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一年級上冊《畫》教學設計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一年級上冊《畫》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上冊《畫》教學設計

一年級上冊《畫》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透過偏旁字歸類等方法,認識10個生字和2個偏旁,會寫“來、去”2個生字。

2、朗讀課文。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色。

3、聯繫生活經驗,理解“有—無”“遠—近”“來—去”3組反義詞

教學過程:

一、猜謎激趣,引入新課

1、出示謎語。讓學生猜猜是什麼,再說說是怎麼猜出來的。

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

2、出示課文,教師範讀。讓學生猜猜謎底是什麼。

3、出示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正音,感知課文

1、出示插圖,引導學生說說圖上畫了些什麼,在插圖的相應位置出示“山、水、花、鳥”4個字。

【設計意圖】透過畫和文的結合,幫助學生提取詩中的資訊。

2、學生試着自己讀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來認一認。

3、引導學生看插圖,讀古詩,圈出詩中描寫的景物。

4、同桌互讀詩句。相互指出不正確的讀音,互相教一教,讀一讀。

5、指名分行讀,其餘同學反饋評價,有錯及時糾正。男女生賽讀,全班齊讀。

【設計意圖】透過這一環節,使教師瞭解學生生字的認識情況,找準不認識的、讀不準的生字,教學時可有針對性地突出重點。

三、認讀生字,指導朗讀

1、指導學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識字。

(1)出示:遠、近、還。

請學生帶讀這3個字。引導學生尋找這3個字的相同點。

認識偏旁走之。

用加一加的方法記一記這3個字。

(2)在具體情境中理解“遠、近”。

引導學生觀察後說一說:

在教室裏,哪些同學離老師比較遠?哪些同學離老師比較近?哪個同學離自己最近?哪個同學離自己最遠?

(3)出示本課其餘生字。提問:還有哪些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來記?

2、指導學生用換一換的方法識字。

出示:米—來、無—天、爸—色、近—聽,

指導學生找找每組字的不同,在反饋的過程中認識斜刀頭。

3、指導學生用反義詞來識字。

(1)出示:遠、無、來。讓請學生說說和這些字意思相反的字。

(2)課間操“說反話”。

【設計意圖】採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識記、鞏固生字,增強生字識記的效果。體現了“一字帶一串”和“同一個字可以用多種方法來識記”的思想。

4、複習鞏固。

(1)在新語言情境中認字。學生認讀:“遠山、白色、遠近、聽說、無聲、還是、還有、走來、走去。”

(2)發給學生字形相近的字卡,引導學生認讀。

(3)發給學生意思相反的字卡,引導學生認讀。

5、出示沒有拼音的課文,學生齊讀。

四、教師範寫,學生練寫

1、學生觀察範字“水、去”,注意田字格里的關鍵筆畫。

2、教師示範“水、去”,提示書寫要領,學生書空。

3、學生書寫,寫完一個反饋點評。學生對照自己寫的字,再書寫,寫得不好的字可以多寫幾個,爭取一個比一個好。

【設計意圖】寫字指導不僅要看教師範寫,還要看是如何對學生寫的字進行反饋的。要引導學生對照自己寫的字,找到改進的方向。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複習10個生字和2個偏旁,會寫“來、不”。

2、展開想象,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色,知道這是一幅山水畫。

3、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

1、請學生“開火車”認讀生字卡片。

2、運用“摘果子”遊戲,認讀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3、全班齊讀古詩,男女生賽讀。

二、朗讀詩句,領會詩意

1、引導學生聯繫生活,說說自己在大自然裏看到的景色是怎樣的,感受大自然的美。

2、學生讀課文。

提問:你從哪些地方看出這是一幅畫?引導學生找出畫中的景物與生活中看到的情景有什麼不同。

3、師生交流:大自然中,遠看山是沒有明亮的顏色的,近聽水是有聲音的,春天過去了,花兒也就謝了,人走過來,鳥兒會驚嚇得飛走。但畫中,遠看山還是有明亮的顏色,近聽水卻沒有流動的聲音,春天過去了花兒不會凋謝,人走來鳥兒也不會驚嚇得飛走。

根據交流情況,可以相機改寫詩句,與《畫》形成對比,幫助學生感悟畫的特點。

《畫》中描述:生活所見:

遠看山有色,遠看山無色,

近聽水無聲。近聽水有聲。

春去花還在,春去花不在,

人來鳥不驚。人來鳥兒驚。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採用畫中景物和生活中的景物相對比的方法,感受其中的差異性,突破學生認知上的難點,幫助他們感悟畫的特點,領悟詩句和畫之間的關係。

4、熟讀成誦。

(1)採用多種方式讀詩:指名讀,齊讀,看圖讀,引讀。

(2)老師指畫中內容,學生讀出相應的詩句。

(3)熟讀成誦。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山、水、花、鳥”來背誦。

三、教師示範,學生練寫

1、學生觀察範字“來、不”,注意橫中線、豎中線上的筆畫。

2、教師示範“來、不”,提示書寫要領,學生書空。

3、學生書寫。寫完一個反饋點評,學生對照自己寫的字,再書寫,寫得不好的字可以多寫幾個。

四、拓展閱讀,激發興趣

讓學生讀一讀下面兩首歌謠,猜猜是什麼,根據謎面說說理由。

頭戴小紅帽,千條線,身穿大白袍。走路搖搖擺。(鵝)

萬條線,落在水裏看不見。(雨)

一年級上冊《畫》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畫》是一個謎語,謎面是一首五言詩,謎底就是插圖的“山水畫”,有一定難度。因此,在課前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這些景物進行仔細觀察,這樣,上課時才能使學生對大自然,山水,花鳥,詩情進行聯繫比較後,順利地悟出謎底。

【教學目的】

1、能對照圖畫用自己地話說出詩句的意思,懂得爲什麼說謎底是一幅畫。

2、學會“畫、遠、近、無、聲、驚”七個生字,認識土字旁,掌握有──無,遠──近等反義詞。

3、會正確朗讀、背誦、默寫課文。

【準備教具】

生字卡片、掛圖、錄音。

【教學過程】

共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同上。

2、學會七個生字

3、能正確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觀察圖畫匯入新課(課件)

1、教師範讀詩歌猜謎,出示掛圖,並揭課題:

⑴上課之前,老師先讓小朋友們猜個謎語,聽仔細了(範讀課文)

⑵學生動腦筋猜

⑶出示掛圖(課件):

好極了,就是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古詩《畫》(板書課題)。

2、仔細看這幅畫,畫上畫了些什麼?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提出自學要求,自己讀一讀這首古詩,帶拼音的字多讀幾遍,邊讀邊想一想: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課文寫的是一幅畫呢?

2、學生自讀課文。

3、指名試讀,正音:色、近、驚

三、對照圖畫,再讀課文

1、看看圖畫再讀讀課文,想一想,每一行主要說什麼?

2、指名交流(教師板書:山、水、花、鳥)

3、請小朋友在這幾個字下畫上小圓圈,說明這首古詩主要寫這些景色,課文主要寫的景色,我們要讀重音。

四、講讀課文,理解詩意

1、講讀第一、二行:

⑴看圖說話:

小朋友們,畫多美啊,有山有水,用自己的話說說山怎麼樣,水又怎麼樣?

⑵想一想:

我們平時出去玩,從遠處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得清嗎?水從山上直往下流,如果我們在近處聽,會聽見什麼聲音啊?你能學一學嗎?(出示課件,讓學生欣賞流水聲)

⑶小結:這幅畫畫得太像了,把山和水都畫得像真的一樣,那麼究竟是一幅圖畫,還是真正的山水景色呢?爲什麼?

⑷扮演詩人,遠看山,近聽水:

①指名扮演詩人,到教室後面看畫中的山,問:現在你看這畫中的山,有沒有看到它的顏色?

②這就叫“遠看山有色”

③教學生字“色”:讀準字音;說說怎樣記字型;說說色是什麼意思?(顏色,課文指景色)

④指名扮演詩人,到畫前聽聽流水:問,你聽到流水的聲音了嗎?爲什麼?

⑤小結:因爲是畫,所以說聽聽──(水無聲)

⑥教學遠近:遠近是一組反義詞,說說怎樣能記住這兩個字;無聲是什麼意思;無的反義詞是什麼?

⑦教學聲:強調字形,聲的上面是“士”不是“土”。

⑧指導朗讀第一、二行,用自己的話說說意思。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2、講讀第三、四行:

⑴想一想,春天,許多花都怎麼樣了?可是課文裏是怎麼說的,爲什麼?

⑵要是鳥停在樹枝上,人來到鳥的面前,鳥會怎麼樣呢?

⑶指名扮演詩人,走近畫,做趕鳥的動作。問:有沒有看到鳥兒飛走?課文是怎樣說的`?

⑷教學驚: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驚的?驚是什麼意思?(吃驚、害怕)

⑸指導朗讀第三、四行,用自己的話說說意思。

五、朗讀全文

六、小結

透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這首詩寫的是一幅畫,而且是一幅有山、有水、有花、有鳥的畫呢!

七、作業

在田字格中指導書寫7個生字;畫:先中間,後兩邊;聲:強調上面是士;色:注意刀字頭;遠近:注意走字底。

一年級上冊《畫》教學設計3

一、教學要求:

1、透過觀察圖畫和學習課文,理解詩句的意思,受到美的薰陶。

2、學會本課的6個生字,3個部首,理解文中的反義詞;會認讀5個字。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大概意思。

4、能正確、流利地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理解詩句的意思。

2.難點:學會本課的生字和部首。

三、教具準備:投影儀、生字卡片、掛圖。

四、課時安排:兩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聯繫生活匯入新課。

1、談話匯入。

同學們,平時我們看了許多畫,今天請同學們仔細地來看一幅圖,看看這幅畫畫面上畫了些什麼?(用紅筆板書:山、水、花、鳥)畫的是什麼季節?(春天)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春天?(桃花)。

2、結合日常生活中看到過的“山、水、花、鳥”的情景,要求學生回答下面的問題。

(1)想一想,如果從遠處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清楚嗎?(模模糊

糊、沒有顏色、看不清)

(2)如果水從山上直往下流,從近處聽,會有什麼聲音?(有嘩嘩的流水聲)

(3)各種花過了開花的季節就會怎樣?(不再開了,看不到花)

(4)鳥停在樹上,人來到鳥的前面,鳥就會怎麼樣?(鳥就會受驚,

會飛走)

小結:我們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山、水、花、鳥是這樣的,那麼畫上的山、水、花、鳥是怎樣的?作者又是怎樣寫畫上的山、水、花、鳥的呢?請跟老師來看看。

二、創設情境、補充詩句。

1、請一位同學站在教室的最後排看畫中的“山”有沒有顏色?要求學生把看到的告訴同學。(板書:遠看有色。)

2、請一位女同學來到畫的前面聽一下“水”有沒有聲音?要求把

聽到的告訴同學。(板書:近聽無聲。)

3、請一個同學說說,圖上面的是什麼花?(桃花)桃花是在什麼季

節開的?(春天)現在是什麼季節了,爲什麼它還開着?

(板書:春去還在。)

4、請一同學到畫前面來模仿一下平時趕鳥的情景,讓別的同學看看鳥怕不怕?即它會不會飛走?板書:人來不驚。

三、齊讀詩句,板書課題。

1、齊讀詩句。

2、給詩加上題目。

3、弄清題目與詩句的關係。(謎底謎面)

四、自讀課文,讀準生字的字音。

1、自由讀課文,藉助拼音多讀幾遍

2、找出生字並劃上線,多讀幾遍,記住字音。

3、誰願意把課文讀給老師聽一聽。(指名讀)

4、願意讀的站起來讀。

五、齊讀課文,試着背誦。

1、齊讀課文。

2、試着背誦。(以最先用紅筆板書的“山、水、花、鳥”四個字爲線索來背。

第二課時

一、檢查複習。

1、指名背誦課文。

2、找搭當背詩句,說詩意。(一人背一人說)

二、自學生字。

1、學習新的偏旁。

2、讀課文,劃出生字、多讀幾遍,記住字形。

3、分析字形。(說說你是怎麼記的)

(1)“畫”半包圍結構。上面是“一”,下面中間是“田”,外面是“口”。組詞:畫畫,圖畫、畫筆。

(2)色:上下結構,上面是“色字頭”,下面是“巴”。組詞:彩色、紅色、白色、有色、無色等。

(3)聽:左右結構,左邊是“口”,右邊是“斤”。

斤的筆順是:

(4)無:無一天,“無”和“天”都是四筆,“無”第四筆是“豎彎鉤”,“天”第四筆是“捺”。

(5)春:上下結構,上部是“春字頭”,下面是“日”,組詞:春天、春色、春光。

(6)人:“人”可以與“八”比較。“人”撇筆長即捺筆低於起筆。

4、鞏固生字。

(1)抽讀卡片。

(2)口頭組詞。

5、指導寫字。

板書設計:

遠看山有色,

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

人來鳥不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