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與評析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冊第19-20頁例1、例2及有關的練習。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與評析

教學目的:

1.基本掌握長方體的特徵:會用直尺測量長方體的長、寬和高;會看長方體的直觀圖。

2.初步形成立體圖形的空間觀念;透過操作、觀察、想像等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滲透數形結合和事物相互聯繫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掌握長方體的特徵。

教學難點:建立立體圖形的空間觀念。

教具準備:長方體實物及長方體框架。

學具準備:足量的長方體實物、模型。

教學過程:

一、比較分類,引出新知。

1.教師投影出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墨水瓶盒、粉筆盒、鉛筆盒、排球、牙膏的實物圖,引導學生按照平面上的圖形(平面圖形)和佔據一定空間的圖形(立體圖形)進行比較分類。

2.師生共同概括:像粉筆盒等長方體或正方體和排球等球體等等,都佔據一定的空間,把它們的形狀稱爲立體圖形。

3.請同學們談一談在日常生活中還見過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

4.引出新知:這節課我們共同探究長方體的一些知識。(板書課題:長方體的認識)

[評析:數學知識源於生活,教師出示多個平面圖形和立體圓形,爲學生創設了進行比較分類的具體問題情境,使學生既體驗到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又對"比較分類"這一數學學習中的重要方法有了進一步的理解,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具體操作,探究新知。

1.認識長方體的特徵,教學例1。

(1) 教師爲學生的探究活動提供智力準備,學生拿長方體跟隨教師初步感知。

教師演示:

①長方體上平平的部分是長方體的面。

②兩個面相交的邊叫長方體的棱。

③三條棱相交的點叫長方體的頂點。

[評析:學生跟隨教師初步感知,初步建立表象,爲下面的自己探究和學習打下基礎。]

(2)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放手讓學生運用各種感宮和學習用具,探究討論面、棱、頂點的知識,小組內完成下面表格。(每小組1一張表)

我們的發現

頂點

(3)老師巡迴指導。指導要點如下:

①數面、棱、頂點時,如何數比較科學。

②採用多種學習方法。(如測量、計算、比較及用身體某個部分去接觸面、棱、頂點等)

(4)各小組根據所填表格彙報自己的發現。

[評析:學生在測量、計算、比較、想象、觀察的學習過程中,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這是本節課的關鍵和精彩之處。學生在學習時,採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及模仿與記憶在內的多種學習方法,既學到了知識又培養了能力。]

2。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教學例2。

(1)學生根據小組內的長方體框架,分小組觀察、測量並討論:長方體的棱有什特點?

(2) 師生共同歸納:

①按棱的長度可分爲3組,每組內4條棱互相平行且長度相等。

②相交於一個頂點的棱有3條,長度不一定相等。

③相交於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④長方體的形狀、大小是由長方體的長、寬、高決定的。

[評析:運用學習例1時的學習方法,對長方體的長、寬、高(棱),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學習方法進一步得到優化。]

三、鞏固發展

l.判斷對錯,並說明理由。

(1)在長方體中,不是相對的棱長度都不相等。

(2)一個長方體都有6個面、12條棱和8個頂點。

(3)長方體相對的面大小、形狀都相同。

(4)長方體的每個面都是長方形。

2.完成教科書第20頁的做一做。

[評析:學生在辨析性練習中,進一步鞏固了對長方體的認識,培養了學生思維的批判性。]

四、師生共同課堂小結(略)

五、佈置作業(略)

[總評:

①本課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爲出發點,學生真正成爲了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服務者、引導者、合作者,師生關係民主和諧。

②注重培養學生的比較推理、操作探究及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在數一數、量一量、摸一模、算一算以及推理歸納的學習過程中,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既理解、掌握了長方體的有關知識,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

③把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把傳統的教師命令學生枯燥地、被動地記憶數學知識結論的過程,變成教師依據數學知識結論的形成和發展過程,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成由學生重複前人探究這些結論的"再發現"、"再創造"的實踐活動,學生透過自己的探究實踐活動,獲得了知識,培養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