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菩薩蠻(溫庭筠) 教案教學設計(蘇教版高二選修)

 教學目標:

1、瞭解唐五代詞的有關常識。

2、透過對“溫詞”的鑑賞,瞭解“花間詞”的藝術風格。

教學重點:討論本詞是否有所寄託。

教學方法:閱讀法、講授法、對話法。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唐五代詞概述:

   1、花間詞派:以唐溫庭筠、前蜀韋莊爲代表,以寫男女相思離別爲主要特徵。溫詞穠豔華美,如簪花仕女,如富麗堂皇牡丹,“密而隱”富於美感的聯想;韋詞疏淡清秀,如淡妝美人,如清新明麗芙蓉,“顯而疏”,易直接觸發情感的感動。

   2、二主一相:南唐詞以宮廷爲中心,以君臣爲主體,以“二主一相”(中主李璟、後主李煜和中主朝宰相馮延巳)爲代表,他們憑藉共同的高雅而全面的文化修養和藝術情操,以及獨特的個性稟賦和情感體驗,賦予南唐詞獨特的感傷情調和開闊的詞境(李璟和李煜以文雅的詞風來表現深廣的憂患意識,爲詞體注入個人和家國之感,拓展了唐五代文人詞的藝術境界,開掘了唐五代文人詞的抒情深度;樸素的語言和傑出的白描功夫,形成了他們“天然地,別是風流標格”。馮延巳詞善於以闊大境界、層進手法寫柔情,從而營造出一種浩浩莽莽的意境。),確立了他們結束“花間”開啓“北宋”的承上啓下的詞史地位。

二、作者介紹:

溫庭筠:與李商隱並稱“溫李”,與韋莊並稱“溫韋”,他是第一個專力於“倚聲填詞”的詩人,其詞多寫花間月下、閨情綺怨,形成了以“綺豔香軟”爲特徵的花間詞風,被稱爲“花間派”鼻祖。

三、結合註解,理解詞意:

小山重重疊疊,晨曦閃閃或明或滅,鬢邊髮絲飄過潔白的香腮似雪。懶得起來畫一畫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遲遲。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對前鏡又對後鏡,紅花與容顏交相輝映,剛穿上的綾羅裙襦,繡着一雙雙的金鷓鴣。

四、賞析:

1、這首詞的韻腳有哪些?如何構成聽覺之美?

答:韻腳分別是“滅”“雪”“眉”“遲”,“鏡”“映”“褥”“鴣”,兩仄兩平,相互交錯,既有整飭之美,又有變化之美,讀來朗朗上口,富於聽覺之美。

2、詞中的物象有哪些?如何營造視覺之美?

答:物象有“小山”“鬢雲”“香腮”“蛾眉”“花”“鏡”“面”“繡羅襦”“金鷓鴣”等意象,錯彩鏤金,精緻綿密,構成富於視覺美的境界。

3、塑造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

答:這首詞刻畫了美麗而寂寞的貴族女子形象。

4、作者是如何來表現人物形象的?

答:肖像、動作(細節)、着裝描寫

例如“懶起畫蛾眉”中“懶”字把她此時此地那種悵惘若失的情態傳達出來;“弄妝梳洗遲”中“遲”字進而渲染她無情無緒的心態;“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花似人面,人面似花。花固然美,但“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人面固然也美,但紅顏易老,青春難駐,只怕也跟花一樣易開易落啊!;“雙雙金鷓鴣”,實際是反襯,她獨處深閨。滿懷惆悵,“雙雙金鷓鴣”不僅給她哀怨的心緒添上幾分酸楚和難堪,也道出她“願做鴛鴦不羨仙”的理想。

五、作業:

1、背誦全詞。

2、完成《學習與評價》相關練習。

李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