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二年級數學下冊《隔位退位減》教學設計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數學下冊《隔位退位減》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二年級數學下冊《隔位退位減》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經歷探索筆算減法中隔位退位減計算方法的過程,並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進一步發展自主探索以及與人合作、交流的意識,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3、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教學重點

重點:隔位退位減的筆算方法。

難點:理解退位時前一位上是0的'減法筆算方法。

教學資源

學生經驗:學生已經學過三位數減兩、三位數的筆算以及相關簡單實際問題的解答。

教學準備:課件、實物投影。

學程設計

導學策略

調整反思

一、啓動學習(3分鐘左右)

1、計算536—263 214—108

獨立計算,並說說計算過程。

2、揭示課題,明確目標。

二、自主探究(8分鐘左右)

1、自主先學,小組交流

出示例題,學生自己讀題,理解題意。

導學單:

1、嘗試用豎式計算;

2、思考:個位不夠減,要從十位退1。可十位上是0,怎麼辦?

3、同桌說說計算過程。

2、全班共學,提煉解法(10 分鐘)

(1)聯繫撥珠的過程進行豎式計算。

交流時指名說計算的思考過程和計算方法。

(2)學生驗算。

(3)小結。

四、鞏固練習(10分鐘)

1、做“想想做做”的第1題。

學生獨立計算,互相交流、集體校對。

2、做“想想做做”的第2題。

獨立計算,驗算時,對於已發現的錯誤,要及時查找原因,認真改正。

3、做“想想做做”的第4、5題。

(1)看題理解題意,找出其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

(2)說出題中的數量關係。

(3)列式解答。

五、課堂檢測反饋。(預設8分鐘)

1、《補充習題》P40~41第4、5、6題。

書本第78頁第3題。

2、每日一題

(1)小汽車已經行駛了709千米,還要行多少千米後正好1000千米?

(2)小紅有152張卡片,小明有134張卡片,小紅給小明多少張卡片後,兩人卡片的張數一樣多?

→交流:第一題是怎麼算的?第二題得數的十位上爲什麼是0?

→引入:今天這節課繼續來學習更復雜的三位數減法。(板書:三位數減法的筆算)

→出示例題,引導學生說說已知條件和要求的問題,列出算式。

引導學生根據自主學習單自主學習。

→提問:我們已經知道被減數十位上是0,沒有1可退,你們是從哪一位退1的?這個1退到哪裏去了?百位上退過1之後,十位上有了幾個十?這時十位上可以退1了嗎?它退過1之後還剩下幾?

→談話:像這樣難算的題目,要想知道

我們算得對不對,應該怎麼辦?

→小結。

提問:這節課學的減法計算與以往學的有

什麼不同?計算時需要注意什麼?學生

回答時板書課題。

→比較:第一組兩題計算時有什麼不同?第二組哪道是隔位退位減,哪道不是?爲什麼?

→交流:每道題錯在哪裏,你是怎樣改正的?

→重點交流第5題

提問:剩下的機票還夠嗎?你是怎麼算的?(可以算減法得數,還可以啓發用加法)你這樣算是怎麼想的?

→學生當堂作業。

集體評議作業,同桌交換評價。

提供典型錯例,分析、糾錯。

(重點讓學生說清楚計算過程)

【教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