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觀察我們的身體》教學設計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爲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觀察我們的身體》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觀察我們的身體》教學設計

《觀察我們的身體》教學設計1

一、教學內容分析:

《觀察我們的身體》主要由兩個活動組成,一是觀察身體的外部形態,二是觀察身體內部有什麼。在教學過程中,用文字描述、畫圖等方式記錄和呈現觀察結果,學會和同學交流,並相互評價,在評價中獲取和鞏固新知;觀察內部主要是啓發學生充分運用自己的感官,去推測身體內部有什麼,希望透過看、摸、聽等多種感官的親歷活動,激發它們觀察和認識自己身體的興趣,對自己的身體有一個總體概略地瞭解,同時培養學生充分運用感官進行觀察的習慣和能力。

三年級的學生以直接興趣爲主。在生活中,他們已經觀察過自己的身體,但這種觀察往往只停留在一些表面現象,需要教師引導向更深層次研究。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初步瞭解人的身體由頭、頸、軀幹、四肢幾部分組成,左右對稱。知道人體外形的特點和人的許多功能密切相關。

2、過程與方法

能用多種方法觀察人體的特徵;用文字描述、畫圖等方式記錄和呈現觀察結果,學會和同學交流,並相互評價,在評價中獲取和鞏固新知。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對人體基本組成的觀察中,發現人體構造的精巧和諧之美。能聯想人的身體如果左右不對稱,生活中將會怎樣,提高想象能力。體驗身體殘障所帶來的不方便,愛護自己的身體,關心和善待身體有殘障的人。

引起對自己身體的興趣,激發進一步探究和發現人身體特點的慾望。

三、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

注重體現以人爲本的教學理念,根據學生的求知需要有機地整合單元的教學目標,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教師是活動的組織者和引領者,透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促使他們自覺地建構關於人身體特點的知識,使他們真正成爲學習者和發現者,促進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能有所發展。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觀察記錄表布袋(內裝半瓶水、洋娃娃、剪刀等)

五、教學過程:

《觀察我們的身體》教學設計2

一、匯入:(動物的本領和它們身體特點有關)

1、師:第二單元我們研究了動物,知道了青蛙是捕蟲的能手,老鷹能捉住機靈的老鼠,啄木鳥能吃到樹幹上的害蟲。同學們,這些動物爲什麼會有這些特殊的本領呢?

2、師:青蛙的眼睛、後腿、舌頭具有善於捕蟲的特點,膚色用來僞裝保護自己;老鷹有堅強而帶玩鉤的喙以及尖利的爪子,適於捕捉老鼠;啄木鳥的嘴尖尖的適合啄食隱藏在樹幹中的蟲子,爪子兩趾在前兩趾在後適於抓住樹幹。

3、小結:動物的本領和它們的身體的特點有關係

4、引出課題:人有哪些本領?人爲什麼這樣有本領?今天我們來觀察我們的身體。(板書:觀察我們的身體)

二、觀察身體的`外形特徵

(一)、觀察身體的基本組成

1、師:首先,我們觀察身體的外形。每四個同學一組,可以站起來,觀察自己和小組同學的身體,找找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再小組輕聲討論:A、我們按什麼順序進行觀察;B、我們的身體由哪幾部分構成?(課件出示問題)

2、小組彙報:彙報時要這樣說:我們小組按什麼順序觀察,發現我們的身體分爲……。(點擊課件,各部分依次出現。)

3、小結:同學們觀察得很認真,人的身體從外形上分爲這幾個基本組成部分,頭、頸、軀幹、上肢、下肢五部分,也可以把上下肢合起來稱爲四肢。

4、練習:我指你說。

(二)、人體的對稱性

師:(多媒體演示)如果從頭頂開始,透過鼻尖畫一條線,把人的身體分爲左右兩部分,請同學們比較身體的左右兩部分,它們是怎樣的關係呢?

指導學生從形狀、大小、長短等方面說一說人體左右兩邊的器官是怎樣的關係,從而發現人體左右兩邊是對稱的。

初次體驗身體的對稱:全班學生一起同時伸出兩臂合攏,感受身體的對稱性。

(三)、體驗身體對稱及平衡的好處

1、欣賞圖片和舞蹈:

下面請同學們欣賞一組圖片和一支舞蹈(楊麗萍孔雀舞的片段)!(多媒體出示劉翔、自由體操、舞蹈等照片。簡單介紹),相信同學們觀看後更能爲人體的美所震撼。

2、體驗:

我們人能做出這麼優美的動作,都要歸功於我們的身體。正是因爲我們身體的左右對稱,才能保持平衡,我們才能做出各種各樣優美的動作。如果缺了一隻手,或者缺了一條腿,身體還會對稱嗎?還能保持平衡嗎?我們生活會有不同嗎?我們在課堂上就來親身體驗一下。

第一個活動:請小朋友先把紅領巾解下來,平放在課桌上。我們平時是用兩隻手系紅領巾的,對嗎?現在請你把一隻手插在口袋裏,用另一隻手系紅領巾,好嗎?誰來說說看,和平時有什麼兩樣?

第二個活動是讓學生原地起立,單腿站立,而後做彎腰、轉體等動作,請同學說說親身感受。(要求:靜靜地做,仔細地體驗)

3、小結:身體的殘缺導致身體的不對稱,難以保持平衡,給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同學們,我們以後應該怎樣對待自己的身體?怎麼對待這些身體有殘疾的人呢?(從體驗身體殘障所帶來的不方便,體會到要愛護自己的身體,關心和善待身體有殘障的人。)(課件出示:愛護身體、關愛殘疾人)

三、探究人體的內部特徵

1、神祕禮物:剛纔我們透過觀察、體驗,瞭解到了人身體的外部特徵,同學們的表現太出色了,所以老師帶來了幾樣神祕的禮物,就裝在這個不透光的布袋裏。同學們開動腦筋想想吧,布袋裏面有些什麼禮物呢?

2、學會上臺透過看、摸、聽等方法猜出後給予獎勵,學生必須講述“我用什麼方法猜出”

3、(出示人體外表輪廓)我們人體就好比剛纔那個布袋子,外面由面板包裹着,我們現在可以用哪些辦法推測我們身體的內部呢?(出示:看、摸、聽)

4、我們現在就開始用這些方法來感知我們身體的內部吧。(生分小組觀察討論。)

師巡迴指導,啓發學生把感知推測活動再深入一步。比如學生講到骨頭時,就讓學生摸摸人的整個身體哪些地方有骨頭,五個手指上共有幾根骨頭,胸部的骨頭是什麼樣的?耳朵上的骨頭又是怎樣的?講到肌肉,就讓學生摸摸身體的哪些地方有肌肉,哪裏的肌肉最多;哪裏的肌肉較少?

5、讓學生根據大家用看、摸、聽等方法所得到的一些零散的感受組合起來進行想象。綜合想象一下人體的內部是什麼模樣?面板下面是什麼、肌肉下面是什麼、骨胳包着的是什麼,血管和神經怎樣分佈呢?在學生想象的基礎上,進行大組交流。這時教師根據學生的彙報,透過計算機課件,由外及裏把人體慢慢地一層層揭開給學生看。

四、課堂小結

1、學生談收穫:這節課我們自己想辦法觀察研究了我們的身體。你們有什麼收穫呢?有什麼感想?(知道觀察方法、觀察順序、人體外部內部的一些知識與特徵。善待殘疾人、愛護身體等感想。)

2、小結:這節課同學們的收穫可真多,真替你們感到高興。觀察身體的活動纔剛開始,讓我們在課後及今後的學習中更深入的觀察我們自己,相信同學們會有更多的收穫。最後,讓我們自信地說:我觀察,我能行。(出示)

標籤:教學 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