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精選4篇)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精選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精選4篇)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本節課是一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加與減(二)”第一課時,本節內容是學生建立數位概念的起始課,是在逐一計數的基礎上,積累十進制概念活動經驗的重要環節。教材透過“古人計數”的故事,滲透自然數的產生與發展過程。並透過多種形式的操作活動,幫助學生認識20以內的數,體會十進制計數法。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體會20以內數的意義,能認、讀、寫11~20各數。

2、初步認識個位和十位,感受以“十”爲單位的計數方法。

3、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對數學又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瞭解古人發明十進制計數法的價值。

教學設計思路:

根據教材內容及教學目標我們整節課設計如下:

一、課前一首歌(數字歌)

課前這首歌的選擇也是爲開課做鋪墊的,整首歌中以1——7的數數爲中心,孩子們不但放鬆了心情,還複習鞏固了數數的方法。

二、複習匯入

有了“數字歌”的鋪墊,老師引導複習就容易多了,如老師問道“你能按順序說一說你學過的數嗎?”孩子們就能迅速的說出來。

三、講授新知

1、觀看視頻瞭解古人計數方法

以一段古人計數的視頻開始今天的新課,不但可以激發孩子們學習的興趣,既體現了需要10以上的計數的必要性,又體現了數字的文化價值。

2、引導探究,建立模型

(1)捆一捆,認一認

教師引導學生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讓每個學生都經歷把10根捆成一捆的過程。體會到1捆代表1個十,一根代表1個一,合起來是11,用算式“10+1=11”來記錄。學生在經歷數一數、捆一捆,說一說的過程中,自然形成10個一是1個十的概念,使抽象的概念在操作活動中變得具體直觀,易於接受。

(2)撥一撥,認一認

透過微課讓孩子們認識瞭解計數器,這一環節讓學生藉助直觀視頻,認識計數器,並認識數位“個位”和“十位”,進一步藉助數位理解11的組成,在充分操作後學習11的寫法,加深對11的組成的理解,最後引導學生對比11這個數,十位與個位上的“1”表示的意義是否相同,再次加深認識,突破重點難點。

(3)我說你擺:

透過擺小棒,撥計數器等活動重點讓學生經歷19~20的過渡,體會小棒夠10個就可以捆成1捆,鞏固10個一是1個十,計數器上滿十就要進一。

3、歸納小結——流程圖對本節課進行歸納小結。

四、鞏固練習,深化提高

1、一縷陽光(基礎練習)

完成學習單,帶着學生寫一寫,說一說。

你會寫數嗎?有什麼發現?

2、光芒閃耀

猜數遊戲,我說你猜

透過這個練習讓同學們對本節課所學知識進行總結性的練習。

3、光芒閃耀(拓展延伸)

撥一撥,給你兩個珠子,你能撥出幾個數。

引導學生經歷“創造”數的過程,進一步理解數的意義和數位概念,體會的數學的樂趣。

整節課從動作認知到圖形認知,再到符號認知。學生在充分認識數的過程中,感受數的意義,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數學樂園

教學目標:

1、透過有趣的實踐活動,加深對10以內數的認識,進一步鞏固10以內數的加減法,充分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的密切聯繫。

2、透過走數字迷宮,經歷多種途徑探索和解決問題,從中感受同一問題答案的多樣性。

3、做“小小郵遞員”遊戲,主要使學生經歷根據答案選擇算式的逆過程,享受與人合作的樂趣。

4、透過投球遊戲,初步滲透統計思想,感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和不確定性。

重點難點:複習所學知識,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鞏固知識,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過程:

一、走數字迷宮(課前把學生的書桌擺到教室四周,中間留出一大塊空地,老師用粉筆在地板上照書上的迷宮畫好,寫上數字。黑板上有畫一個。)

1、談話激趣。

師:同學們,認識他們嗎?(幻燈片出示1~7數字,讓學生讀出它們。)

數字寶寶今天特地邀請我們班同學到數學樂園參加遊戲比賽。

師:有沒有興趣?

生:有!

師:數字寶寶說,只要闖過他們擺的'迷宮,大家就可以進數學樂園。敢不敢迎接挑戰?

生:敢!

2、觀察迷宮,明確規則。

師:數學寶寶擺了一個什麼樣的迷宮呢?

生:有1到7個數字,有一個進口兩個出口。

師:按照什麼順序才能走出迷宮呢?誰知道?

學生髮言(按照從1到7的順序)。

二、數學樂園開始

分組開始完成數學樂園的題

規則:兩組分別從1——7各題選擇自己要回答的問題進行回答。答對了可以進行下一道題的回答。

分組:多種形式的分組。多次進行回答。

三、總結: 今天,大家在“數學樂園”裏玩的開心不?在我們玩的遊戲中運用了前面所學的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的知識。以後我們學會更多的知識,老師再帶大家到“數學樂園”裏玩好嗎?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3

1、課程標準內容目標中的相關要求

(1)、能認識鐘錶。

(2)、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體驗時間。

(3)、能結合生活實際,解決與時間有關的簡單問題。

2、學情分析

教材84頁設計了一副媽媽叫孩子起牀的情境圖,幫助學生認識鐘面和電子錶。學生每天都會經歷媽媽叫自己起牀的過程,一看到這幅圖,就會聯想到早晨起牀的情景。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裏,會很自然的去感受那是早上七時。教材第84頁下半部分,將鐘面和電子錶表示時間的方式對照出現,使學生認識整時。

學習目標

1、認識鐘面,能區分時針、分針。

2、知道整時在鐘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認讀整時的時間。評價任務

1、會透過鐘錶感知鐘錶的幾個特點,會說出分針、時針。

2、透過說自己見過的不同形狀的鐘表,學生了解鐘錶與生活密切相連會認讀整時。

資源與建議

1、 《認識鐘錶》是一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內容,它是學生建立時間觀念的初次嘗試。教材以一個孩子小明一天的學習生活場景作爲學習的線索。學生結合生活經驗認識整時。它是本單元的重點,也爲今後學習有關時分的知識奠定基礎。

2、 本節課流程:謎語匯入 認識鐘錶 練習撥鍾 課堂總結3、 本節課重點:正確讀寫鬧鐘上的整時。

本節課難點:正確、迅速說出鐘面上的時間。

4、課前準備:課件、鐘錶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的教學生的學評價要點

環節一

激趣匯入

1、用錄音機放鬧鐘的聲音

教師:這是什麼聲音?

2、出示教科書第84頁上的學生起牀圖,提問:這位同學在做什麼呢?(在起牀)你們早晨都在什麼時間起牀?(同學們會說出不同的時間)我們要向這位同學學習,聽到鬧鐘響了就要馬上起牀,不要睡懶覺。那麼你們自己會看鐘表嗎?

1、認識鬧鐘。

2、談談鬧鐘的作用。

透過聽鐘錶的聲音,讓學生初步感受鐘錶

環節二

教學新知1、初步認識鐘面。

教師:請同學們拿出學具鐘錶,仔細觀察鐘面上都有什麼?教師:這兩根針有什麼特點?教師:同學們觀察得很認真,現在請同學們觀察這個鐘面。教師拿着實物鐘錶,邊演示邊說:這根又細又長的針叫分針,又短又粗的針叫時針;鐘面上有1到12這12個數,還有12個格

2、認識整時。

教師:你看它的分針都指向幾?都朝上指着幾?生:12整理歸納:當鐘面上的分針指向幾,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

3、動手操作

(1)生說時間,師在鐘面上撥時刻

(2)師說時間,生在學具鐘面上撥(2時、6時、12時)

(3)對比6時和12時,你有什麼發現?

1、認識鐘面。

這根又細又長的針叫分針,又短又粗的針叫時針;鐘面上有1到12這12個數,還有12個格

2、認識整時

當鐘面上的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

透過學習讓學生認識鐘錶,知道怎樣看錶,怎樣讀時間

環節三

鞏固練習

1、找朋友:看桌面連線

2、猜一猜,小明幾時在看電視,撥出一個時間

3、過1時是幾時,教材94頁第3題

4、同樣是10時,爲什麼做的事情卻不一樣?

練習題

透過練習,加強學生對鐘錶的認識

環節四

全課總結構建系統

教師:今天有小鬧鐘相伴,你學到了什麼新知識呢?

談談收穫

課堂總結,昇華主題板書設計

認識鐘錶

1、鐘面上:

(1)時針和分針

(2)12個大格

(3)12個數

2、整時整點:7:00 8:00 2:00

3、記錄時間的方法:

(1)普通計時法:7時 8時 2時

(2)電子計時法:7:00 8:00 2:00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4

目標確定的依據

1、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xx版)》在第一學段關於“數與代數”提出了這樣的目標: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會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

2、教材分析

教材將“第幾”放在“比多少”一課之後進行教學,讓學生知道自然數除了可以用來表示事物有多少外,還可以用來表示事物的次序

3、學情分析

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學生早已有了“第幾”這個概念,在學校無論是站隊,還是自己的學號,以及在課表中學生們都會接觸到“第幾”這個知識。但是對於“幾和第幾”學生們並沒有認真區分過,本節課的重點就是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解決問題,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良好的體驗,真正明白“幾和第幾”的區別。

教學目標

1、知道幾個和第幾個,能夠正確用幾個和第幾個表達意思,體會它們的區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2、創設情境,讓學生感知自然數序數的含義,知道自然數除了用來表示事物有多少外,還可以用來表示事物的次序。評價任務

1、知道幾個和第幾個,能夠正確用幾個和第幾個表達意思,體會它們的區別;

2、創設情境,讓學生感知自然數序數的含義,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學活動評價要點環節一

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出示主題圖,讓學生說說圖的意思。

學生能獨立認真觀察並積極發言。

環節二

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說一說一共有幾個人在排隊,誰排第幾

2、說出某某前面有幾人,後面有幾人。。(完成目標一)

透過師生、生生對話交流,及時對學生進行評價。

(評價目標一)

環節三

實踐應用鞏固新知1、做教材第20頁做一做第一題(完成目標二)

2、多媒體演示全家福,讓學生自己說誰排在第幾

3、做練習四第1題和第2題

能夠正確用幾個和第幾個表達意思,體會它們的區別

(評價目標二)環節四

課堂小結課外延伸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你學會了什麼?

複習回顧,總結知識。

板書設計

第幾

幾:表示一共有多少個

第幾:只表示其中的一某個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