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望海潮 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教學目標:

望海潮 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1、瞭解作者,掌握詩詞的誦讀技巧; 

    2、反覆誦讀詩詞,品味語言,體會詞中壯闊優美的意境,準確把握作者情感,培養詩詞鑑賞能力,陶冶自己的審美情趣;

    3、學習詩詞中鋪敘、點染的表現手法。

教學重點:

品味語言,體會意境,把握作者情感。

教學難點:

1、詩詞中鋪敘、點染的表現手法;

2、數量詞運用所體現的風格。

教學方法:

  誦讀與感悟、討論與交流、點撥與評說相結合。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墨客爲杭州的迷人景色所傾倒: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白居易)。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 )。意大利馬可波羅說杭州是“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杭州到底有什麼迷人的景色而讓人如此難忘、如此歌詠呢?今天我們跟隨北宋詞人柳永到杭州走一遭。  

    二、背景介紹(多媒體展示) 

 三、誦讀、感知 

1.朗讀第一遍,請同學們自讀一遍,要讀準字音,並把讀不準音的字詞圈出來。 

都會(dū) 乘醉(chéng) 羅綺(qǐ) 羌管(qiāng) 

2.朗讀第二篇,請同學們再讀全詞,根據詞下的註釋理解詞,並把不理解的字詞找出來,小組成員互相覈查。

    強調以下詞語的音、形、義:

    ⑴形勝:地理形勢重要。

    ⑵參差:形容樓閣高低不齊。

    ⑶天塹:天然的壕溝,此處形容錢塘江的壯闊。塹,qiàn。

    ⑷重湖疊   清嘉:  yǎn,山峯。清嘉,秀麗。

    ⑸高牙:原指軍前大旗,因旗杆以象牙爲飾而得名。詞中代指高官孫何。

    ⑹異日圖將好景:畫下來。將,助詞,無實義。

3.朗讀第三遍,請同學們邊讀邊思考,概括出詞的上片與下片的內容。 

上片描寫杭州的自然風光和都市的繁華;下片從湖山勝狀、四時風物、晝夜笙歌和湖中人物四個方面窮其美好風貌,極寫杭州百姓之安居樂業。 

  四、合作探究賞析(品味語言、鑑賞形象、感受意境) 

    引導學生讀透全詞並有重點的進行鑑賞(從概括詞意、分析意象、推敲詞語、描述意境、修辭表現手法引導學生鑑賞,每個同學可以重點選取一句鑑賞,之後形成集體智慧取長補短) 

    上片重點賞析“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下片重點賞析“重湖疊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一)上片:描寫杭州的自然風光和都市的繁華 

    1.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東南形勝”,是從地理條件、自然條件着筆寫的。杭州地處東南,地理位置很重要,風景很優美,故曰:“形勝”。“三吳都會”,是從社會條件着筆寫的。它是三吳地區的重要都市,那裏人衆薈萃,財貨聚集,故曰:“都會”。“錢塘自古繁華”,這一句是對前兩句的總結,因爲杭州具有這些特殊條件,所以“自古繁華”。 是主旨句,在結構上總起全文。

下面就對“形勝”、“都會”和“自古繁華”進行鋪敘。

2.“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是對“三吳都會”的展開描寫。遠望去,垂柳含煙,薄霧如紗,虹橋似畫,真是畫中才有的好景緻啊。這一處人煙阜盛,各式建築,各抱地勢,鱗次櫛比,檐牙錯落;走近了看,微風過處,千門萬戶簾幕輕擺,顯得怡然安詳,真是一派“都會”景象。“參差”形容樓閣高下不齊,“十萬”指人口衆多,未必是確數。              

3.“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是對“東南形勝”的展開描寫由市內說到郊外。這裏選擇了錢塘江岸和江潮兩種景物來寫。錢塘八月觀潮,歷來稱爲盛舉。一“繞”字盡顯古樹成行,長堤迤邐之態;“霜雪”比喻浪花,一“卷”字又狀狂濤洶涌,波浪滔滔之勢。寫出浪濤力度與氣勢,對浪花飛濺的情態寫的更形象逼真。 大有滔天濁浪排空來,排山倒海山可催的氣勢。“天塹”,原意爲天然的深溝,這裏移來形容錢塘江。

     4.“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對“錢塘自古繁華”的展開描寫。描寫了兩個方面:一是商業貿易情況--“市列珠璣”,只用市場上的珍寶,代表了商業的豐富、商業的繁榮;二是衣着情況,“戶盈羅綺”,家家披羅着錦。“競豪奢”,又總括杭州的種種繁華景象。簡單幾筆便把市場的繁榮、市民的殷富反映出來。 

(二)下片:寫西湖美景和人民和平安靜的生活景象  

     1.“重湖疊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寫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這既是進一步描寫“東南形勝”,同時又是杭州人遊樂的背景。 “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將湖面分割成的裏湖和外湖;“疊  ”,寫湖岸山峯重疊,是指靈隱山、南屏山、慧日峯等重重疊疊的山嶺。西湖水碧山青,秀美異常,所以說“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三秋桂子”照應“疊   ”二字,寫山中桂花。“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長,馥郁芬芳,長久不散;“隱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帶露的桂子從天飄落,“十里荷花”照應“重湖”寫水裏荷花。“十里”是說湖中廣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謂“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了。一句牽出了諸多意象,湖、山、秋月、桂花、荷花奔赴而來,令人心曠神怡,遐想萬千。“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工整的一聯把不同季節的美景寫得高度凝練,把西湖以至整個杭州的最美的景緻概括出來,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 

    2.“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

    西湖不論任何季節、任何時間都是美的,景美人更美。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兩句爲互文,即羌管弄晴、泛夜,菱歌泛夜、弄晴。意謂笛聲歌聲晝夜不停,在晴空中飄揚,在月夜下盪漾。“羌管弄晴”“弄”使得吹笛人和採菱女的瀟灑歡快之情陡增,寫的是白天人們悠揚的笛聲,“菱歌泛夜”“泛”說明人們是在湖中吹笛演唱,笛聲歌聲似乎隨着湖水盪漾開來,輕盈愉悅之貌全出。寫的是人們晚上快樂歡快的歌聲,“嬉嬉釣叟蓮娃”是對前面兩句的總括,湖邊釣魚的老翁怡然自得,湖中採蓮的孩童喧鬧嬉戲,所以這一句寫的是杭州人民的遊樂。這幾句極富生活情趣,晴天麗日,處處音樂悠揚;菱舟泛夜,傳來陣陣歌聲;老叟怡然垂釣,幼童嘻嘻採蓮,一句話就給我們展開了一幅太平盛世下的百姓安樂圖。

    3.“千騎擁高牙,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

寫的是杭州官員的遊樂,分兩方面寫的,一是“乘醉聽蕭鼓”宴酣之樂,二是“吟賞煙霞”山水之樂。權貴出行氣派威風,真有一呼百應之勢。閒暇時,品酒賞樂,吟詩作畫,賞玩山水,何等風流瀟灑。

    4.“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是對官員的美好祝願。“好景”,表層意思是指錢塘的美好景觀,實際代指其政績成就。至此,才彰顯了寫作目的是拜謁孫何。“異日”“歸去鳳池”是對孫何宦途前景的美好祝願,而這“好景”足以向朝廷中人“誇”,又使這祝願歸結到了對壯美秀麗的杭州的讚美上。雖然投贈之詞恭維、誇張在所難免,但西湖的山水人家已經爲自己作了明證,不信就請到杭州來眼見爲實吧!

五、問題探究: 

    1.本詞中的數量詞的運用有什麼特色?

    明確:詞中數量詞的使用尤見匠心,“三吳都會”、“十萬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前騎擁高牙”等,或實寫,或虛寫,或誇張,營造出高邁豪放的氣勢,整首詞所表現出來的博大豪邁的格調,已接近於蘇軾所開創的豪放詞風。

2.結合上面的分析鑑賞,說說詞描繪了一種怎樣的都市生活景象?作者從哪些方面描寫杭州的.繁華與美麗?

    明確《望海潮》描繪了一派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景象,寫杭州突出以下幾個方面:     

    地理位置:杭州是東南的重鎮。

    歷史傳統:自古以來,杭州是繁華都市。

    自然景觀:有著名的錢塘江、秀麗的西湖。

    市井面貌:建築、設施美觀、人口密集。

    百姓生活:人們安居樂業,處處笙歌,老老少少都心情愉悅。

    3.陳振孫在《直齋錄解題》中評這首詞“承平氣象,形容曲盡”。詞人是採用了怎麼樣的手法,使這首詞達到了這種效果的?

     ① 鋪敘:又叫“鋪排”,多見於古體詩中,它運用疊句的手法,使句式反覆、對稱而又富於變化,在詩歌中主要起渲染烘托氣氛的作用。 鋪敘的手法,充分展開敘述,使描寫的事物窮形盡相,它是克服敘事概念化、簡單化的訣竅之一。多方鋪敘;一是指多方位、多角度地鋪敘,二是指採用多種方法鋪敘。 

如:樂府民歌《陌上桑》、《木蘭辭》: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以詞的上闋爲例:“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下面就是對“形勝、都會、繁華”的鋪敘。“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前面一句是總說,這幾句是對前面的分述;又如“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 

善於鋪敘,是此詞的特色之一。這首詞選取最典型、最具表現力的景物,從最有特色的角度鋪敘,一句一景,寫景富有層次感對杭州的繁華景象進行了淋漓盡致的描繪。

② 點染,所謂點,就是點明,將所要抒寫的情感、道理,一語點明,使讀者瞭然於胸;所謂染,就是渲染、烘托,即以具體的事物、景物將所點明的情感、道理烘托出來,以便讀者對其能更具體、更生動地把握。但必須強調的是,點染之間不能“有他語相隔”,只能是一氣而下。“點染”是詩詞的一種藝術手法。

“點”:抽象的評點(總寫)“染”:具體的描述(分述)

 點染間不能有其它相隔,必須是一氣而下。

<</SPAN>天淨沙秋思> 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染)斷腸人在天涯。(點)

本詞就運用了“點染”的手法,請加以說明。

提示:上闕先點“錢塘自古繁華”,然後展開描寫,“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運用動靜結合、比喻、誇張等手法,極力鋪排,從不同的角度表現杭州的繁榮、美麗、富饒。

張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