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菩薩蠻憶江南》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二選修)

教學目標

《菩薩蠻憶江南》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二選修)

知識與技能  瞭解作者生平及其詩歌特點;整體感悟詩的意境

過程與方法  以課堂爲陣地,提升學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探究拓展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在誦讀中提高學生聯想和想象能力,進入詩歌意境

        重難點          體會詩人強烈的情感,瞭解詩人獨特的藝術氣質。

教 學 內 容 教學環節與活動設計

教學設計

一、檢查舊知(5分鐘)

二、個性化匯入 (1分鐘)

三、作家作品及背景介紹(2分鐘)(見學案)

四、整體感知(5分鐘)

1、齊讀課文(參照課後誦讀提示)

2、譯文:凡是到過江南的人都說江南的風光無限美好,離家遠遊的人只願跟着江南一起蒼老。春天的江水清沏澄碧勝過春天,這時躺在畫船之中細聽雨聲悠然入眠。

在爐邊賣酒的少女像一輪明月,潔白的雙腕像凝滿霜雪。年輕人未老時還是不要回鄉,若是回鄉一定會使你傷心斷腸。

五 全詩賞析(30分鐘 )

1.賞析上片:“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  

這兩句意思是:人人都說江南好,確實如此,到江南來作客的人應該在這兒住上一輩子。  

明確:這兩句抒情。韋莊是北方人,在中原一片戰亂中來到了江南,而在江南韋莊只是一個遊人客子,卻想在江南終老,這裏既沉鬱委婉地表達了有家不能歸的苦衷,也由衷地表達了詞人對江南水鄉的依戀之情。  

“春水碧於天, 畫船聽雨眠。”  

這兩句意思是:江南春水澄澈,比藍天更藍碧,在這碧於天的江水上,臥在畫船之中聽那瀟瀟雨聲,這種生活比起中原的戰亂,是何等的閒適自在啊。  

明確:這兩句寫景。描繪了江南水鄉的美麗風景和江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背誦上片內容

2.賞析下片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這兩句的意思是:在爐邊賣酒的少女像像月亮一樣美麗,手腕潔白得像凝滿了霜雪。  

明確:這兩句寫人,讚美了江南窈窕美麗的'女子。  .“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須:必定。 斷腸:形容非常傷心。    

其意思是:年輕人未老時還是不要回鄉,若是回鄉一定會使你傷心斷腸。  

明確:這最後兩句是抒情,抒發了想回故鄉勒欲歸不得的盤旋鬱結的苦衷。

背誦下片內容  

3 思考 詞中從哪些方面寫出了“江南好”?  

明確:“春水碧於天”,描繪了江南水鄉的景色(風景)美。從視覺角度寫:描繪春水色彩,突出水之清,水之綠,令人心曠神怡。“畫船聽雨眠”描繪了江南人的生活(情趣)美。從聽覺角度寫:聆聽着淅瀝的雨聲,漸漸入眠,十分愜意閒適。“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寫出了江南的人美。比喻生動貼切,極言其面板之白皙、細膩,因爲賣酒女子用手打酒,手臂的動作格外引人注目,所以作者對皓腕加以特寫。

4 思考:有人說《菩薩蠻》最後兩句“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是從側面反映江南美,也有人說這兩句是寫詞人有家難歸的愁苦之情,你認爲哪種說法更合理?請結合全詞進行分析。點撥(1)我認爲第一種說法更合理。本詩真切表達了作者讚美、留戀江南風物的意思。“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江南風物何其秀麗與愜意;“壚邊人似雪,皓腕凝霜雪”,那可人的曼妙女子肌膚雪白,似乎懾人魂魄。作者是不是感喟,還是終了這錦繡江南得了,所以此句是從側面反映江南美。

(2)我認爲第二種說法更合理。從字面上理解 作者的意思是人未老時(落葉歸根),不要回到故鄉,那裏或許已經不是當年的美景。看到了不是徒增悲傷嗎?當時作者的家鄉,戰事連連,已經不復江南水鄉的溫柔模樣,他正是思念着家鄉,想回去,卻又想到此時的家鄉已經滿目瘡痍,又不忍回去。

5下面請同學們閱讀課後白居易的三首詞

白居易這三首詞表現了極豐富和極深厚的情感,真可謂是詞短情長。從內容方面說,第一首是總寫對江南的回憶;第二首和第三首則是分別寫對杭州和蘇州的憶念、嚮往。從結構方面說,這組詞的寫法幾乎完全一致:即頭兩句爲點題,中間兩句爲對勝景、勝事的描繪,末尾以呼應開頭作結。它很明顯受 到民歌的影響,既具有迴環復沓的美,又富有清新活潑的情調。

6、比較鑑賞:韋莊《菩薩蠻》與白居易三首《憶江南》意境上的異同。

韋莊的《菩薩蠻》顯然順承了白居易的《憶江南》。兩人的詞都用簡潔清新的語言勾勒了江南風光秀麗的圖畫,並融進了深深熱愛、依戀江南的感情。不同的是,韋莊的詞在表現依戀江南之情的同時,還表達了漂泊難歸的愁苦之情。白居易的詞是用清麗淡雅的語言勾勒江南山水,而韋詞則把人物形象的刻畫也納入其中,“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更有了一種冶豔的意味。可以說,白詞爲我們呈現的是一幅“江南山水圖”,而韋詞則是一幅“江南仕女圖”

六、整理背誦    2分鐘 

李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