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語文版七年級)

常聽語文課,有些老師在閱讀教學中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滲透問題這樣處理:講完課文後,藉助總結中心思想的方式,強調某某文章告訴了我們怎樣的道理等等,認爲這樣就是對學生進行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其實,這對於教材精心選來的閱讀材料,實在是一種貶值處理。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完全可以自然的滲透於教學的各個環節。這裏,我不妨結合一個例子跟大家談談。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語文版七年級)

語文版教材七年級語文課本上冊有一篇文章--《小巷深處》,講的是一位盲母親含辛茹苦地養育一個棄嬰的故事,文章寫得很感人。在閱讀教學本文時,我插入了一個練筆環節,題目的要求是這樣的:寫一句歌頌母愛的話,可以引用名人名言,也可以即興創作,形式不拘。佈置完題目後,我給了學生兩方面的提示:先用多媒體播放了閻維文演唱的《母親》(配有動畫畫面),然後,我這樣提示學生:“母愛是什麼?母愛,可能是你失落時一句安慰的話語;可能是你摔倒時扶起你的那雙手;可能是夏日裏那搖動的`蒲扇;也可能是冬夜裏你伏案苦讀時,放到你桌上的那杯剛剛熱好的牛奶;還可能是你熟睡時,那久久注視你的無比溫柔的目光……‘平平淡淡纔是真’,母愛無私、偉大,卻也平凡,更可貴的是她時時與我們相伴,我們應該學會從平凡的生活瑣事中去挖掘人性之美,學會用心去感受人世間這份可貴的親情。”由於初一學生剛剛開始寄宿生活,有了這些提示,很容易觸動他們心靈深處那根最敏感的神經,我也相信,從這些提示中,學生獲取的絕不僅僅是組織語言的資訊,更有對於母愛的深切的感悟。《新課標》對於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滲透有明確的表述,正如杜甫在《春夜喜雨》中所說的那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纔是我們追求的教育的境界。也唯有如此,才能讓教育觸及到學生心靈的深處,使之產生情感共鳴,才能將“育人”真正落到實處。

不僅語文的閱讀教學如此,對於各個學科,老師只要有心,很多東西都可以成爲我們引導學生做人的材料。

 

馬玖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