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之間的關係》教學設計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爲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之間的關係》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之間的關係》教學設計

《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之間的關係》教學設計 篇1

學習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四則運算》第一課時,課本第二頁至第四頁內容及相關習題。

學習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與問題中,經歷概括總結加、減法意義的過程,理解加、減法的意義。

2.引導組織學生自主觀察、比較概括,掌握加、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係,體會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2.使學生在探索新知過程中,培養抽、概況、比較的能力。

學習重點:加、減法意義及各部分名稱與關係的認知理解。

學習難點:加、減法意義理解,體會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學習活動過程:

一、情景匯入

今天我們一起去看看中國人盼了一百年的鐵路,是一條行走在世界屋脊上的天路—青藏鐵路。號稱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之一,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條鐵路。他創造了許多世界之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

二、探究新知

1.加法的意義和各部分的名稱。

(1)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仔細觀察地圖,發現哪些數學資訊?並提出一個實際問題?

西寧到拉薩的鐵路長多少千米?請嘗試列式。

814+1142=1956

(2)概括加法的意義。

思考:爲什麼用加法計算?什麼樣的運算叫做加法?(把兩個數合併成一個數的運算,叫做加法。)

回憶:在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是什麼?

2.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的名稱。

(1)出示例1第二小題和第三小題題,進行解答

試着解決這兩道題,看看誰的速度快?

(2)對比概括減法的意義。

這三個問題有什麼聯繫?與第(1)題相比,第(2)(3)題分別是已知什麼?求什麼?

請你再觀察三個算式,你發現有什麼聯繫?

想一想什麼樣的運算叫做減法呢?(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其中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叫做減法。)

(3)減法各部分的名稱。

回憶:減法各部分的名稱是什麼?

(4)加、減法的逆運算。

請再次觀察這三個算式,你有什麼發現?

這三道題的計算和減法的意義可以看出,減法運算是加法運算,相反的運算,相反的運算在數學中叫做逆運算,所以說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3.教學加、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係。

4.想一想加數加數與和之間有什麼關係?被減數、減數和差之間又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加數+加數=和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被減數-減數=差減數=被減數-差被減數=減數+差

三、鞏固練習

1.完成課本第三頁做一做。

2.完成練習一第1題。並且說一說爲什麼要選擇這個算法的道理?

3.完成課本練習一第2題。

四、全課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的是課本的第2頁和第3頁的`內容,請您仔細閱讀課文內容,說一說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

五、課後作業

完成課本練習一第3、4、5題。

《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之間的關係》教學設計 篇2

本節課的教學是在學生對加減法運算有了較多的接觸,並且積累了豐富的感性,認識並掌握了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在此基礎上,對加減法意義和關係進行概括,是學生的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

一、豐富學習素材,激活已有經驗

本節課的教學在匯入新課時我用大量的圖片和文字資訊,充分調動了孩子的各項感官。同時青藏鐵路的建成是一項偉大的鐵路修建奇蹟,這一內容的介紹不僅培養了學生愛國主義情懷,更重要的是在疾馳而過的鐵路路線圖中學生髮現了數學資訊,並提出了相關的數學問題。在解題的過程中也成功激活了學生對加法的已有知識和學習經驗。

二、緊扣對比過程,突破教學難點

本節課最大的亮點在於讓學生透過兩次對比,自主突破教學難點。儘管學生對減法的認識積累了比較豐富的感性認識,但從本質上認識減法還有很大的距離,我透過第一次對比三個問題從而突破概括減法意義這一難點。逆運算也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這裏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教師組織學生觀察開始第二次對比三個算式的異同,歸納整理得出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的結論。

三、利用動態演示,建立數學模型

要讓學生明白加法的意義,僅僅只依靠死記硬背是遠遠不夠的,課中我採用動態線段圖的演示,結合重要文字的提示,讓合併一詞深深的印在學生的腦海裏,直觀的幫助學生理解加法的意義這一概念,形成數學模型。

標籤:教學 加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