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石壕吏》優秀教學設計範文(通用5篇)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石壕吏》優秀教學設計範文(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石壕吏》優秀教學設計範文(通用5篇)

《石壕吏》優秀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瞭解詩人,積累文學常識。

2.反覆誦讀,體會古體詩句式、韻律等特點。

3.品讀詩文,理解詩歌,體會巧妙構思及語言特點。(重點)

4.品析詩文,感受詩中的社會現實與詩人的情懷。(難點)

教學方法:誦讀法、自主探究法、教師點撥法

一、新課匯入

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使唐朝由盛轉衰,人民在這八年中飽嘗的卻是數不盡的疾苦,道不完的災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根據自己的真實見聞寫就“三吏”“三別”,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石壕村,傾聽他痛心的嗟嘆。

二、走近詩人,知曉背景

以填空題的形式提示學生回答有關杜甫的文學常識,透過視頻的形式大致瞭解杜甫的人生軌跡,透過課本註釋介紹知曉本詩的創作背景。

三、誦讀詩歌,感知音韻

1.反覆誦讀,感知古體詩的音形韻律特點

學生自讀,教師糾正字音;

播放音頻,學生聽讀,把握節奏韻律;

學生再讀,感知內容,讀出節奏和韻味。

2.結合《茅屋爲秋風所破歌》觀察,明確杜甫創作的古體詩的特點。

字數靈活,五言、二言、七言、九言句等;

句數可多可少,可奇可偶;

韻律多變,不究平仄。

四、理解詩意,明確結構

1.結合註釋,師生共同梳理詩歌大意。

2.從內容上看,這是一首敘事詩。記敘的時間、地點、主要人物、事件分別是什麼?

明確:時間:晚上;地點:石壕村老婦人家中;主要人物:官吏、老婦人;事件:官吏捉人。

3.請你結合譯文,用自己的話講述詩歌中的故事。

開端:詩人日暮投宿,遇到官吏深夜捉人;

發展:老婦人開門哭訴,講述家庭飽受戰禍的現狀;

結局:老婦人被抓走,詩人與老翁告別。

五、分析構思,體悟主旨

1.請分別用詩中的一個字,概括差役與老婦的形象?

明確:差役——怒(嗔怒,蠻橫)

老婦——苦(艱難,悲苦)

2.老婦苦在何處?

明確:喪子之痛、家境困窘、年老應役。

3.有人讀完這首詩歌說老婦人致詞中的內容是它主動一口氣表達出來的,你怎麼認爲?

明確:構思之巧——藏問於答(寓問於答)。

詩人明寫老婦,暗寫差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思想矛盾。讚揚老婦人自請應役的精神,含蓄揭露統治階級爪牙的殘暴。

4.石壕吏粗暴地吆喝了些什麼?(結合老婦的回答,發揮想象,補充石壕吏的話)

5.投宿這樣一個家庭,見了這樣一件事情,聽了這樣一段話,“我”制止了嗎?“我”說話了嗎?你能體會出詩人怎樣的心情?

明確:A.內疚、自責。B.糾結、矛盾。

六、體悟情懷,總結昇華

1.結合背景,明確詩人的情懷:

上憂國難,下憐百姓。

2.小結:

郭沫若先生稱頌杜甫:“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杜甫以詩文爲史,他顛沛流離卻心繫天下,真可謂詩中“聖傑”!願杜甫精神長存,世間再無戰亂!(再讀詩歌)

七、作業佈置

1.背誦並默寫《石壕吏》。

2.發揮想象,增加細節,將《石壕吏》改寫成一則小故事(不少於300字)。

《石壕吏》優秀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詩聖”杜甫的詩號稱“詩史”。《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也是藝術成就較高的一篇。學習《石壕吏》有助於學生體會以上特點。但理解《石壕吏》的思想內容即詩歌反映的社會現實較易,體會蘊含在詩作中的思想感情就較難,尤其是這種感情並未直接點明而又很複雜時更是如此。品味詩作的藝術手法和精美語言就更是難上之難了。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瞭解《石壕吏》的寫作背景。

2、透過朗讀、把握《石壕吏》的思想內容與的作者情感。

3、誦讀至堂上背誦。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關注現實、關注民生的人文素養。

教學重點:

透過朗讀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把握《石壕吏》的思想內容與的作者情感。

教學方法:

朗讀法 討論法 歸納法、賞析法、表演法、競賽法等。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預習熟讀詩作,提出疑問;教師蒐集資料,製作課件等多媒體課件。

設計思路:

《石壕吏》是杜甫的一首敘事詩,反映的是安史之亂時期老百姓的痛苦生活,表達了作者對民生疾苦的同情,對朝庭無能黑暗的批判,是杜甫現實主義詩歌的代表作。我把引導學生體味《石壕吏》的思想內容與的作者情感作爲重點,透過“朗讀疏通整體感知——揣摩模擬人物心理——短劇表演點評”一層層由淺入深體味詩歌的內容、主題、人物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透過多次多元的對話達到對文字的深透理解,培養學生關注現實、關注民生的人文意識。

教學過程:

匯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領着同學們進行一次穿越,我們“夢迴唐朝”,去拜訪一位大詩人——杜甫。

一、《夢迴唐朝》之第一站:走近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朝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他的詩歌風格沉鬱悲壯,語言瑰麗精確,成爲我國古代現實主義詩歌的高峯,杜甫則被後世尊爲“詩聖”。

他的詩作今存1400多首,真實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這轉折過程中的種種社會現象,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譴責了統治階級的殘暴,揭示了尖銳的社會矛盾,歷來被譽爲“詩史”。

二、《夢迴唐朝》之第二站:瞭解一段歷史 安史之亂

公元758年,爲平息安(安祿山)史(史思明)之亂,郭子儀、李光弼等九位節度使,率兵20萬圍攻安慶緒(安祿山的兒子)所佔的鄴郡(河南安陽),勝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於史思明派來援軍,加上唐軍內部矛盾重重,形勢發生逆轉,在敵人兩面夾擊之下,唐軍全線崩潰。郭子儀等退守河陽(河南孟州市),並四處抽丁補充兵力。

759年(唐肅宗乾元二年)春,已經四十八歲的杜甫,由左拾遺貶爲華州司功參軍。他離開洛陽,歷經新安、石壕、潼關,夜宿曉行,風塵僕僕,趕往華州任所。所經之處,哀鴻遍野,民不聊生,這引起詩人感情上的強烈震動。根據目睹的現實,寫了一組詩:“三吏” “三別”.

三、《夢迴唐朝》之第三站:拜讀一首詩 《石壕吏》

(一)明確學習目標。

1、熟讀這首詩。

2、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

3、背誦這首詩。

(二)讀詩

1、讀準字音。

2、讀出節奏。(五言:二、三停頓)

3、讀出感情。(語調要低沉、悲憤沉鬱)

1)、讀準字音。

逾(yu)鄴(ye)戍(shu)老嫗(yu)咽(ye)

2)、論詩

1、論思想內容。

2、論寫作特色。

3、論遣詞造句。

四、《夢迴唐朝》之第四站:拓展延伸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 .本詩首聯作者寫春望所見。一個“____”字,使人怵目驚心;一個“深”字,讓人________。雖是寫景,但實爲抒感,寄情於物,託感於景。

2 .後三聯寫詩人內心感受,突出了詩人怎樣的渴望?

五、課堂檢測

1、 表明戰爭慘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表明“老婦”一家貧困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石壕吏》哪句話寫出了官吏的兇狠: _____________。

4.《石壕吏》中表明老婦人被抓走的詩句是: _________ 。

六、背詩

1、化整爲零,步步爲營。

2、按圖索“意”,讀圖背文 。

七、告別唐朝。

杜甫《茅屋爲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戰爭會給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我們要珍惜和平,保衛和平,不讓 :“三吏” “三別”的悲劇重演!

八、佈置作業。

1、閱讀杜甫“三吏”“三別”的另外五篇文章,

用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把《石壕吏》改寫成一篇記敘文。

[提示]石壕吏和老婦人是詩中的主要人物,要立於善於運用想像來刻畫他們各自的動作、語言和神態;還要補充一些事實上已經發生卻被詩人隱去的故事情節。

《石壕吏》優秀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瞭解《石壕吏》的寫作背景。

2、掌握重點實詞,能夠翻譯全文。

3、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根據情節提示能複述故事甚至進行背誦。

5、體會作品蘊含的思想感情,理解詩歌語言的內涵。

6、 透過合理聯想補充石壕吏的語言描寫,理解以側面描寫的方式刻畫人物形象的寫作方法及其表達效果。

教學重點:掌握文言實詞,翻譯疏通全文;體會作品蘊含的思想感情;透過想象補充石壕吏的人物語言與神態

教學難點:理解以全側面描寫的方式刻畫人物形象的寫作方法及其表達效果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 匯入

回顧所學: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杜甫的兩首詩,初步瞭解了杜甫這位詩人。他早期的作品風格熱情奔放,戰亂流離時期的作品深沉含蓄,抑揚頓挫。這節課我們將會學習的這首詩,與《春望》是同一個時期的,都是在安史之亂髮生後寫的,不同的是《春望》是借景抒情詩,而《石壕吏》是敘事詩。那麼詩人又想透過這首詩告訴我們什麼?抒發他怎樣的感情呢?這是我們這節課要解決的內容,(出示教學目標)下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寫作背景 (多媒體展示)。

二、 初讀課文,疏通字詞

1、讀課文,掌握生字詞

壕 逾 鄴 戍 惟 嫗 衰 應 泣 咽

2、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3、播放多媒體音頻朗讀課文,讓學生大概感知課文內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再朗讀課文 4、呈現學習目標:透過自學掌握文言實詞,透過合作學習翻譯全詩(教師指導疑難字詞句的翻譯)

【逾】越過 【老嫗】老婦 【一何】多麼 【戍】防守 【附書至 】捎信回來

【猶得】還能夠 【偷生】 苟且活着 【已 】停止,這裏引申爲完結 【新 】最近

【乳下孫 】還在吃奶的孫子 【泣幽咽 】(有人)低聲地哭 幽咽,形容低微、斷續的哭聲 5、合作完成課文的翻譯(多媒體展示課文翻譯和重點詞語的翻譯,以便學生矯正)

三、朗讀課文複述故事:

根據同學們所理解的字詞的意思,用自己的話將這首詩的大意以講故事的形式複述出來。要求:以第一人稱“我”,也就是杜甫的口吻,講清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四、精析課文;理清情節發展脈絡,指導學生背誦。

(1)提問:按照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理清故事情節,並概括詩歌的思想內容。

明確:這是一首敘事詩,其主體部分是老婦人的“致詞”。詩的前四句寫“致詞”的由來,也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最後四句是結局和尾聲,暗示老婦已被抓走。

(2)學生根據思路提示,讀詩,嘗試背誦。

(一)、第一段: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1、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問:由第一句話可以得出哪出資訊?“夜捉人”說明什麼?

明確:時間、地點、事件。惶恐不安,緊張恐怖的氣氛。

2、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走,古今異義,古指跑。爲什麼老翁逃走,而讓老婦出門和差役周旋?

明確:抓丁只抓男的,婦女可以免除徭役。

(二)、第二段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爲什麼“怒”?爲什麼“苦”?在這裏吏和婦出場的態度和反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吏的呼喊和憤怒下,老婦只有哭啼和訴苦。這裏用了兩個一何,是什麼意思,有什麼作用?(多麼,起強調作用還有就是對比。)而且還連用了兩個感嘆號,你們說可以用句號代替嗎?(不能,加強語氣,強調吏的憤怒兇狠和婦的無比痛苦)。

(三)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1、這段致詞是此詩的主題部分,它有三層意思,可以分成三層。每一層都寫了什麼?你們試分一下。

(明確)三男從軍,兩兒戰死。家無壯男,十分貧困。爲保家庭,自請服役。

2、問:“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如何理解?

明確:希望得到差役的同情。

2、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更,再。惟,只。裙,古今異義,古專指下衣,這裏泛指衣服。

3、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老嫗爲什麼請從吏夜歸?

(保全家中僅存的三人)

前面講了徵兵只徵男,爲什麼老婦也被徵走了?(反映戰爭的無情)

4、 問:老婦是沒人問她,而自訴出來的話嗎?

(明確:不是,是在差役的步步緊逼下說出來的。也可以有異議)

爲什麼詩中不寫差役的話?

(明確:這是一種“藏問於答,明暗結合”的寫作手法,問可以推測出來)

(四)、第四段: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絕,停止。如,彷彿,依稀。前途,古今異義。古指前方的路途,今喻示來的處境或特指好的未來。

1、 問:誰在哭?(兒媳)

2、 幽咽聲很低,杜甫還能聽着,說明什麼?(作者一夜未眠)

3、 如果說杜甫睡着了行嗎?爲什麼?(關心人民疾苦實在的體現)

4、“獨”說明什麼?(老婦被抓走)

5、想象一下,詩人和老翁是以什麼樣的心情作別的?

全詩以詩人和老翁作別而結束。分別了,但各自的生活還得繼續。想象一下,留下的老翁、兒媳、幼孫三人,在兵荒馬亂中將何以度日?等待老婦的又將是怎樣的命運?

6、出示故事情節提示圖,老師領着試背誦

五、思想感情

假如你是詩人,夜投石壕村,親眼目睹親耳相聞了有吏夜捉人這件事,你會是怎樣的心情?作者表達了怎樣的感情?(學生可能會答:沉重、同情、讚揚老婦勇敢等等)

這首詩反映寫出了老婦一家的悲慘遭遇,官吏的殘暴無情,表達了作者對廣大勞動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爲戰爭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而深感悲痛。

六、總結

老婦、石壕吏。老婦是主要人物形象,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動從軍,有敢於承擔苦難的精神。石壕吏開頭出現,中間便隱入幕後,“捉人”“一何怒”可以看出官吏兇暴無比。

全詩透過詩人的見聞,詳寫老婦的痛苦申訴,描繪出戰亂給人民帶來的沉重災難,揭露了官吏的橫暴,表露了作者對時局的憂慮,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杜甫是我國古代偉大的詩人,郭沫若稱頌他:“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在杜甫的詩中,“三吏”“三別”抒寫民間疾苦最爲深刻,杜甫風格沉鬱頓挫,主要是因爲他的作品抒寫了一種憂國憂民的情懷。詩人的心與受苦受難的勞動大衆息息相通,詩人的脈搏和着民衆的脈搏一起跳動,杜甫是真正的人民的詩人。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及內容:《石壕吏》構思如何巧妙、把課文改寫成一篇記敘文,透過合理聯想補充石壕吏的語言描寫,理解以側面描寫的方式刻畫人物形象的寫作方法及其表達效果。

一、複習匯入

學生複述寫作背景、課文故事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深入理解課文,學習課文側面描寫刻畫人物的寫作方法

1、朗讀並背誦課文

2、、在安史之亂期間,唐代百姓的社會生活陷入了窘迫之境,因此也出現了許多的怪現象,《石壕吏》中杜甫記錄了哪些不合常理的事?還有哪些不合常理的細節?你對此有怎樣的解釋?

預設:

夜捉人

老翁丟下老伴翻牆逃走了

軍隊連老婦人都要

……

3、合作探究重點問題:文章中的老嫗是不是主動要求去前線的?

(答案兩可,自然過渡到下一問題)

4、重點探究:文中省略了官吏的哪些話?請你透過自己的想象補充完整

(此部分是學習的重中之重,透過這個部分的思考,透過既能夠理解感受老嫗的心理和家庭境況,又能夠在腦海中逐步塑造石壕吏的形象)

5、作者透過這樣的手法刻畫石壕吏的形象,有什麼好處?

幾乎完全透過側面表現,藉助讀者的想象來表現石壕吏的形象,比直接描寫更能突出這一類欺壓百姓的人物的可惡可恨。

6、加入自己的想象把本文改編成一篇記敘文。(學生寫完後課相互閱讀比較,看誰寫得好,好在哪裏,互評)。

四、 總結

學生總結學完課文後的感想,在這篇課文裏自己學到了什麼

《石壕吏》優秀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在詩歌賞讀中,理解詩歌的內容和情感。

2、理解課文側面烘托的寫作手法。

【教學重難點】體會老婦人的悽苦之情。把握詩人的矛盾心情。

【教學方法】誦讀、討論與鑑賞相結合。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師:上一節課,大家剛學習了《春望》,今天我們共同來背誦這首詩,好嗎?

(檢查背誦)

師:我們知道《春望》這首詩抒發是作者在安史之亂髮生後對“國破”的擔憂和傷感,安史之亂共8年,其中第四、五是戰爭最爲激烈,人民生活最爲艱難時刻,這時杜甫恰好目睹了這一切,於是他懷着一顆憂民之心創造了大量的現實主義組詩,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其中的一首。

(師板書《石壕吏》)

二、師生共同解題

師:請大家大聲讀出標題

生齊讀

師:大家想一想吏是什麼意思。

生回答

師:那石壕又是什麼意思。

生回答

師:同學怎樣知道石壕是地名的?

生課文註釋1有介紹。

師:同學閱讀非常仔細,認後我們在閱讀中要充分利用註釋,其實註釋1還有別的作用啊!

師:那這個標題的意思應該怎麼說?

生齊答

三、整體感知:

師:很顯然,杜甫是在寫關於石壕吏的事情,那石壕的官吏們做了什麼事情呢?請同學大聲誦讀第一段,並從中找出答案來?

生齊聲朗讀!

師:發現答案了嗎?

生有吏夜捉人

師:板書 吏 夜捉

師:吏爲何要捉人啊!

生要“急應河陽役”。

師:不錯,河陽發生戰役了,可是有戰役未必一定要捉人,更不必夜裏捉人啊?

生因爲當時戰事緊張,回找抽丁補充兵力。

師:你怎樣知道這個背景!

生課文註釋1有介紹!

師:那就請聰明的你,讀給同學聽一聽吧!

師:的確如此,我們要善於利用註釋,因爲讀詩要“知人論世”,我們讀詩一定要在“知世”的`基礎把握主題!

師:那第一段中,吏找到人嗎?

師:那官吏會善罷甘休嗎?

師:哦,原來“吏呼一何怒”,那老婦人有何反應?

師:第三段是老婦人哭訴痛苦的內容,我先範讀一回,然後同學自由朗讀。

師:我們讀後初步感受了老婦人的“苦”,那同學們可以從文中找一個字詞或一個句子,來仔細體味其中苦的滋味。

生自由討論,或同桌,或鄰近座位討論。

師:巡視,與學生親切交流,點拔,啓發、展示。討論成果

師:大家討論十分積極,哪位同學先來談一談,好嗎?

可能會出現:1、“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非常悽苦,老婦人剛剛連喪二子,十分悲慘。

2、“三男鄴城戍”也寫出老婦人的苦,因爲她的三個兒子都上了戰場,走上了前線,老婦人肯定爲他們生命擔憂,而且這個家庭生活也沒有了着落。

3、“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這一句話,老婦人不僅命運悲慘,生存也十分艱難。

4、“老嫗力衰……炊”這句,讀起來也讓人心酸,老婦人雖然力氣衰弱,但自己還請求上前線,趕快去給士兵煮早飯,真是十分可憐。

5、“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值得人可憐,老婦人家裏再也沒有別的人了,只有一個吃奶的孫子,戰爭讓這個家庭已經支離破碎了。

6、“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也讓人心酸,也讓人同情,活者的人只能苟且偷生,死的人就算了啊!

師:學生髮言積極,把握非常準確,那讓我們帶着這份深深的同情來朗讀這一段吧!

生齊讀(語調十分沉鬱)

師:同學們讀得十分到位,而且有些同學已經能夠背誦了,其他同學想不想也會背誦啊!

四、背誦指導

師:那老師今天教你們一招,你們可以採用問答的方法。大家知道吏和婦是對話的過程,但文章沒有寫吏的問話,我們可以想像出來啊。同學現在想象一下,吏有可能會問了什麼?

1、你們家人都到哪裏去了?

2、你們家還有別的人嗎?

3、那你打算怎麼交差呢?

師:那現在大家可以同桌之間一人扮演官吏問,一人扮演老婦回答啊!然後再交換角色!

生開始互助問答,扮演角色背誦。

師生背誦。

師:這個不幸的家庭是令人憐憫的,飽受苦難的老婦人是令人同情的,然而老婦人的訴說打動了官吏嗎?

師:是啊!如此不幸,最終還是難逃此劫啊!可見石壕吏是……(故作停頓)

五、寫作手法分析

師:同學們回答很準確,你們感受體會十分到位,作者雖然沒有正面批判官吏,但讀者卻深刻領會到這一點,作者是採用一種什麼樣的寫法才取得這樣的藝術效果。

側面烘托。

作者透過對老婦人苦難的深刻刻畫來側面烘托出官吏的冷酷無情,體現作者對官吏的批判。

六、教師總結

憂國憂民是杜甫詩歌永恆的主題,在《春望》中體現是他的“向來憂國淚,寂莫灑衣巾”,在《石壕吏》中表現是他的“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那請我們帶着杜甫這份“愛民之心,知民之苦”來試着背誦這首詩吧!

師生齊背。

七、佈置作業

1.請同學們背誦默寫《石壕吏》。

2.請同學們以“石壕吏”的角度來敘述這個故事。

《石壕吏》優秀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熟讀成誦,能借助註釋及工具書積累並理解詩中相關詞語的含義。

2.品析關鍵詞句,體會詩人在巧妙的敘事中所表達的對百姓疾苦的同情以及對悍吏的譴責。

3.瞭解戰亂給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感受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

 【教學重點】

在誦讀課文的基礎上,把握詩意,體會詩人在巧妙的敘事中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難點】

品味詩歌語言,聯繫作者經歷,感知一個飽經憂患、憂國憂民的詩人形象。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回顧舊知

1.讀對聯,猜詩人。以評價杜甫及其詩作的對聯匯入。

2.學生回憶已經學過的杜甫的詩歌,並交流有關杜甫的資料。

二、朗讀全詩,整體感知

1.讀準字音,理解字詞,讀懂大意。

2.教師示範誦讀,學生朗讀。

3.概括這首敘事詩的主要內容,並補充介紹作者寫作本詩的時代背景。

三、品讀詩歌,重點研讀

1.思考:詩歌題目是《石壕吏》,可是詩中提到“石壕吏”的句子只有兩句,主要篇幅卻是在寫老婦人的訴說,爲什麼?

提示:細讀老婦人“致詞”的十三句詩,想一想老婦人的話中包含了幾層意思?

老婦人面對官吏怎樣的逼問纔有這番“致詞”的?

討論交流,想象並補充官吏的問話,從中可以感受到什麼?

2.思考:除老婦人的“致詞”外,詩中還有哪些詩句讓我們感受到當時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的社會狀況? 結合關鍵語句進行分析。

四、再次誦讀,感悟情感 (完成表格,歸納小結)

五、佈置作業,拓展提升

1.熟讀成誦,掌握關鍵字詞的含義

2.把本詩改寫成一篇記敘文。(提示:發揮想象,合理補充故事情節,注意對人物進行具體的外貌、語言、動作等描寫,適當加上環境烘托。)