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談作文教學的幾點體會 作文指導

 1、“文章是想出來的” “寫作文的第一步是審題、立意、取材。對於這一塊,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是訓練的重點。”老師要求自己的學生對一個作文題目進行很多方面的聯想。 

談作文教學的幾點體會 作文指導

   在作文的立意方面,儘量要“求新”。立意是文章的中心,只有與衆不同了,纔會吸引人往下看。 

    一篇作文,光有骨架是不行的,而豐富的想象就是一篇好作文的“血與肉”。 

聯想、想象對提高學生的語言表現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從諸多優秀作家的名篇佳作中我們不難發現,他們語言的魅力往往得益於他們準確生動的語言和對各種修辭手法的嫺熟運用。而其中比喻、擬人、誇張等手法無不憑藉作者豐富的聯想、想象來完成。“紅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像雪”,色彩之中給人更生動的美感;“神姿仙態”“如情似夢”,虛幻之中給桂林山水以更美妙的情致。因此,作文教學的過程,也應是不斷引導學生感悟語言,不斷進行語言和思維訓練的過程--透過語言去駕御思想,透過想象和聯想來豐富語言的內涵。這樣循環往復、周而復始,學生的語言才能不僅有自然平實的淳樸,更有生動鮮活的靈性。

    聯想、想象可以使作文的題材更豐富,形式更多種多樣   學生正處於富於幻想、憧憬的年華,質樸的童話、神奇的科幻、夢中的未來都是他們最親近、最嚮往的內容。作文教學要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鼓勵學生大膽地去創造自己心目中的神話世界,讓們透過想象和聯想的橋樑去放飛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讓他們在思想的遨遊和情感的遊歷中,用自己的心更自由地去體驗和感悟身邊的世界和未來的生活。

    2“跟着感覺走” 

    作文應該是寫的是自己的情感。對寫作文不用抱有一種做作業解題的心態,而是把寫作文當成是宣泄情感、抒發心聲的機會,把自己感受最深的情感寫出來。                 

   對自己感受最深的、最有價值的內容要充分展開。無論是往事再現還是想象虛構,都要投入進去感受它;一遍又一遍,彷彿將那往事重新經歷了一次,或者將虛構的事實真實地經歷了一次;直到把許多細節看清了,再用文字描寫出腦中的畫面,這樣就是在跟着感覺寫作文了。

    3“功到自然成” 

   寫作文是靠平時的訓練和積累,沒有什麼訣竅,一切都是功到自然成。“功”,是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平時說話、寫話,最好要做到三點:1、凡張口說話,無論說什麼,推敲一下,儘量說好一點;2、凡動筆寫話,無論寫什麼,推敲一下,儘量寫好一點;3、凡事多想一想爲麼。                      

    很多同學在平時的生活中,經常“說話不經過大腦”,如果在每說一句話之前都經過仔細思考,想想“我這句話這樣說好不好?用哪些字會更有助於我的.表達,我這樣說話有什麼地方好,什麼地方不好等等。看起來很麻煩,不過,熟能生巧,在熟練了以後就會不知不覺地運用到生活中,做到真正的‘出口成章’,而那時,離‘落筆生花’也就不遠了。” 

4、以課文爲範文,作文滲透在教學中。

在講讀教學中滲透作文教學,指導學生加以模仿訓練,非常有利於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5、抓典型材料 例如,一位教師在輔導反映家庭教育題材的作文時,引用了這樣一個小故事:1920年,美國一個年僅8歲的男孩在踢足球時打碎了鄰居的玻璃。人家索賠12.5美元。當時12.5美元可以買125只下蛋的母雞。闖了禍的男孩向父親承認錯誤後,父親讓他對自己的過失負責。可他沒有錢,父親說:“錢我可以給你,但一年後還我。”從此這個男孩就開始艱苦的打工生活。半年後,他終於還給了父親12.5美元。這個男孩就是後來成爲美國總統的里根。

   6、以積累促寫作   寫作,不僅僅是眼前的練習和訓練,更應是一個不斷豐富、不斷積累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既要抓好寫作前的輔導,又要注意引導學生搞好寫作後的反思和積累。這就如一個東西,若只把它當作一件普通的物品,大多用完之後就把它拋開了,若把它作爲一件珍藏品,你就會倍加愛護和珍惜。作文也不例外。教師要幫助學生成保留自己作品的習慣。學生自我成長真實的印跡,學生在一次次的翻閱中不斷長大、不斷成熟,其中的每件作品都會成爲倍加呵護的珍品。

 

鮑文超

標籤:指導 體會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