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合集十篇

爲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可以對一個行動明確一個大概的方向。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合集十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材分析】

1、形變:物體發生形變是力作用的結果,形變方式有形狀和體積的改變,任何物體只要受到力的作用必發生形變,只不過有些形變程度很小,只有透過儀器及實驗手段才能明顯顯示出來,在力的作用下不發生形變的物體是不存在的。形變的種類有兩種,一種是彈性形變,一種是非彈性形變。

2、彈力:彈力是接觸力,物體間產生彈力,兩物體必須接觸且發生彈性形變,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兩接觸物體是否發生彈性形變,可用假設法來判斷,若假設接觸的物體間有彈性形變,則有彈力作用,若物體所處的狀態與事實不相符,則假設不成立,無彈力作用。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知道什麼是彈力及彈力產生的條件;

②.知道壓力、支援力、繩的拉力都是彈力,能在力的示意圖中正確畫出力的方向;

③.知道彈力大小的決定因素及胡克定律。

2、過程與方法

①.提高在實際問題中確定彈力方向的能力;

②.透過探究彈力的存在,是學生體會假設推理法解決問題的巧妙。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觀察和了解形變的有趣現象,感受自然界的奧祕,培養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彈力產生的條件及彈力方向的判定,胡克定律的內容及應用。

2、難點:接觸的物體是否發生形變及彈力方向的確定。

【授課類型】新授課

【主要教學方法】講授法

【直觀教具與教學媒體】 黑板、粉筆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問題1:力的定義是什麼?

——物體與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

問題2:力的作用效果是什麼?

——使物體運動狀態發生改變,使物體形狀發生改變。

問題3:能夠舉出一些外力使物體的形狀發生改變的例子?

——壓縮彈簧、擠壓海綿、用手彎曲直尺、小鳥壓彎枝頭、拉動橡皮筋等。

二、新課教學

(一)彈性形變和彈力

問題4:以上例子中各物體的共同特點是什麼?

——物體的形狀或體積都發生了改變。

結論:物體在力的作用下形狀或體積的改變叫做形變。

上面所舉的例子中,在外力的作用下物體的形變都非常明顯,用肉眼可以看的很清楚,但有些形變非常微小,無法看清。例如書本放在桌面上,桌面發生的形變;人站在地面上,地面發生的形變。這些形變我們需要透過儀器及實驗手段來判斷。任何物體在受到外力作用時都會發生形變,只不過形變有大有小。

演示:①.用力擠壓海綿,海綿發生形變,鬆手後恢復原狀;

②.用力拉橡皮筋,橡皮筋斷裂,無法恢復原狀。

總結:物體發生形變,在撤去外力後,有些能恢復原狀,如例子中的海綿,這種形變叫做彈性形變。而有些物體由於形變過大,超過了一定的限度,從而不能恢復到原狀,這種形變叫做非彈性形變,這個限度叫做彈性限度。任何物體的形變如果超過了彈性限度,將不能恢復到原狀。

演示:①.被彎曲的直尺上放一粉筆頭,放手後粉筆頭被彈起;

②.被拉伸的橡皮筋上放一小紙團,放手後小紙團被彈飛。

問題5:爲什麼粉筆頭、小紙團會被彈起?

引導學生回答:形變的物體要恢復原狀,會對和它接觸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就被彈起。我們把這個力叫做彈力。

問題6:如果粉筆頭、小紙團與形變的物體不接觸,會受到彈力嗎?

引導學生回答:不接觸一定不會受到彈力。

總結:彈力的產生需要兩個條件,直接接觸併發生形變。

(二)幾種彈力

學習了彈力的定義,我們透過幾種常見的彈力進一步來研究彈力的問題。 問題1:課本放在桌面上,根據我們以前所學的知識,課本和桌面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是什麼呢?

——課本多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課本的支援力。

問題2:它們是彈力嗎?爲什麼?

——它們是彈力,因爲它們符合彈力產生的條件,接觸並且發生形變。

教師精講: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書,由於重力作用而壓迫桌面,使書和桌面同時發生微小的形變。書要恢復原狀,對桌面產生垂直於桌面向下的彈力F1,這就是書對桌面的壓力;桌面要恢復原狀,對書產生垂直於書面向上的彈力F2,這就是桌面對書的支援力。

學生活動:靜止的放在傾斜木板上的書,書對木板有壓力,木板對書有支援力,知道學生畫出力的示意圖,分析壓力和支援力的方向。

物體;支援力的方向總是垂直於支援面指向被支援的物體。

引導學生分析靜止時懸繩對重物的拉力及方向。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懸掛物由於重力的作用而拉緊懸繩,使重物、懸繩同時發生微小的形變。重物由於發生微小的形變,恢復原狀時對繩產生豎直向下的彈力F1,這是重物對繩的拉力;懸繩由於發生微小的形變,恢復原狀時對重物產生豎直向上的彈力F2,這是懸繩對重物的拉力。

結論:拉力是彈力,方向總是沿着繩而指向繩收縮的方向。

彈力有無的判斷可以採用假設法。

產生彈力必須要接觸,但接觸的物體之間不一定有彈力。引導學生分析如圖4中靜止的小球與牆壁之間是否有彈力。

結論:牆壁與小球之間沒有彈力。可以採用假設法,假設牆壁與小球之間存在彈力F,則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會靜止,會向右運動,這與題目中小球靜止相矛盾,所以牆壁對小球沒有彈力。

這是判定相接觸的物體之間是否有哦彈力的基本方法,說明兩物體接觸但沒有發生形變。

(三)胡克定律

結論:壓力、支援力都是彈力。壓力的方向總是垂直於支援面而指向被壓的

演示:①.直尺彎曲不同的程度彈射粉筆頭,彎曲程度越大,彈射越遠。 ②.橡皮筋拉伸不同的程度彈射小紙團,拉伸程度越大,彈射越遠。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物體形變越大,彈力越大,形變消失,彈力也隨之消失。這是對彈力大小的定性描述。

想要定量描述彈力與形變的關係,一般來說是比較複雜的,但是彈簧的彈力與形變的關係是比較簡單的。彈簧的彈力與彈簧的伸長量或壓縮量滿足關係式:

F=kx

即彈簧的彈力與彈簧的形變量成正比。這個式子是由英國科學家胡克首先發現的,因此叫做胡克定律。式中,F表示彈力,x表示彈簧的型變量(既可以是伸長量,也可以使縮短量),k表示彈簧的勁度係數,其單位是牛/米,符號是N/m。生活中常說有的彈簧“硬”,有的彈簧“軟”,指的就是彈簧的勁度係數不同,彈簧的勁度係數和彈簧的粗細、材料、長度、直徑、繞法等有關,它反映了彈簧的特性。每根彈簧都有其特定的勁度係數。

【佈置作業】 課本56頁問題與練習2、3、4題。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材分析:

這是一隻多麼好學的小燕子!它在媽媽的耐心的啓發下,它觀察得一次比一次認真。最後終於明白了冬瓜和茄子的區別在於:冬瓜大,顏色是綠的,皮上有細毛,它是躺在地上的;茄子小,顏色是紫的,柄上有小刺,它是掛在枝上的。

課文語言簡練,內容淺顯易懂,採用了童話故事的形式,把只有認真仔細的觀察,才能瞭解事物的特點的道理滲透在課文的字裏行間。全文又採用學生喜愛的對話形式展開情節,充滿童趣,有利於學生對語言的感悟。便於教師在豐富的對話練習和分角色朗讀的訓練中培養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

學習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回、片、皮3個字。認識新筆畫乛,認識新的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認真仔細地觀察,才能瞭解事物的特徵。

教學重點

識字、認字和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要讓學生透過讀課文,明白自己爲什麼喜歡燕子。

課前準備

生字、詞卡,教學掛圖、歌曲磁帶,課文的朗讀錄音磁帶,(或電腦課件)等。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整體感知:

1、小朋友們,誰還記得《菜園裏》這首兒歌?(記得的學生一起背誦)

2、(課文插圖2投影)這節課老師要再一次帶你們到菜園裏去參觀。請大家仔細觀察,菜園裏都有些什麼?

3、是啊,秋天的菜園是多麼美呀!你聽,誰也來參觀這美麗的菜園?(配上樂曲《小燕子》)[

教師範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欣賞畫面。

4、這個有趣的故事叫《一次比一次有進步》。(出示課題)讀課題。

5、學習生字次。

⑴這裏有個生字寶寶(指次字)讀時要注意什麼?(這是個整體認讀音節,讀平舌音。)

⑵誰能帶着小朋友們讀一讀。

⑶全班讀。再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過渡:小燕子怎麼一次比一次進步?我們一起學習課文就知道了。

2、學生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音,讀通課文。

3、再讀課文,標一標,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4、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請幾個小朋友讀課文。其他小朋友仔細聽,他們把音讀準確了沒有。(相機糾正學生的生字讀音,學習生字。)

三、自主學習課文2-4自然段。討論、交流。

1、自主自學後,小組討論。

⑴引入:小朋友,你喜歡這隻小燕子嗎?爲什麼?(因爲小燕子一次比一次進步)

請小朋友輕聲讀課文,想一想,小燕子到菜園去看了幾次?每次都有什麼發現?(用○○○○圈出小燕子看到的東西。)

⑵請小朋友們四人小組合作,

a、討論:小燕子到菜園去看了幾次?每次都有什麼發現?

b、當一當小燕子,讀好小燕子說的話?

2、反饋:小燕子到菜園去看了幾次?每次看到了什麼?`

出示小燕子的話:

⑴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跟小燕子一起仔細觀察冬瓜與茄子的不同。(在投影上圈圈點點,並板書)

⑵小燕子三次去了菜園,每次都有不同的發現。如果你是小燕子,你的心情怎麼樣?(會是快樂的、高興的、興奮的)

你能(快樂地、興奮地、自豪地)讀出小燕子說的話嗎?{提示:一次比一次(快樂地、興奮地、自豪地)}

⑶除了小燕子的看到的,你還發現了冬瓜和茄子有什麼不同?(提示:讀讀課文第一段)

3、小燕子透過觀察發現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一次比一次進步了。小朋友能不能也一次比一次進步,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冬瓜和茄子有什麼不一樣? (冬瓜大,顏色是綠的,皮上有細毛,它是躺在地上的;茄子小,顏色是紫的,柄上有小刺,它是掛在枝上的)

四、指導分角色朗讀課文

(本課對話較多,要啓發學生讀出不同的語氣。)

1、過渡:燕子媽媽剛纔悄悄地告訴我說:小朋友們和小燕子一樣能幹,能這樣快學懂了課文。能把我和小燕子和對話說得一次比一次進步呢?

2、出示對話投影。

老師來當燕子媽媽,小朋友當小燕子我們來讀這段對話。

3、生生對讀,評議。(小燕子的話讀得很好,燕子媽媽的話讀得很有感情等)

4、教師指導:燕子媽媽說話時態度親切,讀它說的話時,語速較慢,要讀出激勵的語氣。你說得對好你一次比一次有進步,要用讚揚的語氣來讀。範讀

4、學生練讀。

5、分角色讀。(可個別學生讀,可分組讀,師生對讀)(注意朗讀小燕子說的話時語速較快,透露出它興奮的心情。)

五、課堂作業:

1、在指導學生看明白課後讀讀說說這個題目的要求後,照樣子讀讀說說,如比比,比一比;聽聽,聽一聽;說說,說一說

(如比比和比一比有什麼不同?加上一表示更好地去做。)

2還可再擴展一些,如:想想,想一想;問問,問一問。

六、佈置課外作業:

1、跟好朋友分角色朗讀課文。

2、跟爸爸媽媽說說,你爲什麼喜歡這隻小燕子。

3、收集蔬菜、水果的圖片,說說它們的特點。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

1、(作業反饋):你收集到哪些蔬菜、水果的圖片,請展示給同學看,說說它們在形狀、大小、顏色、味道等方面,有什麼不同。

2、說說,小燕子媽媽爲什麼說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二、嘗試識字。

1、朗讀課文,識字。

(出示本課生字)可愛的小燕子把生字寶寶藏在課文中了,請小朋友們讀課文,把生字寶寶用小圓圈圈出來,再多讀幾次。

2、出現全部生字(帶拼音),把你認識的字讀出來,不認識的再看着拼音讀,男女生分行讀。注意重點指導:次、再、仔的聲母是平舌音,什的聲母是翹舌音,燕是整體認讀音節,什的韻母是前鼻音,樣、興的韻母是後鼻音,麼和得都讀輕聲。要指導學生把這些生字的字音讀準。如果有的學生讀錯字音,要啓發他自己糾正讀音。

哪些字你以前就認識了?剩下的字,你有什麼好辦法記住它?(啓發學生多動腦,用自己認爲容易記憶的方法來認記生字。如,仔、樣可以用偏旁加上熟字來記憶。)再與在是同音字,要指導學生從字形和字義兩方面來區別。

3、(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卡片)誰願來當一回小老師,教大家讀這些生字?

4、拓展詞句

⑴創設情境,遊戲識字。

秋天到了菜園裏的蔬菜成熟了,讓我們一起去幫農民伯伯收蔬菜去。把下列帶有生字的詞語寫在蔬菜形的卡片上,讓學生上臺來採摘,摘一個,讀一個,讀對了給予熱烈的掌聲。學生齊讀卡片。(生字注音)

再接再厲瓜熟蒂落再次數這麼細小

興致勃發可能現在細心興奮現象

三、表演課本劇。

小朋友們真能幹,這麼快就學會了生字,燕子媽媽不停地誇你們。不過燕子媽媽還想考考你們。你聽:

親愛的小朋友,你們能不能學着演一演這個故事?(出示燕子母女的對話作爲提示,可加上動作。)

請小朋友在座位上先和同桌練習一下,誰演得最認真,等會兒請你來演。

出示頭飾,學生上臺表演。

四、指導寫字

1、要求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里的範字後再寫,並養成邊寫邊對照的習慣,這樣可以一次比一次有進步,逐步提高寫字能力。

2、指導學生寫字時,提醒學生注意:

回要先寫裏面的小口,後關門;

片的豎撇要由重到輕,末端輕快撇出;

乛是新學的筆畫,書寫時左低右高,鉤短小有力,指向皮字的中心。

3、學生書寫,教師作巡視。

五、拓展閱讀:(全文注音)

板書: (冬瓜圖) 躺在地上 大綠 皮有細毛

仔細觀察 次次進步

(茄子圖) 掛在枝上 小紫 柄有小刺

教學設計的特點綜述:

依據新課標的精神,以學生爲主體、重視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整合,本設計體現以下幾點:

一、注重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讓學生自主地認字,自己想辦法記住,同時要考慮到學生已學會的字。根據學的學習識記情況來安排。初讀課文時安排學生自學,讓學生有充分學習的時間性。充分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學會學習。

二、在情境創設中,感悟語言。

1、課文語言簡練,內容淺顯易懂,充滿童趣,便於教師創設情境,感受小燕子善於學習,勤於學習,樂於學習。在教學中注重情感的滲透,讓學生把自己當成小燕子,在反覆的朗讀體驗中體會小燕子學習的快樂,而不是脫離學生感情基礎的空泛說教。透過情境的營造,視聽感官的感受,將學生的心靈與文字相溝通。

2、透過演一演等形式,儘可能地讓學生用直觀的形象來感受,把學生引領到一個童話的世界中,豐富其心靈的體驗。

3、在美讀中讓學生有所感悟。

加強朗讀的指導,採用靈活多變的形式(如:師生對讀、生生對讀、分角色朗讀、指讀評議、齊讀),在反覆的美讀中,學生有所感悟,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語感。

建立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識基礎之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他們的求知慾,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參與活動時空,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學會生字,自讀自悟課文,提高認字,閱讀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團結合作精神,以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透過抓住重點詞句的朗讀理解,引導學生了解由於老師的仔細觀察、善於分析而找到了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從而懂得看問題或做事都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進一步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獨立思考,善於從事物中得到啓發,進行認真分析和判斷的能力。

2、完成相關的作業。

教學重、難點:

重點:1、理解重點詞句,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明白老師透過練習畫楊桃的這件事所說的道理。

難點:1、聯繫課文內容,懂得老師和父親所講的道理。

2、理解我從所坐的位置看到的楊桃的樣子。

教學準備:

製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課件出示課題: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畫楊桃》,齊讀課題。

2、談話引入:透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在一次美術課上,作者我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受到了同學們的嘲笑,那麼我爲什麼會把楊桃畫成五角星呢?老師又是怎樣對待的呢?這節課我們就重點來研究上節課提出的這兩個問題。

二、學習第1、2自然段。(找原因)

1、自由輕聲讀課文,思考剛纔的第一個問題:我爲什麼會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用~~~~劃出有關句子,再認真讀讀。

2、集體討論交流:

(1)我爲什麼會把楊桃畫成五角星?

指名說指導朗讀

(2)我是怎樣畫楊桃的?

課件出示句子: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指名讀體會再讀用幾個詞概括(師板書:我的畫認認真真老老實實)

(3)我爲什麼會這麼畫呢?(引入學習第1段,體會父親的話的含義)

課件出示父親的話:他對我要求很嚴,經常叮囑我: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指名讀理解體會指導朗讀也用幾個詞概括(師板書:父親的話是什麼樣畫什麼樣)

三、學習第1318自然段。(明結果)

1、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課文第1318自然段:

(1)、讀:小組內用平時喜歡的方式讀。

(2)、議:老師怎麼做?怎麼說?劃出有關句子再認真讀並談體會。

(3)、做:完成《作業本》第4題,小組內交流檢查。

(4)、說:每個小組派代表準備發言。

2、討論交流:

(1)老師是怎麼做?怎麼說的?

根據學生回答的內容隨機組織學習。

課件出示學生的變化理解:

不像!不像。

像五角星!像五五角星。

(指導朗讀體會)

(2)老師還怎麼說?

課件出示句子:當我們看見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着發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看的。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

這段話中哪句話給你的啓發最大?爲什麼?

引導理解:【1】要相信自己的眼睛。

【2】角度不同,樣子也就不同。(自己站在教室中間演示、看課件上楊桃圖片)

【3】說一說。(課件出示:當我們看見別人()的時候,不要忙着發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

指導朗讀再用幾個詞概括(師板書:老師的話是什麼樣畫什麼樣)

四、總結提升。

1、看作者長大後的資料:(課件出示)

2、聽了這些,你又有什麼體會?

3、再讀課文中父親和老師的話!(課件出示、齊讀)

4、總結提升:我們從畫楊桃中跳出來,今天所講的道理可用一個什麼詞來表示?(隨機板書:實事求是)

五、寫格言。

匯入:透過這堂課的討論交流,我們真是深有啓發,讓我們拿起筆把我們心裏最想說的,感受最深的用一句話寫下來,作爲我們的格言。(有困難的同學可以摘錄課文中的語言作爲格言)

1、學生寫話。

2、集體交流。

板書:

23、畫楊桃

父親的話 是什麼樣畫什麼樣

我的畫 認認真真 老老實實 實事求是

老師的話 是什麼樣畫什麼樣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速讀課文,用簡潔的語言概述文章內容。

2、能體味文中的美詞佳句,並說出其作用。

3、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奧祕的興趣。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閱讀文章、概述內容的能力,體會文章的語言特色。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教材分析】

本文文質兼美,不僅讓讀者對相關的科學知識有所瞭解,而且也讓讀者得到了美的享受。在學習本文時,一是要着眼於對相關知識的瞭解,二是要讓學生感受語文的魅力。

【教學設計】

一、語言描繪匯入(目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課件示有關蟈蟈圖片以及其他小動物的圖片,讓學生用優美的語言進行描繪。然後讓學生進行評價。後示文章中描寫蟈蟈的語句並出示目標並板書課題。

課題:綠色蟈蟈。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綠色蟈蟈外表有哪些特徵?

2、作者主要寫了綠色蟈蟈的哪些習性?

(以上要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學生自讀,小組討論發言,教師也可參與討論,並及時點撥指導。

教師指導明確特徵“這種昆蟲非常漂亮,渾身嫩綠,側面有兩條淡白色的絲帶,身材優美,苗條勻稱,兩片大翼輕盈如紗;習性寫了蟈蟈的叫聲和食性。

三、重點研讀,質疑問答,合作交流

學生可再讀課文,並對課文內容提出自己的見解或疑問。教師也可引導學生學習探究一下自己最喜歡的美詞佳句,或有哪些好的擬人手法的運用等。

學生依據問題組,自由質疑:

1、你最喜歡文章中哪個段落?爲什麼?

2、你最喜歡哪個詞語或哪個句子?爲什麼?

在學生的討論研讀中相互補充,共享品味賞析的樂趣。教師可總結指導。

也許有的同學喜歡“竊竊私語”、“津津有味”、“酷愛甜食”“毫不猶豫地都接受”這些擬人的寫法,給人以親切自然的形象生動的感受;也許有的同學喜歡“蟈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釣,它們之間從不爭吵”這擬人化的描寫,它親切自然,充滿了作者對蟈蟈的喜愛之情。

在學生暢所欲言的基礎上,教師總結本文的寫作特點:文藝筆調生動;語言傳神形象;擬人貼切自然;比較突出特徵。

四、拓展延伸,應用反饋

請同學們靈活運用本文的寫作特點(或語言生動,或運用擬人……等)說說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

五、佈置作業

課外閱讀法布爾的《昆蟲記》。

【板書設計】

綠色蟈蟈

法布爾

綠 特徵:漂亮、嫩綠、苗條、勻稱

色 擬人

蟈 生動

蟈 習性:叫聲—柔和,捕蟬—爲食

教學反思

本文應重在對學生的語言方面的訓練,這樣可以讓學生得到語文學習的快樂。教學時,應把握文字,以朗讀、感悟、體驗爲主,並進行一定的語言訓練,達到學習和運用相結合,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文中的五幅春聯。

2、理解課文中的五幅春聯的意思。初步瞭解春聯的一些特點,懂得生活中處處有學問,誦讀春聯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

教學重點: 理解五幅春聯的意思

教學器具: 五幅大紅春聯

一、展讀春聯,激發興趣。

1、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看,老師把課文中五幅春聯請到我們教室裏來了。(出示五幅春聯)

2、看到這些春聯,你最想幹什麼?(讀)

想讀就讀吧!怎麼讀都可以,自己默讀,朗讀,同桌兩人讀小組讀都可以。你想下來讀找你的朋友讀也可以。

3、樣子大家都讀完了,你覺得你哪一幅春聯讀得最好?願意給大家讀一讀嗎?

(1)就這一幅春聯誰敢跟隨他比?(爲什麼不從左往右呢?)誰敢再跟他比?

(2)還有哪些同學想讀別的?誰還想讀這一幅?

……

【課堂伊始,教師捨得拿出大量的時間讓學生讀書,體現了大綱所講的要讓學生充分地讀,這也爲下文的理解作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二、理解聯意,自主學習。

1、剛纔這一段時間的讀你認爲自己讀得最好的春聯。你對這些春聯有什麼想法呢?請同學們聯繫課文第一段內容讀一讀,想一想。(學生自讀)同桌兩人可以討論討論。

2、誰先來?

(1)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杏花紅。(描繪了美麗的春光)

想看一看這美麗的春光嗎?

請同學們結合課文微閉上眼睛,聽老師讀。

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指說。

這美麗的春光大家喜歡嗎?齊讀。

(2)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業興。(祖國欣欣向榮的景象)

你從哪個詞感受到的?“百業興”這幾個字用來形容我們溧陽最恰當不過了,誰來談談?這幅春聯正是我們溧陽的寫照,誰來把它讀的興旺些(指讀)再興旺些(指讀)

誰還想帶大家去看一看?(指讀)

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齊讀。

(3)勤勞門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歌頌勞動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

你覺得這幅春聯寫的是你的家庭的請舉手,你能向我們介紹一下你的家庭嗎?

指說,生活多麼甜蜜呀?其實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過着這樣的生活,怎麼樣?心裏有什麼感覺呢?齊讀。

(4)梅開春爛漫,竹報歲平安。(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祝願)

20xx年就要來到,你有什麼美好的祝願嗎?(指說)

一起讀,把這美好的祝願帶回家。一起讀,把這美好的祝願送給所有人。

(5)綠柳舒眉辭舊歲,紅桃開口賀新年。(人們十分喜悅)

你能把這喜悅之情讀出來嗎?指讀,齊讀。

其實課文對春聯的內容進行了具體的描述,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體會體會。(齊讀)

3、同學們,新春佳節,我們漫步在大街上,看到家家戶戶張貼的大紅春聯,有什麼感覺呢?指說。

引導讀1、2句和最後一句。

4、其實啊,春聯不僅能給我們這麼美好的感受,春聯中還蘊含着豐富的知識呢!下面請同學們選擇你喜歡的春聯,結合課文2、3小節,說一說你從春聯中發現了什麼。

(1)學生自讀。

(2)你發現了什麼?

①⑤詞類相同。你具體說一說。別的春聯是否也這樣呢?

②你還發現了什麼?“上下聯……”齊讀。

③“春聯讀起來抑揚頓挫,和諧動聽……”

你能抑揚頓挫地讀一讀哪幅春聯呢?(指讀)

真是和諧動聽。如果下功夫……(引讀)

④我們就來下功夫背一背這幾幅春聯吧!

(自背,指背,互背)

關於春聯,除了書本上有的,你還知道什麼?(聯繫圖)(春聯一般都有橫批)

此時,這句話的意思你一定明白了吧?範讀。板書。

【這部分的教學,我完全放手讓學生學習,教師隨着學生讀的內容,只對一些關鍵詞語或內容進行點拔,往往是三言兩語,極其簡單明快,卻很好地突出了重點】

三、自由拓展,開闊視野。

1、既然是很好的學習,我想課文中的這五幅春聯是遠遠不能滿足同學們的需要的,課前,同學們收集了許多春聯,想把它展示出來嗎?

(上黑板貼。)

2、我想,你搜集的這幅春聯肯定有深刻的含義,有與衆不同的地方,下面就請你上來給大家介紹介紹。

(指名上臺介紹)介紹完讓大家自由下位置欣賞。

3、同學們,再過兩個月,新春佳節就要到來了,如果過年時你家門上貼的春聯是你自己寫的,別人一定對你翹起大拇指的。下面就請同學們嘗試着寫一寫,你可以表達你新年的祝願,可以讚頌美麗的春光,也可以表現祖國欣欣向榮的景象,當然也可以寫別的。老師給你們配上音樂,讓你的希望自由馳騁。

(放音樂,學生寫)

4、讀自己寫的春聯。

四、作業 。

回家以後,把你寫的春聯寫在紙上,張貼在你家的房門上,好嗎?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材簡析】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課文《黃河象》是一篇科學小品文。文章介紹了由骨骼化石安裝起來的黃河象的骨架的形態,及這具大象化石的發掘過程,並從科學家假想的角度說明了黃河象化石的來歷。文中假想的大象化石的形成故事,想象細緻合理,描寫生動形象,讀後可以使我們思接千古,不僅增長關於化石的科學知識,而且激發起熱愛科學探索的興趣。

【設計理念】

新課程改革特別強調學生參與,強調活動,實踐,探究,經歷。在教學時要鼓勵學生對教科書的自我解讀,自我理解,尊重學生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使學習過程成爲一個富有個性的過程。因此,本課教學主要目標並非在於教教材讓學生去弄清一個科學假想故事,接受書本知識,而是以教材作爲一種憑藉,引領學生透過圖文結合,發現化石特點大膽實踐,創編故事--文我比較,產生新的感受--發展改造原有知識經驗的過程,讓學生在語言實踐活動中去親歷,去發現,去探究,去完善他們自己的知識建構。

【教學目標】

⒈以教材爲憑藉,引領學生觀察大象化石,瞭解發掘經過,在現實基礎上大膽推測,合理想象,培養創新精神與想象能力。

⒉在把自編故事與課文故事對比賞評中,領悟科學假想的一般方法,感受作者的想象合理﹑嚴密,描寫生動形象,培養批判意識和懷疑精神。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㈠談話匯入,激發興趣

許多同學對現已滅絕的古生物挺感興趣,特別是恐龍,因而對一年前去過的中華恐龍園是念念不忘,說說那次遊園最令你難忘的,你最感興趣的是什麼。

(設計意圖:學習興趣是學生的內在需要之一,有了興趣,學習就成爲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從學生最感興趣的話題切入,又緊接下面環節古生物化石及相關知識介紹,激發學生內需。)

㈡化石資料交流,豐富感性認識

課前蒐集了不少有關化石的圖片和文字資料,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所獲所得。

(設計意圖:資料蒐集交流是開放式教育下對資訊處理的一種學習,亦透過感性材料的積澱,豐富對化石這一科學知識的感知,拓展學生視野,培養對科學的興趣和探究欲。)

㈢圖文結合,發現化石特點

⒈觀察化石圖片。

老師也帶來一張古生物化石的圖片,想看看嗎?(出示)這是陳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館古生物大廳裏的古代黃河象骨骼的化石,仔細觀察一下。

⒉感知化石特點。

怎麼樣,看了有什麼感覺,跟大家來說說。

⒊引導讀文,加深感受。

陳列館旁邊還豎着一展牌,上面寫的正是這具化石的介紹,你們讀讀看,有什麼新的感覺。

⒋讀中感悟,感情朗讀,表現化石特點。

指名讀,齊讀,透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讀中感受化石的大和儲存完整。

⒌瞭解發掘經過。

師引述過渡:這具化石在地底下沉睡了200萬年,直到1973年的春天,甘肅省的一些農民在黃河邊挖掘沙土,忽然發現沙土中有一段潔白的象牙,便向當地政府報告,這具化石終於得以重見天日。讓我們再去挖掘現場看看,又瞭解了哪些情況。自讀課文最後一段。

(瞭解化石出土姿勢:腳踩石頭,斜斜插入土裏)

⒍引發生疑。

瞭解了有關黃河象化石的這麼多內容,接下去你最想了解些什麼。

⒎過渡引導。

我們也來做做小科學家,假想一個有關黃河象來歷的故事,你們說怎麼樣。

㈣想象來歷,自編假想故事

⒈指導假想。

⑴科學假想我們還是第一次。首先讓我們來策劃一下,看這個假想該怎麼個想法。

⑵學生討論,引導歸納科學假想的要點:以現實爲依據,大膽推測,展開科學合理想象。

⒉小組合作,自編故事。

⒊交流自編故事,學生評議。

評評:①故事創意,②現實爲依,③科學合理。

(設計意圖:學生自己觀察,自己讀書,自己感受事物,感知化石的特點,自己分析,思考,推斷,自編故事,透過自己親歷、實踐,體驗科學家假想的一般過程,逐步發展完善了對科學假想的認知。)

㈤賞評課文故事,交流感悟

⒈讀中充分感知課文故事。

⑴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喜歡的段落可以多讀幾遍。

⑵指名分段讀,進一步感知。

(設計意圖:多層次的讀,充分感知,讓文字內容在頭腦中逐漸清晰明朗起來,爲後面對文字故事的分析,比較,賞評奠定基礎。)

⒉比較故事,細細品味。

⑴小組學習,把剛纔自編的故事和課文故事比一比,誰編得好,好在哪裏。

⑵交流感受。

①故事發展的背景環境:氣候乾燥炎熱,動物們乾渴難忍,爲後文急於喝水,忘了危險埋下伏筆。(細緻形象)

②老象陷入淤泥的經過,環環緊扣,故事想象合理、

③地質變化的過程,具有科學性。

(鼓勵學生有自己的見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可欣賞書本故事的優點,亦可評其不足,也應肯定自編故事的獨特創意,細膩周密之處,學會用辯證的眼光看待書本)

(設計意圖:轉變學習方式,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主要目的。賞評文字故事,鼓勵學生對書本的質疑,超越,讚賞學生獨特性和富有個性化的理解,表達,旨在培養學生的思辯能力和批判意識。)

⒊小結親歷感悟。

說說透過自編科學假想,再與課文故事對比,你們有什麼收穫。

(設計意圖:傳統教學重結論,而新課程強調過程,強調學生探索新知的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起初,學生憑着已有的對科學假想粗淺的認知進行自編故事實踐,再經歷生生互評,與文字故事進行比較,分析,選擇,經歷了多種觀點的碰撞論爭和比較,不僅探究獲得新知,發展了已有的知識經驗,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尊重每個學生的獨特個性和具體生活,爲學生個性化發展創造空間。)

附:板書設計:

個頭大,儲存完整

以現實爲依據

腳踩石頭,斜插土裏

科學

假想

大膽推測,合理想象

嚴密

科學

細緻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查理髮生的變化,感受理解、信任、充滿愛心給人帶來的快樂。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讀題質疑

1、導語:

善良、仁愛的金吉婭同情、體貼一個陌生的小女孩,向她獻出了愛心。這個只有八歲的小女們帶來了一個感人的故事。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另一個感人的故事。

2、讀題:

“好漢查理”。“好漢”你是怎麼理解的?讀了這個題目,你還想知道什麼呢?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學生聽課文錄音,激發朗讀的興趣。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3、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1)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讀後學生評議。

(2)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段同伴互讀,互相糾錯。

4、討論交流: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感人的故事?

5、勾畫自己感動的語句,並把這些句子多讀幾遍。

三、再讀質疑,讀中感悟

1、這是一個感人的故事,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邊讀邊劃出自己不理解的內容或感興趣的地方。

2、小組交流,教師巡迴點撥。

3、梳理學生提出的問題,對於一些淺顯的問題,引導學生相機解決。再從學生的提問中,提煉出深入學習本文的兩個問題:

(1)你從哪裏可以看出查理是個好漢?

(2)查理爲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

4、讀悟交流:

你從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查理是個好漢?

()根據學生找到的句子讓學生談感受:

①“不,好漢查理從來不隨便拿別人的東西。”

②“謝謝!”查理顯得彬彬有禮。

③“當然可以。”

④查理雖然調皮,但說話是算數的。整整一個暑假,他每天都陪傑西在草地上玩。

⑤“不行,羅伯特先生,我不能隨便要您的東西。”

⑥“傑西,我會做個好漢。”

在教學時,教師可以透過一些詞句引導學生理解感悟查理並不是一個壞孩子,他變得誠實、守信、有愛心了。

(2)指導朗讀:

讓學生體會說話人的神態和心理活動,也可以透過提問來啓發學生思考。例如:“查理說這句話時是怎麼想的呢?”“你能想象出查理說這句話時的神態嗎?”在理解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重點指導一下對話的朗讀,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方式可以是男女生分別讀,也可以是指名讀,要儘量讀出說話人的語氣。

5、文章開頭說查理是個調皮的孩子,愛搞惡作劇,你能聯繫你所知道的來談一談,他會做什麼嗎?

6、那到底是什麼原因,使查理有了如此大的變化呢?你覺得查理的變化跟哪些因素有關呢?

引導學生重點談談傑西對查理的影響:傑西熱情樂觀,雖然殘廢了,但對生活充滿希望,尊重、理解、信任查理,她的友誼像雨露陽光,是查理改正缺點的主要原因。

7、學到這兒,請同學們再來談談你對“好漢”的理解,你認爲查理是一個真正的好漢嗎?假如現在你是這個鎮上的人,你會怎麼評價查理呢?

8、練習有感情地讀,讀中悟情。

四、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1、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想?

2、請同學們再讀讀這個小故事(以“關愛”爲主題的材料),說說自己讀後的感想。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創意說明:

本文是一篇議論性散文,觀點較鮮明,透過討論、質疑,挖掘觀點與材料之間的因果關係,又透過品讀、揣摩,理解哲理性語句的深刻含義,並學習運用,以期達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學習目標:

1.感知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

2.品味富有哲理性的語言,學習運用

3.瞭解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道理,提高認識自然、愛護自然的理性認識。

課時安排:2課時

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展示課件(學生課前做好準備):

綠草如茵,樹木成林,鳥飛長空,魚翔淺底等自然風光的圖畫。

學生看後談感受,教師小結:

大自然是人類之母,人類一直享受着他的恩惠,在她懷中壯大,高天流雲、小橋流水、大漠孤煙、黃河落日無不給我們以美的享受。然而隨着現代科技的進步,人類已破壞了自然,自然母親已傷痕累累。看看漫天的沙塵,污濁的空氣,脫皮空腹的山巒,日漸枯竭的水源……這就是人類在“征服”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接受自然回饋的禮物。人與自然到底是什麼關係?人類又該怎樣對待自然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並感悟嚴春友的《敬畏自然》,或許我們就會多一份愛護自然的責任。

二、朗讀課文,掃除文字障礙:

學生朗讀課文,用課件展示下列詞語:學生讀準字音並據上下文語境理解詞義:

混淆咫尺狼藉相形見絀碩大狂妄精巧絕倫深邃

三、整體感知:

1.根據你的理解,你認爲作者對待自然的態度是什麼?

明確:“敬畏”。

2.解題:“敬畏自然”的內涵是什麼?

明確:“敬畏”有兩層含義,一層爲“敬重”,敬重自然就是充分認識自然的偉大,認識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義。二層是“畏懼”,但不是簡單的害怕,而是說破壞大自然、違背自然規律,必然受到自然的懲罰,大自然的懲罰是無情的,是令人畏懼的。

3.作者提出的主要觀點是什麼?

明確:作者以散文的筆觸,深入淺出地爲人們展現了大自然的複雜性,以及人類在大自然面前的“先天不足”,流露出對人類現狀的深深擔憂,告誡人類要敬畏自然,愛護自然。點明觀點的是最後一段。

四、合作探究:

1.再讀課文,討論交流下列問題:

⑴作者爲什麼提出“敬畏自然”?

⑵爲什麼說“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

(分小組討論、交流,然後請小組代表發言)。

要求:闡述觀點,有理有據,一定要結合課文內容,不能脫離文字。

教師歸納:

⑴因爲人類常常與自然對立,有時違背自然規律,受到了自然的懲罰,只有認識自然、愛護自然,人與自然才能和諧發展。所以作者提出要“敬畏自然”。

⑵人類與自然都是孕育生命的組成部分,都是平等的生命,只是存在的形式不同,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們自己。

五、質疑思辨:

教師激趣:充滿思辨的智慧是世間最美的花朵。本文就處處洋溢着智慧的火花,那麼你對本文的觀點有質疑嗎?

學生質疑,暢所欲言。

如:⑴畏懼自然是否意味着不求進步、無所作爲?

⑵作者有沒有否定現今人類科學的成就?

⑶人類不可以改造自然?

六、拓展研究:

激趣:讀着本文精闢的論述、理性的分析,你將如何把“敬畏自然、愛護自然”變成最實際的行動?

請就“敬畏自然”這一主題擬幾條標語,向人們發出呼籲。(可每一小組擬一條展示交流)

參考:

1.地球不是我們從父母那裏繼承的,是從子孫那裏借來的。

2.地球不屬於人類,而是人類屬於地球。

3.自然界的法則就是合作;我們不應只求改變世界,而應力爭改變自我。

4.但願地球上的最後一滴水,不是我們的眼淚。

5.我們愛護今天的自然,自然將呵護我們的明天!

齊讀最後一段,感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第二課時

一、導語:

透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瞭解了人與自然的關係,更深刻地意識到了“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對於這樣經典的文章,我們只瞭解了內容還遠遠不夠,這節課我們要對文章的寫作手法及語言藝術做一番探究或品味。

二、學習揣摩:

1.再讀課文,圍繞文章的表達方式和論證方法進行探討、交流:

⑴本文從表達方式看有哪些特點?

⑵文章是怎樣推出議論中心的?

本文以議論爲主,富有文學性,講究形象語言、文學語言,有濃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是一篇議論性散文。

作者運用了對比、層層推進的論述方法,最後引出結論。如從否定“征服自然”到“敬畏自然”的結論等。

三、語言品味,互動探究:

1.本文語言充滿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賞的語句品味:

例:

(1)人類爲自己取得這些成就而喜形於色,然而,誰能斷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礦坑不會是人類自掘的陷阱呢?(理解:用比喻的方法形象地說明人類開採煤炭、石油、天然氣以及其他各種礦物,留下了無數礦坑,也就破壞了地貌和地層結構,很可能釀成災難,危及人類自身。形象地寫出人類面臨的危機。)

(2)人類並不孤獨,在宇宙中處處是我們的弟兄。(理解:比喻宇宙的一切,包括人類,都是宇宙生命的構成部分,它們與我們是平等的生命。“弟兄”體現了宇宙間的一切生命是緊密聯繫的,不可分割的。)

(3)宇宙到處隱藏着生命,到處都有生命的萌芽,到處都有沉默的聲音。

(4)在物質中,有無數的生命在沉睡着,一旦出場的時間到了,它們就會從睡夢中醒來。(理解:此二句說明宇宙是一個碩大無比的、永恆的生命,宇宙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構成部分,都是生命的一種形式。)

(5)宇宙創造智慧生物是爲了進行自我認識,爲了欣賞她自己壯麗無比的美。(理解:把宇宙擬人化,把人類的出現說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創造。)

(6)我們有什麼理由和資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賣弄小聰明呢?(理解:用了反問句。更有力地強調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賣弄小聰明是毫無理由、毫無資格的。)

2.學生齊讀這些句子,再次品味語言的形象性。

四、課內練習,提升駕馭語言的能力:

1.你覺得文中哪些詞語很有特色,將它們連詞組段;

2.你覺得文中哪些句子很有特色,試仿寫一個句子;

3.你覺得文中哪些段落很有特色,試仿寫一段話。

五、延伸拓展作業:

課下讀郭牧華的《敬畏頭頂的天空》或張曉風的《敬畏生命》,寫下感想,進行交流。

板書設計: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9個生字和6個詞語,認識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王寧選自己的目的是爲了向李小青學習愛勞動、愛集體的好思想,爲大家服務。教育學生從小樹立關心集體的好思想。

教學重點

重點是透過課文學習,知道王寧選自己的目的是爲了向李小青學習愛勞動、愛集體的好思想,爲大家服務。教育學生從小樹立關心集體的好思想。指導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識記生字。

難點是生字中有些字不容易讀準字音,有些字容易寫錯。

課前準備

生字詞卡片。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板書課題:《我選我》,理解選(選舉、推選的意思)。

齊讀課題。提問:看了課題以後,你想知道什麼?(我是誰?他選自己幹什麼?他爲什麼要選自己?)

下面你們就輕聲讀課文,自己解決這些問題。

二、初讀課文

1.藉助漢語拼音輕聲讀課文,要看清楚拼音,讀準每個字的音。先自己認真讀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讀、聽、糾正讀音。讀過以後,在課文中畫出生字。

 三、檢查初讀情況

1.出示帶注音的生字詞卡片,先讀生詞,再讀生字。用齊讀、開火車讀的方法,檢查生字的讀音。提醒學生注意今、林的韻母是前鼻音,名、讓的韻母是後鼻音。

2.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注意糾正讀音和指導長句子的停頓。

四、教師示範(或放朗讀課文的錄音)

請學生說一說:我是誰,他爲什麼選自己當班上的勞動委員。

五、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1.齊讀第1自然段,指名說說這段講了什麼:班上的勞動委員李青轉學了。

2.出示思考題,學生自由輕聲讀第2、3自然段,邊讀邊想。

(1)當林老師讓大家補選一名勞動委員時,爲什麼教室靜悄悄的?

(2)當王寧說:我選我時,爲什麼大家都愣住了。

(3)王寧爲什麼要選自己當勞動委員。

學生讀後討論,教師加以點撥,先理解前兩個問題。(靜悄悄就是一點聲音都沒有。說明大家對補選勞動委員這件事很認真,都在想該選誰勞動委員。愣住的意思是遇到沒有想到的情況時呆住了。大家愣住的原因是王寧的發言大家都沒有想到。因爲一般選舉總是選別人,難得有人選自己。)

指導朗讀。選誰呢要讀出思考的語氣。教室裏靜悄悄的要讀得慢而低,顯示出教室裏很安靜,大家正在思考問題。我選我,要讀出堅定的語氣。

讓學生多讀王寧的話,體會他爲什麼選自己當勞動委員①王寧和李小青是好朋友,非常想學習李小青愛勞動,愛集體的優點;②王寧有信心,有決心,能做得像李小青那樣熱愛勞動、關心集體。)指導朗讀。老師的話要讀得和藹可親。王寧的話要讀得誠懇、堅定。

3.有感情地朗讀課第1-3自然段。(齊讀、指名讀)

4.齊讀第4自然段。討論:爲什麼王寧的話剛說完,教室裏就響起一片掌聲?(全班同學想念王寧一定能當好勞動委員,大家用掌聲表示贊同和鼓勵。)

六、有感情地朗讀全文(齊讀、分小組賽讀、個別讀)

第二課時

一、檢查複習

1.出示生字詞卡片,用齊讀、開火車讀、個別讀的方法檢查生字詞的讀音。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自由讀、齊讀課文。

二、識記字形,指導寫字

1.啓發學生用偏旁和熟字分析字形。重點分析以下幾個字。

校:右邊是交,不是文。

名:要與路右邊的各區別。

爲:先寫左上一點,再寫一撇,最後是右下一點。

話:左邊是言字旁,右邊是舌,不是古。

2.指導寫課後練習第2題中的字。先讀生字,用筆描1個,臨寫1個,對照範字再寫1個。

重點指導書寫以下幾個字。

校、讓、說、好、話5個字都要寫得左窄右寬。

今的人字頭,撇和捺的起筆相接,開口度較大。

三、課堂練習

1.課後練習第3題。

(1)齊讀,指名讀。

(2)啓發學生用關心、熱愛進行口頭組詞搭配練習。(關心同學、關心國家大事;熱愛祖國、熱愛科學。)

2.課後練習第4題。

(1)學生自由輕聲讀句子。

(2)指名讀句子。

(3)用比較的手法,指導學生體會每組的第二句話比第一句話表達的意思更具體。

教學設計方案 篇10

活動目的:

1、喜歡參與測量活動,樂意運用自然測量的知識來解決所碰到的問題。

2、自主選擇工具,測量物體的長短,初步認識測量工具與測量結果之間的關係,並且初步學習正確測量的方法。

3、在動手動腦的活動中激發幼兒的探究精神,發展幼兒觀察、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活動準備:

1、長短不一的測量工具、粉筆

2、故事圖片

3、記錄紙、筆

活動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景

以故事的方式引入,提出問題:藍貓和淘氣的爭論如何測量小汽車的車頂長度?

幼兒討論

(二)幼兒嘗試活動

幼兒自選工具測量某一物體

引導幼兒比較觀察測量的結果,並與同伴對比,有什麼發現?

(三)討論

1、比較測量的結果

引導幼兒尋找測量結果與工具的關係

2、討論測量的方法

找準起點;沿邊線測量,不要偏離邊線;首尾相連

3、小結:使用測量工具的長短不一樣,那麼得到的結果也不一樣。

 (四)幼兒自主測量

1、提出測量的要求:選擇一種工具,量時找準起點,用筆畫個記號,沿邊線測量,首位相連。

2、幼兒操作。

3、討論與總結:

(1)你用什麼工具測量的?結果是多少?

(2)誰也是用這個工具的?結果一樣嗎?

(3)你還測了什麼?結果怎樣?有人測的和他一樣嗎?你的結果呢?

 (五)延伸活動

1、討論:還有什麼也可以當測量的工具?

2、我們身體的那些部位也可以當測量工具?

3、幼兒遊戲:跳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