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利用資訊技術提高教學效率(教師中心稿)

稷峯一中   

利用資訊技術提高教學效率(教師中心稿)

資訊技術的推廣和運用,網絡教學的普及,是21世紀學校發展的必然趨勢。舊有的不適應現代教育的教學手段正逐步被資訊化、網絡化所取代。實現教育資源共享的教育新時代正向我們走來。2003年,我校在縣委、縣政府及教育局領導的關懷和支援下,實現了“班班通”,使學校的教育水平有了顯著提高。

首先,網絡爲教師提供了廣闊的學習空間。

網絡包括了各種地域的文化,海量的資源開闊了教師的視野。大量的課件、論文、教案讓我們的備課更加得心應手,上課自然也就遊刃有餘。同時,網絡還能給我們節省許多時間,它讓我們用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去了解最新的資訊,透過百度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資料。還能和同行、專家聯絡,一起探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第二,多媒體爲教學搭建了一個新的平臺。

多媒體爲教學創建了一個新的言語環境,創造了一種新的傾聽和言說的方式。比如作文修改,如何才能將一個學生的作文傳給所有學生,而且每個學生都可以對它進行修改呢?用投影將該學生的作文展示在大屏幕上,這樣就可以集體進行修改了。再說語文教學生活化,那就要溝通課內外,但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這種溝通是間接的,困難的。現在,有了網絡就容易多了:我們可以聯接網上的名師,調用資源。

第三,運用多媒體可以創設情境,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文學鑑賞能力。

語文是人文範疇中的一門學科,教材中有情節跌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小說,有文質兼美,充滿詩情畫意的詩歌、散文。那朦朧幽靜的月下荷塘,高大巍峨的雨中泰山,都令人無限神往。但傳統課堂教學往往受教學手段的限制,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常常是表層化、抽象化的,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這種情況就可能大爲改觀。把生動形象的畫面配以美妙和諧的音響,化抽象的語言爲形象的圖像,創設出最佳的情境,以直觀的形象觸發學生的聯想與想象,以生動的情境引發學生情感的共鳴,理性的思考,從而達到對作品深層的理解與感悟。如:在教學《秋天》一課時,我先以一組秋天的圖片匯入,再配上鋼琴曲《秋日的私語》,把學生充分帶入詩歌的氛圍中,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第四,運用多媒體可以激發興趣,有利於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語文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傳統教學中,知識傳輸方法比較單一,“講、評、練”的教法,不能使學生大腦較長時間處於興奮狀態,極易抑制學生思維,降低學習效率。而多媒體教學則可以把圖像、文字、音樂、朗讀等多種資訊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大腦皮層交替處於興奮狀態,使學生的各種感官得到充分的利用。這樣學生注意力集中了,興趣濃厚了,思維活躍了,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如:傳統的作者簡介往往很難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在介紹作家莫泊桑時首先出現莫泊桑的頭像,給學生以直觀的印象。再把作者簡介編成字幕分頁展示並配以朗讀,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接下來的測試中,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準確無誤的回答出所有問題,這一事實足以證明,這種聲像結合的教學手段確有成效。

第五,運用多媒體可以設計教學環節,多角度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       

創造能力是人的最重要的素質,是人的各項素質的核心。初中階段是青少年思維發展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他們能否具有一定的創造意識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對於他們將來能否成爲創造型人才至關重要。在語文教學中就是要透過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進一步誘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如:《天上的街市》的教學,將天上明星和地上街燈交相輝映,牛郎織女天街閒遊等畫面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再配上背景音樂,一方面加強了學生的感悟,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鑑賞詩歌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實踐證明,多媒體教學可以強化學生的直觀感受,加深對語文教材的理解,並有利於增強學生的記憶力,形成深刻的印象。

第六,思考與建議。

網絡和多媒體教學的魅力,在於其創造的視覺新感受和快速、大量的提供資訊表現出巨大的吸引力。它可以優化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率,促進能力培養,落實素質教育,其優越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這並不意味着多媒體就可以代替一切教學手段,教師如何高度的把握教學內容,重組教學內容,如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級性,如何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這都不是單靠多媒體能夠完成的。縱觀我校目前多媒體使用現狀還存在以下問題:1、多數老師們片面的認爲只要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上課就行,而忽略瞭如何適時、合理、恰當的運用多媒體有機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使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中,成爲教學活動的主體。2、參與教學課件製作和應用的面不廣,雖然多媒體教學表面上看是熱熱鬧鬧,又是公開課,又是課件比賽,但課件製作很大程度是出於教師的一種自發行爲和個人興趣,主要集中在少數教師身上,很多教師對多媒體教學不感興趣,積極性並不高,用的不多,更別說親自制作課件了。3、上級和學校能提供的資源有限,各學科可利用課件的數量遠遠不能滿足教學的實際需要,教師手中缺乏可以參考和利用的素材。爲此我提出幾點建議:首先,建立多媒體教學資料中心,該中心要從各種途徑蒐集各學科的課件及各種素材;第二,製作專題網站,運用互聯網爲教師提供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教師可以自由選擇下載需要的教學資料和課件,也將自己製作的課件上傳到資料中心。第三,爲了平衡教師素質的差異,可以建立視頻直播和點播平臺,將全縣優秀教師的課錄成視頻或收集名師的課堂實錄。

總之,資訊技術是一把名副其實的雙刃劍,只有將它與傳統教學的理論與方法有機結合,逐步完善。在課堂教學中恰當,巧妙的使用這一技術,才能真正發揮其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