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錢塘湖春行教學設計

一、引入新課

錢塘湖春行教學設計

1、投影西湖春景圖,播放《春江花月夜》的音樂,由圖片及音樂營造一種濃濃的學習氛圍,從而引入課題。

2、引出白居易,簡介作者。

3、出示學習目標

 二、初讀詩,知詩意

1、給生字注音:啄沒堤

2、聽錄音範讀課文,要求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注意:

a、朗讀的節奏

b、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按照古詩的要求學生集體讀課文,四人學習小組互讀課文。

4、請個別學生作示範性朗讀,然後讓學生互相點評。

5、學生說出標題提示了哪些方面的內容?(地點:錢塘湖、季節:春、事情:出遊)

6、明確詩的體裁(七言律詩)

7、學生讀後討論提出詩中難理解的字詞:水面初平雲腳低暖樹亂花不足

8、詩題說“春行”,說說作者的遊蹤:孤山寺—賈亭—白沙堤

三、再讀詩,賞美景

1、學生自讀後討論:詩中所寫的是春天的哪一個階段,找理由說明:

寫的是早春,早鶯、新燕、亂花、淺草。是“早鶯”,而且幾處,不多,所以搶着向陽的暖樹,來試它滴溜的歌喉;因爲是“新燕”,是不多的幾家,就會引起人們一種乍見的`喜悅。,而春天百花爭豔,眼前一片奼紫嫣紅,便有迷亂之感。草初生,故“淺”,也是早春景象。

2、詩中寫了哪些景物?怎樣寫?

春水,春雲,春鳥,春樹,春泥,春花,春草,

春水初漲,春水淙淙;白雲重疊,同湖面相連,水雲相接連成一體;早鶯搶着向陽的暖樹,來試它滴溜的歌喉;新燕剛回引起人們一種乍見的喜悅;而春天百花爭豔,眼前一片奼紫嫣紅,數量多,顏色豔,使人眼花繚亂,便有迷亂之感;草初生,剛能淹沒馬蹄印。

 四、品讀詩,賞妙筆

1、古人對語言的錘鍊極爲講究,所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實都是“吟安一個字,撫斷數根鬚”的結果,白居易、歐陽修、賈島都是其中的典範。本詩“亂花漸欲迷人眼”中的“亂”不僅寫出了花的品種數量之多,顏色之豔,眼前一片奼紫嫣紅,使人眼花繚亂,便有迷亂之感;更顯出了一種勃勃的生機。

2、詩中還有類似的妙筆,學生討論找出並說說妙在哪裏?

初、低、早、爭、暖、新、春、漸、淺”

3、想象詩中優美的意境,教師配樂朗誦。投影錢塘湖的春景圖

在一個明麗的春日,我信馬來到錢塘湖畔,由孤山寺的北面繞到賈公亭西。一場春雨剛過。雲氣同湖面上的微波連成一片,像貼在水面似的。而湖水漲得滿滿的,快要跟岸齊平了。遠處近處都有黃鶯婉轉的叫聲,這些春天的使者們,嬉戲追逐,爭着搶着往向陽的枝頭飛。誰家新歸的燕子在湖邊飛上飛下,它們忙着銜泥築巢。沿途繁花東一簇,西一叢,快要讓人眼花繚亂了。而路上的春草剛從土裏鑽出來,剛夠遮住馬蹄。春神把花掛在樹上,把草鋪在地上,供人們盡情賞玩,而我最迷戀的卻是湖東一帶,這裏綠楊成蔭,白堤靜靜的躺在湖邊,安閒,自在,真要讓人留連忘返了。

 五、精讀詩,悟詩情

1、詩中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最後兩句直抒胸臆,表達詩人喜悅的心情。“最愛”,表達作者對錢塘湖美景的讚美熱愛之情;“行不足”,是因爲看不足,說明詩人流連忘返,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2、面對美好的大自然,我們應持什麼樣的態度?

3、西湖是我國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是馳名世界的旅遊勝地,有着“人間天堂的美譽”。歷代文人詠贊西湖的詩文很多,你們能舉出一些嗎?

例:蘇東坡《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六、全班學生自由朗讀,直到能背誦

七、全文總結

這首詩的題意主要在“行”字,詩人寫騎馬遊春的樂趣,截取從孤山寺北寫起至白沙堤。開頭寫“湖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見之景,中間寫遊程中所見,最後用“綠楊蔭裏”寫白沙堤之景,明麗輕快,令人目迷神馳。

教學反思

(1)注重文言文的朗讀,讓學生熟讀成誦

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多讀、精讀、美讀中對詩意逐步瞭解,以至熟悉詩的內容,設計不同的教學情景讓學生讀,進一步品味詩的好詞妙句,感受詩中的優美意境,最後達到詩詞教學的目的,熟讀成誦。

(2)在合作學習中培養探究能力

賞析詩中的好詞妙句,讓學生找出自己認爲好的詞句,在合作小組中討論探究,交流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從而形成合作學習的能力。

(3)多媒體教學手段激趣

用多媒體播放有關的音樂,有關的春的圖片,有關的課件,讓學生有興趣去學習,使教學的內容直觀形象生動有趣,從而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