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小班數學教案及教學反思

身爲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透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班數學教案及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班數學教案及教學反思

小班數學教案及教學反思1

活動目標:

1、透過拼擺圖形,鞏固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的基本特徵的掌握,能夠區分四種幾何圖形。

2、透過創設愉悅的遊戲情節,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及創造性思維。

3、激發幼兒探索的慾望。

4、體驗模仿的樂趣。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圖形寶寶圖片、幼兒操作用的四種幾何圖形若干

2、固體膠、紙3、幾何圖形拼組成的幾幅畫

4、奇妙箱5、水彩筆、蠟筆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教師扮演圖形媽媽,帶圖形娃娃(幼兒)做律動。(每個幼兒發放一圖形板)

(二)遊戲鞏固

1、遊戲:摸一摸“奇妙箱”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隻奇妙的箱子?(出示奇妙箱)你們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的是什麼祕密嗎?

(1)、師念兒歌:奇妙口袋東西多,讓我先來摸一摸,摸出來看看是什麼?;。教。案來自:大。考。吧幼。師網;摸出一本書,問:“這是什麼?它們是什麼形狀的?(書、長方形)爲什麼說書是長方形的?

問:日常生活中還有那些東西是長方形的?(啓發幼兒說出)

(2)、再念兒歌:奇妙口袋東西多,請某某小朋友來摸一摸。

當幼兒摸到後,要求說出生活中還有哪些這樣的物品?遊戲反覆進行

(3)、教師總結:奇妙箱裏的東西有的是圓形的、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正方形的、還有的是長方形的。(邊說邊指相應的物品)(3)、你怎麼知道它是三角形/正方形/圓形/長方形的?

(4)、老師總結:三角形有三個角、三條邊;正方形有四條邊四個角,而且四個角一樣大,四條邊一樣長;長方形也有四個角、四條邊而且四個角一樣大,對面的二條邊一樣長;圓形就是圓圓的沒有角的,邊摸上去是光滑的。

2、遊戲:捉迷藏

(1)、師出示背景圖,請幼兒找出其中的圖形寶寶。

(2)、請幼兒分別找出各種圖形,並說出有幾個?

3、遊戲:圖形找家

(三)添畫(變戲法)

1、交代要求

師:小朋友的本領真大,現在請你們玩個“變戲法”的遊戲。盤子裏放着許多圖形寶寶,等會兒請你們挑選自己喜

[1][2]下一頁

歡的圖形,在這些圖形上添畫幾筆變成其他有趣的物品,看看哪個小朋友最聰明,變的東西和別人不一樣。

2、幼兒發揮想象,自由拼圖。

3、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4、作品展覽

師:今天爸爸、媽媽很辛苦,抽出許多時間來看我們小朋友學本領,我們謝謝他們,把我們畫的作品送給他們,好嗎?

(四)、活動延伸

將剩下的圖形投放到區角活動中。

教學反思

首先,能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達到了活動目標。整節課老師的主導作用和幼兒的主動探索學習,體現得很和諧融洽。圓形、方形、三角形、長方形……這些看似複雜的幾何圖形對孩子們來說其實是挺熟悉的。在周圍生活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圖形,只是他們有時候沒有留意而已。教師引導孩子運用自己的感官去熟悉、分辨這幾種常見圖形。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孩子自己去看,自己去發現,自己去變化它們。在圖形組合、變化圖形的過程體驗到操作、創造帶來的成就感。

整個活動以遊戲形式貫穿,層次清楚,活動環節一環扣一環。爲幼兒營造了一個溫馨,寬鬆的活動氣氛。老師也提供給了孩子自由表現的機會,尊重了每個孩子的想法和創造,使每個孩子在活動中都得到了發展和提高。

透過這節課的教學,讓我感受最深的是作爲一名幼兒教師更要勤奮學習,勤於動腦思考,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讓幼兒快樂地學習,快樂地成長。

小班數學教案及教學反思2

活動目標:

1、複習手口一致點數3以內的數,並能準確說出它的總數。

2、學習感知3以內的數量,引導孩子給數羣匹配相應數量的圓點。

活動重難點:

學習感知3以內的數量,給數羣匹配相應數量的圓點。

活動準備:

教具:一張草地背景圖,圖上有三座小房子;磁性教具:(分別爲1只小鹿、兩隻小兔、三隻熊貓的數羣卡,耳罩、圍巾、帽子)

學具:與幼兒人數相同的數羣卡片(1—3不同數量的禮物卡片)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複習手口一致的點數3以內的數。

教師出示教具:今天的天氣真好,森林裏遊戲的小動物可多啦!小朋友們看看,都來了些什麼動物呢?第種小動物有多少? 教師: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吧。

小結:一共有1只小鹿、兩隻小兔、三隻熊貓,我們透過點數就知道數到最後一個數就是它的總數。

教師:冬天來了,小動物們好冷,老師給它們準備了一些保暖的東西,看,(出示實物)(讓孩子逐一點數並說出總數:一個耳套,兩條圍巾,三頂帽子。)

小結:我們透過點數知道有個耳套,兩條圍巾,三頂帽子,把這些保暖的東西送給小動物,你想把什麼送給小動物呢?

二、透過給小動物送禮物,學習感知3以內的數量。

1、引導孩子學習等量數羣卡匹配:你覺得一個耳套應該送給誰呢?你爲什麼覺得一個耳套應該送給一隻小鹿呢?

小結:一隻小鹿和一個耳套的數量是一樣的,所以把一隻耳套送給一隻小鹿。

2、用同樣的方法點數感知兩隻小兔、三隻熊貓分別和兩條圍巾、三頂帽子數量一樣多。

教師引導幼兒小結:我們給一隻小鹿送了一個耳套,給兩隻小兔送了兩條圍巾……

3、學習數羣卡與相應數量的點卡匹配。

小動物們收到禮物都想回家了,我們送他們回家好嗎?它們的家在哪裏呀?(出示三棟房子)這裏有三棟房子,究竟哪棟房子是小鹿、小兔、小熊的呢?)這些房子一樣嗎?有什麼標記?你覺得一個圓點、兩個圓點、三個圓點的房子是誰的?爲什麼?

4、引導幼兒小結:一個圓點可以表示所有數量是1的物體,兩個圓點可以表示……

三、操作活動,進一步讓幼兒感知3以內的數量。

1、我們班的小朋友很棒,老師也給你們準備了禮物呢!看看你們的凳子底下都藏着什麼禮物?都有多要,拿出來看一看,並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

2、教師對個別進行提問:XX,你收到了什麼禮物呀?有多少呢?

四、引導幼兒收拾操作材料。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讓幼兒在活動中感知3以內的數,幼兒可以自主的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數量卡,使不同層次的幼兒在這個環節中都有所提高,從而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此次活動非常注重幼兒的情感體驗,使幼兒在心情愉悅的情況下,不知不覺主動的學習,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小班數學教案及教學反思3

活動目標:

1)學習手口一致點數1—5,說出總數。

2)嘗試按數取物,感受數與量的關係。

3)體驗與同伴共同參與遊戲的愉快情緒。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5)瞭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活動準備:

紅、綠、黃糖若干

活動過程:

一、遊戲:找寶貝(糖寶寶)

1)今天糖寶寶來和小朋友做遊戲,它們都躲起來啦,大家去找找吧。

2)提醒幼兒要仔細地尋找,聽到信號回到座位邊。

二、集中數數:

1)你們找到了什麼?讓糖寶寶排排隊,數一數有幾顆?

2)請幼兒數一數、說一說:你有幾顆糖寶寶?

幼兒介紹,教師展示教具,集體數數驗證,要求能手口一致點數,說出總數。

3)區別最大的數和最小的數

4)幼兒聽信號按數取物,感受5以內數與量的關係,要求聽清楚老師的信號。

三、請幼兒品嚐糖果,給於成功的鼓勵

四、遊戲:

糖寶寶找朋友要求唱完〈找朋友〉的歌曲後,糖寶寶按老師的信號找到相應的朋友並擁抱在一起。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特別高,因爲這是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只是個別孩子對這方面的知識欠缺,但是在活動中,他們能充分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來參與活動,我個人認爲,這節課還是成功的。

小班數學教案及教學反思4

活動目標:

1、能發現圖形的排列規律,按ABAB的形式進行排序。(重點)

2、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

3、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4、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三角形、圓形小卡片人手一套

2、PPT

活動過程:

一、春遊——感知物體的ABAB排列規律

1、小朋友,美麗的春天到了,大家都去春遊啦。

2、點擊PPT。小朋友來到了公園裏,公園裏有些什麼?

3、樹是怎麼排隊的?

4、花是怎麼排隊的?

5、出示PPT2。啊呀,前面有條河,但是小石橋壞了。我們一起來修吧!

這些石頭是什麼圖形?他們是怎麼排隊的?;接下去是什麼形狀的石頭?

二、修小路——運用ABAB規律進行排序

1、情境:路遇小兔,傷心的小兔說回家的路壞了,我們一起來幫小兔修路吧。

2、小兔訴說路的規律:一個三角形一個圓形一個三角形一個圓形

3、教師演示。

4、幼兒操作練習。

5、師幼共同檢驗。

6、小兔送禮物,送給每位寶寶一個圖形

延伸活動:

回家——嘗試運用ABCABC規律排序

1、哎呀,我們回家的路也壞了,怎麼辦?

2、看看我們有幾種圖形?三種圖形怎麼排?

3、師幼合作修路。

課後反思:

亮點:

1、整個活動的四個環節比較清晰:第一環節談話匯入,並用喊圖形寶寶來引出課題,激發幼兒的興趣;第二環節看一看小路,第一次用兩種圖形讓幼兒發現規律,在第二次加入一種圖形,讓幼兒有一個逐步理解的過程,並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形的規則,並能將觀察的結果用語言表述出來,從而來了解鋪小路的規律;第三個環節選一選小路,透過幫小貓選擇小路吃到小魚來進一步理解活動中按規律排列的方式;第四個環節鋪一鋪小路,提高幼兒排列規則的認識,並進一步鞏固幼兒對圖形的認識。

2、整個活動能關注到個別幼兒,會讓每一位幼兒都有發言的機會,並適時進行鼓勵,讓幼兒獲得了成功感。

3、整個活動中孩子們的參與度很高,看得出來孩子們的興趣非常的高,也非常喜歡這個活動。

不足:

1、數學活動中的語言要比較規範性,而在本次活動中的語言比較隨意,不夠精煉,不夠規範。

2、幼兒的操作紙的設計有些問題,可以把這條路畫得再長一些,讓幼兒能多排一些,教師的示範圖標應該是設計在紙上而不是貼在桌面上,這樣有些幼兒會忽略,從而沒有根據規律進行鋪路。

3、在評價的過程中,顯得有些多餘或者說是無效的,因爲全都貼在一起很難檢查出來誰沒有按照規律進行排序。應該可以把圖標放在上面,然後請一組的幼兒貼在一起,這樣就很容易檢查出來誰沒有排對。

收穫:

這次雖然是組級的公開課,但是讓我學到了很多,我相信在一次次的磨練中,對於數學活動,我會越上越好。同時也感謝小班組的老師們,給了我這麼多有益的建議,相信有了這些建議,在我今後的道路上會有更大的幫助。

小班數學教案及教學反思5

設計背景

每次幼兒一起玩玩具時,總是把很多玩具攬到自己面前,怕別的小朋友搶,嘴裏還不斷說:“我只有一個了,不得要我的。”他們還不知道1和許多之間的關係。所以就設計了這個活動,能給幼兒瞭解1和許多的關係,還能培養幼兒的語言描述能力。

活動目標

1。區分1和許多,初步瞭解1和許多的關係。

2。學習用語言描述1和許多的關係。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和許多的區別,讓幼兒瞭解1和許多的關係

教學難點:

用語言描述1和許多的關係

活動準備

1。大樹圖片1幅,樹上貼有許多桃子(桃子的數量與幼兒的人數相等)。

2。猴子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1。遊戲:猴子摘桃。

(1)教師出示許多小猴子頭飾,問:“老師這裏有多少個小猴頭飾?”(許多個。)

(2)讓每個幼兒戴上小猴頭飾,引導幼兒觀察後回答問題:“老師手裏原來有許多小猴頭飾,分給小朋友每人一個,許多個頭飾分成了1個,1個,1個小頭飾。”讓幼兒跟着教師說:“許多個可以分成1個,1個,1個……”

(3)教師扮猴媽媽,幼兒扮小猴,猴媽媽帶小猴去摘桃子。先讓小猴觀察樹上有多少個桃子,請每隻小猴去摘一個桃子。教師引導幼兒發現:原來樹上有許多個桃子,每隻小猴摘1個桃子,樹上的桃子摘完了,許多個桃子分成了1個,1個1個……桃子。

(4)請小猴把摘的桃子1個,1個,1個……放進大籃子裏,教師引導幼兒發現:每隻小猴放1個桃子,籃子裏有許多個桃子,1個,1個1個……桃子合起來是許多個桃子。

2。交流活動。

請幼兒找找,說一說生活中有哪些東西可以用1和許多來表示,如餐廳裏1張大桌子和許多把小椅子等。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能按照教學目標完成了教學任務,透過猴子摘桃遊戲給幼兒參與互動,教師分發頭飾給每個小朋友,讓他們瞭解1的意思,又透過猴媽媽帶小猴摘桃子,然後放回大籃子變成許多,這樣小朋友可以理解什麼是許多,許多可以分1個1個,1個1個也能和起來成許多。我用生活中的東西讓他們去描述1和許多,這樣反覆練習,使孩子的語言能力有所提高。

小班數學教案及教學反思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操作活動中運用重疊對應、並放對應、連線對應等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2.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比較能力。

3.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水果、碗盤、彩色釦子、操作板、彩筆、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1.幼兒開火車進教室。師:每個小朋友坐了一張椅子,還有椅子多嗎?比一比,小朋友和椅子誰多?誰少?

2.師以故事的形式引入新課。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副畫,小朋友看漂亮嗎?圖畫裏有誰?我們來聽一聽圖畫裏的故事好嗎?(師清講故事一遍)

師:小朋友來猜一猜,是紅蘿蔔多還是白蘿蔔多呢?用什麼辦法可以知道誰多誰少?(請幼兒上來示範比較)

小結: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可以用重疊對應、一一併放對應的方法。

3.師:花園裏紅花和黃花誰多誰少?用什麼方法來比?(師重點介紹用連線對應比較)

4.分組操作:第一組裝水果,比較水果和盤碟誰多誰少?第二組比較不同顏色的扣子誰多誰少?第三組用連線比較兩種動物誰多誰少?

5.小結: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可以用重疊對應、一一併放對應、連線對應的方法,還有其他又快又好的方法嗎?比如:老師這裏有一袋紅花片,一袋綠花片,誰能用最快最好的方法分出誰多誰少?

課後反思:

一、取得的效果分析。

1、比較多、少、一樣多,是小班數學活動感知集合類的內容,也是平時生活中經常運用到的,如何更好的讓孩子更好的掌握和學習用多種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一樣多,是我們關注的事。本次活動重視的一個環節是操作活動,如何在數學活動中優化操作材料,將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用不同形式的操作材料表現出來,使幼兒能隨機地感知數學、走進數學,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呢?我在材料提供時,充分考慮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本活動中採用重疊對應、並放對應、連線對應方法讓孩子在操作中學習比較。第一組裝水果,比較水果和盤碟誰多誰少?第二組比較不同顏色的扣子誰多誰少?第三組用連線比較兩種動物誰多誰少?這三組材料難易不一樣,我讓幼兒輪換組活動,讓幼兒都去嘗試操作練習,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需要。而且這些富有娛樂性的材料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的好奇心,使他們能有興趣地反覆多次地進行練習。充分調動了孩子的參與積極性,孩子人人都能參與,既鞏固了孩子的知識,又獲得成功的體驗,一舉多得。

2、本次活動重點突出,教師重視了每個環節的小結表述,數學概念清楚,明瞭。

3、課堂氣氛活躍,幼兒輕鬆愉快地獲得了知識。

二、改進策略。

1、掛圖出示比較傳統,用課件比較生動形象。

2、教學過程中,當孩子的回答有偏差時,教師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思維,然後順應孩子的思維再引入,效果會更好。

小班數學教案及教學反思7

設計意圖:

鮮豔的顏色對幼小兒童的視線有着強烈的吸引力,早期掌握多種顏色會促進幼兒認識能力的發展,可以培養幼兒美的情操,陶冶幼兒幼小的心靈。爲此,我選擇了《顏色的祕密》主題中的教學內容。因爲偶爾聽到班內孩子哼唱了《粉刷匠》的歌曲,同時結合幼兒心理活動的特點,給我靈機一動,想到以“小小粉刷匠”爲主線展開情景教學。其中我創設了三個不同形式的情境展開活動:首先是表演情境,在第一環節“認識顏色”的過程中,我借用《小手拍拍》的歌曲,在一問、一答、一指的的表演中完成第一條目標中的“感知認識紅、黃、藍三種顏色”;其次是實踐情境,透過實踐,可以幫助幼兒提高認識,而他們也對實踐過程、實踐結果充滿強烈的新鮮感和好奇心。第二環節就採用此策略讓幼兒透過操作活動鞏固認識顏色。第三環節主要運用了遊戲情境,讓幼兒在進行“顏色寶寶回家”的遊戲中達成了按顏色標記分類的目標。總之,在本次活動過程中,以情境和遊戲爲主,結合課堂教學活動和認識事物的指導活動,把學習和運用揉合在一起,使孩子在興高采烈的活動中認識並掌握抽象的顏色,體現了活動的教學情趣性。

活動目標:

1、感知認識紅、黃、藍三種顏色,學習按照顏色標記進行分類。

2、樂意參加數學活動,並能自己動腦完成操作活動。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屋頂分別是紅、黃、藍顏色屋頂的房子;

2、紅黃藍三種顏色紙片若干;

3、顏色片片掛牌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認識顏色。

1、初步認識紅、黃、藍三種顏色

教師扮粉刷匠邊唱邊出示紅、黃、藍三座房子:

師: 我是一個粉刷匠,粉刷本領強,我要把那新房子,刷得很漂亮。瞧,粉刷匠在重新載入房子,看看房頂是什麼顏色的?個別講述,請兩三個幼兒說說;遊戲:“那我們來玩一個遊戲,我來問,你來指出來,唱:小手拍拍,小手拍拍,紅色在哪裏?請你指出來”幼兒一起指;集體講述:一起告訴我,這是紅房子------)

2、透過操作活動鞏固認識顏色。

引導幼兒將顏色片片貼到相應顏色的屋頂下面。

師:“這幾座房子還沒有粉刷好,要請小朋友幫忙呢!,請你們拿起顏色片片貼到一樣顏色的房頂下面,把房子變得更漂亮。”

要求:先看一看,說一說自己拿的是什麼顏色的片片,然後邊貼邊說:紅片片刷成紅房子(幼兒操作)

3、簡單小結,糾正幼兒的錯誤。

師:小朋友把房子刷好了,你們看看刷對了嗎?

二、認識顏色標記

出示顏色標記,引導幼兒觀察、認識。

師:哇,紅房子、黃房子、藍房子真漂亮!老師這裏有三個顏色標記,紅色的叫紅標記,黃色的叫——藍色的叫——

三、按顏色標記回家。

1、分辨自己是什麼顏色寶寶

師:“今天我們身上都掛了漂亮的顏色片片,看看高老師身上掛的是什麼顏色片片?(幼兒回答)。那我今天就是紅色寶寶了。小朋友看看自己身上掛的是什麼顏色的片片呢?你就是什麼顏色的寶寶(幼兒回答)

2、遊戲:顏色寶寶回家

師:“房子刷好了,顏色寶寶要住新房子了。想一想紅色寶寶應該要回什麼顏色的家呢?”幼兒回答

遊戲:顏色寶寶回家。

我們一邊唱一邊回到自己的家。教師帶領幼兒遊戲:“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房子刷好了,寶寶快回家。寶寶聽到快回家就趕緊回自己的家。”

(遊戲一到二遍,檢查並糾正回錯家的寶寶)

3、結束

師:我們幼兒園還有好多地方等着小朋友們去刷,小小粉刷匠們,我們去刷房子咯!唱着《粉刷匠》離開活動室。

活動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我選擇了“認識顏色”爲題材的內容,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主要透過情境遊戲的形式展開活動,從中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在看一看、說一說、玩一玩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辨別紅、黃、藍三種顏色,並進行分類。從而提高他們的興趣,並在活動中斷糧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由於剛入學的小班幼兒年齡小易學易動好表現,他們在初步認識了紅、黃、藍三種顏色後,對顏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活動中我讓幼兒以親歷親爲的方式學習,體驗在遊戲中學習的樂趣,初步學習將紅、黃、藍三種顏色分類並把相同的顏色放在一起。

在做遊戲的過程中發現,讓“粉刷匠”找相應的顏色片片和 “顏色寶寶回家”這兩個環節中,我發現幼兒之間的差距還是有的,有的能力強的幼兒會很快找到並貼到相對應的.房子上,而有的幼兒卻對顏色有點混淆,可以說 “舉棋未定”。所以,從活動中我感覺到:根據不同幼兒的能力水平,提供給幼兒的操作材料、對幼兒的活動要求,也應該具有一定的層次性,尤其對於能力弱的幼兒,操作難度也應相應地降低一點。另外,在活動中孩子們都急於表達自己的想法,而我就按着自己的思路來展開活動,沒有對孩子的行爲積極迴應,這是這堂課中老師所缺乏的教學藝術性。今後要在迴應幼兒方面更加註意,孩子想說的,儘量讓他說出來,孩子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就要給她們充分的學習主動權。

透過這節課的教學活動,幼兒在輕鬆活動的環境中基本掌握了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根據此次教學活動過程中幼兒的表現和掌握的程度,也使我受到了啓發:數學活動也要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情景,創造快樂的學習氣氛,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是幼兒在輕鬆、愉快、活潑的狀態下學習,體驗學習的快樂。

小班數學教案及教學反思8

活動目標:

1、透過遊戲和操作活動,鞏固對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認識。

2、能初步排除圖形大小、顏色的干擾,正確辨認並將圖形分類。

活動方法:

以遊戲法爲主,結合操作法和講解演示法。

活動重、難點:能初步排除圖形大小、顏色的干擾,正確辨認並將圖形分類。

活動準備:

1、用紙盒做一個“魔術盒”(裏面有不同的關於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的物體)。

2、不同顏色、形狀和大小的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卡片人手一份。

3、PPT課件。

教學過程:

片段一:引入主題。(教師依次出示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圖形寶寶)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小客人,你們猜一猜他們是誰?(談話匯入,不僅給幼兒創設了一個思考的空間,同時也激發了幼兒的興趣。)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依次出示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圖形,讓幼兒逐一說出是哪個圖形寶寶。看到這些圖形寶寶,哪位善於觀察的小朋友有自己的發現嗎?(幼兒暢所欲言,給幼兒足夠的發言空間。)

師:哦!你們說的真棒!原來這些漂亮的圖形寶寶是由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這些有趣的圖形組成的。

片段二:觀察圖形特徵,依次說出是哪個圖形寶寶。

師:有三條邊、三個角的是哪個圖形寶寶啊?(提問:開始一起回答,後請個別幼兒上來指一指。)

師:有四條一樣長的邊、四個一樣大的角是哪個圖形寶寶啊?(提問:讓幼兒集體回答看對不對。)

師:圓圓的、摸起來滑滑的,是哪個圖形寶寶啊?(幼兒交流——集體反饋資訊。你們真能幹,給自己鼓鼓掌吧!)

片段三:(1)出示魔術盒。(實物)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魔術盒,非常的神奇;它能變出許多的東西來。我請你們來當魔術師“變魔術”。(變魔術時師要到幼兒面前,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遊戲反覆進行幾次。這些小魔術師真能幹,變出了這麼多東西。

(2)出示拼圖。

圖形寶寶啊也喜歡變魔術,他們聚在一起能變出許多圖案來。

師:出示由三角形和正方形組成的圖形。正方形和圓形組成的圖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組成的圖形等等。這些都是圖形寶寶變出來的圖案。你們來看一看它像什麼啊?由哪幾個圖形寶寶拼成的呢?(PPT演示:用正方形、三角形、圓形拼成的各種圖案讓幼兒欣賞。)

幼:樹,是由三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組成的。

幼:車子,是由三個正方形和兩個圓形組成的。

幼:房子,是由一個三角形和兩個正方形組成的。

片段四:(1)認一認。(遊戲)

師:剛纔小朋友們學的真認真,老師想獎勵你們一下;想和你們做一個遊戲。好不好?遊戲的名字叫說圖形,拿圖形。

(課前把學具中的圖片打印並裁切,已發給幼兒。)

老師發給你們圖形並放在桌面上,我說名字,你們以最快的速度把新朋友從桌面中找出來,看誰找得快,找得準!(師依次說出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幼聽口令從桌面上拿圖形,對錶現好的組或個人及時加以表揚。)

(2)“圖形寶寶”找家。

師:剛剛遊戲中你們表現得真棒!剛剛老師聽到了一個聲音,圖形寶寶不開心了,因爲圖形寶寶累了,想回家了。想讓我們班的小朋友送它回家。

師:你們看一看手裏有幾個不一樣的圖形寶寶,我們一起把它送回家。(事先準備好的籃子,上面貼有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圖片;讓幼兒按上面圖案分別放好。)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一)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一開始,我出示圖形寶寶讓幼兒觀察認識,從而激發了他們觀察和探索的興趣,緊接着在活動中透過變魔術的方法讓幼兒動手操作,進一步感知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徵,並能在具體的操作中感知和說出這三種圖形的特徵。不僅達到了教學目標,而且也體現了新課程所倡導的“給幼兒創造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時間和空間”的理念。

(二)提供機會,搭建動手操作的舞臺引導幼兒在自主探索、交流中共同發現圖形寶寶是由哪幾個圖形組成的。主要是給幼兒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引導幼兒在認識圖形寶寶的同時,也訓練了幼兒的點數能力。遊戲:老師說名稱,幼兒拿圖形;創設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幼兒的學習更爲主動、生動。本課的課件演示與動手操作有機結合,相輔相成,共同促使幼兒對有趣的圖形的認識。

(三)利用遊戲,提高興趣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以遊戲來激發幼兒的興趣,從而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活動最後以遊戲“認一認”讓幼兒在動手操作中進一步加強對圖形的認識,接着透過播放多媒體課件再一次提高幼兒興趣,以遊戲“圖形寶寶找家”貫穿結尾鞏固幼兒在動手操作中,將圖形寶寶進行正確分類。

總之,在整節課中我力求把課堂變爲活動的課堂,把各知識點的教學用一系列的操作活動串聯在一起,如:遊戲“看一看、摸一摸、找一找”,使幼兒動起來、課堂活起來,讓幼兒在實際參與動手操作、合作實踐、親身經歷的過程中全身心地參與教學活動,認識有趣的圖形。

小班數學教案及教學反思9

活動目標:

1、學習4以內手口一致地數數以及認識數字1、2、3、4。

2、複習紅黃藍綠顏色,鞏固方形、圓形、三角形及半圓形的圖形。

3、樂於參加數學操作和遊戲活動。

4、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後的樂趣。

5、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紅、黃、藍、綠四間蘑菇房子,在每座房子的房頂上分別有貼有1個半圓形、2個三角形、3個圓形及4個方形;一隻小雞、兩隻小貓、三隻熊貓、四隻兔子的圖片。

2、幼兒數學用書及人手一份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師:

今天董老師要帶小朋友去小動物家玩,你們想去嗎?

二、學習4以內的數數,感知4以內的數量。

1、教師出示綠房子,引導幼兒觀看房子上的圖形。

師:小朋友看,這個蘑菇房子上有什麼圖形?(三角形)

我們一起來數數有幾個三角形?(2個)

猜猜裏面住着誰?(小貓)

請小朋友手口一致地點數,說出房子裏面住着2只小貓。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分享的樂趣。2個三角形和2只小貓都可以用什麼數字來表示?(2)

2、依次出示黃房子、紅房子和藍房子,學習1、3、4手口一致的點數。

三、遊戲活動:學做小動物。

請幼兒們當小動物,教師用三角鐵敲幾下,幼兒就學做小動物叫幾聲或跳幾下,進一步鞏固4以內數的感知。

四、幼兒操作

1、教師:小動物們找到了許多閃閃發光的寶石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都得到了什麼樣的寶石?

小熊的袋子裏是什麼形狀的寶石?(方形)有多少顆?(4顆)教師示範用油畫棒塗畫4顆寶石。

2、幼兒操作,分別數一數小動物找到了什麼形狀的寶石,有幾顆,在相應小動物的圖片旁邊塗畫相應數量的寶石。

活動反思

《綱要》指出:"幼兒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數學來源於生活,運用於生活,能感知到事物的數量關係並能手口一致地點數4以內物體的數量,是小班幼兒學習的一個重要目標。本節課我注重從感知入手,結合生活經驗,感知4以內的數量,透過遊戲使幼兒學習手口一致地點數和按數量匹配相應的實物。

小班數學教案及教學反思10

【活動設計】

數學相對於其他學科來說,比較抽象、枯燥。尤其在幾何形體的教學中,教師往往偏重於讓幼兒牢記對形體的認識和區分,而忽視對興趣、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在本活動中,改變了以往陳舊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我採用遊戲的形式引起幼兒興趣,隨着“修路”和“到兔媽媽家做客”等遊戲情境步步深入,同時透過音樂的有機滲透,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複習鞏固對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認識。(重點)

2、能用簡單的話說出圖形的基本特徵。(難點)

3、體驗幫助他人的體驗勞動成功的快樂。

4、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遊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5、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活動前已經認識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瞭解這幾種圖形的基本特徵。

物質準備:

1、戶外場地:地上畫有三角形等圖形。

2、用硬紙板鋪一條彎彎的大路(挖出圓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簡單佈置場景兔媽媽的家,另一老師戴頭飾扮兔媽媽,準備不同形狀的小粘貼。

3、幼兒每人胸前都戴上圖形。《小汽車》音樂。

【活動過程】

一、遊戲引發活動興趣。

1、師:今天兔媽媽請我們去做客,可是她家太遠了,

我們得開車去,路上小司機們要小心哦,別撞車。

2、師帶領幼兒隨音樂開向兔媽媽家。

3、途經各圖形處詢問幼兒:這是什麼圖形?是什麼樣子的?在大路的處停下,師:哎呀路壞了,怎麼辦啊?(鼓勵幼兒想辦法——鋪路)

二、幫兔媽媽修路。

1、引導幼兒觀察路面:“這些坑都是什麼形狀的?來;自.大;考吧;幼.師網;請你找出和坑一樣形狀的圖形來”。

2、提出鋪路的要求:現在我們就要用這些圖形來修路了,小朋友在鋪路時要看清楚坑是什麼形狀的,然後再把它修補好。

3、幼兒開始修路,師巡迴觀察指導:

“你用哪個圖形修補路面的”

“你用的圖形是對的,可是你看看坑有沒有修補好,怎麼會這樣的啊?”(提示幼兒注意圖形的大小不同)

“你真棒,這麼快修補好了路,***還沒修好,能去幫助他嗎”

4、共同欣賞修好的路,引導幼兒說說用什麼樣的圖形來修補路面的(如:我用*形來修路的或我用*形來修路的),複習這三種圖形的基本特徵。

三、去兔媽媽家做客。

1、師帶領幼兒隨音樂在修好的路上開汽車到兔媽媽家,體驗成功的喜悅。

2、引導幼兒有禮貌地敲門:咚咚咚,我可以進來嗎?兔媽媽出示圓形說:“和我一樣的圖形寶寶請進來!”幼兒按要求進入。依次進行。“正方形寶寶請進來”“有三條邊、三個角的圖形寶寶請進來”。

3、向兔媽媽問好。兔媽媽出個難題:請小朋友把散放在家裏的圖形分類收拾好。

4、老師拿出小粘貼說:“兔媽媽說謝謝你們幫它把家收拾好了,它準備了小禮物送給你們!”啓發幼兒向兔媽媽致謝。然後去跟在座的老師說說自己拿到的是什麼形狀的粘貼,說對了旁邊的老師會給你貼在衣服上。

5、和兔媽媽道別,隨音樂開車回家。

延伸活動:回教室拼擺添畫圖形。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的思維具有具體性、形象性的特點,認識過程中,注意較易轉移,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裏,科學、有效地完成教育任務、實現教育目標,是小班教學活動組織的難點。本活動設計嘗試以趣味性、直觀形象的遊戲情境貫穿全程,使幼兒在輕鬆、愉快、自主的狀態下,透過操作實踐與周圍的物質環境發生作用,動手動腦掌握數學知識。

之前孩子們已經認識了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因此,我決定採取遊戲的形式檢驗幼兒掌握情況,進一步鞏固加深幼兒的知識點。於是,我設定了遊戲情境:到兔媽媽家作客,以開車經過的路壞掉爲主線,引領幼兒觀察思考:“路面”(紙殼鋪成)上坑坑窪窪的形狀是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從而產生鋪路的願望,幼兒紛紛尋找相應的圖形進行補拼,我抓住時機引導幼兒觀察圖形的形狀,啓發幼兒說出:“我補上了XX圖形,它是什麼樣子的”等等,然後給予表揚,幼兒的自信心、成就感得到了滿足。

接下來的環節是“到兔媽媽家作客”,幼兒來到“兔媽媽家”,面對散落在地上的圖形,幼兒根據要求,迅速按標誌將圖形正確分類……

最後,爲了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我設定了“獎勵小粘貼”的環節,幼兒的興趣濃厚,將活動氣氛推向了高潮。他們拿到粘貼紛紛着旁邊的客人老師講述手中“小獎品”的特徵。“我的小粘貼是三角形的,它有三條邊、三個角……”大方的表現,流利的表達,令觀摩的教師讚歎不已。

反思小結:

反思總結本次開放活動,我認爲優點也有不足,具體表現在:

成功:

本活動徹底擺脫了傳統教學教師“提問”、“灌輸”,幼兒“回答”、被迫“接受”的動口不動手的機械模式,注重激發幼兒的認知興趣和探索慾望。透過遊戲寓趣味性、娛樂性於枯燥的數學活動中。寬鬆的認知環境的創設,使每個幼兒都饒有興致,積極主動地參與了償試、探索、發現等活動。

其次,教師根據幼兒的認知特點,選材並制定目標,提供豐富的可操作性材料,鼓勵幼兒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秩序漸進地進行探索提供充分的條件,保障了幼兒認知過程的主體地位,促進了幼兒思維等能力的發展。活動設計重視幼兒認知發展的同時,關注個別差異滲透了友愛互助,交流分享,表現自我,建立自信等品質的教育培養,真正使《綱要》精神走進了課程,落到實處。

活動中自然的滲透了禮貌教育,如:“兔媽媽家到了,小朋友,我們怎樣進去呀?”幼兒:“敲敲門,說我可以進來嗎?”有的孩子甚至活學活用,把學過的英語也用上了,一句“MayIcomein?”博得了周圍老師的掌聲。孩子靈活的表達方式,充分驗證了情感教育的成果。

整個活動環環緊扣,銜接自然,孩子們被帶進了遊戲裏,跟着老師的節奏,不知不覺的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問題,透過活動,我發現了這種形式深受孩子喜歡,活動的重難點很容易被解決。

不足:

當然,本次活動也有不足,那就是,對於複習內容,目標略低了一些,如果再增添點難度就更好了,可以在活動中體現“利用圖形拼擺各種形象”、“圖形填畫”等,在幼兒掌握圖形基本特徵的情況下,挑戰一下“困難”。

因此,教師在組織活動時,應該充分考慮每一個細節,使幼兒在活動中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