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光的顏色課文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光的顏色課文教學設計

本課力圖體現課程標準的教育理念,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突出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本課安排的探究性的學習活動,具有知識淺、實驗操作方便的特點;結論易獲得,適宜初中生探究。學生透過進行過程的自主探究,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受到科學探究方法的教育;從收集的證據中,總結和歸納規律性的知識;從中獲得成功的愉悅。

教材分析

光學是有用的,表現在它的知識滲透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光可以分解也可以合成,體現了唯物辯證法的思想;光學知識與電子技術相結合誕生了彩色電視機;光學知識與顏料混合的知識相結合展現出七彩的世界。本節教材儘量多地安排學生動手操作的實驗活動,讓學生親身觀察、體驗,獲得最直接、最生動的實驗事實資料,感悟實驗方法對物理學習的重要性,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中成長。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瞭解色散現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顏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二、過程與方法

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顏色的混合,獲得有關的知識,體驗探究的過程和方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的學習活動,可以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透過親身的體驗和感悟,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爲後續學習打下基礎。

3.透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樂於參與物理學習活動。

重點難點

學生自主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顏料的混合,透過制定實驗方案,自選實驗器材,設計實驗表格,記錄實驗發現,獲得最生動的實驗事實資料,總結和歸納規律性的知識,感悟實驗方法對學習物理的重要性,體驗探究的過程和成功的愉悅。

教學準備

一、器材準備

盤子、平面鏡、水、放大鏡、手電筒、各種顏色的透明膠片、繪畫顏料、調色盤、三棱鏡、白紙

二、分組準備

二人一組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師:你見過“雨後彩虹”嗎?談談你的“發現”或提出你最感興趣的問題?

學生:可能的發現或提出的問題(摘選)

1.彩虹是七色的,很美,但我不知道它是怎樣形成的?

2.彩虹爲什麼會消失呢?

3.畫畫的時候,也有很多顏色的'顏料,可以用它來描繪“彩虹”,那麼顏料和光有聯繫嗎?

師:大家的發現非常好,讓我們先來再現“雨後彩虹”,你想到了哪些辦法呢?

二、探究光的色散

1.研討與發現

學生在這個環節,透過相互討論,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案。

方案一:用一塊三棱鏡對着太陽光,用白紙在另一側作光屏,可以觀察到白紙上幾種顏色的光。

方案二:在盤子裏裝上水,盤邊斜放一個平面鏡,使太陽光照射在平面鏡上,並反射到白色牆壁上,觀察牆壁上反射光的顏色。

方案三:將水含於口中,對着太陽光噴成霧狀,可以觀察到短暫的彩虹。

方案四:透過噴泉噴灑的霧狀小水珠,也可以觀察到彩虹。

師:請你選擇其中一種方案,進行實驗探究,並記錄你所觀察到的現象。

2.實驗與發現

透過實驗,學生髮現太陽光可以被分解成各種顏色的光,色光的順序依次是:紅、橙、黃、綠、藍、靛、紫。

師:這種現象稱爲光的色散,說明白光是由各種色光混合而成的。那麼要得到其中的任意一種色光,我們可以怎麼辦呢?

三、探究色光的混合

1.實驗與發現

學生:用手中的放大鏡,觀察彩色電視畫面上的的各色光條,可以發現,電視屏幕上顯現出的豐富多彩的顏色,都是由紅、綠、藍三色光條合成的。(此實驗可以安排課前學生在家中完成)

師:人們發現,紅、綠、藍三色光混合能產生各種色彩,因此把紅、綠、藍三種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2.探究與發現

學生:分別用不同顏色的透明膠片擋在兩隻手電筒前面,觀察它們射出的光在白牆或白紙上重疊部分的顏色。

師:設計表格,並將你的發現記錄在表格中。

表(一)

紅光

綠光

藍光

紅光

紅光

綠光

綠光

藍光

藍光

(教學中,教師不應讓學生死記三原色光合成的結果,而應讓學生在探究中去認識幾種單色光合成的效果,在實驗中獲得感性認識。)

四、探究顏料的混合

師:顏料的混合與色光的混合後的顏色是一樣的嗎?

學生:將手中的顏料按相同的比例在調色板上混合,並設計表格,記錄發現。

表(二)

品紅

黃色

藍色

品紅

品紅

黃色

黃色

藍色

藍色

師:學習了色光的混合和顏料的混合,你有哪些收穫呢?(在教學中,要注意調動那些對顏料瞭解比較多的熱愛繪畫的學生的積極性,動員他們爲教學提供較多的背景材料,使學生能夠提出更多的問題。)

五、小結與拓展

學生剛接觸到光學

知識,興趣和熱情都非常高,可以安排學生課後去自制彩色陀螺實驗。製作方法如下:做三個硬紙圓盤,分別塗滿紅、綠、藍三種顏色,顏色要儘量濃一些並純正。沿半徑切開一個槽,把三個圓盤沿着槽口交錯地插在一起,套在陀螺上,露出紅、綠、藍三個扇形面積,陀螺質量要大些,可保證在較長時間內高速轉動,分別撥動圓盤,調節三個扇形面積的大小,即改變三種顏色的比例,反覆試驗,便可以看到多種顏色。

讓學生親手去做一做,並記錄下實驗結果,作爲相互交流的素材。

標籤:課文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