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前方》教學反思

《前方》教學反思1

《前方》一課,按一般的教學程序,應當是先介紹作者及印度攝影師的作品。然後,讓學生分析“人爲什麼藥離家?”原因大致有四點:

《前方》教學反思

1、遷徙的習性。

2、外界的誘惑。

3、出於無奈。

4、前方(理想)的召喚。

我請一組學生,按縱排,學生一人講一點,速度也較快。然後讓學生分析“爲什麼說人生實質上是一場苦旅”,學生大都找到了“擁擠不堪的車裏”“坑窪不平的路面”“皮肉之苦”“惶惑與茫然”“索然無味”等,但無法概括出“身體(肉體)的苦旅”或“精神的苦旅”。那麼“人生的悲劇性實質”是什麼,學生一般都能找到“走向前方,到處流浪時,又時時刻刻惦念着正在遠去和久已不見的家、家園和家鄉。”卻不能找到“人無法還家;更在於,即便是還了家,依然還在無家的感覺之中”。當時筆者也沒有弄清楚“人生的苦旅”與“人的悲劇實質”這二者之間有何關聯。

《前方》在第一個班級中,上下來並不成功,課堂反映較平淡,學生較不活躍。“以其昏昏,欲使人昭昭”不也難乎?似乎沒有把文章講清楚,因爲自己的思路還不清晰。

我想主要是沒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於是在第二節課中,我改變了提問的內容。先自由朗讀5分鐘,找出文中與照片有關的內容。這個問題難度較小。學生迅速地找了出來,例如第1段“他們去哪兒?歸家還是遠行?”“他們正在路上”第8段“有了我們眼前這輛破舊而簡陋的汽車”第10段“擁擠不堪的車裏”可想像“車吼叫行走在‘坑窪不平’的路上”,“那位男子手託下巴望着窗外”想象他眼睛裏流露出一個將要開始“艱難旅程的所有的惶惑與茫然”第12段坐在車上的人們,“前方到底是家還是無邊的曠野呢?”

這篇《前方》主要講遠行還是回家,側重講遠行。那麼人類爲何要離家遠行?原因有哪些?四點,學生很快找出來。那麼,遠方是未知的,在走向遠方的`旅途是怎樣的呢?學生回齊答:人生是一場苦旅。那麼爲什麼會是一場苦旅。學生回答了“皮肉苦”是身體上的,那麼心靈上的有嗎?有一學生說:“精神的苦旅”。也就是說人生的苦旅是身體與精神的雙重苦旅。而且這種苦旅不光是坐“簡陋汽車”的人們有,那些坐在“豪華遊艇上,舒適的飛機上或火車上的人們也都有的”。也就是說這種“人生的苦旅”的感受不是某一類人所有的,這種感受是人類普遍具有的。

那麼,肉體上的苦旅與精神上的苦旅哪一個帶給人類的痛苦更大呢?學生馬上回答“精神上的苦旅,”爲什麼?學生自然而然看到了第11段:離家在外,精神上思鄉之苦,於是想回家。但有的人,由於各種原因,無法追求就有了揮之不去的鄉愁,而有的則比較幸運,可以回家。但卻“近鄉情更怯”,不願回家,或回了家日日受着鄉愁的苦楚,卻馬上離去,爲什麼呢?找不到家的感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這種可以回家,也回到了家,卻依然有無家的感覺的苦,則是精神苦旅中的最苦者。他們有自己的精神追求,追求心靈上的家園,而非遮風避雨的家物質的實在的家。有的人是幸運的,例如陶淵明在田園中找到了自己的心靈家園。“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魯迅在寫作中找到了自己心靈的寄託與歸宿,李白在名山大川中找到精神的棲息地。

遠行,前方固然美好,但也可能充滿艱苦,有的可以找到物質的家,卻找不到人心靈的家。找不到心靈家園的人,將永遠流浪在曠野,有的人則比較幸運,找到物種與心靈的家。走向前方,就是人生肉體與精神的雙重苦旅。

《前方》教學反思2

《前方》一文思想內容豐厚,蘊味深刻,寫法獨特。人在離家遠行途中,不斷地回望故鄉;思念故鄉卻害怕回家;即使回了家卻依舊在無家的感覺之中。作者把這種微妙又非常真實的矛盾的心理表達得極其細膩,這篇文章極易讓讀者產生共鳴。於是我首先調動學生興趣入手,直接要求學生集中注意力仔細觀察課文前面的一幅由印度攝影師拍攝的名爲《前方》的照片,然後讓學生暢所欲言,說出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出乎我意料的是,學生的想象空間很是寬廣,發言非常踊躍。過後我又提醒學生注意作者是如何圍繞照片展開聯想的。經過聽、自由讀之後學生都能找到作者在第一段由圖片切入,展開了一系列的聯想,最後一段是呼應前文。同時要求學生抓住作者核心觀點進行重點理解,分組展開討論。大部分學生能夠把握文中幾個關鍵句的含義,由此形成對文章的整體認識,進而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內涵。對於文中“路”、“前方”、“家”等詞的多重含義理解難度相當大,我則啓發學生聯繫生活實踐,用形象的例子來理解作者有關人生哲理思考的話,課堂效果甚好。

《前方》教學反思3

這是新入選教科書的文章,充滿現代人文氣息,老師學生都喜歡,但是教學上有難度,怎樣克服難點教出語文味值得探討。

教學上要抓住三個要點:

一、弄懂文章中幾個核心語句,把握文章的主旨;

二、在此基礎上把它與本專題其他講歸家的文章比較,獲得對思鄉情結的現代的理解,拓展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三、這是一篇攝影文章,反映出現代散文寫法上的新趨勢: 敘議結合,往往由場景生髮開來展開議論,又由議論轉入具體的畫面場景,詞語往往都兼有實指意和某種形而上的虛指含義,充滿了濃郁的思辨色彩,這也應讓學生有所瞭解。

怎麼在有限的教學時間裏讓學生透過合作探究來解決這些問題呢?我採用的辦法是: 大處着眼、細部入手,也就是依據專題和板塊的內涵,從文字的個性出發,設計教學過程和步驟。具體地說,就是先從攝影散文的特點入手,梳理文章的基本思路,抓住三個核心觀點,多層次多角度地來理解這些觀點。其中第一個觀點相對淺易,可以一帶而過;第二個觀點學生都懂,但意思往往不大理解,可以依據上下文找出作者自己的回答;第三個觀點是分條概括,要求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闡釋,豐富對原文觀點的理解。這樣設計結構上由總到分到總,方法指導上涉及資訊篩選、關鍵詞理解、分條概括、文意闡發等,具有豐富的閱讀實踐內容和較高的閱讀思維含金量。最後再讓學生把課前準備好的評點互相展示、評出優劣,老師相機點撥,生成豐富的課程意義。

本文采用文字研習的教學方式,應該說這種方式是我們老師教學的長項,但是在新課標理念下我們應該有新的追求。具體到這篇課文裏,就是依據專題的內涵,選擇有豐富內涵的教學素材,重點突破,讓點上的知識輻射到面上,照亮全文,照亮學生的精神。我們不孤立地追求人文性,而是抓住聽說讀寫這些語文字質的東西,讓人文精神自然而然地去浸潤學生,把語文課成語文課,真正教出語文味來。

標籤:反思 教學 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