對於孩子們的一生都會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所以我花了比較多的時間去引導孩子們理解在他們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即將遭遇的各色困難時,都能夠想起這句話的含義,並且能夠在迷局之中爲自己指明方向。

古詩,在時代上,離我們很遠。兒童讀古詩,主要是受傳統文化的薰陶。除了要熟讀成誦外,初步感悟其中的韻味也是必須的。因爲只有讀出了其中的味道,才能真正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把心放在詩境和詩眼中去讀,是本設計的特點。一是透過介紹時代背景和詩歌的具體產生背景,讓學生進入詩歌的情景中去理解詩歌;二是在學生感悟的基礎上,抓住一個“遊”字,來引導學生比較閱讀,去玩味詩歌的味道。當然,在具體實施這個教案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程度進行不同層次的比較,不得人爲提升,抽象分析。要在詩的韻味中去閱讀,去想象,去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