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望海潮》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作爲一名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望海潮》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望海潮》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望海潮》教案高一必修四 篇1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瞭解作者,掌握詩詞的誦讀技巧。

2、品味詩詞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體會詞中壯闊優美的意境。

3、學習詩詞中鋪陳的表現手法

(二)過程與方法

反覆吟詠,感受詞的音律美;運用聯想和想象,感悟詞的意境美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讓學生感受詞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豐的盛景,培養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品味詩詞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體會詞中壯闊優美的意境;學習煉字方法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對杭州西湖的熱愛之情;感受詞的意境、情韻;學習詩中鋪陳的表現手法

教學方法

1、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反覆誦讀,感悟體會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同學們,俗話說的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那麼,杭州城到底有怎樣的迷人景色能令我們的古人發出如此的感慨呢?今天我們就跟隨詞人柳永一起來學習一下他的《望海潮》,來領略一下這人間天堂的美麗景色。(板書)

二、這是一首詞,我們就先學習一點詞的有關知識:

(1)詞的起源:詞產生於唐,盛行於宋,在唐代廣爲流傳,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詞即歌詞,指可以和樂歌唱得詩體,即詞是詩的一種。

詞有很多別稱,如“長短句”“詩餘”“曲子詞”“曲詞”“歌詞”等。

(2)關於詞牌和標題:此的標題是次的內容的集中體現,它概括次的主要內容;詞牌是一首詞詞調的名稱。

(3)詞的分類

按字數多少可分爲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90字)、長調(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爲單調、雙調、三疊、四疊等(詞的段落叫“闕”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風格可分爲豪放派和婉約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蘇軾、辛棄疾等;婉約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觀、李清照、周邦彥、姜夔等)

三、寫作背景及作者簡介:

宋真宗咸豐末年,柳永從家鄉前往京城開封應試,途經錢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與孫何是布衣之交,此時孫何正好任兩浙轉運使,柳永想拜訪他,但當時官府之家門禁極嚴,柳永一個平民是很難到孫何家去拜訪的,柳永就寫下了這首詞,並使其在青樓被廣泛歌唱以使孫何知道,孫何知曉後就親自前往見面。所以這是一首投贈詞,目的是得到地方長官的召見和賞識。

柳永(約987——約1053),北宋詞人。原名三變,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官屯田員外郎,世稱柳七、柳屯田。爲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其詞 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很廣,“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專業詞人,對宋詞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有《樂章集》,詞作《雨霖鈴》《八聲甘州》《望海潮》等頗有名。

讀柳永:鶴沖天,其爲人、性情可見一斑。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依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四、教師範讀或放錄音,然後學生齊讀。

五、解題:

望海潮,詞牌名,柳永開創的。

六、具體分析詞:

(一)上片:描寫杭州的自然風光和都市的繁華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東南形勝”,是從地理條件、自然條件着筆寫的。杭州地處東南,地理位置很重要,風景很優美,故曰:“形勝”。“三吳都會”,是從社會條件着筆寫的。它是三吳地區的重要都市,那裏人衆薈萃,財貨聚集,故曰:“都會”。“錢塘自古繁華”,這一句是對前兩句的總結,因爲杭州具有這些特殊條件,所以“自古繁華”。下面就對“形勝”、“都會”和“自古繁華”進行鋪敘。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是對“三吳都會”的展開描寫。“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是對“東南形勝”的展開描寫。這裏選擇了錢塘江岸和江潮兩種景物來寫。“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是對“錢塘自古繁華”的展開描寫。描寫了兩個方面:一是商業貿易情況——“市列珠璣”,只用市場上的珍寶,代表了商業的豐富、商業的繁榮;二是衣着情況——“戶盈羅綺”,家家披羅着錦。“競豪奢”,又總括杭州的種種繁華景象。

(二)下片:寫杭州人民和平安靜的生活景象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寫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這既是進一步描寫“東南形勝”,同時又是杭州人遊樂的背景。西湖是美的,蘇軾說:“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飲湖上初晴後雨》)也是寫了山河水量個方面。“重湖”,寫湖本身,西湖有裏湖和外湖;“疊巘”,寫湖岸,山峯重疊。西湖水碧山青,秀美異常,所以說“清嘉”。“三秋桂子”照應“疊巘”二字,寫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應“重湖”寫水裏荷花。紅花綠葉,蓮子清香,也是很能體現西湖特點的景物。南宋楊萬里說:“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三秋”,從時間着眼;“十里”,從空間着眼。桂在秋季開花,蓮在夏季開花,寫出了西湖不同季節的美景。

西湖不論任何季節、任何時間都是美的,所以就有遊人去遊玩。接下來就寫到“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羌管弄晴”寫的是白天人們悠揚的笛聲,“菱歌泛夜”寫的是人們晚上快樂歡快的歌聲,“嬉嬉釣叟蓮娃”時對前面兩句的總括,所以這一句寫的是杭州人民的遊樂。“千騎擁高牙。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寫的是杭州官員的遊樂,分兩方面寫的,一是“乘醉聽蕭鼓”宴酣之樂,二是“吟賞煙”山水之樂。“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是對官員的祝願。

七、藝術特色

本文是慢詞,所以在藝術手法上與小令有所不同。本詞重在用鋪敘的手法,例如“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前面一句是總說,這幾句是對前面的分述;又如“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

八、背誦這首詞。

《望海潮》教案高一必修四 篇2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夯實基礎

1、關於“詞”:詞,是詩歌的一種。古代的詞都合樂歌唱,故唐五代時多稱爲曲、雜曲或曲子詞詞體萌芽於隋唐之際,與燕樂的盛行有關,形成於唐代、盛行於宋代。句子長短不一,故也稱長短句。另有詩餘、樂府、琴趣、樂章等別稱。宋詞是我國文學史上的又一座高峯。

2、宋詞風格上分爲婉約和豪放兩派:婉約派以寫閨情、離緒爲主,以清麗婉約見長,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擴大了詞的題材,對社會生活的種種感受皆可入詞,大氣磅礴,飄逸灑脫,代表作者有蘇軾、辛棄疾等。

3、詞按字數分爲

單調——一片(闋)小令——(58字以內)

雙調——兩片(闋)中調——(59—90字)

三疊——三片長調——(91字以上)

四疊——四片

二、創設情景,匯入解題

1、播放杭州風景圖,激發興趣,引入新課

江南勝景自古叫人魂牽夢繞,而素有天堂美譽的杭州更有天賜美景,八月錢塘,西湖秀色。錢塘大潮是晴空排浪、怒濤卷霜雪的黃鐘大呂,西湖美景則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絲竹管絃。杭州的美景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據羅大經《鶴林玉露》記載,公元1158年的一天,當金代第四位皇帝完顏亮讀完一首讚美杭州的詞作後,“遂起投鞭渡江,立馬吳山之志”,一統天下的願望更加迫切,隔年便以60萬大軍南下功宋。而他當時所讀到的這首詞就是100多年的詞人寫的《望海潮》。當然,若說是一首詞引發了一場戰爭,難免有些牽強附會,但這卻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柳永這首詞的影響之大。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望海潮》,再度領略古都杭州的繁華與美麗!

2、作者簡介

柳永(約987—約1053年),原名三變,字耆卿,排行第七,世稱柳七。本熱心功名事業,但仕途坎坷,47歲才中進士,做過幾任小官,終官於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由於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轉而厭倦官場,沉溺於旖旎繁華的都市生活,在“倚紅偎翠”、“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之中尋求寄託。

作爲北宋第一個專心作詞的詞人,柳永是北宋一大詞家,在詞史上有重要地位。他擴大了詞境,佳作極多,他不僅開拓了詞的題材內容,而且寫作了大量的慢詞,發展了鋪敘手法,促進了詞的通俗化、口語化,在詞史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內容上,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女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愁思。

柳永詞作流傳極廣,時人云“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

3、寫作背景

學生介紹這首詞的創作背景。

補充介紹:宋真宗咸豐末年,柳永從家鄉前往京城開封應試,途經錢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與孫何是布衣之交,此時孫何正任兩浙轉運使,駐守杭州。因身份懸殊,門禁森嚴,兩人無由相見。柳永就寫下了《望海潮》這首詞,先在歌伎中傳唱,結果很快就讓孫何聽到了。問及詞作者原來是故人,孫何便請柳永前去赴宴。所以這是一首投贈詞,目的是得到地方長官的召見和賞識。

三、合作探究,誦讀鑑賞

(一)一輪誦讀,因聲求氣

1、到底是怎樣的一首詞能夠吸引地方長官孫何的注意,使得柳永能夠順利和故人相見呢?下面我們來聽一下視頻朗誦,請同學們讀準字音,注意斷句,感受意境,初步體味作者的情感。

2、標出注音

參差(cēncī)天塹(qiàn)珠璣(jī)

羅綺(qǐ)重(chóng)湖疊巘(yǎn)

羌管(qiāng)釣叟(sǒu)千騎(jì)

3、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

形勝:地理形勢重要。

畫橋:雕飾華麗的橋樑。

天塹:天然的壕溝,此處形容錢塘江的壯闊。

重湖疊巘清嘉:巘,山峯。清嘉,秀麗。

異日圖將好景:畫下來。將,助詞,無實義。

4、學生齊讀,老師點撥

注意節奏韻腳,讚頌的情感,情感飽滿,重讀的有氣勢,抒情的要舒緩。

5、這首詞描寫的是杭州,作者筆下的杭州又是怎樣的.呢?作者的情感怎樣?

生活和平、富足安樂、景色優美、貿易昌盛、安定和諧、國泰民安、官民同樂等等。

作者面對繁華的杭州,看到美麗的景色後深感欣慰,言語間充滿了讚美和愉悅之情。

(二)二輪誦讀,因景明情

【上片解讀】

1、這首詞寫的是杭州,哪兩個詞最能體現杭州的特徵?

明確:“形勝”和“繁華”。這四個字爲點睛之筆,自煙柳以下,便是從各個方面描寫杭州之形勝和繁華。

自古杭州皆繁華,那麼作者在上片是從哪些角度來展現杭州的形勝與繁華的呢?

明確:東南形勝—— 地理位置重要(地處東南,地理位置很重要,風景優美,故曰:“形勝”):三吳都會—— 社會條件優越(它是三吳地區的重要都會,那裏人才薈萃,財貨聚集,故曰:“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有長期繁盛的歷史(這一句也是對前兩句的總結,因爲杭州具有這些特殊條件,所以“自古繁華”)。

小結:這三句是全詞的總綱,下面就對“形勝”、“都會”、和“繁華”進行鋪敘。

2、賞析“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柳永在上半闋描寫的杭州美在何處?發揮想象,描繪一下這幅畫面。

明確:遠遠望去,柳樹像重重輕紗,掩映着一座座精美的橋樑。微風過處,翠綠色的簾幕在吹拂下輕輕擺動,城內高低錯落着十萬人家。

思考:爲什麼是“煙柳”?

明確:柳樹在未出葉之前,只是黃嫩的芽,遠遠望去,彷彿一層淡色的煙雲。“煙”字寫出了柳樹迷離朦朧的意境。

街巷橋邊,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在擋風的竹簾內,在綠色的帷幕中,高高低低層層疊疊掩映着萬千人家。給人一種什麼感覺?(有氣勢,場面宏大)而且古代評價一個地方是否繁華、政治是否清明、人民生活是否安定,有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人口的多少,杭州有萬千人家,側面反映了都市的繁華,人民生活的安定。

小結:這三句是對“三吳都會”的展開描寫。垂柳含煙,薄霧如紗,彩橋似畫,簾幕輕擺,人煙阜盛,怡然安詳,正所謂“詩中有畫”,畫就在我們的理解和想象之中,現在腦海中勾勒出這幅畫面。

3、賞析:“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江南山溫水暖風景秀麗,有着獨特的柔美,與北方的剛健雄渾有所不同。但錢塘雖是江南城市,但並不缺少陽剛之氣,請看:“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本句描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何特徵?請用語言描繪一下。

明確:茂密如雲的大樹繞着江堤,奔騰的江潮捲起層層浪花,錢塘江就是一處天然的壕溝,一望無際。

“雲樹”三句,由市內說到郊外,只見在錢塘江堤上,行行樹木,遠遠望去,鬱郁蒼蒼,猶如雲霧一般。

怒濤:洶涌的錢塘潮水,可見其澎湃與浩蕩。

天塹:原意爲天然的壕溝,這裏用來形容錢塘江。“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錢塘江八月觀潮,歷來稱爲盛舉,故描寫錢塘江是必不可少的一筆。

古人講究煉字,哪兩個字寫的好?意境有什麼不同?

明確:“繞”樹環繞堤岸的迤邐之態,動靜結合,江堤蜿蜒迤邐,樹木鬱郁蒼蒼,雲遮霧罩,恬靜優美。“卷”有氣勢,濤似連天噴雪來,表現了錢塘江潮來時波滾浪翻,排山倒海的氣勢。錢塘江堤,巨浪翻滾,一時間,碎玉亂瓊,洶涌澎湃,浩浩蕩蕩,橫無際涯。

小結:可見柳永也能用豪氣。此句的氣勢不亞於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也不下於蘇軾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這些描寫主要抓住了景物,這又體現了錢塘的什麼特點?

明確:形勝。作者緊扣“東南形勝”,選擇錢塘江岸和江潮兩種景物,寫出了江堤曲折,江濤濁浪排空,動靜結合,氣象萬千,堪比豪放詞風。

4、賞析:“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這裏的人們的生活水平又是怎樣的呢?

明確:“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翻譯:市場上擺放的都是珠寶,家家戶戶堆滿了美麗的綢緞,人們競相攀比富庶豪華。商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家裏綾羅綢緞,五光十色,那種華貴,那種富足,令人嚮往。

這裏的人民到底有多富庶呢?柳永是如何表現的?

明確:兩個意象——珠璣(珠玉寶石)和羅綺(綾羅綢緞),是財富的象徵,這裏並不是少數人擁有,而是市列,戶盈,家家戶戶都有,市上到處陳列着珠寶, 家家穿戴都是綾羅綢緞,而且人們競相誇耀奢侈豪華。柳永只抓住了兩個細節,便把市場的繁榮和人民的殷富反映了出來。

小結:上片採用了“總——分”式結構,就杭州各個方面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描寫和刻畫,再現了杭州的繁華與美麗。

齊讀上片。

【下片解讀】

1、作者覺得還是意猶未盡,未能寫盡杭州的盛景。於是在下半闋,他又描寫了哪些景物?又是從哪些方面來描寫杭州風貌的呢?

小組討論,展示成果。

明確:①“重湖”三句:寫西湖與衆不同的美景,讓人看了如癡如醉;②“羌管”三句:謝了生活在西湖邊上的人們的日常生活狀況,一派祥和溫馨;③“千騎”三句:寫不僅普通百姓是如此快樂,高官們也很受擁抱這樣的生活;④對官員的美好祝願:當達官貴人們召還之日,合將好景畫成圖本,獻於朝廷,誇示於同僚,謂世間真有如此一人間仙境。

2、賞析西湖湖山之美

西湖湖山之美作者用了兩個字進行概括——清嘉(清秀、秀麗的樣子),西湖的“清嘉”首先表現在哪裏呢?

明確:“重湖”——寫西湖本身,西湖有裏湖和外湖;“疊巘”——寫湖岸,山峯重疊。西湖水碧山青,所以說“清嘉”。

接着寫山上的桂子和水中的荷花。相傳金主完顏亮看到此句,遂起投鞭渡江之志,南下攻宋那麼它到底美在何處?請同學分析。

明確:①“三秋桂子”照應“疊巘”二字,寫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應“重 湖”,寫水中荷花;②“三秋”從時間上寫桂子飄香,“十里”從空間上寫荷花滿湖。③桂花開在秋季,清香淡雅,荷花開在夏季,冰清玉潔。全句不着形色而啓人聯想,形、色、香具備,把西湖最動人心脾、最美的景緻概括描述,具有強烈的震撼力和聯想空間。

寫湖山之美爲什麼單單選擇這兩種花呢?

明確:這兩種花是西湖最典型最具有代表性的景物,從白居易《憶江南》中可知賞桂、觀潮歷來爲杭州之勝景美事。

關於桂花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傳說西湖靈隱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有帶露的桂子從天飄落,馨香異常,據說那是從月宮桂樹上飄落下來的,是寂寞的嫦娥贈與人間有情人的,這美麗的傳說更給西湖增添了神祕空靈的色彩,極耐人尋味。”這桂花,彷彿是上天格外恩賜,種滿西湖。這桂香,似乎並非人間所有,而是天香飄落,灑滿杭州。此時,明月朗照,嫦娥起舞,桂香撲鼻,在此情景中,不覺讓人也衣袂飄飄,恍若世外仙人了!

讀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杭州夏天可以觀荷,秋天可以賞桂,西湖不論任何季節、任何時間都是美的。

小結:試想,生活在這樣的城市裏,閉目微嗅,桂香淡雅,沁人心脾;擡眼望去,荷花滿湖,亭亭玉立煙,怎能不讓人流連忘返,沉浸其中呢?

3、賞析百姓生活的愉快

生活在這裏的人們的精神生活又是怎樣的呢?

明確:“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形式上對仗工整,情韻悠揚,而且互文見義。

“嬉嬉釣叟蓮娃”,嬉嬉,愉快的樣子。你能聯想到什麼?

明確:採蓮少女清脆歡快的歌聲,垂釣老者微笑時臉上舒展的皺紋。可以說白髮垂釣翁,垂釣之餘,尚可乘興奏曲。紅顏採蓮女,弄蓮之時,亦能放聲歌唱。歌聲和笑語是最能體現幸福感的。一個“嬉嬉”就把市民歡樂祥和、安居樂業的神態,栩栩如生的展現在我們面前,生動地描繪了一幅國泰民安的百姓遊樂圖卷。

4、賞析官員遊樂的場景

這裏風景如畫,人民生活富足,悠閒安適,管理杭州的官員也沉醉其中,詞中是如何描寫的?

明確:“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權貴出行氣派威風,真有一呼百應之勢。閒暇時,品酒賞樂,吟詩作畫,玩賞山水,是何等樂事!《醉翁亭記》中有一句話:“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官員是在樂什麼?

明確:自然風光美,百姓安居樂業。

乘醉聽簫鼓——宴酣之樂

吟賞煙霞——山水之樂

小結:眼觀風景優美,耳聽百姓嬉嬉,政治清明,萬物和諧,怎能不樂?這三句無一字寫情卻字字關情,無一字寫樂卻處處歡樂。

5、解析寫作目的

詞作中有一句話與描寫景物無關,但卻與作者的寫作目的有關,請找出來。

明確:“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是誰圖好景,回京誇誰?

明確:孫何——投贈之作——祝他早日升官回京。

好景具體指什麼?憑什麼這好景值得他拿回朝廷去誇?

明確:“好景”二字將以上所寫的和不及寫的盡數包攏;表面指杭州美景,實指孫何的政績成就,暗含對其政績的讚許,“鳳池”二字包含了對他的友情祝願。

根據以上分析,概括作者的寫作目的。

明確:①讚美杭州的美好景緻;②拜謁孫何,稱美孫何的執政能力和與民同樂的作風;③預祝他能早日被召回京城,得到提拔。

(三)三輪誦讀,概括總結

1、作者用如椽畫筆,一句一景,向我們細膩入微的描繪出杭州三重美,請大家總結出來。

明確:第一重美,目之所遇,眼之所見,西湖四時,湖木花樹(美在風景);

第二重美,民俗風情,奢華生活,晝夜笙歌,怡然自得(美在生活);

第三重美,官員風流雅緻,官民同樂,政通人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美在和諧)。

2、本詞在藝術表現上,善於運用點染和鋪陳的手法。

點染:本是國畫的術語。繪畫時,有的地方點,有的地方染,從而繪出一幅和諧統一的畫面。借用到古典詩歌中來,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方正面點明旨意,有些地方側面渲染。這在寫景抒情詩中比較常見,一般用景物來染;用一句話,一個詞來點出要抒發的感情。渲染是爲了突出旨意,旨意引導渲染,相互依存,和諧統一。

示例: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其中的“斷腸人在天涯”是點;其餘各句均是“染”,渲染遊子思鄉之情的傷悲。

鋪陳又叫“鋪排”,多見於古體詩中,它運用疊句的手法,使句式反覆、對稱而又富於變化,在詩歌中主要起渲染烘托氣氛的作用。如《木蘭辭》中:“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找出詞中那些地方用了點染的方法,那些地方用了鋪陳手法。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用點的方法;自然風光之美、都市繁華之美、民生安樂之美用了染的方法,繪出一幅和諧統一的畫面。

“重湖疊巘清嘉”是點;“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是染。其中的染,從三個方面進行,一是山色之美,二是湖荷之勝,三是人文風貌之佳。

這首詞選取最典型、最具表現力的景物,從最有特色的角度,鋪敘,一句一景,寫景富有層次感對杭州的繁華景象進行了淋漓盡致的描繪。特別是對錢塘潮和西湖的描寫,非常充分,既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又非常具體形象。極力鋪排,從不同的角度表現杭州的繁榮、美麗、富饒。

四、延伸拓展,提升能力

1、試着以詩詞形式描寫自己熟悉的勝地勝景,特別是自己的家鄉的名勝。

2、蒐集描寫西湖美景的詩詞,寫到自己的練筆筆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